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工作室学员暑期读书感悟

以下文章选自《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暑假是教师更好的涵养自己的日子,而读书就是在这静静岁月中最好的良方。于是再一次拿起了老师的作品《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我想在重温一下那些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希望自己也在这期间能够感悟到语文别样的魅力。在这我想就《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例做一次开启这次语文飨宴的前菜,说一说我的感受。
 
一、课堂即时生的一步
 
每一次的课堂都是新的课堂。学生的多样性,课文常读常新等一些因素,都让课堂变得如同活水一样,给上课的人带来的都是一股新鲜气。在读到肖老师的这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原来课文可以上的这么有深度,可以上的这样的“新鲜”。其中感觉“新鲜”是肖老师对课堂的即时生成的一步,上课途中台下的一声惊叫,确实是干扰了课堂的进程,但是肖老师把这一次干扰变成了课堂中一个环节,这一步走的真的是妙啊。这小小的一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探险的心理环境,其实上课的老师也是一个心理高手,走了人心里的一步。这就让我思考,怎么样来有智慧的走好课堂的即时生成?我认为首先要对课文中的内容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读肖老师的课堂实录的时候,就感觉教师对整篇课文是非常熟悉的,甚至对每个人都是非常了解的。这就对我们老师的启示就是一定要非常了解自己的文章,给自己营造一个正确心理环境,才能带领学生到达正确的心理环境。其次就是课堂教学的经验累积这需要老师有一个丰富的教学历程,那么在面对课堂中的一些意外小事件,就可以镇定自若的化险为夷。
 
二、课堂沉默化险的一步
 
每一次的课堂都有可能遇险。课堂是波动的,孩子的想法是即时生成的,有些问题的预设可能无法与孩子原有的知识进行一个很好的构建,这时候课堂可能会出现沉默的一幕。此时如何更好的推进课堂的进行,下一步怎么走就是很关键的地方了。肖老师就是抓住了一个学生,通过拆分原有的问题,转化问题并且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使得学生的沉默成为能力提升的一个积蓄点,借力打力,从而很好的完成课堂的预设过程。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中,复述故事是一个较难的地方,老师把这个难点的地方通过从点到面的一个构建。先抓住时间描写的句子,然后通过复述一个小的环节,进而复述整个故事,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使得课堂的险是一步步化解,所以再走一步,是不是可以把步子迈的的小一点呢?这就是我获得第二个感悟。
 
三、课堂目标完成的最终一步
 
每一次的课堂都是有目的的。课堂是有方向的,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那最终是在海上漫无的飘荡,船都没有了方向,船上的人又怎么会知道自己该到哪里呢?所以每次看到课堂中肖老师明确的课堂目标,总会想着:好的,这堂课我知道要做什么了!这堂课真的要学什么了!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堂课的伊始,老师就明确了这堂课的性质:自读课文,并且抓住了阅读提示中的目标让学生明确好,在从这些目标中真正的抓住核心:即抓住文章中作者的心理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写法,感受作者这样别样的写作方式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这是课堂中的重要的一步,肖老师在整个课堂都牢牢的围绕着这一步;这是课堂中很难的一步,肖老师从浅入深的一步一步的到达目的地。学生最终带着目的读课文、学课文,整个课堂就是孩子与老师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牢牢抓住了所有的目光。
 
四、小结
 
这一本书的重温,让我对语文、对肖老师的语文理念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语文的浅浅之中是深深的思想,蜻蜓点水之间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了很多,只有水和蜻蜓之间才懂得这种思想中的交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课堂是需要勇气的,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步都很浅,但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就是一堂和学生之间的知识的阶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最后一定会发现自己的教育之树已经开始长成一棵可以仰望的树。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