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读书分享专栏】 小教材 大道理——山阳区李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第二分室郭静读书感悟

以下文章选自《捕捉蒲公英的梦》
 
读书  时光
 
DREAM FLOWER
 
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梦里邂逅你的美
 
" 个人风采 "
 
郭静,中共党员,区级骨干教师。曾先后被评为“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焦作市教育科研优秀工作者”,焦作市山阳区“优秀教师”,焦作市山阳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执教的《分类与整理》一课获省级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二等奖;所参与的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多样化设计与合理布置的探索》获市级二等奖。从教以来,坚持把数学教出数学味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勇于钻研,不断学习完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幸福前行。
 
01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简介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这本书的作者张奠宙教授,1933年出生于浙江奉化。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专长算子谱论、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曾任“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组两组长之一。全国教师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获得者。1997年当选为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曾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2017年11月,被中国教育学会等六单位推选为“当代教育名家”。主要数学教育著作有《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中国数学双基教学》《数学教育的中国道路》《情真意切话数学》《数学教育概论》等。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是一本探讨小学数学中核心概念的文集。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教材的编写出版功不可没。但是,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教材也不例外。本书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评论和建议,更好地推进了小学数学教材建设,进而推进数学教学改革。
 
02
 
幕后的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对张教授来说,本来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事实上,一个在大学数学系工作了一辈子的教师,很少走进小学教室之门, 张教授怎么会研究起小学数学教材呢?事情要从2013 年说起。那年张教授80岁了,耳聋,坐轮椅,但脑子还能思考。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的章敏女士告诉张教授,教学研究室领导让他看看上海的中小学数学教材,挑挑毛病,以利于提高教材的质量。于是, 张教授就有机会看了一些小学数学教材。给张教授的印象是,小学数学有一些流传很广的认识和表述,从现代数学观点来看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才有了此书的问世。此书名叫《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意思是虽然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不大,但它背后所依靠的道理并不小。张教授出此书的目的是将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梳理,给予科学的呈现。当然如果仅仅把已发表的文章凑起来编成一本书,那是比较容易的。但是, 张教授知道自己的薄弱处:缺乏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所提出的这些评论和建议是否立得住、行得通,那是需要一线教师和小学数学教育专家来评定的。于是他立即组织一些专家朋友参与本书的编写。有许多在职学习的“教育硕士”研究生,正好作为一线教师,对张教授的这些评论文字进行再评论。老师们热情支持,陆续写来一些读后感,有表示赞成的,有补充改进的,也有商榷异议的。这些文字组成了一个系统栏目,称之为“一线回声”。为了直接听取小学数学实践者的声音,在上海、杭州张教授陆续举行了巩子坤、任敏龙、张园、张奠宙的四人座谈。座谈内容整理成文,就是本书各个专题的“数方夜谈”。这样一来, 张教授把已经发表的28篇文章称作“原始文稿”,这28个课题,每个课题配以原始文稿、一线回声、数方夜谈三类文字,力求从不同侧面对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作较有深度的剖析。给了我们比较全面的指导。知道了这些幕后故事,相信大家会和我一样为张教授的严谨专注感到动容。
 
03
 
我的感受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张教授在书中谈及“数学教育”和数学学科的关系。他认为21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着重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大力提倡“情境、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确立“概率统计”作为小学数学的一项基本学习领域。这些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与之相比,对于小学数学里一些传统的学习课题,则往往维持现状,未作深究。因此,现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里留有许多值得探讨的不足之处。本书的出现,正是希望为弥补这一缺陷略尽绵薄之力。因此今后的教学应更多关注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数学本质的揭示。打个比方,如果说前些年更多关注“烹饪大厨”的厨艺,那么今后的改革希望更多地关注使用的食材。
 
从2013年酝酿写原始文稿,到本书的问世,历时四年。张教授是退休老人,手上没有研究项目,当然没有经费支持,也没有助手帮忙,一切活动费用都是自行解决。相对于眼下某些“教育项目”大手大脚的花费,张教授可以说一无所有。所幸的是,张教授和其他参与者为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腾飞走到一起,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了此书。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让未来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数学素养。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何其有幸能够有机会拜读此书。
 
张教授在序言中说“中国在崛起,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道路也初见端倪。但是,真正的中国数学教育学派还远未形成,任重道远。让我们以充分的教育自信,汲取国内外一切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继续努力向前,向前!”仅以此文,让我们一起共勉。
 
撰稿:郭   静
 
编辑:程   样
 
校对:秦丽平  姚玲玲
 
审核:李   波
 
 

相关读后感推荐:

《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3》读后感500字_《写给儿童的古诗游戏书3》读后感

《海龟老师5:窗外有秘密》读书有感_《海龟老师5:窗外有秘密》读书有感500字-800字

《都在学习,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读后感500字_《都在学习,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读后感

《出发!奇妙的自然险境》读后感500字_《出发!奇妙的自然险境》读后感

《脐带》观后感500字_《脐带》观后感

《窦桂梅与你共读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_《窦桂梅与你共读名著:朝花夕拾》读后感

玛玛洛可的圣诞礼物:寒假自然拼读课程

《骑鹅旅行记》读后感700字_《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读后感500字_《后经典叙事语境下的美国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