【暑假读书笔记】第七期《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第二辑——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以下文章选自《魏洁班主任工作室》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 ○ ●Summer reading notes● ○ ●
 
第二辑读书笔记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
 
浚县卫溪西街小学  李志英
 
内容简介:这本书重点梳理提炼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种种做法,研究分析了他在班级管理、道德建设、师生交往、习惯养成、家校沟通、组织活动等方面的经验与价值,并结合当下中国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进行了系统反思。
 

 
者:闫学  语文特级教师  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校长“擦星”儿童绘本阅读课程开发者与主持人
 

 
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阅读内容:第二辑 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包括七个主题:1.批评与惩戒的艺术2.表扬也是一门艺术3.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4.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5.让学生感受到公正的胜利6.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7.为童心筑上护栏)
 
阅读时间:2022.7.14-7.20
 
批评与惩戒的艺术
 
摘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束缚学生的天性,就像不让天上的鸟儿飞翔,不让春天的花朵开放。教师对孩子要多一份宽容,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有些行为是源于孩子的天性时,我们不妨微笑着包容这一切,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孩子。
 
我们要理解孩子,并允许孩子有那么一刻可以沉浸在童年的河流里,帮助他而不是命令他学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和思想。童年的小舟缓缓地行驶着,有些事情注定会发生,就如孩子上课会走神,会忘记写作业,会有那么一刻想做点大人看来非常无聊的事,但这就是儿童。
 
对学生的批评与惩戒应尽可能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不宜采用集体训诫的形式。批评与惩戒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反思,批评与惩戒不应该成为一种结果,更应该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如果批评与惩戒不能促进学生反思,它们的存在就没有意义和价值,更谈不上让学生采取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感悟:对学生的批评与惩戒,我多数采用自我教育的方式。记得一天中午,突然发现一位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找孩子,我就马上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原来孩子放学没有回家,听到这个消息我很担心,立即帮助寻找。利用班级微信群要求全班同学一担谁知道这位同学的消息或见到这位同学立马告诉老师。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学生家长突然在班级群里发了信息,说那位学生去他家找他家孩子了,已经让他马上回家。孩子找到了,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地,忙碌了一个中午,连午饭也没吃好,心里很是生气,想着下午到校一定得好好教训他。下午到了学校,我的火气已经消了一半,但是了解情况那是必须的。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心平气和地让他把事情的经过描述一下。原来他不回家,放学时跟他同一个学校上学的姐姐说了,要和几个在午托吃饭的同学一块玩。虽然贪玩是儿童的天性,但不按时回家,结伴玩耍并且还来回跑了几位同学的家,事情是严重的,出了事故怎么办。针对这件事,有必要开一次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事情的经过大家基本了解,班会上我没有太多的解释,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做的后果,然后发表各组的看法,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存在很多不安全的隐患;并且为了自己一时高兴,让家长和老师担心,是利己主义的表现,纷纷表示以后不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表扬也是一门艺术
 
摘抄:表扬学生是一门艺术,不能让学生只是因为希望得到表扬才做好,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只有表扬才能够给儿童带来欢乐,那就潜伏着一种危险。这种危险就是引发学生的虚荣心,让他只是为了受到表扬才去做好事。他做好事不是基于内心深处向善、向善、向上的自觉意识,而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从而博得,从而博得虚名。
 
感悟:真正的教育是使学生做好事而不指望表扬,引导学生追求美好的事情,夸奖、抚爱非常必要,但必须运用得非常恰当。记得一次带领学生步行去做核酸检测,路比较远,正常由两位老师负责,这次那位老师请假了,由我一人带领。为了方便管理,我对学生说“路上谁遵守纪律,不说话,就发一张表扬信”,这个方法真有效,学生表现都很好。过了几天,又要去做核酸检测了,在整队准备出发的时候,一位学生问我“老师今天还发表扬信吗?”我顿了顿,说“你说呢?”他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笑了笑没再说下去。遵守纪律是应该的,要使孩子明白,不应该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才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学生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摘抄: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和方式:能进行自我教育,能认真劳动(包括学习劳动和公益劳动),爱护并充实人民财产,诚实,尊敬劳动人民,尊敬父母,尊敬老人,尊重妇女,不容忍坏事,积极参与对低年级同学和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能为别人做好事。
 
在20世纪中叶的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也感受到了那种对分数的狂热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经常以极其惶恐的心情想到追求好分数的狂热——这种狂热来自家庭,又蔓延至教师,成为学生幼小心灵上的沉重负担,摧残他们的心灵。正是因为看到了一味追求考分数的严重后果,苏霍姆林斯基改变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他只在他们的脑力劳动取得良好成绩的情况下才给他们打分。他力求使他们明白,教师评价的不光是他们的成绩,还有他们对待学习的精神态度和努力程度。
 
感悟:苏霍姆林斯基不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而是对人的培养。这正和我们的素质教育相吻合,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不唯分数论。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更要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在学好文化课的基础上,经常开展爱国、感恩、乐于助人等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莫让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
 
摘抄:当我们在谈论对孩子的教育时,不仅应该本着一颗真正的爱孩子的心,而且我们也应该懂得如何对待那一颗颗敏感而娇嫩的心。
 
教育孩子是一门十分微妙的艺术。当孩子感到老师在教育他的时候,他会同时感到老师对他不信任,对他心怀不满。正处在青春期的少年,原本就很容易产生的叛逆心理便会膨胀起来。他不但不会接受老师的批评,还会故意做出一些恰恰不被允许的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不要让孩子感到你在试图教育他,要千方百计与孩子建立共同的兴趣,要善于发现他心中能响应我们召唤的那一隅。
 
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记住:我不仅是教师,更应该是孩子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当孩子把我看成是他的朋友时,我对他的教育才会成功。
 
感悟: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个性有所区别,你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在交谈中必然处于被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刚接手一个新班,有这样一位学生,喜欢和老师顶嘴,并且有自残行为,一次英语课上,学生突然叫我,说小义同学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老师点了他的名,他就用自己的头往墙上碰,老师制止也不停。我马上前往教室,他已经停止了过激行为,但是趴在桌上大声哭。我走到他跟前,摸了摸他的头说:“跟我到外面说说咋回事?”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原因,他跟我出来了。原来是他有一个单词不会读,问同桌怎样读,被老师看到了点了他的名,觉得委屈。我没有直接说他的行为对与错,而是问头还疼么,他点了点头。经过谈话,慢慢地他的情绪稳定了,后来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事后我向以前的班主任了解到像这样的事情以前经常发生,稍有不顺心把头往桌、墙或地上碰,导致即使他犯了错误老师就睁只眼闭只眼也不敢管。以前他小不懂事,但是现在已经四年级了,必须让他改掉这个毛病。他自尊心强,有错误一般不当着学生的面批评,一发现他有了优点,就在班里加大表扬。现在已经改掉了过激行为的毛病。
 
让学生感受到公正的胜利
 
摘抄: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公正的态度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使孩子的心灵变得高尚,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公正与否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决定作用。一个时时感受到公正的孩子,会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接纳周围的世界;相反,一个时时忍受不公正的孩子,会失去对人的信任,会变得无所谓,毫无正义感,他的心灵会变得迟钝和凶狠。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中还有另外一种不公正的表现,那就是对无所事事、懒惰和任性采取放纵的态度。同时,他还指出,教师的公正还表现在对孩子的学习评价上。对孩子学习的评价不应只看结果,而应该看孩子努力的程度,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孩子努力的程度给出评价能让孩子看到教师的公正,因为对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而言,如果教师不看他是否努力了,就给他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就是一种不公正。
 
感悟:班主任工作要公平公正,表扬要公平公正,批评也要公平公正。在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和完成作业要以理服人,惩罚和批评学生也要以理服人。
 
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评优选先,表扬,鼓励,批评惩罚,孩子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影响着孩子们对是非善恶的决定和理解。因此,班主任要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做到公平公正。我班有这样一个男生,聪明伶俐,思维敏捷,积极上进,学习成绩优秀,热爱劳动,但有一个毛病好动,上课有时注意力不集中。今年下学期伊始我班举行了竞选班干部活动,这个男孩做了充分的准备,参加了竞选,演讲很精彩,博得了掌声。但是在投票环节落选,大家认为他平时好犯自由主义,连自己都管不住怎么管理班级,他立即表态以后会严格要求自己,但是同学们说要考察他一个学期,看他的表现。最终我还是尊重大家的意见,他落选了,伤心的流下了眼泪。
 
用学生的眼光看
 
世界
 
摘抄: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育工作中这些极其琐碎的事情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教师的行为会在学生的精神世界留下印象,教师的语言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激起回响,我们要审慎地看待作为教师的自己,要反思那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行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喜欢给孩子们朗读童话故事。其实,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对童话如此热衷,一方面是因为它注重引导孩子在童话中认识世界,培育善良的情感,树立良好的道德信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知道孩子是以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的,而对孩子来说,没有比童话更好的认识世界的媒介了。
 
其实,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说到底就是一种理解,一种人性的宽容,更是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善意与慈悲。
 
感悟:学生完不成作业是我们老师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最头痛的事,罚抄写、不让上体育课补作业、向家长告状等等是老师经常用到的方式,虽然当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有不完成作业的。我们不妨采用闫学老师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措施的可行性,避免教师的行为招致学生的反感;用弹性机制激励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
 
为童心筑上护栏
 
摘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
 
对那些“难教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总是设法不让他们知道自己比别人差。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找到可以获得成功的领域。他从来不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因为他知道,不及格的分数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他帮助他们取得成功,然后再给他们打分。她希望这些做法能够保护那一颗颗娇嫩的心,他用巨大的爱心与持之以恒的努力,为孩子们的童心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护栏。
 
给孩子们的童心筑一道护栏吧,这不仅是爱心的表现,更是教师的责任。
 
感悟:关爱学生,这是教师道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关心优等生,更要关注问题生。不能只管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他努力的过程。我班秦宇同学,那是大家公认的问题生,成绩特别差,四年级了乘法口诀都不会背,100以内的加减法也做不对,课堂上可以说是在听天书。成绩差造成他在其他方面也很不自信,你和他说话,他面无表情,总是瞪着眼睛看着你一句话也不说,性格很孤僻,我了解到他智力、身体都正常,所以我想改变他。一次我在课堂上批改作业时,红笔没水了,看看谁有红笔让我用一下,突然发现秦宇同学胆怯的拿着红笔看着我,机会来了,我说秦宇把你的红笔拿过来让我用用,他立即跑过来给我,带着微笑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从那以后每次我改作业时,他都把红笔准备好,等我用。这说明他多期待和老师接触,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后来我就特意安排一些活给他,并且他也做的很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后他自信多了,现在看见老师再也不躲避了,能够主动上前打招呼,课下也能和学生玩在一起。
 
策划:魏   洁
 
供稿:李志英
 
编辑:毛明霞
 
审核:李红才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