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帆远航】《文化苦旅》读书心得——张凤霞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第二分室引领成员郭娜娜读书心得
以下文章选自《捕捉蒲公英的梦》
作者简介:
郭娜娜,中小学一级教师。山阳区张凤霞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第二分室引领成员。曾荣获焦作市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所撰写的论文、主持参与的课题获得省市级奖励,执教的语文优质课多次获奖,其中信息技术融合课《荷叶圆圆》荣获省二等奖。
教育理念: 一次小小的鼓励,往往会给孩子终生的回忆。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这便是读书带给我的感觉。翻开书,一页页,一字字看去,便可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人、天下事、天下情、天下物。很喜欢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独到见解,她认为“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这一段时间我就这样隔三差五地串门儿,又一次拜读了一本担当得起“经典”二字的著作。“这本书销量超过千万册,被称为印刷量最大的现代华文文学书籍。曾获得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台湾最佳读书奖。”这本书的作者从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曾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被文化部教育司表彰为最有现代管理能力的四名院长之一。他的作品《信客》《道士塔》《都江堰》《莫高窟》被选入中学、高中的语文教科书;在内地公布的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他一人独占了四本;2010年,他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他的名字典藏于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猜到了这本书的名字——《文化苦旅》。作者就是余秋雨先生。
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有时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有一种想出去走走的想法、冲动,而余秋雨先生正是将这种冲动变成行动的最彻底、最深刻的一位学者。从1991年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到考察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余秋雨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现场文化深入探索的人文学者,他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就像作者在本书自序里说的那样,这样的践行须有外因和内因的合二为一才行。其内因我认为作者骨子里肯定也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放达之情,其外因诱惑就更多了。可能最终的诱因是那位纽约大学的“离奇”教授。余秋雨在听了他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冒险般的游历,看了他和八岁儿子合著的以北冰洋企鹅为主题的一部不着边际的童话大作之后,终于换上了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悄悄出发了。这一出发没关系,走出了一串当代散文别具一格的脚印,而这些脚印以文字的形式给我们的心灵重重地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文化苦旅》这本书从《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娓娓写来,一直到《这里真安静》,全书共计37篇。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重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示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在描写中国文人艰难心路历程的同时,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这本书中我个人最欣赏的是《白发苏州》这篇文章。没有读这篇文章时,一提到苏州,我最先想到的是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后跳进脑海里的词是小桥流水、柔美水乡、江南园林,然而读过《白发苏州》之后,再肤浅的读者都不会这样认为了。它不像《莫高窟》《道士塔》,读到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被一箱箱运走,现在专家们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物的萎缩胶卷时,让人觉得屈辱、愤慨;不像《酒公墓》《吴江船》读起来,让人感叹时代长河里那一代人物悲悯的一生;也不像《这里真安静》,看着那一堆堆埋葬于新加坡异国他乡的日本文人、战败军人、女人的坟墓时,让人觉得中国近代历史的沉重。
在作者笔下,苏州这座城市并不因为历史的沧桑巨变而失去生机与活力。首先,苏州有柔美的一面。比如:“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放眼历史的长河,苏州也有委屈的一面:2000多年前的吴越混战最苦的是苏州百姓,最后亡国的滋味又让苏州人民品尝,苏州人民对西施姑娘的点点追述又透露了他们非同寻常的见识和度量。在面对明代京城“九千岁”的腐败,竟是苏州人反抗的最为厉害,再加上后来的金圣叹、唐伯虎,又着实让苏州变得坚挺起来。一座座园林更让苏州保存了一代代文化风韵的核心。如此看来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多面的城市真称得上是“白发苏州”。
但作者在开篇却这样写着: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
这就是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别具一格之处,在他笔下的一切事物不仅仅是放之现代评写,而是横向置于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细细评说,纵向放眼于世界坐标中对比观察,这使得他作品不仅有散文大家的挥洒笔墨,更有史学家对民族文化的理性思考。他用一个个灵动的文字激起我们对历史、对人生的叩问、关注。
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并未成为苏州人沉重的负担,那是因为苏州几千年来独有的文化追求。不折腾不张扬,“却是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读到这里,透过苏州这座古城,我如同看到了整个华夏民族,亦或是历练沧桑的一位老者。不论是什么吧,经历就是财富,而后是包容、积淀、发展、绽放。
回到现实,三尺讲台上的我们虽然整日与或大或小的孩童打交道,但是好在有寒暑假,可以让我们在教室、办公室、家庭三点一线的工作模式之外,有一些自由外出行走的时间。掩上这本厚厚的散文集,不禁想起了暑假我和家人踏上的齐鲁文化之山东自驾游。
那次自驾游先是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一座小小的城市,其繁华程度还不及焦作,但是古香古色的城墙,静静流淌的护城河,还有那随处可见的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百年千年古树,让这座小城的文化气息特别浓厚。跟随讲解员慢慢游历了孔府、孔庙、孔林,似乎每一块碑文、每一个雕塑、每一棵古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故事。置身于儒家文化的氛围,抛在身后的是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琐碎,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宁静与舒适。
告别了曲阜,在蓝天白云的引领下,我们又来到了泰山脚下,因为有孩子、老人,所以不便登高,我们只是在泰山脚下稍作逗留,孔老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只能下次感受了。留些遗憾,也是下次出行的动力吧。而后的岚山两日游,又让孩子们和向往已久的大海、沙滩、美味海鲜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湛蓝的海水、海边的落日、细软的沙滩、轻柔的海风,让两个孩子玩得忘乎所以。平日里喜欢教他诵读一些古典诗词。有了这番经历,我想“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诗词,在孩子们今后的某个日子读起时,脑海里一定会有一个文字和现实的交叉点,出现一个个立体鲜活的画面。潜移默化中也算是把“万里路”变成了“万卷书”了吧。
最后我们来到了济南,开车在高速路上的闲暇时间,我们利用喜马听书了解关于趵突泉、大明湖的景点介绍。而一点点走进济南这座城市时,很自然地想起了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真的是“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而且是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大街上人们的脚步不急不躁,感觉不到北京上海那些大都市匆忙的节奏,不由得心生一念:退休后能到这儿住些日子还是很不错的。晚饭后时间充足,我们走了一圈大明湖,灯影共着湖光,人群伴着笛声,朦胧的夜色之中让人似乎是到了江南水乡。第二天上午又在微微的细雨中观赏了趵突泉景区,虽然天公不作美,飘起了小雨,但是丝毫不能减弱游人的兴致。到处是各色名号的泉水,每行至一处都是一道风景,李清照纪念馆不得不看。李清照以"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著称,自明朝以来,我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和多处"藕神祠"。此处的李清照纪念馆虽然比不上百脉泉畔的“清照园”,但也是从图、文、像、书、画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女词人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的一生。看到到这儿,简单的出行算是画上了句号。虽然不是特别完美,但是也小有所获。
疫情的原因,我们出行的次数会减少,那在闲暇时间不妨多读一些书,专业的、非专业的都可以,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但只要有心,“景”不在乎远近。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等等,都是值得游历的地方。比如我们焦作的的博物馆就是我们了解山阳历史文化的好去处。它是在1965年7月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馆名,博物馆里陈列的东汉五层彩绘陶仓楼、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不由得让人感慨,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山阳故土上,曾经的大汉文明如此辉煌过;博物馆三楼的“窑火神工”主题,一担担泥土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当阳峪瓷器。最有趣的是“青花过墙龙纹盘”,为什么叫这个奇怪的名字呢?周末去看看便知晓。
有了各种经典书籍的不断指引,我们会逐渐用心而不是只用眼睛去欣赏风景,只有拨开了浮华的表面,才能看见世间最无言的美丽。而后走进课堂,传授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更可贵的是用你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户,激发他们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热情。
宋代诗人程颢有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我想这和我们现代人说的“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吧。生活在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让我们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有所听、有所读、有所行走,无形中让我们的灵魂的脚步和身体的脚步同行……
编辑:宰璐璐
校对:赵素先
审核:张凤霞
作者简介:
郭娜娜,中小学一级教师。山阳区张凤霞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第二分室引领成员。曾荣获焦作市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所撰写的论文、主持参与的课题获得省市级奖励,执教的语文优质课多次获奖,其中信息技术融合课《荷叶圆圆》荣获省二等奖。
教育理念: 一次小小的鼓励,往往会给孩子终生的回忆。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这便是读书带给我的感觉。翻开书,一页页,一字字看去,便可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人、天下事、天下情、天下物。很喜欢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独到见解,她认为“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这一段时间我就这样隔三差五地串门儿,又一次拜读了一本担当得起“经典”二字的著作。“这本书销量超过千万册,被称为印刷量最大的现代华文文学书籍。曾获得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台湾最佳读书奖。”这本书的作者从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曾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被文化部教育司表彰为最有现代管理能力的四名院长之一。他的作品《信客》《道士塔》《都江堰》《莫高窟》被选入中学、高中的语文教科书;在内地公布的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他一人独占了四本;2010年,他出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他的名字典藏于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猜到了这本书的名字——《文化苦旅》。作者就是余秋雨先生。
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有时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有一种想出去走走的想法、冲动,而余秋雨先生正是将这种冲动变成行动的最彻底、最深刻的一位学者。从1991年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到考察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余秋雨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现场文化深入探索的人文学者,他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就像作者在本书自序里说的那样,这样的践行须有外因和内因的合二为一才行。其内因我认为作者骨子里肯定也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放达之情,其外因诱惑就更多了。可能最终的诱因是那位纽约大学的“离奇”教授。余秋雨在听了他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冒险般的游历,看了他和八岁儿子合著的以北冰洋企鹅为主题的一部不着边际的童话大作之后,终于换上了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悄悄出发了。这一出发没关系,走出了一串当代散文别具一格的脚印,而这些脚印以文字的形式给我们的心灵重重地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文化苦旅》这本书从《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娓娓写来,一直到《这里真安静》,全书共计37篇。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重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示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在描写中国文人艰难心路历程的同时,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
这本书中我个人最欣赏的是《白发苏州》这篇文章。没有读这篇文章时,一提到苏州,我最先想到的是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而后跳进脑海里的词是小桥流水、柔美水乡、江南园林,然而读过《白发苏州》之后,再肤浅的读者都不会这样认为了。它不像《莫高窟》《道士塔》,读到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被一箱箱运走,现在专家们只能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物的萎缩胶卷时,让人觉得屈辱、愤慨;不像《酒公墓》《吴江船》读起来,让人感叹时代长河里那一代人物悲悯的一生;也不像《这里真安静》,看着那一堆堆埋葬于新加坡异国他乡的日本文人、战败军人、女人的坟墓时,让人觉得中国近代历史的沉重。
在作者笔下,苏州这座城市并不因为历史的沧桑巨变而失去生机与活力。首先,苏州有柔美的一面。比如:“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放眼历史的长河,苏州也有委屈的一面:2000多年前的吴越混战最苦的是苏州百姓,最后亡国的滋味又让苏州人民品尝,苏州人民对西施姑娘的点点追述又透露了他们非同寻常的见识和度量。在面对明代京城“九千岁”的腐败,竟是苏州人反抗的最为厉害,再加上后来的金圣叹、唐伯虎,又着实让苏州变得坚挺起来。一座座园林更让苏州保存了一代代文化风韵的核心。如此看来这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多面的城市真称得上是“白发苏州”。
但作者在开篇却这样写着: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幕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的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自己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
这就是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别具一格之处,在他笔下的一切事物不仅仅是放之现代评写,而是横向置于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细细评说,纵向放眼于世界坐标中对比观察,这使得他作品不仅有散文大家的挥洒笔墨,更有史学家对民族文化的理性思考。他用一个个灵动的文字激起我们对历史、对人生的叩问、关注。
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并未成为苏州人沉重的负担,那是因为苏州几千年来独有的文化追求。不折腾不张扬,“却是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读到这里,透过苏州这座古城,我如同看到了整个华夏民族,亦或是历练沧桑的一位老者。不论是什么吧,经历就是财富,而后是包容、积淀、发展、绽放。
回到现实,三尺讲台上的我们虽然整日与或大或小的孩童打交道,但是好在有寒暑假,可以让我们在教室、办公室、家庭三点一线的工作模式之外,有一些自由外出行走的时间。掩上这本厚厚的散文集,不禁想起了暑假我和家人踏上的齐鲁文化之山东自驾游。
那次自驾游先是到了孔子的故乡曲阜,一座小小的城市,其繁华程度还不及焦作,但是古香古色的城墙,静静流淌的护城河,还有那随处可见的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百年千年古树,让这座小城的文化气息特别浓厚。跟随讲解员慢慢游历了孔府、孔庙、孔林,似乎每一块碑文、每一个雕塑、每一棵古树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故事。置身于儒家文化的氛围,抛在身后的是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琐碎,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宁静与舒适。
告别了曲阜,在蓝天白云的引领下,我们又来到了泰山脚下,因为有孩子、老人,所以不便登高,我们只是在泰山脚下稍作逗留,孔老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只能下次感受了。留些遗憾,也是下次出行的动力吧。而后的岚山两日游,又让孩子们和向往已久的大海、沙滩、美味海鲜有了零距离的接触。湛蓝的海水、海边的落日、细软的沙滩、轻柔的海风,让两个孩子玩得忘乎所以。平日里喜欢教他诵读一些古典诗词。有了这番经历,我想“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诗词,在孩子们今后的某个日子读起时,脑海里一定会有一个文字和现实的交叉点,出现一个个立体鲜活的画面。潜移默化中也算是把“万里路”变成了“万卷书”了吧。
最后我们来到了济南,开车在高速路上的闲暇时间,我们利用喜马听书了解关于趵突泉、大明湖的景点介绍。而一点点走进济南这座城市时,很自然地想起了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真的是“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而且是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大街上人们的脚步不急不躁,感觉不到北京上海那些大都市匆忙的节奏,不由得心生一念:退休后能到这儿住些日子还是很不错的。晚饭后时间充足,我们走了一圈大明湖,灯影共着湖光,人群伴着笛声,朦胧的夜色之中让人似乎是到了江南水乡。第二天上午又在微微的细雨中观赏了趵突泉景区,虽然天公不作美,飘起了小雨,但是丝毫不能减弱游人的兴致。到处是各色名号的泉水,每行至一处都是一道风景,李清照纪念馆不得不看。李清照以"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著称,自明朝以来,我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和多处"藕神祠"。此处的李清照纪念馆虽然比不上百脉泉畔的“清照园”,但也是从图、文、像、书、画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女词人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的一生。看到到这儿,简单的出行算是画上了句号。虽然不是特别完美,但是也小有所获。
疫情的原因,我们出行的次数会减少,那在闲暇时间不妨多读一些书,专业的、非专业的都可以,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但只要有心,“景”不在乎远近。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等等,都是值得游历的地方。比如我们焦作的的博物馆就是我们了解山阳历史文化的好去处。它是在1965年7月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的馆名,博物馆里陈列的东汉五层彩绘陶仓楼、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不由得让人感慨,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山阳故土上,曾经的大汉文明如此辉煌过;博物馆三楼的“窑火神工”主题,一担担泥土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当阳峪瓷器。最有趣的是“青花过墙龙纹盘”,为什么叫这个奇怪的名字呢?周末去看看便知晓。
有了各种经典书籍的不断指引,我们会逐渐用心而不是只用眼睛去欣赏风景,只有拨开了浮华的表面,才能看见世间最无言的美丽。而后走进课堂,传授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东西,更可贵的是用你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户,激发他们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热情。
宋代诗人程颢有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我想这和我们现代人说的“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吧。生活在这个信息高速流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让我们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有所听、有所读、有所行走,无形中让我们的灵魂的脚步和身体的脚步同行……
编辑:宰璐璐
校对:赵素先
审核:张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