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体会:独醒是痛苦的

以下文章选自《长行长行》
 
独醒是痛苦的
 
 当前,难得读到一本好书,春节期间买了一本《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作者是中南大学教授孟泽先生。该书很厚,有大量的文言文,但我还是一气把它读完了,掩卷深思,无话可说,古老的中华民族,一直在昏睡,醒来的人实在太少了。
 
这是一本关于郭嵩焘的人物传记。那么,郭嵩焘是谁?他是怎么醒的?为什么会有独醒之累?我把这些文言文翻译一下,尽量通俗地谈谈读书体会。
 
近百年的晚清帝国在十九世纪真正遇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清政府的昏庸、百姓的愚昧、社会的落后,都促使许多仁人志士去思考,去探索救亡和复兴的良策,郭嵩焘就是这样一位先知式的人物。
 
 
 
郭嵩焘是谁?
 
郭嵩焘是晚清政府的一名高级干部,学识渊博,官至一省巡抚、南书房行走、钦差大臣、驻英法公使,称得上位高权重,但这些并不重要,在中国官场这类官员重臣很多,重要是他的思想,他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另类,称得起是一位先知。
 
具体来说:
 
1818年4月11日,郭嵩焘出生于湖南湘阴县一个大户人家
 
20岁与曾国藩、刘蓉义结金兰;
 
23岁时开始具备国际视野,关注对外关系;
 
27岁结识李鸿章;
 
35岁开始帮助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筹备军饷物资;
 
40岁入翰林院,入值南书房,此时是咸丰7年;
 
曾经协助僧格林沁赴天津办理海防,后意见不和,分手;
 
曾经协助李鸿章筹备粮草;
 
46岁任广东巡抚,3年后,与总督不合,分手;回乡赋闲;
 
58岁,光绪元年,被太后召见,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驻英国首任公使兼驻法国公使;
 
1879年,光绪五年,郭嵩焘62岁,受小人构陷,辞职回国,抵达上海后,郭嵩焘没有接受总理衙门要他“前期回京”的指令,直接返乡。从此蛰居长沙,心系国事,著书立说,于1891年,74岁在长沙病逝。
 
郭嵩焘才是真正的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人,第一位驻外使节,与他相比,魏源、林则徐只能称为闭着眼睛想世界的人。
 
他的远见卓识远超越了时代,他的思想不融于当时的社会,他依然不妥协、不退缩、不从众,特立独行,坚持真理。
 
他在出使英国期间与严复成为“忘年交”,严复就是那位学贯中西,把亚当·斯密《国富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引入中国的大学者,他比郭嵩焘小36岁,在郭嵩焘身后,严复作挽联曰:
 
 平生蒙国士之知,如今鹤翅氋氃,激赏深惭羊叔子;
 
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前半句写的是知遇之恩,颂扬郭嵩焘的爱国忠心,如同晋初国士羊叔子(羊祜,羊叔子,西晋的大将军,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后半句写郭嵩焘的悲惨命运,由于头脑清醒,思想超群,受到诽谤,如同楚国大夫屈原,忠贞无私,反遭谗言。严复以悼念、颂扬的方式为其鸣不平。其中,“独醒之累”是点睛之笔。
 
 
 
二、郭嵩焘独醒后认识到了什么?
 
郭嵩焘最超越时代的思想在于,他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关键所在:制度建设。他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在他早期思想中就接受了现代文明,这一点很不容易。
 
郭嵩焘能认识到西方世界的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政治体制,他称为“政教”。他认为,立国富强有三个层次:政教、商贾、制器。政教是根本性的;制器不用多说,造船、造炮、造枪、修铁路;商贾可以驱动两者,带来政教的改变,也带来器物制造的繁盛。政治制度是根本,商业是中间运作的关键,由此物质文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本末倒置,虽有短暂的繁荣,最终还是会衰败。杨小凯的后发劣势理论与郭嵩焘的思想很相近。
 
在这一点上,郭嵩焘超越了李鸿章。我们都知道李中堂是晚清搞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办洋务,制洋兵,发展制造业,甚至主张废科举、废八股,设洋学堂,但仅停留与此,洋为中用就是体现在“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运转”,但他没有考虑体制的变革。
 
其次,郭嵩焘接受了朴素的市场经济思想。
 
他直言,中国采矿、制造、商业,包括铁路、轮船、电报之不能兴旺,其“阻难专在官”,“西洋汲汲以求便民,中国适与相反”,“诸事一揽其权于官,而不知其有损而无益也”。[1]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造船,他在广东时,与英国领事商量设立船厂,一同建造火轮船,派一名广东绅士主持,各出资四万两,就可以造两条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搞了一个中外合资企业,而且是民营企业入股,聘请职业经理人去打理。而左宗棠日后取得了朝廷的旨意,在福州设立船政局,由沈葆桢出任大臣。极力铺张,三年才造出一艘船,已经花费百万两白银。
 
郭嵩焘认为,以商人为主体,以市场为轴心的商业社会,一定意味着权力的下移,意味着政治垄断的打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认知,即使在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他办事守契约,郭嵩焘给自己立下的办事原则是,有约必尊,有令必行,不以“虚文相蒙”,对于洋人同样如此,也尽量让洋人知道这一点。在开展外交工作中有礼有节,不像僧格林沁那么战狼,也不像另一些大臣的软弱无能,在出使英国过程中,无论是见女王还是见首相,无论是处理纠纷还是改革开放,都是一把好手,堪称优秀的外交家。
 
改革开放遇到了地方士绅的阻挠,朝廷则首鼠两端,疑虑无奈,纵容迁就地方的过激反应。再加上愚民之政,无知的百姓一经煽动很容易偏执莽撞。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开展外交工作,需要勇气和智慧。
 
 即使在今天,当一个民族过分沉溺于历史的屈辱感中,现实交往更多受制于夸张的虚荣、莫名其妙的骄傲和基于意识形态的所谓尊严,而不能以现实的厉害考量和理性安排作为国际关系的首要目标时,其结果也难免如此。在理性的由现实主义支配的国际关系中,超越恩怨而不是在恩怨中难以自拔,常常是强者的表征。[2]
 
 第四,郭嵩焘清醒地认识到官场的体制弊端。多年的宦海沉浮,使郭嵩焘对官场制度的认识非常深刻。他曾与多位王公大臣合作,但都不顺畅,这当然有其自身性格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官场固有的坏文化,比如,他思考后提出的“督抚同城”问题。“督抚同城,爱憎好恶之异情,宽严缓急之异用,同为君子,而意见各持,同为小人,而诪张倍出。如举一人也,此誉之,彼毁之,则是非淆;劾一人也,此远之,彼近之,则趋避易。徒令司道以下,茫然莫知适从,其君子逶迤进退以求两无所忤,其小人居间以遂其私.........是皇上设官以求治也,而督抚同城乃万无可言治。[3]  他对官场体制弊端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在一个省内既有总督,又有巡抚,类似今天的书记和省长。两个人的爱好、性格与价值观都不可能一样,合作好的很难,在施政上、用人上都可能出现分歧,一旦出现矛盾,手下人则无所适从,君子尚可以做到两不得罪,小人就会在中间搬弄是非,谋取私利。
 
 三、郭嵩焘为什么不被后人记取和传颂?
 
郭嵩焘在生前就遭遇到很多骂名,身后更是谤满天下,为什么会如此?这样一位能人贤才为什么没有获得人们的尊重与怀念,没有青史留名?而直到今天才有少数人逐渐记起他。
 
曾国藩对他的评价是:“筠公(郭嵩焘)芬芳悱恻,然著述之才,非繁剧之才也”。意思就是郭嵩焘是个知识分子,不是处理复杂事务的人,人太直,不够圆滑,不善于与人相处,得罪人多。这是他性格的原因,但仅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认识,与当时社会和朝野上下格格不入。例如,他对当时官场的批判:
 
郭嵩焘不止一次地感慨上下官僚“以办事为大忌,而又各怀私见,多所瞻顾,唯恐一有举措而不得保其私利”。做官的都从自己私利出发,人人但求自保,而任由天塌地陷、洪水滔天,而“朝廷专意崇尚无稽之言,以制贤人之进退。”实际上,就是批评官员不做事,懒政,如果要做事先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本没有国家利益,更谈不上百姓利益;而朝廷却专门任用这样的人,这样的官场与今天是否相似?
 
他认为,当时的社会上,人心出了问题,人们不再有诚信和操守,没有信任,因为不再自信;没有忠诚,因为朝令夕改;没有操守,因为操守常常成为生存的累赘。“朝下一令焉,迫民从之;夕下一令焉,迫民改之。”
 
还有,他对洋务运动的理解远远超过其他人,洋务运动本身在当时的朝野就有很大争议,何况郭嵩焘的洋务思想更进一步,或者说改革开放的思想更加超前。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沪淞铁路事件。
 
当时上海港口已经对外开放,货船拥挤不堪,容纳不下,许多船只只能在吴淞口卸货,两地之间需要修一段30公里的铁路来运送货物。英国人修的这段铁路引起了“爱国愤青”的反对和抵制,清政府派出几批谈判代表与英国领事反复交涉。按当时李鸿章给出的建议:该铁路公司由中国政府照价收买,再招华股承办,这样既不损主权,也不损害洋人利益。然而,在两江总督沈葆桢的操作下,铁路由中国政府高价收回,一年付清,然后加以拆除。为了照顾国人特别是士大夫的“尊严”,“西国有心人无不窃笑”,连李鸿章都费解,这就是当时人们对洋务的态度。后来又用同样的方式毁掉了上海的电报线路。
 
郭嵩焘在给李鸿章的信中对于办洋务过程中中国人的表现,尤其是朝廷上下的态度给予了深刻的揭露,他说,国人可以抽洋烟,用洋钱,高兴的很,却唯独不能看到办洋务,“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而朝廷却把人们对于洋务的愤怒当做“公论”。这就属于妄议朝政,怎么能讨人喜欢?
 
当时的晚清政府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虚幻中,由于僧格林沁抓捕残害谈判代表而导致火烧圆明园事件后,咸丰皇帝派恭亲王签订了《北京条约》,对于赔款一千六百万两白银,咸丰皇帝没当回事,但却痛心于“朕弟”让“夷酋”面见了,以为太“不成体统”;愤怒于以美国总统名义签署的国书居然敢与他平等相称,于是,咸丰在这份国书上批示:“夜郎自大,不觉可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郭嵩焘绝对是一个另类。
 
待到郭嵩焘出使英国时,执掌朝政的是慈禧,可以想象,凭郭嵩焘的思想,与慈禧的认知差距,无论他如何调整,在做人做事上肯定会“身败名裂”。
 
郭嵩焘早就认识到,西洋绝非人们所想象的蛮夷,在他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之后,更是感触深刻,这样写成的《使西纪程》,也就是出访英国的所见所闻所想,绝对地会触动国内士大夫的敏感神经,绝对是歪理邪说,再加上小人背后捣鬼,这本书被收缴销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不仅如此,被扣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一点都不奇怪。
 
他在隐居乡野,告老还乡之后,曾经自嘲又自豪地写下了:
 
傲慢疏慵不失真,
 
惟余老态托传神。
 
流传百代千龄后,
 
定识人间有此人。
 
百年过去,人们终于记起了他。
 
晚清,士大夫阶层面对西方文明所呈现的普遍的人格分裂,由此导致的便是郭嵩焘不忍目睹的举国“昏顽”。他具有独醒后的勇气:不妥协不退缩,不怕误解,与邪恶斗争,更不怕所谓丢冠罢职;他坚持有所作为,如果不能作为,绝不尸位素餐,从他坚决辞去南书房行走就可看出来他的性格。曾国荃天真的希望看到的组合是:曾国藩作为总督,李鸿章作为巡抚,郭嵩焘管钱粮,自己提兵打仗。
 
郭嵩焘是一个伟大的失败者,这与他骨子里的自负和固执有关。但思想认识超越了传统士大夫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即独醒之累,独醒是痛苦的。
 
100多年后的中国,仍然是“妄人”的世界。中国至今并未走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郭嵩焘是一个先知,清醒的人,独醒的人,这是一部分人在100多年后对郭嵩焘的评价,再过100年,后人如何评价今天的我们?
 
2022年3月13日
 
 
 
[1]孟泽:《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135页,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21年11月第一版
 
[2]孟泽:《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128页,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21年11月第一版
 
[3]孟泽:《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144页,岳麓书社出版发行,2021年11月第一版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