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守范系列读书心得文章刊载之九

以下文章选自《惠农文联》
 
新时代九三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九三人登高望远,坚守初心,与中国共产党始终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合作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当前,各民主党派按照中央统一安排,正在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深化多党合作政治交接。这既是民主党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建设需要,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社广大社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做新时代的“九三楷模”。
 
要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开拓思维,坚定历史自信。为提升广大社员学习能力,启迪读书智慧,九三学社市委会特刊登宁夏作家协会会员、“九三楷模”、老社员那守范撰写的系列读书心得文章,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读书学习经验。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丰富的阅读经验和知识积累,反映了作者对读书学习的思考、感悟、智慧和经验以及对读书价值意义的生动诠释,体现了作者对读书学习的挚爱和不懈精神追求。
 
那守范
 
满族,1937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58年9月由学校分配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矿务局。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先后从事煤炭采掘、科学研究、企业管理与法律顾问等工作40年。高级工程师。
 
高山景行  见贤思齐
 
——阅读漫谈之九
 
那守范
 
我的书案上有一尊20厘米高的孔子铜塑像,每每面对,都会重温他的名句。他曾经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贤思齐”,词典上解释:“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颇有文化传承的意味。对创造和延续中华文明先行者的智见与业绩,要心存敬意,向那些先圣先贤学习。热衷阅读和写作的人,对于境界高尚的学者,无论古人今人,都应该怀有景仰之情,向高标杆看齐,努力提升自己。
 
说“见贤思齐”话的孔子,本身就是圣贤。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他,被后人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一直被国人所尊崇。本篇无意对其作全面评价,只叙述他注重读书做学问的二三事。
 
中国古代的读书理论肇自孔子,“读书”一词,最早见于孔子《论语·先进》。孔子一生,似乎就没有中断过读书做学问。“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七八岁修“诗书礼乐”,五十学《易》,69岁潜心整理《六经》,成了他“发愤忘食”的事,以至“乐而忘忧”,使他暮年的生命充满亮色。他创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六艺”教授生徒,却没有专门的教材。孔门弟子便有做笔记的习惯,以便“学而时习之”。孔子逝世后,为了纪念夫子,弟子汇集了各自的笔记资料,“取其正实而 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集录之,名为《孔子家语》。”孔门弟子的笔记保留了先秦儒学的珍贵资料,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其价值不可估量。有言说“一部《论语》治天下”(也有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后世称孔子为圣贤,自然是实至名归。有人若问“《论语》于我何用?”答曰:关乎我们心灵的涵育与精神的成长。孔子的思想已远播海外,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录,已悬挂在联合国总部的墙壁上;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建立,迄今,全球已有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学堂,各类学院多达210万人(2017年3月21日《宁夏日报》消息)。众多外国人在学中国话、读中国书。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2017年9月20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拉开帷幕,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余位国内外儒学研究专家,将围绕“儒学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大会至今,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学说的影响之深广,于此可见一斑。
 
“韦编三绝”是孔夫子读书的华彩乐段。孔子学《易经》,刻苦攻读,不断翻阅,竟然把编联竹简的熟牛皮条(韦编)给磨断了,而且不止一次!可见他践行了自己的“学而时习”“温故知新”箴言。随着书简的破损,书中的精义妙玄也就统统涵纳于胸了。古人云“好书不厌百回读”,因为有些书不是读一遍就能理解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八个字早已成为我的行动指南,不仅置于座右,而且身体力行,“关心下一代”的近十年宣讲,中小学受众达万人次,广种桃李,春风化雨,薪火相传。
 
孔子是“圣人”,“道德文章”自然是典范。读书之于古代的黎民庶人,又该是何种光景:
 
 勤耕种无多有少
 
 多读书不圣也贤
 
记不得是何方人氏所写,确是一首绝妙好对联。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阅读,一般强调苦读,并以苦读之故事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贫家子弟虽然喜欢读书,可是无灯、无笔、无墨、无书,但人贫志坚,留下许多令人击节叹赏的佳话。如孙敬悬梁、苏秦刺骨、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刘绮燃灰、李密挂角、孙康映雪,宋濂借书、十年寒窗……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种种刻苦砥砺、勤奋读书的事例,闻之无不使人动容。千百年来流传下去,旨在告诫人们不管是凄风冷雨,还是寒夜孤行,一切外在的因素,都不能约束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苦读作为获取学问的方法,当然必不可少,中国古代“乐读”的主张并不多见。因为从本质上讲,读书是一种费神劳身的痛苦训练,所以在汉语中,关于读书,人们最常用的是“苦读”。治学不可能一蹴而就,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是古人读书的影像,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因为阅读经典,它需要心无旁骛、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凝神思考,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还有一个“板凳要坐十年冷”呢!
 
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是心灵的自由和美好,而阅读是通达“至高境界”的路径。庸人享物质之乐,哲人享精神之乐。我读过杜甫的草堂,也读过陶渊明的桃花源,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耕读自守”的读书境界令人神往。他们安贫乐道,淡然自守,耽于书籍,勤于著述,衣带渐宽,终老不悔,以一种隐逸和逍遥来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内在的、主观上的精神自由。他们抛开功利,在坎坷人生旅途上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建立起一种精致高雅并富有审美意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并陶醉其间,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自由境界。
 
说罢了古代的阅读贤人,再看看今朝的学者楷模。
 
2016年以来,好几位先生离开了我们,杨绛、周有光,再到冯其庸,令世人倍感惋惜,是因为他们展示了读书立身的古典学人的风华,成为全社会瞻仰的风标。
 
民国才女杨绛,有人为她写传:“认真地年轻,优雅地老去”。“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一个105岁的老人离去整整一年,却不知仍活在多少人的心里。她出身书香门第,喜爱读书,和父亲的一段对白流传甚广:“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一星期都白活了。”杨绛才情卓然,是知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作品92岁创作了《我们仨》96岁创作了《走到人生边上》风靡海内外。103岁时出版了《洗澡之后》。她通晓英、法、西班牙语,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译本。她一辈子坚守读书人的本分,用自己干净的言行点亮世人的心灵之灯,成了人类精神史上新的标杆。她是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夫人。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文字改革的推动者、《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创制人之一,周有光先生于2017年1月13日去世,他刚刚度过自己的111周岁生日。
 
周有光生于清朝,长在民国,50岁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勤奋耕耘,他出版的著作有30多种,涉及经济、语言、文化多个领域,80高龄之后仍笔耕不辍,把自己个体的生命,投入到历史的大潮流之中。100岁以后还不停地读书、写作。“有光一生,一生有光”,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活成大家认可的历史。对周有光的尊敬,也是对历史的敬畏。
 
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童年饱受苦难,几度失学,他凭着“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顽强意志,完成了学业,并通过不懈奋斗,终于在红学研究、文史研究、戏剧评论、书画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斐然成就,成为一代学术、艺术大家。2017年元月94岁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一生。就在他去世前不久,明知垂暮之年,却老骥伏枥,亲自编辑完成了自己的皇皇巨著——《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及《瓜饭楼外集》十五卷之后,又推出了《风雨平生》。散发出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还有两位“重量级”的学术界人物,需要让当今的“后生”知道,同是在2009年去世的季羡林与任继愈。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建树卓越,堪称学术界一代宗师。他精通梵语、巴利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多种语言,是一位博学、仁厚、有风骨、有担当的师长,是我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既是学界泰斗,又是世人楷模,是一个集非凡与平凡于一身的人,享年98岁。
 
担任过二十多年国家图书馆长的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先生,他家里挂着一副“为学须入地狱,浩歌冲破云天”的对联,意思是做学问很苦,要有下地狱一般决心。任继愈一生勤奋治学,他撰写与主编的多种著作多次再版,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为我国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93岁逝世,在北京西郊万安公墓的墓碑上,镌刻着这句座右铭——“生也有涯,学无止境。”真乃掷地有声,振聋发聩!任继愈对我影响很大的一句话是“文化的粮草,就是积累资料。”促使我铭记在心,并在阅读学习中实践,因此受益良多。
 
上述五位大师都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后学者不仅要仰慕敬畏,更应闻鸡起舞,奋发有为!
 
读书入心太深会变得痴迷,做出令人忍俊不禁的动作来。且看下面三位大书痴的“洋相”。
 
学者黄侃,1915年在北大主讲国学。终日在公寓潜心读书,有时吃饭也不出书房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看到妙处便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见状大笑,他还不知人笑什么。
 
无独有偶,当年学者陈望道独守柴屋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也有痴迷中误服墨汁之举。
 
《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男也是个书痴。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王亚男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照他的话将王亚男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王亚男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读书为何能让人如此痴迷?每个书痴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对精神的追求,是可以超越肉体的。他们应该被尊重,被膜拜,成为榜样。
 
读书功夫成就文化巨人,而国之伟人更显现出读书的真功夫。
 
毛泽东跟书籍真是形影不离,除在新闻纪录片经常会见到他在会客时书房里琳琅满目的书籍外,在他的卧室里、办公室里、游泳池的休息室里都放着书。(1976年9月他逝世后,1981年7月18日我随一个会议的安排,和众人一起到中南海丰泽园内颐年堂他的卧室窗外向里张望,亲眼见一双人卧榻之上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放着书籍和杂志。)资料记载,外出时,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要带些什么书,两个大箱子总是装着满满的书,走到哪儿,读到哪儿。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1976年9月7日毛泽东生命垂危,不断抢救而不断陷入昏迷状态,即使如此,每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他还是要看书。他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其一生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毛泽东嗜书如命,一部《资治通鉴》他读了17遍,一部《红楼梦》他读了6遍,一部《二十四史》他读了一生。谁也想不到在他生命垂危之时,忘不掉的还是读书。
 
伟哉!伟人之所以伟大,正如古人所说:“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今人应从毛泽东人格最深处汲取力量。
 
我国一向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在科教文卫领域,聚集着鸿儒硕学、巨擘宿师,诚可谓精英荟萃、群星灿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以上所述,只是群贤撷英,挂一漏万,但足以警醒后辈,效法前贤,自强不息,为中华复兴竭尽绵薄。
 
撰稿|那守范
 
编辑|李   娟
 
校对|邹德江
 
审核|王玉双
 
来源|九三学社石嘴山市委员会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