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感悟 | 刘永钦:《我们台湾这些年》读书报告

以下文章选自《何日复西归》
 

 
编者按:本学期"一国两制"与国家统一概论课程开设后,陆续收到一些同学围绕课程本身和课程推荐书目形成的结课作业。经作者授权,特遴选其中部分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推送,以更进一步展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本期推送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2021级本科生刘永钦同学的《<我们台湾这些年>读书报告》。
 

 

 
在读《我们台湾这些年》之前,我已经很久没有阅读历史类畅销书了,记得上一次还是初中的时候,虽然我对历史了解的不多,对于台湾的历史也知之甚少,但这本书风趣的文风和细腻的笔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向我展现了一个与我印象中截然不同的台湾。
 
这本书的作者廖信忠是一个地道的台湾人,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他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按照时间顺序,阐述了从1977到2007年这30年间台湾发生的种种事件,大到国家政治,小到日常生活,凡是作者印象中能反映一个个台湾时代特征的事件,都在写作范围之内。而作者写这本书最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尽量消除两岸同胞相互间的误解与矛盾,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在书中,作者提到,过去台湾人被禁止与大陆有任何接触,敏感到稍微有一点似是而非的小线索,当事人都要杀头。也因为这种封闭式管理,使得很多台湾人对大陆的印象都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太阳的地方”,甚至一直到解严前五个月,在《自立晚报》对大陆进行了一系列采访报道之后,许多台湾人仍然不敢相信大陆是报道中的那样,认为是在“为匪宣传”,足见台湾人民对大陆的误解之深。因历史造成了长久的分割,海峡两岸彼此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理所当然”地去想象对方,而不认真或根本不愿意去探究为什么对方会这样想、这样做。也许只有两岸同胞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地角度看与问题,才能真正相互理解,两岸的心才能真正走到一起。
 
(9·21南投大地震)
 
书中提到的9·21南投大地震令我印象很深,在大陆我居住的城市,几乎从来没有过地震,即使有也是非常小的地震(基本没有什么感觉),但从作者对整个大地震经过的描述中,我似乎体会到了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内心的恐慌。在台湾,地震是常有的事,但作者从小到大最怕的就是地震,一点小小的地震作者都会很紧张,因为不知道下一秒地震会不会突然变大。不管怎么说,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是很幸运的,没有这样的性命之忧。
 
令我最同情的是台湾的外省老兵,他们许多是当初孤身随军来台的官兵,国民党承诺等未来“反攻大陆”时,每人可以分到一块田耕作,还给他们配发了“战士授田证”,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精神支柱。而后来反攻无望,这也成为了一张废纸。有很多老兵,跟着当局的开发政策“上山下海”,进行一些艰苦工程的建设,但更多的老兵,因为没有谋生技能,在退伍或工程结束后,只能散布到社会基层,做些最不起眼,但也必须有人做的工作。虽然许多老兵参与的工程,对台湾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推动力,但在台湾经济进步的进程中,他们仍然像是被牺牲的一群,大部分晚景凄凉,少有人关注。有一个老兵老了,又独居,所以他在墙上贴了一张遗书,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改一次遗书,这样如果突然去世还能向发现的人交代一些事,而有的老兵去世了,甚至都没人知道。虽然过了几年开放大陆探亲,但很多人已经等不到那时候,连魂都归不了故土了,而在大陆故乡年轻时结发的妻子,许多也并未改嫁,一直等着丈夫归家。这可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了,外省老兵的遭际,谁看了想必都会扼腕叹息一番吧。
 
以前在手机上看到“蒋介石铜像被鞭尸”等文时,心中总是不解,读了这本书后,才明白为什么许多台湾人那么厌恶蒋介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国民党自统治以来实行的“白色恐怖”,即国民党对异议份子或嫌疑者的肃清及迫害,陈文成命案和林宅血案,就是两例典型案件。在台湾戒严时期,警备总部严密监控人们的一言一行,在“宁可错杀一百”的统治心理下,也制造了不少冤案。就连普通老百姓,也每天提心吊胆,生怕牵扯上一些事。在“王幸男邮包爆炸案”中,作者父亲由于在王幸男家的药厂工作,也遭人盘问了24小时。在当时,台湾有句很有名的俗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警总。可见“警总”对台湾人民心理造成的压力及影响。台湾人民长期处于这样一种高压环境中下,心中自然积蓄了愤怒、压抑和不满。因此,在党外人士以“党外候选人推荐会”的名义纷纷推出候选人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倒不是说那时候民众已经有什么特定的政治立场或者真的支持他们,而是这些场子给了那些民众压抑已久的心情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机会。美丽岛事件也是一个被激化,引起质变的点,直接推动了台湾民主发展的进程。
 
(美丽岛事件)
 
相比蒋介石,台湾人对于蒋经国的评价却高不少。在蒋介石的年代,台湾上下都是为了“反攻大陆”而做准备,所以对于台湾本地的发展并不积极。蒋经国掌握权力后,也许是深知“反攻大陆”已经遥遥无期,进而才将注意力转到延续台湾发展的各项重大经济建设之上。他在任行政院长期间,虽然内外局势剧烈变化,但他带领的一批技术官僚,却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完成十大建设,使台湾经济有了更飞快的增长。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这个新旧交替,激荡不断地时代,虽然是专制当局,也总算看清了时势,能采取宜时的决策,为台湾民主及经济的发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石,有调查显示,65%的台湾人认为蒋经国对台湾的贡献较多,而仅有29%的人认为蒋介石的功大于过。
 
1987年,台湾解严,也许是压抑了太久,所以一解了严,就如同压力锅爆开了一样,当时参与各种抗争的分子,从基层的计程车司机,农民,工人,到牧师,作家,教授等,社会上不管什么阶层,似乎都不想放过这个机会,压抑已久的各种力量顿时激荡而出。同年年底,开放外省老兵赴大陆探亲,导致大量“老芋仔”疯狂地抢进红十字会的办事处中请求探亲。老兵们多年的心愿终于得以满足。
 
(台湾抗战老兵时隔77年重返家乡)
 
这本书也回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民进党内有这么多台独分子?事实上,民进党在成立之初,只是一个反国民党的统一战线而已,里面充满了奇人异士,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打倒国民党,为了对抗国民党,民进党势必也要有自己的论述,他们将国民党视为外来政权,一直强迫台湾人接受“大中国意识”,就要用“台湾意识”“本土意识”来对抗,而这本土意识对民进党来说,也就是等于台湾人民可以"自己当家作主"的“台独”意识。本来,“本土意识”指的是爱自己的乡土,关心周遭身边的事,这也没什么不对,可是以前国民党做得太少,让民众有些反感,于是民进党就将本土意识给政治化,与“台独”相结合,成为民进党对国民党的一套论述。甚至有些激进的台独分子,会把不支持台独的人士打成“不爱台湾”。其实,爱不爱台湾和支不支持台湾有什么关系呢,不支持台独就不能爱台湾了吗?我很赞同费希平先生讲的,民进党不应该是“台独党”,要搞“台独”的人,就应该另外成立一个“台独党”,直接接受民众的考验。
 
在台湾,政治倾向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许多人聊天也都会避免谈论政治。如果不熟还问对方的政治立场的话,会被视为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而很多台湾人来到大陆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遇到什么人,几乎都会被问到政治问题,要求表态,比如你是“统”是“独”,是蓝是绿,然后总是自我感觉良好地开始评点江山了。可能也是因为这些事,让台湾人觉得大陆人“很自傲”“素质低”吧,作为大陆人,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只有让对方感受到彼此的珍重,两岸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容易走向和谐。
 
这本书文字朴实平常,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读起来却十分亲切,好像作者就在身旁和你促膝长谈,向你讲述着他们的往事。作者就像是众多台湾人的一个代表,将台湾人这些年内心的想法一吐为快。从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真意切,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希冀。随着这样的“历史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陆人会了解到一个教科书中看不到的台湾,彼此间的沟通会更加的坦诚、真挚。正如作者所说,不管历史走向何方,生活还将前行,我们依然血浓于水。
 
排版:李睿琪
 
审核:段
 

 
————
 
何时复西归   x  WHU两岸及港澳法制
 
欢迎关注!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