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春节读书心得与图书推荐

以下文章选自《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籍春节之际,中金固收研究的小伙伴们也利用假期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平时工作很难有整块的时间读书,而春节是比较好的休闲与读书时间。我们选了一些经济和金融类书籍,也写了读后感和推荐理由,也希望对大家工作和学习有帮助。祝各位新年快乐,虎年虎虎生威,事事顺心!
 
阅读书单
 
经济类
 
金融类
 
编程类
 
资料来源:京东,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阅读笔记
 
经济类
 
1.《人口峭壁》:哈瑞·丹特
 
图:《人口峭壁》—— 哈瑞·丹特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人口峭壁》这本书其实在几年前就读过了,这本书在国内第一次出版是2014年(作者成稿是2013年,书中很多数据都到2012和2013年)。之所以在春节又拿出来翻读了一遍,是因为人口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重要问题。书中的不少论述,对于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都有很多启示含义。
 
书的作者哈瑞·丹特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也是美国最直言不讳的财经编辑之一。哈瑞在哈佛商学院获得MBA学位,之后他加入贝恩公司,担任财富100强企业顾问,现任独立研究公司HS Dent Publishing的负责人。哈瑞开发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研究世界各地的经济体,将人口统计数据与实际支出相结合,为他的研究提供信息。哈瑞经常出现在PBS,CNBC和CNN,Fox News的“早安美国”节目中,并且是Fox Business的常客。他还曾在《巴伦周刊》、《投资者商业日报》、《财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和许多其他出版物上发表过文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哈瑞写了许多畅销书,包括1992年出版的《荣景在即》(《The Great Boom Ahead》),准确地预见了上世纪90年代的大繁荣。2019年,哈瑞出版了他的最新著作《Spend Waves》,分享了数十年来的广泛研究,涵盖14个不同行业的200多家企业,让读者深入了解未来几年的商业和投资趋势。《人口峭壁》也是作者比较有洞见的一本书。
 
作者对各国人口和人口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的非常深入。作者对很多经济周期的预测其实都是基于人口模型和人口理论。比如作者在1989年就预见到日本会有10-20年的经济下行周期,而作者1992年的《荣景在即》能准确预测到美国经济的大繁荣,都是基于人口周期,对人口消费高峰的判断。
 
《人口峭壁》的内容很多,无法在此一一穷尽,只能挑核心思想来说。核心思想自然是跟人口周期有关。原理也并不复杂,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消费支出也分为不同的阶段,支出水平会呈现先升高后回落的走势,平均而言,一个人的消费支出高峰是在47-50岁。比如,年轻的时候,20-35岁,刚步入社会不久,收入还比较有限,住房可能是租房或者是单身公寓,随着年龄增长,收入提升,组织家庭后,对孩子的学费等支出也会增加,同时也会开始购置改善性住房。在47-50岁达到支出高峰后,后续支出会开始下降。退休后则主要是养老和买药等开支,会比中青年的时候减少。基于这样的一个模型,结合总人口到达47-50岁峰值的时间,就大致推断到整体经济的消费支出峰值,就能判断经济大周期的起落。
 
原理不难,本书的主要贡献是结合这个理论和实际的经济变化,将这个理论映射到实际的经济当中。书中首先分析的是日本,因为日本是全球老龄化走在最前面的发达国家。日本在1942年首次达到人口出生高峰,如果按照47岁达到消费支出峰值,那么1942+47=1989,也就是日本经济在1989年冲顶,所以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经济开始逐步走下坡路。虽然日本在1973年前后,人口出生也有一个小的“回声潮”,但这个人口峰值没有1942年那么高,按照47年的延后对应,第二波消费支出高峰在2020年前后,然后一直滑落。日本一直是靠货币和财政政策来避免经济衰退,但即使货币和财政常年发力,但也无力推升通胀,随着老龄化的演变,日本的消费意愿下降,始终压制着支出和通胀水平。
 
美国的“婴儿潮”一代(1934-1961年出生)占据较大的人口基数,出生峰值大约在1960年前后,而“回声潮”一代(1976-2007年出生)是第二波人口浪潮,出生峰值大约在2007年。由于美国人口到达峰值的时间比日本晚,消费支出到达峰值也比日本要晚。1960+47=2007,所以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的发生,一部分原因跟信贷风险有关,另一部分跟人口消费支出第一次达峰也有关。不过,美国比日本强的地方在于还有第二波人口高峰,按照2007+47=2054,下一轮美国消费支出达峰还会在30年后。而日本的“回声潮”一代的人口不够多,而且也已经达峰。
 
中国人口第一波出生高峰在1963-1970年,年均人口出生2800万,第二波人口出生高峰在1987年前后(1987年顶峰的时候是2550万人出生),此后就一路滑落。简单的按照上述人口模型理论,第一波人口高峰对应的消费支出高峰其实已经过去,目前处于第一波高峰过去后的回落期,第二波高峰要到1987+47=2034年。但第二波高峰的人口没有第一波高峰那么高,对消费的拉动效果也可能弱于前一波。目前中国劳动力已经达峰。由于中国类似于日本,都属于移民比较少的国家,所以不能通过移民来补充人口和劳动力。在书中,作者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会放缓,而投资造成的过剩产能如果没有足够的消费来支撑,也会造成债务问题和通缩。作者的成书时间在2013年,其实对于预判2014-2016年中国的产能过剩也是十分精准。
 
按照书中的分析,鉴于人口周期是中短期内不可逆的,作者预测中国是新兴市场中最先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而印度和越南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人口红利则还能释放小几十年。
 
书中作者对于如何提升人口结婚率和出生率的政策建议不多,但也提到了不同国家结婚率和出生率有差异的原因。比如欧洲和美国都有移民,移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人口出生减少问题。而北欧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南欧,也跟对婚龄女性的优惠政策有关,比如婚育假期和补贴等。这些可能在未来对我们解决人口红利消退也有参考价值。
 
虽然书中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基于人口理论来映射于经济,对消费、房地产、投资、股市等进行分析,都对我们日常的经济和金融分析有很大的启示含义。鉴于篇幅,不能穷尽书中的精彩内容和结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详读,或者购买作者其他的书籍进行阅读,也会有相关思想的阐述。
 
2. 《人口大逆转》
 
图:人口大逆转——查尔斯·古德哈特,马诺吉·普拉丹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人口总量即将达峰,人口负增长为期不远。人口数量红利进入尾声,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在过去的很多经济学问题研究中,人口这一问题经常被忽视。《人口大逆转》从人口视角出发研究通胀和利率走势,并预测未来的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图书作者是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独立外部委员权威查尔斯·古德哈特和他曾经在摩根士丹利的同事马诺吉·普拉丹。
 
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人口的巨大逆转将在短期内导致通胀和利率攀升。首先,人口才是真正能够理解通胀与通缩的钥匙。过去三十年全球利率、通货膨胀率均在不断下行、有些国家地区甚至是负利率。所以,在疫情肆虐的这两年,全球经济停滞,各国的央行和财政部都在积极地降息、降准备金率、扩大财政赤字。各国政府都害怕经济萧条,希望合理的通胀率下的经济增长。作者分析了世界通胀率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繁荣与发展,抑制了全球经济走向通胀。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利用廉价劳动力源源地不断向世界输出便宜的商品。产出上升与通缩压力是人口因素与全球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得世界再也无法继续享受低廉的物价。而老龄化社会将进一步导致消费大于产出,各种高昂的护理成本,使得物价上涨成为必然,高通胀时代终将来临。其次,人口老龄化和逆全球化的叠加,利率高企,高负债经济体面临困境,鼓励转变“债权“模式为“股权”模式,减少债务危机和利率上升带来的系统性冲击。
 
具体到个人生活来讲,人口结构变化会导致中国超常的储蓄下降。下降的生育率将使得家庭难以负担起养老的重任。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下,个人需要储蓄为退休做打算。
 
3. 《结构性改革》:黄奇帆
 
图: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笔记一:
 
假期我读了《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呢?因为书的标题和作者吸引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过和我同样的苦恼,就是在这政策解读的时候往往只是针对文字的表面,和此前的政策的差异,或者通过调研了解对于市场的可能影响。也就是说只是就事论事,或者用时髦的词来说就是“格局不够大”,对于这个政策相关的更宏观的背景理解还是不够透彻。
 
而这本书的作者是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也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可以说,他是一位既有过实践,又懂理论的学者型官员,或者现在叫做官员型学者,他也真正做到了,在控制重庆房价的基础上,仍然推动重庆经济大发展。读之前,我就相信,通过黄市长的解读,应该可以让我看到之前在理解“供给侧改革”、“金融去杠杆”、“房地产问题”等没有看到的地方。看完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全书一共七章。第一章详解如何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第二章聚焦去杠杆与金融风险防范;第三章解读新时代下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之路;第四章讲述“数字化”如何重塑经济社会生态;第五章对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开出药方,并预判今后十年房地产行业六大趋势;第六章着眼于国有企业资本运作与地方政府营商环境改善;第七章阐释新局面、新特征下,我国对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的应对之道,深入剖析“双循环”新格局。
 
如果你也对于相关问题有兴趣,也不妨读读这本书。
 
笔记二:
 
为什么选择读这本书,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增长压力,但是在双碳目标、房住不炒等长期政策约束下,从需求侧刺激再次发力房地产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不可重复,而2015年党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在此背景下,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和答案。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中,结构性矛盾突出,面对当前的基础性、结构性难题,本书阐述了黄奇帆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观点。
 
本书论证了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的三个根本不同,强调了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共同主导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杠杆率过高以及如何去杠杆防风险,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等多方面内容也作出了较好的分析。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希望能从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4. 《读懂未来中国经济》:蔡昉
 
图:读懂未来中国经济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假期读了蔡昉老师的新作《读懂未来中国经济》,本书上半部分从历史回顾到政策研判、从国内背景到国际规律,结合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简明清晰地解读了我国中期内面临的发展环境;下半部分则自上而下地阐释了相关政策的落地方法,给出释放改革红利的具体方式。读罢除了对我国经济整体运行有所认识,印象最深的还有两点:第一,我国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既是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蕴含发展的“增长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深刻的辩证关系和政策内含;而从国际大循环到国内大循环的转变,也暗示着包括制造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支撑等的诸多发展机会。第二,着手建立中国特色的福利国家,我们不仅有更牢固的理论基础,实际上也拥有更广泛的实践方式。包括并不限于:建立更具普惠性的、内在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人为保护对象的劳动者权益和劳资关系体制,提供更广泛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提供慈善事业所需的合理运行环境等等。
 
5. 《激荡三十年》:吴晓波
 
图: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假期读了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其实这本书已经买了许久,但因为自己缺乏读书习惯一直搁置,这次终于有时间读一下这本被称为“新货殖列传”的“企业史记”。这本书记录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政策变迁,多方利益博弈,也记录了上百位于这个时代沉浮的企业家故事。
 
作为一个从事了4年多信用研究工作的人,越来越体会到想要看透一家企业,光靠财务报表和公司公告这些表面材料是远远不够的,一家企业的成败与否往往隐藏在公司成长和发展背后的一个个故事中。而故事一旦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结局也就愈渐明朗,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中国近代企业的发展史可以看成是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互交织和博弈的发展史,它们的利益切割以及所形成的产业和资本格局构成了我国经济成长的所有表象。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奇迹,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都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但也不得不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亦走过不少弯路,比如对民营经济的限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初期认为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可以靠“内部改造”来解决。当然我国特有的发展道路免不了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而这些坎坷的发展历史也对我们了解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的历史痼疾有着莫大的帮助。另外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对历史书上学过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压倒一切”等内容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当年完全是当做一句“口号”来背诵,而当自己深入了解过一些企业,了解过一段历史之后,才意识到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改革中决定万千企业命运的重要路标。
 
整本书涉及的历史框架太过于宏大,上百位企业家故事也无法在此穷尽,我更不足以用自己的文字将这段历史的精髓表述出来,如果大家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企业发展史有兴趣的话,还是非常推荐阅读这本书的。
 
6.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吴晓波
 
图: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笔记一:
 
此书为知名财经作者吴晓波畅销十年的《激荡三十年》的续作,至此完成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完整记录。
 
在2008-2018的十年里,以互联网为基础性平台的生态发展壮大,以高效率和新的消费者互动关系重构了基本商业逻辑。巨型央企的出现引发了新的争议,大型互联网公司以及与之携行的万亿级风险投资集团对产业经济和公共社会的渗透和控制,造成了新的惊恐和反弹。如今的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等等都是之前十年互联网野蛮发展带来的阵痛,幸好国家目前已经建立严厉的手段去管理这些风险。
 
在这十年里,中国人的信息获取、社交、购物、日常服务以及金融支付等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作为2010年出国2021年回国的人,更能感受到这些变化。十年前我的父母根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现在他们已经会使用抖音、快手等我自己都不使用的社交、电商软件,购物也习惯了通过微信联系店员或厂家来邮寄,而不是逛商场。金融支付方面在华尔街早就造成过一波轰动,微信和支付宝对人们支付场景的覆盖之全面令人惊叹。但是,个人目前观察到华尔街似乎依旧满足于美国的以信用卡为主的支付现状,有论调认为信用卡系统已经极为完善,没必要学中国搞移动支付,但是另一方面,PayPal等其它金融支付类的科技企业依旧找到了他们的土壤,在百货、服饰、首饰、外卖等类型的电子支付场景中通过提供加密支付服务与技术而发展壮大。
 
回到此书,08-18的十年间,作者总结了全球经济的两个新特征:1.互联网经济的技术变革周期结束,信息化革命的推动力日渐式微,而新的产业变革仍然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全球经济出现了以通货紧缩为共同特点的产业空窗期;2.由美国次贷危机转化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走向,“反全球化”成为新的趋势,国际贸易的增长在这一阶段几乎停滞,各国相继通过货币竞赛和贸易保护主义来维持自己的利益。个人也可以观察到,如今在国际社会的某些场景中,中国似乎成为了剩下来的唯一一个主要的推动全球化的力量。
 
经历了如此波澜壮阔的10年,我的感受是为中国制度创新的勇气和耐心而惊叹,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没有石头可以摸,未来中国的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等制度创新更加具有了独特性和复杂性。个人认为制度创新是新罐装老酒,可以在存量博弈中提供优势,帮助我们挺更长时间,但是破局之路依旧在于是否能够挺到并抓住下次技术革命的红利,如同书中所记载的我们赶上了互联网浪潮的红利一样。但是期待下次我们既抓住机会,又能以不野蛮的方式去获利,为历史少留一些书中提及的社会问题。
 
笔记二:
 
春节期间,再读吴晓波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本书是早期畅销书《激荡三十年》的续篇,至此完成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史完整记录。
 
“水大鱼大”是北大周其仁教授对于2008-2018过往十年的评价。吴晓波指出,急速扩容的经济规模和不断升级的消费能力,如同恣意泛滥的大水,它焦虑地寻找疆域的边界,而被猛烈冲击的部分,则同样焦虑地承受着衍变的压力和不适。大水之中,必有大鱼。在这十年当中,中国公司的体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和中国的商业投资界发生了基础设施级别的巨变,中国人的信息获取、社交、购物、日常服务及金融支付等方式都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改变。这就是我们在过去十年看到的景象,它既波澜壮阔又混沌失控,充满了希望又令人疑惑。大水对速度的渴望以及恐惧,大水及其他大水之间的博弈,大水及大鱼之间的适应,以及大鱼和其他大鱼、小鱼之间的冲撞,构成了一幅难以理性静察的壮观景象。
 
时代的洪流仍在滚滚向前,三十年、十年,未来也将永远激荡。无数企业野蛮生长、理想星火燎原,也有太多前浪沙滩搁浅、枭雄黯然离场。
 
做信用研究这几年,看了不少发行人从“高楼起”到“楼塌了”,从上调评分到下调评分,从个券周报最后写成违约简评。有大鱼,也有小鱼,有落单的鱼,也有一个行业、甚至整个企业性质的鱼。有的鱼救着救着又活了,有的鱼明明还可以活一阵子却提前弃疗了。
 
对于这片鱼群,可能因为卖方研究的性质,少了几分“承包鱼塘”的陪伴感,多了几分“冷眼旁观”的见证感。听了很多故事,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报告,仍难言识鱼辨鱼。希望这方水能活出更多的大鱼,也希望这个市场多一些善良的有责任感的鱼。
 
7.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图:《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兰小欢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笔记一:
 
这本书从地方政府的角度讲了讲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故事。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先在上篇“微观机制”中介绍了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原则(外部性和受益范围原则、信息复杂性原则、激励相容原则),接着从分税制改革出发,刻画地方政府在这次重要改革后的行为特征;接着在下篇“宏观现象”中对于一些国内经济问题(发展不平衡、高房价、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调、国际贸易冲突等)产生的原因,从地方政府这个角色出发,给出了解释。这本书平实易读,把表面看起来似乎是零散的问题,用地方政府这条线,给串联起来了。
 
读下来印象最深的是两点,也基本是整本书所强调的:
 
一是我国地方政府是亲自下场、深度参与经济运行的,地方政府可调用基本所有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政府及其各类附属机构(国企、事业单位、大银行等)深度参与大多数生产和分配环节","在我国,想脱离政府来了解经济,是不可能的"。
 
二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三个特点:
 
“城市化过程中‘重土地、轻人’,优点是可以快速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缺点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推高了房价和居民债务负担,拉大了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
 
招商引资竞争中‘重规模、重扩张’,优点是推动了企业成长和快速工业化,缺点是加重了债务负担。企业、地方政府和居民三部门债务互相作用,加大了经济整体的债务和金融风险。
 
发展战略‘重投资、重生产、轻消费’,优点是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扩大了对外贸易,使我国迅速成为制造业强国,缺点是经济结构不平衡。对内,资源向企业部门转移,居民收入和消费占比占比偏低,不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对外,国内无法消纳的产能向国外输出,加剧了贸易冲突。”
 
笔记二:
 
此书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所著,主要讲述了中国的经济故事,着重阐述了过去和现在出现的情况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且用了较多的实例,整体会更加的通俗易懂,且没有单纯的讲经济理论的晦涩。
 
具体内容分为围观机制和宏观现象两篇,从政府的机制和政策入手,详细解释了政府的权利与事务、财税、投融资和工业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就可以去解释在当前机制下出现的一系列宏观现象,比如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债务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积累的风险、国内和国际的失衡。而在这些问题之下,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当前政府的一些政策。
 
做为一名金融从业人员,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对政府政策的分析。虽然对这本书所写的内容并不陌生,甚至是十分熟悉,比如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和城投债务风险,但是从历史角度来解释不同发展阶段政府政策出台的原因动机,以及从更宏观总体的角度探讨一些相关联的问题也会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
 
作为豆瓣读书2021年最受关注的图书,值得一读。另外随书的课程资料和延伸推荐阅读也是更深入了解书中内容的有益助力。
 
最后,作者的朴素信念可以一提再提: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笔记三:
 
《置身事内》从微观机制及宏观现象两方面对中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如何参与经济发展、其背后动机及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作者兰小欢博士语言简练平实,逻辑清晰,一线调研及日常教学经历使其能用生动的例子将复杂机制的部分侧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每章后的扩展阅读推荐也有助于读者更有针对性地加深对本章问题的认识。
 
正如作者在书中第一章就点明的那样,“在我国,想脱离政府来了解经济,是不可能的“,毕竟我国政府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生产要素都有着很强的干预能力,而地方官员在激励机制的驱动下也有着积极参与经济工作的动机。对不了解中国政治语境下经济发展的部分读者来说,本书是很好的入门教材。而对债券市场投资者,尤其是关注信用债的读者来说,本书介绍的内容虽已较为熟悉,但仍有启示作用。
 
于我个人而言,首先,本书帮助我我再度系统性地梳理地方政府事权划分原则以及我国财税制度。相信对城投研究员来说,城投这一事物诞生的原由已颇为清晰,但追本溯源,将研究主体从微观主体上升至地方政府,还是有助于读者补充完善已有的研究框架。
 
其次,本书站在地方政府角度来解释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有助于读者转换视角,了解政府认为该怎么办。在日常的研究工作中,相信大家都曾遇到过“我认为该怎么办”与“地方政府认为该怎么办”之间的冲突,立场不同自然观点不同,本书则有助于弥合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毕竟对二级市场投研人员来说,我们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力有限,而理解甚至预判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则有着较大意义。
 
第三,本书后半部分着重阐述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不同模式的优缺点,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塑造,有助信用研究员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想问题。对一线的信用研究人员来说,日常工作通常被分析微观主体占据,对宏观经济问题思考的时间相对有限。事实上,房价、贫富差距、债务风险、低消费、贸易冲突等问题的形成也与我们关注的一个个微观主体息息相关,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改革措施自然也会影响到微观主体的生存发展,虽然这一影响可能在更长的周期中方能显现,但对研究工作来说,看得更深一点、更远一点总有意义。
 
8. 《增长的悖论》:玛丽安娜·马祖卡托
 
图:增长的悖论——玛丽安娜·马祖卡托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伴随全球经济增长、贫富分化逐步加剧,关于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原因和应对,学界与业界不乏研究和讨论。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易被忽视的视角——价值创造与价值攫取这两种行为长久以来被混同,使得经济中的一小部分人能够披着“价值创造”的外衣获取异乎寻常的巨额财富。
 
作者认为,价值创造是不同类型的资源(人力、物质和无形资源)形成并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价值攫取则是致力于转移现有资源和产出,并从随后的交易中获得异乎寻常的收入。
 
为了说明两种行为是如何逐渐被社会主流观点混淆,作者带领我们回顾了重商主义、重农主义、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古典主义等经济学派对于“价值”的衡量标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生产边界”(区分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新古典主义对于“价值”这一概念的颠覆,不同于以前学派从生产侧定义价值,新古典主义从需求侧视角出发,认为价值由价格衡量。
 
受新古典主义的影响,拥有合法价格的交易被逐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作者在此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述:“只要产品和服务具有市场价格,它们就值得被纳入GDP,至于它们到底是增加了价值还是在萃取价值则被忽略了。这导致利润和租金之间的区别被混淆,价值萃取(租金)可以冒充价值创造。”
 
顺着这一逻辑,我们便能理解当前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作出贡献的生产要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分配,例如,金融、制药、IT等行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价值,但其利用垄断地位获取了远超其实际贡献的价值;许多纳入GDP核算中的经济活动虽然都有市场价格,但是不一定存在价值,即不一定能被纳入生产性活动,例如,自有住房被纳入GDP核算,房价上涨带来的GDP增长并没有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
 
对于前述的“增长悖论”,作者认为政府应加以干预从而实现更具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增长。我个人认为,欧美国家在产业方面的创新多是由市场驱动,与其整体的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包括鼓励财富创造、崇尚自由竞争、对政府公权力的不信任、政治活动的“商品化”,但与此同时,这种社会根基也必然产生社会的分化,因此较难同时实现作者所说的“更具创新性、更具包容性和更可持续的增长”。
 
9. 《日本房地产百年简史》
 
图:日本房地产百年简史——橘川武郎,粕谷诚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波动的核心变量,而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长周期拐点附近,未来房地产市场会如何演变对于理解国内经济至关重要。二战后日本先是经历快速城镇化和经济高速增长,又经历老龄化和经济长期低迷,期间房地产市场也是先经历繁荣而后又落寞。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和房地产兴盛与历史上日本经历多有可比之处,通过了解日本房地产历史应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拐点之后的中国房地产走向。通常我们对于日本房地产的了解主要是日本房地产泡沫,但是对于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前因后果了解不足,假期我重点翻阅橘川武郎和粕谷诚的《日本房地产百年简史》,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的启示。这本书主要分五个时期讲述日本房地产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我重点关注二战后日本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也就是该书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分别讲述1952-1973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房地产发展,以及1974-2004年日本土地神话和房地产行业转变,下面重点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因素是人口。二战结束后的二三十年里日本人口出现明显增长,从二战结束时候的7200万左右增加到1970年的1亿以上,人口持续增长导致住宅短缺和住宅困难。当然人口绝对规模增长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人口流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从业人口大幅减少,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城市地区尤其是首都圈人口爆发式增长,东京都人口从五十年代初的600万增加到1965年的超过1000万,人口聚集导致大量住房需求。人口流动过程中,还有个重要变化,那就是家庭规模变小,日本户均人口从1950年的4.97持续下降到1970年的3.69,例如1960到1965年,日本人口增长了5.2%,而日本家庭户数增加了17.3%,这也对应大量住宅需求。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租房时代。二战后日本居住形态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住在自有房产中,但是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普通家庭住房自有率快速下降,从1955年的67%降至1975年的58%,租房占比持续上升。为满足新兴住房需求,当时出现最多的是民间建设的木制共同住宅,例如1962年东京人口中四分之一住在这种住宅中。从日本住宅建设可以看到这种特征,1951年日本新建住宅中只有12%是用来出租的,而1964年达到45%,到1973年仍在40%以上。同时这种住宅设施简陋,人均居住面积低,1965年调查显示日本买房居住的人均居住面积仅5.76个榻榻米(1个榻榻米为1.62平方米),租房居住的人均居住面积更是只有3.53个榻榻米,而这种出租屋还会供不应求。可以看到七十年代初以前的日本居住条件有多艰难,当然这也为后面的房地产泡沫埋下伏笔。
 
地价房价共振与房地产融资。在住房需求爆发过程中,日本地价上涨尤为明显,根据日本房地产研究所计算结果,日本城镇土地价格指数从1955年的100上升到1970年的1395,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1986-1991年更是显著上涨。日本房地产价值中地价居于核心低位,地价持续上升带来资产效应,地价和房价共振上涨。1990年日本试试房地产融资总量管制,成为地价从升到降转变的重要契机,1992年之后日本地价乃至房价经历长期下跌。可以看到融资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地位,随着融资受限,地价和房价共振上涨被打破,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
 
房地产对经济贡献的高峰。多数人对日本房地产的印象停留在日本房地产泡沫,凭猜想1986-1991年应该是日本房地产市场对经济贡献最大的时期。其实日本住宅投资对经济贡献最大的时期是七十年代初,当时住宅投资占GNE总额最高接近9%,其后住宅投资对经济贡献持续下降,即便是房地产泡沫阶段也不到6%,而七十年代初正好对应流动人口拐点。其实从1975-1984年日本房地产市场可以算处于相对低迷时期,从1986-1991年的日本房地产泡沫是价格泡沫,居住需求处于次要位置。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住宅新开工仍然在相对高位达十年,只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住宅新开工开始持续下行。如果不去过多关注日本房地产价格泡沫,仅从住宅建设角度看,可以认为日本住宅建设在高位持续达二三十年,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是七十年代之前住宅面积较低、居住条件差而租房占比较高。
 
10. 《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
 
图: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亚当·图兹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2008年次贷危机后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什么?我们是否还身处那场崩盘的哪些余震之中?2021年出版的《崩盘》以近七百页的篇幅描绘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以及后续世界政治经济的变革。此前因为书的篇幅着实有些过长,阅读的确有些无疾而终,春节假期得闲章章翻阅,如此篇幅似乎还意犹未尽。
 
诚然作者的政治倾向(左翼自由主义)和学术倾向(早先专研德国史)是明显的(大篇幅对于欧元区债权人举措的质疑,对默克尔坚持财政纪律的“批评“),但这本书确实从全球政经史着手,为我们编织起次贷危机、欧元区危机(含希腊、爱尔兰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英国脱欧、特朗普登台等2008年以来一系列事件,追根溯源,从各国党政、地缘政治、全球各利益集团矩阵、资本流动等多视角,为我们展示各国应对危机的“风采“。或多或少也为当下的我们,作为后疫情时代时代的大众,提供对未来走向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在2022年伊始为我奉上了真正的全新的国际视野,正如作者在最后一章中提到”本书探讨了私人金融深度一体化的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以美元为基础的跨太平洋金融体系、欧元区和后苏联时代的东欧国家——遏制这场危机的斗争“,我作为临近千禧年的一代,真实在作者的叙事中看到,在2008年我国先后经历汶川地震和北京夏奥的悲喜时,从华盛顿宪法大道上的美联储,到北京成方街,从伦敦金融城与华尔街上的”大而不能倒“,到克里姆林宫,都在站在自己的角度,为这”崩盘“思考最佳的”脱身“与解决办法。
 
11. 《寻找经济最优解》:魏尚进
 
图:寻找经济最优解——魏尚进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寻找经济最优解》全书主要探讨了一个核心问题:理论上任何把蛋糕做大的事情,原则上都存在一种制度安排或分配方案,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受益,或者至少大多数人受益,而同时无人受损。但在实际社会中,许多可以做大蛋糕的事情却推动不下去,这反映出制度安排的欠缺。除了效率之外,经济发展还涉及到社会公平或类似于气候变化的其他社会目标,如何在兼顾这些目标的基础上寻找到最优解?作者结合了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国内改革以及国际经济关系改革中的实际,对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本书一共分为六章,分别从寻找经济最优解的视角观察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开放、中美竞合关系、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全球碳中和新目标、中国国内的债务、收入分配、城市化、科技金融发展等问题、以及性别失衡、家族传承、教育、金融交易、量化研究等问题,作者提供了他对于以上问题的深刻见解,并给予了一些政策建议。比如,针对全球碳中和目标,作者提出可以设计新的“大棒和胡萝卜”机制。所谓“大棒”,即联合志同道合的国家协商一致对碳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并在本国国内对碳排放征收碳税。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大幅提高排放温室气体的成本,对碳排放起到一定遏制作用。所谓“胡萝卜”,即将碳关税和关税产生的收入用于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投入研究以降低碳捕获和存储的成本、以及支持因碳转型而利益受损的群体等。这实质上是通过一种新的分配机制来实现碳中和这一社会目标。除了作者自己的见解之外,本书还加入了作者与多位学界及业界大佬的对谈,可以通过阅读一本书学习到多位学者的思想。
 
本书涵盖了中国和世界经济和社会的诸多问题,有助于理解中国当前挑战和未来前景,同时每一小节并不长,读起来相对轻松,故推荐给大家。
 
12. 《债务和魔鬼》:阿代尔·特纳
 
图:债务和魔鬼——货币、信贷和全球金融体系重建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这本书的背景是发达经济体债务过度增长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作者主要阐述了妥善处理债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不依靠过度负债促进经济增长。中国近些年也持续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和稳定宏观杠杆率,借助发达国家的例子,我们可以找到债务过快增长导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化解路径,因此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发达国家的例子来看,日本50-80年代,由信贷驱动的房地产热潮兴起,最终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大量举债参与房地产的公司债务膨胀,日本央行将利率降到0都未能有效刺激投资,因此进入持续通缩状态,这可能也是近几年我国持续调控房地产、抑制房地产的原因。同样地,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前,居民部门也是高杠杆购房,然而金融危机之后房价下跌,居民部门债务问题日益突出,消费因此受到抑制,经济陷入衰退,这是居民高杠杆对于经济增长潜在危机的例子。政策建议方面,作者主张一定程度上抑制私人信贷创造,包括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缩小贫富差距以及缓解全球流动性分布失衡的现象。其实反过来看目前我国政策重点实施的政策种也包括了这几点,例如我国流动性区域分化的特征也较为突出、央行在流动性投放层面上未来可能会采取更多手段保证一定程度上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从而缓解区域流动性不均的现象,避免资金过多流向热点省份和城市的地产和其他资产。
 
金融类
 
13.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图: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李录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假期读李录著作,感慨于李录宏大的投资视野。李录从文明开始讲起,最后落脚到投资,逻辑顺畅读后发人深省。在研究文明时李录采用伊恩莫里斯教授创建的社会发展指数,用量化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历史,同时采用在历史、考古、地理、气候、天文、生物、遗传、经济、社会等多个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发现,用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来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做出合理可靠的解释,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作出合理的预测。在莫里斯人类社会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李录提出把人类文明分为三个阶段,1.0采集狩猎文明、2.0农业畜牧业文明、3.0科技文明。这种分法完全根据莫里斯指数曲线增长的不同阶段来区分,体现的是莫里斯指数曲线增长的情况。
 
为了阐述人类文明从1.0到3.0的演进过程和机制,李录从第三讲开始到第十讲一共用了八个篇幅回顾历史,从7万年前人类文明的起源到19世纪现代化的传播以及20世纪现代化的道路之争,讨论涉及和囊括了地球的气候变迁、人类祖先智慧人猿的出现、人与动物在生理和智能上的根本区别、农业文明的天花板,为什么现代科学革命出现在欧洲,现代化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现代化没有在中国诞生等重大问题。在十二讲到十六讲这五篇章节中,李录应用他对人类文明进程和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以及对中国文化和东西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做出了预测,讨论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前景,3.0文明时代的中西方关系,以及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对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前景,李录认为中国在过去100年里走过很多弯路,只有当中国真正达到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并在国内外较为和平的大环境下,现代化在中国才开始大规模发生。根据他的理论框架,他预测在同样的条件下,中国未来几十年现代化会进一步发展。与2.0文明时代不同,在3.0文明时代,世界的统治秩序已经从占领土地过渡到主要以世界市场主导权为手段的时代。因为3.0文明的铁律,最大的市场终将会成为唯一的市场。
 
在介绍完文明的推演之后,该书收录了李录关于价值投资的文章和演讲。在价值投资的思想大厦中,李录贡献了他的理解、认识和实践经验。他对价值投资之合理性的论证为价值投资的理论建立了新的基石,他将自己对人类文明进程和现代化的独特解释和理论与中国的文化、历史特点相结合,应用于价值投资的实践,在这座宏伟的思想大厦里构筑了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
 
14. 《金融笔记》:杨凯生
 
图:金融笔记——杨凯生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全书分为五个篇章——资产管理公司的原原本本,银行改革发展的林林总总,国际金融危机的两两三三,互联网金融的是是非非,心路历程的点点滴滴。每个篇章的命名比较符合我的审美,因此选择这本书。
 
全文是作者从业期间发表的文章以及各论坛、座谈会讲话稿的合集,很多内容是从当时的时势环境出发,针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阐释、剖析、辩论和思考,包括针对AMC成立之初的外界质疑的回应、不良资产定价路径选择的论证、银行业与实体业的关系、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看法、从会计角度审视次贷危机以及对大数据的认识误区等。
 
作者是行业的管理者,书中内容涉及具体的业务操作细节不多,体现更多的是战略眼光和眼界格局,但是论点清晰,论证合理,也有很多详实的数据佐证,并不枯燥也不泛泛。
 
我的收获,“从业笔记”值得一直写下去。正如书名,书中内容是基于作者的金融工作经历而写,不少文章还会有“注”说明当时写下该篇文章的缘由,让读者能带着疑问和好奇去寻找答案。读书写作是非常值得坚持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记录当下所思所想,多年以后回望,即使岁月和青春不在,但是思想的光辉永存。作为卖方研究从业人员,亦或大金融从业人员,“从业笔记”值得一直写下去。
 
15. 《计算实验金融研究》:张维 等
 
图:计算实验金融研究——张维 等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也是我当年本科写论文的参考读物,彼时读此书更在乎其数学设定和编程技术,如今结合从业经验重读,又有不同的感受。计算实验金融是以“复杂自适应系统”为思想基础、以agent-based建模方法为技术基础、以金融经济理论为知识支持的研究。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模拟金融市场,来考察各种问题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同“适应性市场”理论本质相通,即并不关注市场的均衡结果,而是侧重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博弈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演化。由于接触这本书比较早,本书可以说奠定了笔者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思路。
 
本书是天津大学相关学者的论文合集,简单而言,他们利用计算实验金融的方法,讨论了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投资者非理性决策的影响、不同类型投资者的生存演化路线以及收益可预测的底层逻辑等问题。当然作为从业人员,自不必纠结于抽象复杂的学术论证,更重要的是做一些基本理解。例如,价值投资者的盈利到底来自于什么?理论上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应当在买入优质股票后保持较长久的持有,这意味着在持有阶段其放弃了对股价的定价权,只能依靠其他投资者为其推动股价。假设所有认可这只股票的价值投资者都已满仓,那此后到底能否上涨,基本完全不受这些人影响,如果再假设剩下的投资者都是看星象炒股的,那么最终股价的运动形态一定同星象有关,因为价投们已经彻底放弃了定价权。相反的,如果市场中都是具备相似研究方法的投资者,那么能否赚钱其实不在于是否发现了公司的价值,而在于能否领先其他人介入,那么这最终比拼的是信息获取效率以及对其他人脑回路的预测,而“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其实根本无所谓,而这显然已经偏离了价投的核心要义。因此,在研究中,只形而上的追求所谓“框架合理性”,而不去观测市场,是难以得到正确结论的。
 
此外,现实中大部分投资者的决策模式其实并不是学术意义上严格的基本面分析者,而更类似BSV型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会根据已有的基本面信息,推测目前所处的“经济状态”,然后尝试预判下一阶段经济状态给公司带来的盈利冲击,其与严格的“基本面投资者”的区别在于,BSV型的预判是后验的,且更加注重即使的边际信息。这样一种看起来非常合理的分析思路,在经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模拟后,发现其与“趋势跟随”的技术分析方法有很强的相关性,也会进一步催生“看图流”的策略。因此,不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是相辅相成的,且并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这是我们在做市场研究时必须注意的地方。
 
16. 《还原真实的美联储》:王健
 
图:还原真实的美联储——王健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1年金融市场风云变化。作为世界金融市场引人瞩目的政策制定者,美联储的一言一行都在拨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2022年更将是周期变换朝起朝落的关键一年。格局未稳的世界经济,众说纷纭的政策变化,将是新的一年工作中遇到的重要变量。回顾美联储的过往历史,学习美联储的组织机构,了解美联储的政策框架,将对我们应对预测美联储的会议政策,大有裨益。
 
作者王健是美联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兼政策顾问。从书中了解到,作者博士学位的母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是一个优秀的综合性研究大学。作者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金融和货币政策;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著名刊物,并被《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道琼斯通讯社、VoxEU、RGE Monitor和Econbrowser等全球著名媒体报道和引用。
 
我们时常看到阴谋论一样的说法,美国通过向全球输出通胀攫取利益。尽管事实如此,但真实的决策标准如此吗?以史为鉴,通过阅读《还原真实美联储》后发现,美联储长期地将其利率政策一以贯之。对比这两次美元货币周期的关键时点,历史竟然如此惊人地相似。
 
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其中一个个任务是保证最大化就业。美联储发行货币的最大约束来自《联邦储备法案》。该法案规定充分就业是美联储考虑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从2020年疫情冲击后,鲍威尔反复提及美国的就业数据,正是遵循美联储一以贯之的准则。美联储在执行政策时,要面临数据滞后带来的不确定性。工业数据产出的两个月的滞后。甚至劳动就业数据在发布后两个月被不断修正。这种偏差在就业拐点时也更大。正因此,去年和今年美股跟随非农数据和PMI数据的上下反复,投资者博弈猜测。这种情况原来在历史上不是孤立的,十分有意思。
 
美联储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物价稳定。回顾上美联储主席还是伯南克时,美联储可以接受的年通胀率在2%左右。而通胀率在2%上下浮动一个百分点是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央行普遍采用的标准,即可接受的通胀范围在1%~3%之间。反观前几个月,当美国通胀超过3%,美联储开始关注紧缩政策。可见宽松货币政策建立在低通胀下正是美联储一以贯之的标准。如果说金本位瓦解之前,美联储是以黄金为锚,那么在之后美联储的长期探索中,建立了一套以低通胀为锚的货币政策方法体系。货币政策过度集中在政府部门存在多种风险。其中之一便是当政府过度消费时,政府会利用恶性通货膨胀来稀释政府债务,央行会沦为政府的提款机。通过制度机构设立与法律保障,在兼顾国家财政与私人部门的前提下。美联储可以保持恰当的“独立性”。
 
从当下的情境而言,美联储即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从书中回忆看到,退出量化宽松的影响,是美国经济复苏对全球的影响。随着经济复苏,投资回报率上上升,低风险资产利率上涨,资金从股票房地产流入债券市场。这对其他国家的资产价格和汇率造成压力。同时,基于本次疫情引发衰退的特点,美国经济复苏伴随国内供给上升,必然导致对进口(即对其他国家的需求)的下降。这对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和资产压力都会造成影响。
 
在美联储主导的美元收紧的大背景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犹且历历在目。贸易严重逆差,房地产等金融市场严重泡沫,国际资本管控弱的国家容易发生国际资本的挤兑,引发经济危机。春节期间看到索罗斯的官网发出了一篇文章,内容威胁我党我国政治稳定,渲染中国威胁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我们应予以坚决抵制。从金融专业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认清形势。索罗斯此举正是美联储主导的货币收紧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大空头的蠢蠢欲动。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对我国而言,应特别注重合理地资本管控,有序地化解风险。税务局新年的一号文件,关于房地产税的实施,恰恰反映了国家针对房地产等金融泡沫的关注。当前而言,我们应正视问题与困难,应对好美元收紧的周期影响。除此以外,针对中国国情,书中还提到两点问题应予以关注。第一,是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结构性减速阶段。这与当今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依然切合。第二,缺乏弹性的汇率机制将使中国面临骑虎难下的两难局面:当美元升值,若人民币贬值会引发资本外逃;若不贬值,中国出口会受挫。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应关注这两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国家应对美元周期的货币政策。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阅读这本十年前出版的书籍,也是在思考今日的蛛丝马迹。
 
17. 《周期》:霍华德·马克斯
 
图:周期——投资机会、风险、态度与市场周期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霍华德▪马克斯在本书中强调了周期对于投资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包括经济周期、政府干预经济周期、企业盈利周期等相对宏观和中观的周期,接着介绍了投资人心理和情绪钟摆、风险态度周期等心理周期,最后立足于市场,介绍了信贷周期、不良债权周期、房地产周期和市场周期等。
 
面对周期,作者强调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顺应周期做好投资,在赢面更大时增加赌注,在相对不利的时期适时退出。而在各个周期中评估风险态度所处于的周期位置是十分关键的,且在研判各个周期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当期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即使面对同样的情境,不同时期的人们也可能作出相异的决策,对各类周期产生不同的影响。且由于人并不能做到真正理性,市场情绪更易走入极端,这样的情况很难改变,故周期的发生也会持续。对于任何“这次不一样”的想法,也就需要保持警惕。在认清周期,敢于决策之外,还需对自身、外界和市场的错误做好准备,平衡组合的资产配置。毕竟对于投资而言,更重要的或许是活下去。
 
然而正如作者所说,人的情绪天生容易走极端,投资人的态度容易改变,因而市场情绪的变化难以准确判断,看准周期位置十分困难。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技能积累,提高基本素养,通过经验积累和同业交流,逐步提升对周期的认识。
 
18. 《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
 
图: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乔治索罗斯因屡次成功做空主权国家货币名声大噪,被称为金融奇才。1993年,他利用欧洲各国在统一汇率机制问题上步调不一致的失误,发动了抛售英镑的投机风潮,迫使具有300年历史的英格兰银行(英国中央银行)认亏出场。1997年2月,他旗下的投资基金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大量抛售泰铢,这一行动被视为是牵连极广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开端。但他也并非无往而不胜,也曾经在1987年美国股灾、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大幅亏损,尤其他在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做空港币失败,被许多国人所知。不过尽管也有亏损的时候,但他对于止损的处理也非常干净利索,使得他所经营的量子基金仍然存活了下来,成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一只基金。近年来,索罗斯因不断唱衰中国经济、攻击投资中国的企业仍然在频繁被国人所关注。在我看来,索罗斯的分析体系相比于巴菲特和利弗莫尔,由于他对国际政治经济的高度关注,且其深度参与外汇市场,因此从投资方法论上来看,他属于自上而下的体系。而利弗莫尔属于技术分析体系,而巴菲特属于自下而上的分析体系(个股分析,绝对不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金融炼金术》是索罗斯的投资日记,详细阐述了他金融市场操作的哲学基础。他的哲学基础即他独创性的创立的反身性理论,在书中得到了清晰的阐释:市场参与者的思维与市场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彼此无法独立,参与者的认知与市场永远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参与者的偏向以及认知的不完备性造成市场的均衡点遥不可及,而趋势也只是不断朝着目标移动而已。这个理论是对有效市场理论的创新性批驳。
 
本书的第一部分是结合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信贷市场来阐述反身性这个概念的由来和作用。这个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受到索罗斯的导师卡尔波普的影响,他是索罗斯当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其著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对索罗斯的启示作用非常大。索罗斯最喜欢的教授就是这位教授哲学的教授,但他自己却不完全同意教授的哲学思想,因此创立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也就是这个反身性理论。不同于他导师波普的观点,他认为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存在着根本区别,因为在对社会现实的研究中,参与者的思想成为所要认识的事物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事态的发展并不具有相对思想和认识的独立性,因此在自然现象中适用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现象研究中并不适用。参与者的思想与现实情况之间相互影响,即:1.市场同时表现出某种偏向性;2.市场能够影响它预期的事件。
 
分析反身性的关键在于决定哪些要素应该予以特别考虑。因此第二部分索罗斯阐述了几个大的要素,即国际债务问题、贷款的集团体制、里根的大循环等。第三部分,则是索罗斯用1985年8月到1986年11月的金融市场实时实验来验证他的反身性理论。在这个阶段,索罗斯赚到了平生最大的一笔钱,也验证了索罗斯方法的正确性。但实验的第二阶段却以亏损而告终。因此第四部分索罗斯对自己的金融市场实验进行评判,总结他的交易精髓。难能可贵的是,基于他数年的实验和对经济的观察,索罗斯还在最后一部分对政策提出了他的建议,包括对自由市场与管制的权衡、中央银行的国际性等。
 
《金融炼金术》这本书并不是很好读,读起来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但我认为本书对喜欢自上而下分析体系的市场研究者是非常有帮助的。
 
19.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
 
图:Why Genuis Failed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When Genius Failed这本书讲述了90年代华尔街对冲基金传奇—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兴起与陨落历程。长期资本管理公(LTCM)创始人Meriwether最初由于在一场交易丑闻中受牵连而被迫离开Salomon Brothers FICC交易台,在一年多后于1994年2月正式创办LTCM。LTCM创办之处就带有天然的吸引力,Meriwether出于自身对于数学模型的信仰以及在Salomon时期通过市场有效情况下押注利差进行交易会带来成功的经验,在招募创始人时组建了一支“天才团队”,团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顶级名校,半数人拥有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其中有长期追随市场有效假说的创始人Eugene Fama的学生,更有后来在1997年凭借BSM模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奖得主。
 
天才团队配置和精密的模型计算使得1994-1996年期间LTCM的回报率最高达到了43%,AUM也迅速膨胀,比排名第二的对冲基金大了4倍。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随着拉美国家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到俄罗斯直接宣布主权债务违约,全球进入“risk-off”模式,LTCM在经历接连亏损后最终在美联储主持下被多家银行接管。表面上看,俄罗斯主权债务危机是直接导致LTCM崩盘的导火索,但如果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LTCM的成功最初就建立在一些特殊条件上,宽松的金融监管条件、市场较高的风险偏好、非必然的金融市场有效等为LTCM建立之初的高额回报提供了天然便利,LTCM长期信奉的收敛套利(Convergence Trade)策略和学术界中深以为然的均值回归思想似乎在市场里得到了检验。但一旦宏观环境发生改变,当全球进入“risk-off”模式,LTCM所押注的利差收敛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巨幅亏损几乎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流动性危机,最终拖垮了这个成立3年就已成巨头的传奇对冲基金。LTCM的失败有多重因素,杠杆套利的高风险导致的遇到危机时流动性快速枯竭、过于沉迷模型而导致忽略金融市场存在肥尾效应的现实、对市场有效假说的过分坚持导致忽视人性本身,以及一些类似于公司透明度低、管理人间缺乏约束机制,上下级间缺乏沟通机制等管理因素,都是LTCM最终走向陨落的伏笔。
 
从教育与启示意义上来看,危机远比繁荣要更有警醒价值,每一场危机过后都有无数的学者、市场从业人员用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方式去对危机进行复盘,LTCM也成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北美各名校商学院的必备Case Study。但如果对应到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会发现,当年在救助LTCM过程中活跃的一些身影,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成为了另一个LTCM。Lehman当年因为风险太大抗拒救助,但却成为08年金融危机里第一个直接宣布破产的华尔街巨头,Merrill Lynch和Bear Stearns也都逃不过被接管和收购的命运。对市场与人性的敬畏之心似乎怎样也无法抵抗金融市场局中人的侥幸心理与贪婪,宏观大环境对于投资交易可能产生的影响也真的要到真正产生血肉损失后才被重视。从08年金融危机至今已经过去了接近14年,看起来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球性系统性风险也已经很久未见,但站在2022年初视角上,面对一个已经箭在弦上的全球加息预期,叠加上美股高估值高风险的海外局面,和一个需要兼顾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和金融风险防范管理的国内局面,未来如何预防危机、如何应对危机、如何在发展中保持激进与审慎的微妙平衡,仍然是值得每一个金融人思考的问题。
 
20. 《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瑞·达利欧
 
图:原则——瑞·达利欧
 
资料来源:豆瓣,中金公司研究部
 
瑞·达利欧是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也是《原则》、《债务危机》的作者。作者注意到一些重大势态发展,在他的有生之年里,虽然从未发生过,但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为了更好理解当前的势态,并应对即将发生的情况,作者在新书中以数百年的时间维度来研究历史主要经济体及其市场和政治局势,希望通过历史文本和数据分析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演变机理,从而指导自己的投资实践。
 
作者对历史研究的主要心得是贯穿本书的“大周期理论”。作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