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读书心得
以下文章选自《贤谈月话》
特别想学习台湾学者李敖的读书方法,家中不藏书,得一好书,享受一番,深研一番。将书中珍贵之处,以笔记记之,遂刻录于心间,为之写作之用。此所谓,学以致用!不若大多数读书人,包括我在内,以藏书为荣,多数书却被束之高阁,尘埃满落,无补于事!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实乃智慧之举!
我想清理这满屋子落满尘埃的书籍,一本一本来吧,先用湿巾轻轻拂拭灰尘,再以虔诚的心,揭开它的扉页,以一种诀别的心态,慢慢沉潜,慢慢与作者相会,品味他或她的故事,思想,以及如烟往事里的心动~~
龙应台的这本《天长地久》就这样来到了我的眼里和手边。
1.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为什么我就是没想到要把你这个女人,看作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
[我的感悟]这个女人是作者的母亲。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把母亲当作是自己的女朋友之前,作者认为,一旦这个人是母亲,她,就被抛进“母亲”这个格子里,定格为我们儿女人生的后盾,后盾在我们的后面,是保护我们安全,推动我们往前的力量,但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注定了永远看不到后面的母亲。作者说她早就发现了这个认知陷阱。因此,她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把他们当成是朋友,可以一起约会,可以一起旅游,可以一起做朋友之间都可以做的事。作者反思道,当父母还健步如飞的时候,为什么儿女不曾动念带父母单独旅行?为什么没有紧紧牵着父母的手去看世界,因而可能会错过亲密注视他们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
让我们回头看看,自己身后一直站着的那个女人,她的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抱怨也没有地看着我们匆忙的背影?我们应该从中警醒,给妈妈说:“你知道吗,妈妈我爱你......”
妈妈,以后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我会在晨昏问候你,不仅是身体康健否,而且是每天开心否,有没有想做而没有实现的愿望,我愿倾尽所能,助你实现夙愿。只因为,我想亲密注视你的初老踏至深邃穹苍,正如你当年亲密注视我从少年蜕变为成人那样。
2. 你心里的你,几岁? 你站在山头,往回看,是零岁到64岁的波涛汹涌,滚滚红尘;往前看,似乎大道朝天,豁然开朗,却又觉得它光影明灭,幽微不定,若是极目凝视那长日深处,更仿佛看见无尽的暮霭苍茫。
[我的感悟]这是作者对于自己所处年龄的回顾与展望。她问她的一个刚满70岁的女朋友:“不管人家看见什么外表,你心里的那个你,自我真实的感觉是几岁?”老人家回答:“我心里的我,四十五岁。” 作者说她自己,有时候是5岁,因为她对外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始终有探索与发现的欲望和冲动。有时候是39岁,有着对已知世界的理解与对未知世界真正的实践和探寻能力。作者写此书时的年龄是64岁,而她的母亲92岁。她回忆到她的母亲在70岁那年,依旧爱美,依旧纯情,依旧天真,心里仍旧住着一个小女孩。
所以,人不管到了多大年龄,实际上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我想,这才是人生生不息,充满斗志,充满希望地活下去的不竭的源泉。那么,我们应该无惧于年龄,只让你心中的那个年轻的你,活在你每天的生活里。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葆青春了,不是吗?
3. 生死课: 我的孩子伙伴们,在他们人生的初始就有机会因目睹而自然天成地理解了庄子,朝菌暮枯,夏虫秋死,花开就是花落的预备,生命就是时序的完成。
[我的感悟]生命,这个宏大的主题,在四季轮回,岁月更迭中,尤显神圣而苍凉。神圣,是因为它始终绵延,苍凉,是因为它使每一个人都要体验青春至暮年的奔流而下。永恒,却又短暂。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一个子女都应该要尽力与时间赛跑,多多陪伴父母,因为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都是倒计时。
4. 母兽十诫: 伤心的同时,我在想,是的,如果伦理变成压迫,亲情变成绑架,你就应该是那个站起来大声说“不”的人。
[我的感悟]这一章挺有意思。作者是一位有着两个儿子的母亲,自己没有女儿。她对她的母亲贴心专职照顾,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这个女人是她的婆婆的话,她会这样掏心掏肺吗?由此展开了对儿子成年后所交的女朋友与自己这个母亲身份之间的心理博弈的体验描述及自我教育,对此,她非常开明地提出:母兽十诫。就是作为婆婆,绝对不要去做干涉儿子与儿媳生活的十件事。看来,作者是有对比心和同理心的。
5. 二十六岁: 他二十六岁,我六十四岁,他做了我当年该做未做的事。这个社会向来谈的都是我们要给孩子相处的“质量时间”,陪伴孩子长大,什么人谈过我们要给父母“质量时间”,陪他们老去?作者认为,两代之间的“质量时间”,并不仅止于给予下一代的孩子,还在于回首上一代的父母,这将是一辈子要坚守的幸福仪式。
[我的感悟]作者的二十六岁,在美国留学,看到一对母女依偎着走进咖啡馆,享受她们二人的“母女专属时间”,而她自己却没有办法陪伴父母。在她儿子二十六岁的时候,他给她的是高质量的陪伴时间。在多个场景下,孩子和她耐心地交流各种各样她不懂的问题,给她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所以,两代人的陪伴,是一种轮回。父母懂得陪伴孩子,孩子在长大后也会懂得陪伴父母。因为,父母在年老的岁月里,更需要的是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幸福,就在这样的陪伴中,温润到每一代人的心田。
6. 永远的女生:脸上的皱纹都是她的,身上的关节都不是她的。可是她眼睛里的光芒,声音里的力量,永远是她自己的,独一无二。
[我的感悟]女人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你,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就是美!
7.女朋友们都白头了,在槐花的香气下喝咖啡,谁说了一个有点不正经的笑话,她们像高中女生一样,咯咯狂笑。在欧洲,总是看见白发的,年轻极了的老女人无所不在,而且都在开敞的公共场所,咖啡座,酒馆,公园,餐厅,露天的音乐会,露天的艺术市集,花园喷水池旁的啤酒馆...60岁,70岁,80岁,90岁的女人,很健康,很愉快,很独立地在阳光下的公共空间里走着,笑着,热闹着,沉静着,生活着,不是在外的喧哗旅行,是寻常的家居生活。
[我的感悟]现在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民众独立意识的大大增强,女人,老女人,也可以做到以上的事情。很美的图景!
8.天长地久: 人生里有些事情,不能蹉跎。
[我的感悟]作者和儿子一起看海上日落,感慨道,你以为落日天天绚烂回头,晚霞夜夜华丽演出,其实,落日是时间的刻度,晚霞是生命的秒表,每一个美的当下,一说出“当下”二字,它已经一笔勾销。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总是在机会过去之后才明白,我必须学会把暂时片刻当作天长地久,给予所有的“旅寓”以“家园”的对待。
9. 时间是什么?当你在跟一个东西格斗的时候,你绝对没有在看那个东西,当你在跟时间格斗的时候,你绝对没再看时间,所以所有忙碌的团团转,自觉很重要,嘴里一直喊时间的人,其实并不知道时间真正在对他进行什么机密任务。时间的机密任务就是: 把你的生命本身一寸一寸挪走了。虽然它会让肉体毁灭,但请记住,这世界上凡是不灭的,都在你自己的心里。这样,你就得到了永恒。
[我的感悟]爱恋一朵玫瑰花,花会枯萎,但花的香气会留在你的心里。一个你深爱的人如果离你而去,但他的影子会留在你的心里。你说他去的是天堂,其实,他所去的天堂,就是你的心里。只要你的心里有他,他的天堂永在。不知我的解读,对吗?
10.让我喋喋不休: 如果在你有念头,有思维的“有效时光”里,我就跟你喋喋不休,你用你明亮的眼睛看着我,那该多好!
[我的感悟]作者在年老失智的母亲面前,反思到自己的问题,以前,她可能在母亲问她有些事情的时候,因为母亲没有什么学问,她想她没有必要给母亲解释,因为估计解释了母亲也听不懂,说起来很麻烦,就懒得说了。可是,当她回想起自己的孩子在小时候,不停地问她很多幼稚的问题,她总是耐心地去给孩子讲解。她也曾想起,自己在小时候,不停地问她妈妈很多幼稚的问题,而她妈妈也曾不厌其烦地回答又回答。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他对父母的频频发问只觉得一个字,烦。养儿育女的人是否早就知道,当初做牛做马让儿女受高等教育,最后只换得他们从高处俯视你,不耐烦地对你说“哎呀,你不懂啦”? 所以,面对父母的发问,做儿女的,一定要像父母当年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的问题那样,认真地不厌其烦地给父母好好说话。
11. 有时: 那么,何必迟疑呢? 每一寸时光,都让它润物无声吧。既然,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我的感悟]“有时”的意思并不是说,什么都是命定的,无心无思的随波就好,而是你要意识到: “天下万务”都是同时存在的,你的出生,和你父母的迈向死亡,是同时存在的;你的青春,和你的衰老凋零,是同时存在的;你的衰老凋零,和你未来的孩子的如花般狂野盛放,是同时存在的。你的现在,你的过去,和你的未来,是同时存在的。
如同一条河,上游出山的水和下游入海的水,是同时存在的。
因此,如果你能够看见一条河,而不是只看见一瓢水,那么你就知道你的上游与下游,你的河床与沼泽,你的流水与水上吹过的风,你的漩涡与水底出没的鱼,你的河滩上的鹅卵石与对面峭壁上的枯树,你的飘荡不停的水草与岸边垂下的柳枝,都是你。
因为都是你,所以你就会自然地明白,要怎么对待此生。上一代,下一代,和你自己,就是那相生相灭的流动的河水,水上的月光,月光里的风。
那么,何必迟疑呢? 每一寸时光,都让它润物无声吧。
12. 大远行: 所有最疼痛,最脆弱,最纤细敏感,最贴近内心,最柔软的事情,我们都是避着众人的眼光做的...
[我的感悟]我们哭泣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伤心时,把头埋在臂弯里;心碎时,蜷曲在关起来不透光的壁橱里;温柔倾诉时,在自己的枕头上,让微风从窗帘悄悄进来。请问,这世界上,还有比“临终”更疼痛,更脆弱,更纤细,更柔软,更需要安静和隐私的事吗?没有! 希望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以临终前的足够的尊重。
远行,不管是出国游玩求学还是往太空,海上探险,我们都会做事前的准备,身边的人也都会热切的讨论。还有些远行和探险是抽象意义的,譬如首度结婚那不是探险吗,人生第一个工作,那不是远行吗,也都充满了未知,也都有或轻或重的恐惧和不安,但是我们一定会敞开来谈,尽量做足准备。
那么死亡,不就是人生最重大的远行,最终极的探险?奇怪的是,人们却噤声不言了,不跟孩子谈,不跟长辈谈,不跟朋友谈,不跟自己谈,我们假装没这件事儿。结果就是那些即将大远行大探险的人,我们没有给他任何准备,没有装备列表,没有心理指南,没有教战手册,没有目的地说明,没有参考意见,没有,什么都没有。
他要远行的地方,确实比较麻烦: 但凡是去过的人都没有回来过,而且,每一个去过的人都是第一次去。
这个大远行,没有人可以给他经验之谈,然而这又是一个所有的人都迟早要做的行程,所以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关切的。目的地无法描述,并不代表“启程”的准备不能谈。
因为害怕,我们所以不谈,因为不谈,我们就让自己最亲爱的人无比孤独地踏上了大远行的苍茫之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珍惜每一寸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为亲爱的父母做好大远行的一切准备。让他们不怕,前路的茫茫。因为,他们永远会留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里,就是他们要去的目的地,他们永恒的天堂。
边读此书,边感动。读完,仍觉意犹未尽。思想,也在这边读边悟的过程中,深深震撼,深受洗礼。愿知行合一,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最亲爱的朋友,陪伴,理解,深爱。
特别想学习台湾学者李敖的读书方法,家中不藏书,得一好书,享受一番,深研一番。将书中珍贵之处,以笔记记之,遂刻录于心间,为之写作之用。此所谓,学以致用!不若大多数读书人,包括我在内,以藏书为荣,多数书却被束之高阁,尘埃满落,无补于事!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实乃智慧之举!
我想清理这满屋子落满尘埃的书籍,一本一本来吧,先用湿巾轻轻拂拭灰尘,再以虔诚的心,揭开它的扉页,以一种诀别的心态,慢慢沉潜,慢慢与作者相会,品味他或她的故事,思想,以及如烟往事里的心动~~
龙应台的这本《天长地久》就这样来到了我的眼里和手边。
1.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为什么我就是没想到要把你这个女人,看作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芒草,需要有人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
[我的感悟]这个女人是作者的母亲。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把母亲当作是自己的女朋友之前,作者认为,一旦这个人是母亲,她,就被抛进“母亲”这个格子里,定格为我们儿女人生的后盾,后盾在我们的后面,是保护我们安全,推动我们往前的力量,但是因为我们的眼睛长在前面,就注定了永远看不到后面的母亲。作者说她早就发现了这个认知陷阱。因此,她对于自己的孩子,可以把他们当成是朋友,可以一起约会,可以一起旅游,可以一起做朋友之间都可以做的事。作者反思道,当父母还健步如飞的时候,为什么儿女不曾动念带父母单独旅行?为什么没有紧紧牵着父母的手去看世界,因而可能会错过亲密注视他们从初老走向深邃穹苍的最后一里路?
让我们回头看看,自己身后一直站着的那个女人,她的头发渐渐白,身体渐渐弱,脚步渐渐迟,一句抱怨也没有地看着我们匆忙的背影?我们应该从中警醒,给妈妈说:“你知道吗,妈妈我爱你......”
妈妈,以后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之一。我会在晨昏问候你,不仅是身体康健否,而且是每天开心否,有没有想做而没有实现的愿望,我愿倾尽所能,助你实现夙愿。只因为,我想亲密注视你的初老踏至深邃穹苍,正如你当年亲密注视我从少年蜕变为成人那样。
2. 你心里的你,几岁? 你站在山头,往回看,是零岁到64岁的波涛汹涌,滚滚红尘;往前看,似乎大道朝天,豁然开朗,却又觉得它光影明灭,幽微不定,若是极目凝视那长日深处,更仿佛看见无尽的暮霭苍茫。
[我的感悟]这是作者对于自己所处年龄的回顾与展望。她问她的一个刚满70岁的女朋友:“不管人家看见什么外表,你心里的那个你,自我真实的感觉是几岁?”老人家回答:“我心里的我,四十五岁。” 作者说她自己,有时候是5岁,因为她对外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始终有探索与发现的欲望和冲动。有时候是39岁,有着对已知世界的理解与对未知世界真正的实践和探寻能力。作者写此书时的年龄是64岁,而她的母亲92岁。她回忆到她的母亲在70岁那年,依旧爱美,依旧纯情,依旧天真,心里仍旧住着一个小女孩。
所以,人不管到了多大年龄,实际上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我想,这才是人生生不息,充满斗志,充满希望地活下去的不竭的源泉。那么,我们应该无惧于年龄,只让你心中的那个年轻的你,活在你每天的生活里。这样,我们就可以永葆青春了,不是吗?
3. 生死课: 我的孩子伙伴们,在他们人生的初始就有机会因目睹而自然天成地理解了庄子,朝菌暮枯,夏虫秋死,花开就是花落的预备,生命就是时序的完成。
[我的感悟]生命,这个宏大的主题,在四季轮回,岁月更迭中,尤显神圣而苍凉。神圣,是因为它始终绵延,苍凉,是因为它使每一个人都要体验青春至暮年的奔流而下。永恒,却又短暂。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一个子女都应该要尽力与时间赛跑,多多陪伴父母,因为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都是倒计时。
4. 母兽十诫: 伤心的同时,我在想,是的,如果伦理变成压迫,亲情变成绑架,你就应该是那个站起来大声说“不”的人。
[我的感悟]这一章挺有意思。作者是一位有着两个儿子的母亲,自己没有女儿。她对她的母亲贴心专职照顾,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这个女人是她的婆婆的话,她会这样掏心掏肺吗?由此展开了对儿子成年后所交的女朋友与自己这个母亲身份之间的心理博弈的体验描述及自我教育,对此,她非常开明地提出:母兽十诫。就是作为婆婆,绝对不要去做干涉儿子与儿媳生活的十件事。看来,作者是有对比心和同理心的。
5. 二十六岁: 他二十六岁,我六十四岁,他做了我当年该做未做的事。这个社会向来谈的都是我们要给孩子相处的“质量时间”,陪伴孩子长大,什么人谈过我们要给父母“质量时间”,陪他们老去?作者认为,两代之间的“质量时间”,并不仅止于给予下一代的孩子,还在于回首上一代的父母,这将是一辈子要坚守的幸福仪式。
[我的感悟]作者的二十六岁,在美国留学,看到一对母女依偎着走进咖啡馆,享受她们二人的“母女专属时间”,而她自己却没有办法陪伴父母。在她儿子二十六岁的时候,他给她的是高质量的陪伴时间。在多个场景下,孩子和她耐心地交流各种各样她不懂的问题,给她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所以,两代人的陪伴,是一种轮回。父母懂得陪伴孩子,孩子在长大后也会懂得陪伴父母。因为,父母在年老的岁月里,更需要的是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幸福,就在这样的陪伴中,温润到每一代人的心田。
6. 永远的女生:脸上的皱纹都是她的,身上的关节都不是她的。可是她眼睛里的光芒,声音里的力量,永远是她自己的,独一无二。
[我的感悟]女人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应该保持年轻的心态。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你,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就是美!
7.女朋友们都白头了,在槐花的香气下喝咖啡,谁说了一个有点不正经的笑话,她们像高中女生一样,咯咯狂笑。在欧洲,总是看见白发的,年轻极了的老女人无所不在,而且都在开敞的公共场所,咖啡座,酒馆,公园,餐厅,露天的音乐会,露天的艺术市集,花园喷水池旁的啤酒馆...60岁,70岁,80岁,90岁的女人,很健康,很愉快,很独立地在阳光下的公共空间里走着,笑着,热闹着,沉静着,生活着,不是在外的喧哗旅行,是寻常的家居生活。
[我的感悟]现在的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以及民众独立意识的大大增强,女人,老女人,也可以做到以上的事情。很美的图景!
8.天长地久: 人生里有些事情,不能蹉跎。
[我的感悟]作者和儿子一起看海上日落,感慨道,你以为落日天天绚烂回头,晚霞夜夜华丽演出,其实,落日是时间的刻度,晚霞是生命的秒表,每一个美的当下,一说出“当下”二字,它已经一笔勾销。人生的聚,有定额,人生的散,有期程,你无法索求,更无法延期。总是在机会过去之后才明白,我必须学会把暂时片刻当作天长地久,给予所有的“旅寓”以“家园”的对待。
9. 时间是什么?当你在跟一个东西格斗的时候,你绝对没有在看那个东西,当你在跟时间格斗的时候,你绝对没再看时间,所以所有忙碌的团团转,自觉很重要,嘴里一直喊时间的人,其实并不知道时间真正在对他进行什么机密任务。时间的机密任务就是: 把你的生命本身一寸一寸挪走了。虽然它会让肉体毁灭,但请记住,这世界上凡是不灭的,都在你自己的心里。这样,你就得到了永恒。
[我的感悟]爱恋一朵玫瑰花,花会枯萎,但花的香气会留在你的心里。一个你深爱的人如果离你而去,但他的影子会留在你的心里。你说他去的是天堂,其实,他所去的天堂,就是你的心里。只要你的心里有他,他的天堂永在。不知我的解读,对吗?
10.让我喋喋不休: 如果在你有念头,有思维的“有效时光”里,我就跟你喋喋不休,你用你明亮的眼睛看着我,那该多好!
[我的感悟]作者在年老失智的母亲面前,反思到自己的问题,以前,她可能在母亲问她有些事情的时候,因为母亲没有什么学问,她想她没有必要给母亲解释,因为估计解释了母亲也听不懂,说起来很麻烦,就懒得说了。可是,当她回想起自己的孩子在小时候,不停地问她很多幼稚的问题,她总是耐心地去给孩子讲解。她也曾想起,自己在小时候,不停地问她妈妈很多幼稚的问题,而她妈妈也曾不厌其烦地回答又回答。为什么孩子长大后,他对父母的频频发问只觉得一个字,烦。养儿育女的人是否早就知道,当初做牛做马让儿女受高等教育,最后只换得他们从高处俯视你,不耐烦地对你说“哎呀,你不懂啦”? 所以,面对父母的发问,做儿女的,一定要像父母当年不厌其烦地解答我们的问题那样,认真地不厌其烦地给父母好好说话。
11. 有时: 那么,何必迟疑呢? 每一寸时光,都让它润物无声吧。既然,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我的感悟]“有时”的意思并不是说,什么都是命定的,无心无思的随波就好,而是你要意识到: “天下万务”都是同时存在的,你的出生,和你父母的迈向死亡,是同时存在的;你的青春,和你的衰老凋零,是同时存在的;你的衰老凋零,和你未来的孩子的如花般狂野盛放,是同时存在的。你的现在,你的过去,和你的未来,是同时存在的。
如同一条河,上游出山的水和下游入海的水,是同时存在的。
因此,如果你能够看见一条河,而不是只看见一瓢水,那么你就知道你的上游与下游,你的河床与沼泽,你的流水与水上吹过的风,你的漩涡与水底出没的鱼,你的河滩上的鹅卵石与对面峭壁上的枯树,你的飘荡不停的水草与岸边垂下的柳枝,都是你。
因为都是你,所以你就会自然地明白,要怎么对待此生。上一代,下一代,和你自己,就是那相生相灭的流动的河水,水上的月光,月光里的风。
那么,何必迟疑呢? 每一寸时光,都让它润物无声吧。
12. 大远行: 所有最疼痛,最脆弱,最纤细敏感,最贴近内心,最柔软的事情,我们都是避着众人的眼光做的...
[我的感悟]我们哭泣时,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伤心时,把头埋在臂弯里;心碎时,蜷曲在关起来不透光的壁橱里;温柔倾诉时,在自己的枕头上,让微风从窗帘悄悄进来。请问,这世界上,还有比“临终”更疼痛,更脆弱,更纤细,更柔软,更需要安静和隐私的事吗?没有! 希望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以临终前的足够的尊重。
远行,不管是出国游玩求学还是往太空,海上探险,我们都会做事前的准备,身边的人也都会热切的讨论。还有些远行和探险是抽象意义的,譬如首度结婚那不是探险吗,人生第一个工作,那不是远行吗,也都充满了未知,也都有或轻或重的恐惧和不安,但是我们一定会敞开来谈,尽量做足准备。
那么死亡,不就是人生最重大的远行,最终极的探险?奇怪的是,人们却噤声不言了,不跟孩子谈,不跟长辈谈,不跟朋友谈,不跟自己谈,我们假装没这件事儿。结果就是那些即将大远行大探险的人,我们没有给他任何准备,没有装备列表,没有心理指南,没有教战手册,没有目的地说明,没有参考意见,没有,什么都没有。
他要远行的地方,确实比较麻烦: 但凡是去过的人都没有回来过,而且,每一个去过的人都是第一次去。
这个大远行,没有人可以给他经验之谈,然而这又是一个所有的人都迟早要做的行程,所以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关切的。目的地无法描述,并不代表“启程”的准备不能谈。
因为害怕,我们所以不谈,因为不谈,我们就让自己最亲爱的人无比孤独地踏上了大远行的苍茫之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那就是,珍惜每一寸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为亲爱的父母做好大远行的一切准备。让他们不怕,前路的茫茫。因为,他们永远会留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的心里,就是他们要去的目的地,他们永恒的天堂。
边读此书,边感动。读完,仍觉意犹未尽。思想,也在这边读边悟的过程中,深深震撼,深受洗礼。愿知行合一,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最亲爱的朋友,陪伴,理解,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