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工程】读《脉动中国》有感
以下文章选自《长沙市雨花区圭白路小学》
分享人:郭爱凤
分享书籍:《脉动中国》
许纪霖教授格外关注传统对现代的意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今天仍然塑造着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实践。
——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一提到“天龙八部”这个词,脑际浮现的定是金庸小说里精彩的武侠故事,何曾想会有一本讲中国文化的书也是这样。用“八部”绘制了一张溯源性、整体性的中国文化认知地图。许纪霖教授的《脉动中国》用通俗的语言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娓娓道来,对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做了个粗线条式的梳理归纳。这本书从文字来看写得不深,但这恰是表现了许先生功力深厚,能深入浅出。能在当下读到,很是幸运。
一、带着问题阅读学习
翻阅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是标题:《第1讲 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第2讲 为什么现代化发展了,传统反而复兴了》《第5讲 为什么是孔子实现了中国的文明突破》《第13讲 “三纲说”还能老树发新芽吗》《第15讲 “存天理,灭人欲”,究竟什么意思》《第28讲 为什么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顿时来了兴趣。
打开目录,原来本书50讲,每讲的标题都是由问而来。这是第一次看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是从问题开始,从自己感兴趣的中间标题开始看的。看完一章又想再看上一章讲的是什么,就这样,开启阅读之旅。这种阅读方式,有一种先拿捏最感兴趣的部分去阅读,再层层深入,当然,更多的原因还是取决于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像演讲一样,每个章节有联系却又没有太大关系,即使错开阅读也可以理解上下文的意思。让人有置身在现场听演讲一样的感觉。读完全书,也明白了许教书为何强调“做问题中人”了。
作为“50后”的许教授在经历80年代的“文化热”,90年代初的大风暴之后,开始冷静反思、质疑,从而下决心回溯历史,寻找中国文化的源头所在。直到2019年7月经过千锤百炼后本书原稿形成。
许教授在书中借用现代中国大儒梁漱溟先生的名言“我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强调批判性思考能力,就是要有自我主体意识,能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要有自己的大脑,自己的眼睛,有独一无二的问题意识。因为真正让人燃烧的,往往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问题。掩卷而思,面对当下环境,教育教学,让孩子们不仅是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那就一定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思维是终生裨益的。
学习时,从生活中提问,从学科特点提问,从自己的情况去提问,从面对的当下情境去提问,能从无疑处有疑。慢慢形成一种乐于思考的思维方式,去探讨,去梳理,去突破核心,走进内核。这样的过程,践行有益。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样要有这样的问题意识。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许纪霖先生看来文化有好有坏,文明才是普世的、核心的价值。而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种轴心文明。中国文化一方面是普世的,具有全人类的意识,另一方面,这种普世性又是从华夏——汉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升华而来,因而中国文化又是特殊的,有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意识。那么,对于近几年经常看到、听到的“文化自信”这个词,似乎懂了一些——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自信。那么以后再介绍像孔子、孟子、荀子、朱熹、陈独秀、鲁迅、胡适等碰到有“思想家”这样的词时,不仅仅只是好奇“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了,看完这本书,似乎更能理解——“伟大思想”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机制”的意义所在。想起一位朋友说过的一个笑话:大学数学教授曾说,大学所有的课程,只有数学和哲学值得学。现在回想,似乎明白了。
中华民族曾出现如此多思想圣贤,这是何等的难得;他们留下的思想文化成果,是多么重要;我们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多么幸运。
三、创造性地转化传统
当下的世界——妥妥的“地球村”,那么如何坚守“文化自信”,怎么样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呢?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在平常能做什么呢?不觉想到了许教授在书中提到的冯友兰先生曾提出过的一个“抽象继承法”:传统的某个思想,假如“去语境化”,剥离那个时代的具体情境,将其精神内核抽象出来,放在当今这个时代重新解释,就有可能旧瓶装新酒、老树发新芽。也就是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比如比较熟悉的“三纲说”——把儒家的纲常思想放在今天的现代语境中重新阐述:“君为臣纲”传统的君臣关系演化为现代的国家与国民关系——“君仁臣忠”就可以理解为“国家爱国民,国民才有忠诚国家的义务”。那么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正是“国家爱国民”吗——从人民生活奔小康,脱贫攻坚,到科学、航天、抗疫的坚守,社会稳定,团结和谐,无处不体现着。“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不正是最好的回应吗?无论是防守边境、坚守国线的战士,奋战在消防、禁毒中的警察,还是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的教师、乘务员、防疫人员、清洁工等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尽职尽责,不正是尽“臣忠”吗?今天的中国,只要经常思考的不是眼里底下一地鸡毛式的琐碎小事,也不是个人或小家狭隘的私利,而是有更宽广的家国天下情怀,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担当,就是许教授点赞的“中国文化的托名之人”。因为文化在心灵之中,生命之中,生生不息,市井之处皆是家国,饮食起居都承文化。
分享人:郭爱凤
分享书籍:《脉动中国》
许纪霖教授格外关注传统对现代的意义,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在今天仍然塑造着我们的心灵与生活实践。
——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一提到“天龙八部”这个词,脑际浮现的定是金庸小说里精彩的武侠故事,何曾想会有一本讲中国文化的书也是这样。用“八部”绘制了一张溯源性、整体性的中国文化认知地图。许纪霖教授的《脉动中国》用通俗的语言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娓娓道来,对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做了个粗线条式的梳理归纳。这本书从文字来看写得不深,但这恰是表现了许先生功力深厚,能深入浅出。能在当下读到,很是幸运。
一、带着问题阅读学习
翻阅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是标题:《第1讲 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智慧》《第2讲 为什么现代化发展了,传统反而复兴了》《第5讲 为什么是孔子实现了中国的文明突破》《第13讲 “三纲说”还能老树发新芽吗》《第15讲 “存天理,灭人欲”,究竟什么意思》《第28讲 为什么鲁迅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顿时来了兴趣。
打开目录,原来本书50讲,每讲的标题都是由问而来。这是第一次看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是从问题开始,从自己感兴趣的中间标题开始看的。看完一章又想再看上一章讲的是什么,就这样,开启阅读之旅。这种阅读方式,有一种先拿捏最感兴趣的部分去阅读,再层层深入,当然,更多的原因还是取决于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像演讲一样,每个章节有联系却又没有太大关系,即使错开阅读也可以理解上下文的意思。让人有置身在现场听演讲一样的感觉。读完全书,也明白了许教书为何强调“做问题中人”了。
作为“50后”的许教授在经历80年代的“文化热”,90年代初的大风暴之后,开始冷静反思、质疑,从而下决心回溯历史,寻找中国文化的源头所在。直到2019年7月经过千锤百炼后本书原稿形成。
许教授在书中借用现代中国大儒梁漱溟先生的名言“我不是学问中人,而是问题中人”,强调批判性思考能力,就是要有自我主体意识,能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要有自己的大脑,自己的眼睛,有独一无二的问题意识。因为真正让人燃烧的,往往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问题。掩卷而思,面对当下环境,教育教学,让孩子们不仅是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那就一定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思维是终生裨益的。
学习时,从生活中提问,从学科特点提问,从自己的情况去提问,从面对的当下情境去提问,能从无疑处有疑。慢慢形成一种乐于思考的思维方式,去探讨,去梳理,去突破核心,走进内核。这样的过程,践行有益。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样要有这样的问题意识。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在许纪霖先生看来文化有好有坏,文明才是普世的、核心的价值。而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种轴心文明。中国文化一方面是普世的,具有全人类的意识,另一方面,这种普世性又是从华夏——汉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升华而来,因而中国文化又是特殊的,有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意识。那么,对于近几年经常看到、听到的“文化自信”这个词,似乎懂了一些——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自信。那么以后再介绍像孔子、孟子、荀子、朱熹、陈独秀、鲁迅、胡适等碰到有“思想家”这样的词时,不仅仅只是好奇“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了,看完这本书,似乎更能理解——“伟大思想”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机制”的意义所在。想起一位朋友说过的一个笑话:大学数学教授曾说,大学所有的课程,只有数学和哲学值得学。现在回想,似乎明白了。
中华民族曾出现如此多思想圣贤,这是何等的难得;他们留下的思想文化成果,是多么重要;我们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多么幸运。
三、创造性地转化传统
当下的世界——妥妥的“地球村”,那么如何坚守“文化自信”,怎么样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呢?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在平常能做什么呢?不觉想到了许教授在书中提到的冯友兰先生曾提出过的一个“抽象继承法”:传统的某个思想,假如“去语境化”,剥离那个时代的具体情境,将其精神内核抽象出来,放在当今这个时代重新解释,就有可能旧瓶装新酒、老树发新芽。也就是创造性地转化传统。比如比较熟悉的“三纲说”——把儒家的纲常思想放在今天的现代语境中重新阐述:“君为臣纲”传统的君臣关系演化为现代的国家与国民关系——“君仁臣忠”就可以理解为“国家爱国民,国民才有忠诚国家的义务”。那么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正是“国家爱国民”吗——从人民生活奔小康,脱贫攻坚,到科学、航天、抗疫的坚守,社会稳定,团结和谐,无处不体现着。“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不正是最好的回应吗?无论是防守边境、坚守国线的战士,奋战在消防、禁毒中的警察,还是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的教师、乘务员、防疫人员、清洁工等等,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尽职尽责,不正是尽“臣忠”吗?今天的中国,只要经常思考的不是眼里底下一地鸡毛式的琐碎小事,也不是个人或小家狭隘的私利,而是有更宽广的家国天下情怀,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担当,就是许教授点赞的“中国文化的托名之人”。因为文化在心灵之中,生命之中,生生不息,市井之处皆是家国,饮食起居都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