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世界:民航职工读书心得分享
以下文章选自《民航工会》
世
界
读
书
日
编者按:姹紫嫣红芳菲日,春光浪漫四月天。在第27 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手捧经典,在春风中,在书的世界里,只想跟你,徜徉书海,悠然读书。
民航职工读书心得分享
直抵人心的力量
远山
好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读后有种被击中,甚至灵魂为之一颤的感觉。对我而言,读素有“心灵捕手”之称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每次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震颤。
初识茨威格是从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那时,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中国电影,正在热映中。看完电影,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细细研读,自此走进茨威格的世界。
再后来,茨威格的书看得越来越多,如《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拍卖行的插曲》《马来狂人》和《人类群星闪耀时》等。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和“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
茨威格是一个小说家、传记作家,也写诗歌、戏剧、散文和翻译作品,其文章尤以心理刻画见长。最开始吸引我的也是他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他写道:“这时我又吓了一跳,因为这张脸同那双手一样,说着同样毫无节制、想入非非的语言,以同样娇柔的、几乎是女性之美极其顽强地抑制住自己的表情,使之不露声色。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脸,这样神情专注、沉湎自我的脸。”在赌场上,一个神情专注的年轻男子一下子吸引了女人的注意力。自此,女人的一生就与这个男子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但是接着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瞬间——我心里一直隐隐约约地在为这一瞬间的出现而担心。它像暴风雨一样高悬于我忐忑不安的神经之上,并且突然将我的神经从中间扯断。”这一段心理描写,把一个旁观者紧张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人物心灵的挖掘,茨威格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聆听人物隐藏在心底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往往是读者自己曾经也发出过的,或者渴望聆听的。
茨威格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和复杂的心理描写,写活了一个赌徒从满怀期待到静静等待,再到失望、最终绝望的整个心理过程。读者仿佛也跟着他一起,经历了一次跌宕起伏的赌局。茨威格对人物心理的拿捏,由此可见一斑。
在《一个陌生的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写出了一个女人对男人刻骨铭心的爱。从十几岁开始,女孩就爱上了男人,这份爱一直延续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刚开始,十几岁的小女孩爱得小心,爱得紧张。“刺耳的铃声至今还在我耳边震响,接下来是一片寂静,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周身的鲜血也凝结不动,我凝神静听,看你是否走过来开门”。到后来,她爱得坦然,爱得无私,女人向男人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我爱你,与你无关”。
茨威格的一生可以用战争分成两段。茨威格生于1881年,正值欧洲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茨威格是幸运的。但随着20世纪初战争的爆发,作为一个奥地利犹太人,他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祖国,长期流亡。茨威格是反战反法西斯的,正如他所说,他是这段历史的“牺牲品”。
茨威格在自传中写道:“战争又降临了,比以前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来得可怕,范围更广泛。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又开始了。”茨威格一生热爱和平,写出了反对战争、控诉战争的小说。但他的小说一般不直接描写战争,而是从侧面写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如《日内瓦湖畔的插曲》《看不见的收藏》等。
“用我的肉体去反对战争,用我的生命去维护和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沉重的日子里,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在留下了绝命书后,与妻子一道离开了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生命与战争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书本教会我的事
一帆
不知不觉间,又一个世界读书日与我们不期而遇。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没有在书中找到黄金屋,但读书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转变。细数这些年来读过的书,有几位作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就是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浪漫派”的沈从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仿佛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存在,让读者忍不住隔一段时间,就重温一遍翠翠、茶峒、凤凰的世外桃源。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淳朴、自然,仿佛未经雕琢,实际却是他的细心观察与对美的坚持。就像沈从文自己所说:我赞美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
沈从文是一个浪漫的人,这浪漫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他的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在独自回乡的船上,他给张兆和写了很多封信。他说:“我们相爱一生,一生太短。”他还写过一首诗:“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份浪漫情怀,怎能不让人动容?
沈从文很欣赏汪曾祺,汪曾祺不仅是沈从文的入室弟子,还是他的得意高徒。在对待人生的闲适、恬淡和从容上,二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不约而同。据说,1937年,在云南昆明,日军飞机在头顶上盘旋,警报长鸣,众人都往郊外奔逃。有一个学生却与众不同。他手里拿着一块点心,单拣有松林的地方躲避。别人都说他跑错了,很危险。他却声称:“那里有卖松子的,就算被炸死,还可以不做饿死鬼。”这个洒脱的学生就是汪曾祺。
对于吃喝玩乐这几项,汪曾祺可以说样样精通。不仅精通,他还把这些都写了下来,写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人间世界。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吃解决不了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应该去尝尝”。高邮鸭蛋、湖南腊肉、北京豆汁儿、昆明米粉……都在汪曾祺的舌尖走过,更留在了他的笔墨中。这大概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最高境界了吧。
最爱汪曾祺的还是他的那份洒脱。“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此联句出自程颢的《秋日偶成》一诗,汪曾祺喜欢这一联句,且书写过此联。汪曾祺一生历经世事变迁,但他能一直保持恬淡乐观的心境。38岁那年,汪曾祺被下放到农村,每天干农活儿。后来,他被安排画马铃薯图谱。汪曾祺重新拿起了画笔,日子变得不再那么难熬。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来不会被困难打倒。
同样热爱生活、把日子过成诗的,还有三毛。三毛和她的撒哈拉几乎成了一个时代所有年轻人向往的美好。无数人爱着三毛,爱着她自由奔放的灵魂。在撒哈拉,三毛和荷西居住的房子是破破烂烂的,家对面就是一座巨型垃圾场。三毛选择苦中作乐,她在垃圾场中捡来很多装饰品来装饰他们的屋子,甚至连一些日用品都是从垃圾场中捡来的。在沙漠里洗澡很难,三毛洗到一半全身还都是泡泡的时候,楼顶上蓄水池中已经没了水,只能顶着一身泡泡。即便这样,三毛依然乐在其中,丝毫不觉得苦。
关于读书,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如一名主持人所言:“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不期待更出色,至少可以让人生更充盈,面对未知更洒脱。
小城故事多
黄良红
在阳光暖暖的午后,我喜欢泡上一杯茶,在书中与人物对话。就这样,我翻开了这本《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那座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但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故事。
生活的原生态景象是这样的:在“我”家的后园,有飞虫,有鲜花,有瓜果。“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在这里,大自然特别孩子气,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是那么自由自在。
对祖父的描写也是为了表现这种自由自在。在萧红眼里,祖父也像极了一株自然生长的植物。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遇到小孩子,他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上一看,他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大自然与祖父的自然状态融为一体。
这些散文诗似的语言,清新活泼,童趣盎然。小孩子顽皮、天真,园子里各物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这样的园子里,爷爷铲地,“我”也铲地,爷爷浇水,“我”也浇水,“我”尽享着爷爷的疼爱。祖父慈祥、善良、知书达礼、善解人意,疼爱“我”,不但教“我”读诗,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是“我”寂寞童年中的最好玩伴,是家庭中最让“我”感觉温暖的人,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
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生活是有声音和色彩的。大街小巷,每一座茅舍内,每一排篱笆后边,都充满了欢笑、哭闹、唠叨,乃至午夜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顺次到来的节日,在灰暗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和带有原始性色彩的热闹生活。
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呼兰河传》是她的著名长篇小说。笔者觉得《呼兰河传》更像是一部真实的童年回忆录,是一篇富有韵味的叙事散文诗。她以“我”的视角写人生的真相,真切、自然,感人至深。萧红是在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动笔写作《呼兰河传》的。《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带着对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也带着梦幻般的追忆和少女的童稚天真,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小说以一个小女孩“我”的回忆起笔,以“我”的思绪跳动和变化来谋篇布局,借“我”的内心感受来透视作家对生活、对事物的评价。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茅盾先生曾指出:“《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是一首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女作家的作品中汩汩流淌着情感之潮水,传递出纯粹而悠扬的天籁之音,带着野草和松林的香味。这个沾着泥土气的女子,穿过重重的沟壑,走出眷恋的家乡,以审美的笔触娓娓讲述着平淡而又不失离奇的传统民间故事。
疫情时代的读书
尹珊珊
4月15日,新一波疫情猝不及防地来到我的身边。许多同事被隔离了。一时间,朋友圈里变成了隔离物资大展台:面包、蛋糕、水果、自热锅,还有各种各样我见都没见过的饮料。如果我被隔离了,要带什么呢?仅靠这些东西要度过隔离的14天,也是极无聊的吧。
幸运的是,我并未被隔离,而是居家办公。于是我买了一套书《图解中国名画、世界名画》,还不是中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的“毒”。我慢条斯理地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画作。直到王维的《雪溪图》映入眼帘,我的心为之一颤。这幅乡村雪景图,河面采用墨色渲染,河岸是堆积的白雪,黑白形成对比。江村、寒树、孤舟和三三两两的人物,宁静安逸,不染凡尘。而我身处疫情蔓延的大环境中,看着身边一个个隔离的小伙伴,正需要这种心灵的宁静。以前只知“诗佛”王维,也知他精通音画,但看了《雪溪图》才能明了他精通到了什么境界。其实我并不懂鉴赏画作,只是这些画、这些书就像一盘盘珍馐,是最好的、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书,从来都是孤独者在逆境中的最好慰藉。
在疫情刚开始的那一年,新年刚过,大家都静默在家。难得有时间,于是我买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我看,女儿也看。我和女儿都不是那种能言之人,如果你想听我们生动地讲几个历史小故事,那恐怕要失望了。只是没想到,我和女儿一起梳理历史脉络竟成了居家期间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之间的谈话也因历史而变得有趣。
一次看一个历史知识提问节目,其中一个问题是“秦国横扫六国,却唯独有一个小国没有被灭,请问是哪里国家?”我懵了,女儿却急急地说:“我知道,妈妈你不要说,是卫国!因为卫国是秦国的附属国,秦国根本不需要灭了它。”我笑道:“其实这个问题,妈妈不知道。”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是我在引领女儿,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她在某些方面早就悄悄超越了我。没有功利心,不为任何考试,只为穿越历史的长河,只为超越时空的变幻,阅读让我和女儿看得更远,心中容纳更大的世界。读书,不是虚伪的高尚,也不是炫耀的资本,却在不知不觉中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富我们的内心,这是读书的另一种收获吧。
在疫情之下,我们已经3年没有出门旅行了。受返乡政策影响,我亲爱的老公也因身处外地,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生活终究是要过的。就像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鲁滨孙漂流记》一样,遇见任何困难,都没有见他放弃。他总是有很多办法,养羊、种麦子、搭住所、做陶土用具、写日记。于是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我都会鼓励自己:“别泄气,干起来,一定会解决!”不论外部环境多么复杂,我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仍然会义无反顾地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读书,在书中见识我们从未经历的生活。这是读书带我的勇气和力量。
杨绛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串门。”这算不算一件神奇的事情?它重新构建了我们心中的世界。读书并不一定能让我们功成名就,但是可以让我们的人生焕发光彩。这光彩也必定与我们的时代相映成趣。
文章来源:中国民航报工会专刊
责任编辑:高雅娜 王诗彧
世
界
读
书
日
编者按:姹紫嫣红芳菲日,春光浪漫四月天。在第27 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手捧经典,在春风中,在书的世界里,只想跟你,徜徉书海,悠然读书。
民航职工读书心得分享
直抵人心的力量
远山
好的文字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读后有种被击中,甚至灵魂为之一颤的感觉。对我而言,读素有“心灵捕手”之称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每次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震颤。
初识茨威格是从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那时,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中国电影,正在热映中。看完电影,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细细研读,自此走进茨威格的世界。
再后来,茨威格的书看得越来越多,如《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日内瓦湖畔的插曲》《拍卖行的插曲》《马来狂人》和《人类群星闪耀时》等。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和“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
茨威格是一个小说家、传记作家,也写诗歌、戏剧、散文和翻译作品,其文章尤以心理刻画见长。最开始吸引我的也是他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在《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他写道:“这时我又吓了一跳,因为这张脸同那双手一样,说着同样毫无节制、想入非非的语言,以同样娇柔的、几乎是女性之美极其顽强地抑制住自己的表情,使之不露声色。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脸,这样神情专注、沉湎自我的脸。”在赌场上,一个神情专注的年轻男子一下子吸引了女人的注意力。自此,女人的一生就与这个男子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但是接着就出现了一个可怕的瞬间——我心里一直隐隐约约地在为这一瞬间的出现而担心。它像暴风雨一样高悬于我忐忑不安的神经之上,并且突然将我的神经从中间扯断。”这一段心理描写,把一个旁观者紧张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人物心灵的挖掘,茨威格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又一个奇妙的世界,聆听人物隐藏在心底的声音。而这种声音,往往是读者自己曾经也发出过的,或者渴望聆听的。
茨威格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和复杂的心理描写,写活了一个赌徒从满怀期待到静静等待,再到失望、最终绝望的整个心理过程。读者仿佛也跟着他一起,经历了一次跌宕起伏的赌局。茨威格对人物心理的拿捏,由此可见一斑。
在《一个陌生的女人的来信》中,茨威格写出了一个女人对男人刻骨铭心的爱。从十几岁开始,女孩就爱上了男人,这份爱一直延续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刚开始,十几岁的小女孩爱得小心,爱得紧张。“刺耳的铃声至今还在我耳边震响,接下来是一片寂静,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周身的鲜血也凝结不动,我凝神静听,看你是否走过来开门”。到后来,她爱得坦然,爱得无私,女人向男人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我爱你,与你无关”。
茨威格的一生可以用战争分成两段。茨威格生于1881年,正值欧洲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茨威格是幸运的。但随着20世纪初战争的爆发,作为一个奥地利犹太人,他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祖国,长期流亡。茨威格是反战反法西斯的,正如他所说,他是这段历史的“牺牲品”。
茨威格在自传中写道:“战争又降临了,比以前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来得可怕,范围更广泛。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又开始了。”茨威格一生热爱和平,写出了反对战争、控诉战争的小说。但他的小说一般不直接描写战争,而是从侧面写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如《日内瓦湖畔的插曲》《看不见的收藏》等。
“用我的肉体去反对战争,用我的生命去维护和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沉重的日子里,1942年2月22日,茨威格在留下了绝命书后,与妻子一道离开了这个世界,用自己的生命与战争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书本教会我的事
一帆
不知不觉间,又一个世界读书日与我们不期而遇。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没有在书中找到黄金屋,但读书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转变。细数这些年来读过的书,有几位作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位就是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浪漫派”的沈从文。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仿佛是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存在,让读者忍不住隔一段时间,就重温一遍翠翠、茶峒、凤凰的世外桃源。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淳朴、自然,仿佛未经雕琢,实际却是他的细心观察与对美的坚持。就像沈从文自己所说:我赞美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
沈从文是一个浪漫的人,这浪漫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他的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在独自回乡的船上,他给张兆和写了很多封信。他说:“我们相爱一生,一生太短。”他还写过一首诗:“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份浪漫情怀,怎能不让人动容?
沈从文很欣赏汪曾祺,汪曾祺不仅是沈从文的入室弟子,还是他的得意高徒。在对待人生的闲适、恬淡和从容上,二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不约而同。据说,1937年,在云南昆明,日军飞机在头顶上盘旋,警报长鸣,众人都往郊外奔逃。有一个学生却与众不同。他手里拿着一块点心,单拣有松林的地方躲避。别人都说他跑错了,很危险。他却声称:“那里有卖松子的,就算被炸死,还可以不做饿死鬼。”这个洒脱的学生就是汪曾祺。
对于吃喝玩乐这几项,汪曾祺可以说样样精通。不仅精通,他还把这些都写了下来,写出了一个活色生香的人间世界。他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吃解决不了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应该去尝尝”。高邮鸭蛋、湖南腊肉、北京豆汁儿、昆明米粉……都在汪曾祺的舌尖走过,更留在了他的笔墨中。这大概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最高境界了吧。
最爱汪曾祺的还是他的那份洒脱。“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此联句出自程颢的《秋日偶成》一诗,汪曾祺喜欢这一联句,且书写过此联。汪曾祺一生历经世事变迁,但他能一直保持恬淡乐观的心境。38岁那年,汪曾祺被下放到农村,每天干农活儿。后来,他被安排画马铃薯图谱。汪曾祺重新拿起了画笔,日子变得不再那么难熬。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来不会被困难打倒。
同样热爱生活、把日子过成诗的,还有三毛。三毛和她的撒哈拉几乎成了一个时代所有年轻人向往的美好。无数人爱着三毛,爱着她自由奔放的灵魂。在撒哈拉,三毛和荷西居住的房子是破破烂烂的,家对面就是一座巨型垃圾场。三毛选择苦中作乐,她在垃圾场中捡来很多装饰品来装饰他们的屋子,甚至连一些日用品都是从垃圾场中捡来的。在沙漠里洗澡很难,三毛洗到一半全身还都是泡泡的时候,楼顶上蓄水池中已经没了水,只能顶着一身泡泡。即便这样,三毛依然乐在其中,丝毫不觉得苦。
关于读书,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书,是为了让我们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如一名主持人所言:“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不期待更出色,至少可以让人生更充盈,面对未知更洒脱。
小城故事多
黄良红
在阳光暖暖的午后,我喜欢泡上一杯茶,在书中与人物对话。就这样,我翻开了这本《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把我带到了二十世纪初的那座小城──呼兰河。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但一年四季有非常多的故事。
生活的原生态景象是这样的:在“我”家的后园,有飞虫,有鲜花,有瓜果。“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在这里,大自然特别孩子气,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是那么自由自在。
对祖父的描写也是为了表现这种自由自在。在萧红眼里,祖父也像极了一株自然生长的植物。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跟孩子似的。遇到小孩子,他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上一看,他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子给取下来了。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子。”大自然与祖父的自然状态融为一体。
这些散文诗似的语言,清新活泼,童趣盎然。小孩子顽皮、天真,园子里各物自由自在地生长。在这样的园子里,爷爷铲地,“我”也铲地,爷爷浇水,“我”也浇水,“我”尽享着爷爷的疼爱。祖父慈祥、善良、知书达礼、善解人意,疼爱“我”,不但教“我”读诗,还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是“我”寂寞童年中的最好玩伴,是家庭中最让“我”感觉温暖的人,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
呼兰河这座小城的生活是有声音和色彩的。大街小巷,每一座茅舍内,每一排篱笆后边,都充满了欢笑、哭闹、唠叨,乃至午夜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顺次到来的节日,在灰暗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和带有原始性色彩的热闹生活。
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呼兰河传》是她的著名长篇小说。笔者觉得《呼兰河传》更像是一部真实的童年回忆录,是一篇富有韵味的叙事散文诗。她以“我”的视角写人生的真相,真切、自然,感人至深。萧红是在有了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动笔写作《呼兰河传》的。《呼兰河传》创作于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带着对乡土的眷恋,带着生活的苦楚和强烈的爱憎,也带着梦幻般的追忆和少女的童稚天真,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小说以一个小女孩“我”的回忆起笔,以“我”的思绪跳动和变化来谋篇布局,借“我”的内心感受来透视作家对生活、对事物的评价。
《呼兰河传》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茅盾先生曾指出:“《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是一首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
女作家的作品中汩汩流淌着情感之潮水,传递出纯粹而悠扬的天籁之音,带着野草和松林的香味。这个沾着泥土气的女子,穿过重重的沟壑,走出眷恋的家乡,以审美的笔触娓娓讲述着平淡而又不失离奇的传统民间故事。
疫情时代的读书
尹珊珊
4月15日,新一波疫情猝不及防地来到我的身边。许多同事被隔离了。一时间,朋友圈里变成了隔离物资大展台:面包、蛋糕、水果、自热锅,还有各种各样我见都没见过的饮料。如果我被隔离了,要带什么呢?仅靠这些东西要度过隔离的14天,也是极无聊的吧。
幸运的是,我并未被隔离,而是居家办公。于是我买了一套书《图解中国名画、世界名画》,还不是中了春晚舞蹈《只此青绿》的“毒”。我慢条斯理地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画作。直到王维的《雪溪图》映入眼帘,我的心为之一颤。这幅乡村雪景图,河面采用墨色渲染,河岸是堆积的白雪,黑白形成对比。江村、寒树、孤舟和三三两两的人物,宁静安逸,不染凡尘。而我身处疫情蔓延的大环境中,看着身边一个个隔离的小伙伴,正需要这种心灵的宁静。以前只知“诗佛”王维,也知他精通音画,但看了《雪溪图》才能明了他精通到了什么境界。其实我并不懂鉴赏画作,只是这些画、这些书就像一盘盘珍馐,是最好的、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之一。书,从来都是孤独者在逆境中的最好慰藉。
在疫情刚开始的那一年,新年刚过,大家都静默在家。难得有时间,于是我买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我看,女儿也看。我和女儿都不是那种能言之人,如果你想听我们生动地讲几个历史小故事,那恐怕要失望了。只是没想到,我和女儿一起梳理历史脉络竟成了居家期间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之间的谈话也因历史而变得有趣。
一次看一个历史知识提问节目,其中一个问题是“秦国横扫六国,却唯独有一个小国没有被灭,请问是哪里国家?”我懵了,女儿却急急地说:“我知道,妈妈你不要说,是卫国!因为卫国是秦国的附属国,秦国根本不需要灭了它。”我笑道:“其实这个问题,妈妈不知道。”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是我在引领女儿,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她在某些方面早就悄悄超越了我。没有功利心,不为任何考试,只为穿越历史的长河,只为超越时空的变幻,阅读让我和女儿看得更远,心中容纳更大的世界。读书,不是虚伪的高尚,也不是炫耀的资本,却在不知不觉中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富我们的内心,这是读书的另一种收获吧。
在疫情之下,我们已经3年没有出门旅行了。受返乡政策影响,我亲爱的老公也因身处外地,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生活终究是要过的。就像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鲁滨孙漂流记》一样,遇见任何困难,都没有见他放弃。他总是有很多办法,养羊、种麦子、搭住所、做陶土用具、写日记。于是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我都会鼓励自己:“别泄气,干起来,一定会解决!”不论外部环境多么复杂,我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仍然会义无反顾地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读书,在书中见识我们从未经历的生活。这是读书带我的勇气和力量。
杨绛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串门。”这算不算一件神奇的事情?它重新构建了我们心中的世界。读书并不一定能让我们功成名就,但是可以让我们的人生焕发光彩。这光彩也必定与我们的时代相映成趣。
文章来源:中国民航报工会专刊
责任编辑:高雅娜 王诗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