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那些被我们误读的中国传统历史

以下文章选自《还是胡扯的Matias》
 
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对于咱们古代的知识或传统的认知是具有极大偏差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我也是最近这1-2年才有这个认知,非常惭愧。
 
比如,我们现在看很多影视作品,甚至媒体报道,我们都认为在封建时代,皇帝就是一言九鼎,皇帝拥有一切生杀予夺的大权。
 
至少,我曾经是这么认为的。或许,作为一个从高一就开始文理分班,选择理科的人来说,也不奇怪。
 
甚至,我一度非常排斥阅读国内的一些书,觉得没啥意思。
 
随着2015年以来,陆陆续续开始读书,特别是最近2年来,开始阅读一些跟中国有关的书籍,发现对中国自己的历史误解太深了,有学生时代历史书的原因,有媒体/影视作品的影响,更多是自己懒惰导致的,因为这些书籍本来在那里,并没有人阻止我来阅读,是自己视而不见。
 
说到“敕”文,就想起了白居易《卖炭翁》中的一句,“手把文书口称敕”,如果结合前文看,大概率宫里的人,欺负卖炭老翁不懂,这是假传“圣旨”,这里的“称”应该是“谎称”。而另外一句: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我学习的老师,会说,一车炭,一千多斤,最后就给了半匹红纱一丈绫,连银子或铜钱都不给。这里面,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唐朝的货币,除了所谓贵金属,在老百姓、军队等,丝织品实际上也充当了货币的职能。以前很多老百姓服兵役,路上带盘缠,不是带银子或铜钱,而是带丝织品。
 
回到皇权和相权的冲突,封建时代皇帝, 基本上有自己的“秘书”,在不同时期,皇帝自己的“秘书”和朝廷/宰相的官员,有些时候混为一体,有些时候是有区别的。最典型的是明朝。朱元璋杀了胡惟庸之后就废除了宰相,他精力旺盛,凡是亲力亲为,明朝有些时候一天是早、中、晚等三次上朝,皇帝亲自看看奏折,这是很累的。之后的朱棣也算精力旺盛,但是,后面的朱家子孙,可是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熟知万里皇帝在位几十年,有20多年没有上朝,而从宪宗成化到熹宗天启,接近170年,皇帝都没有怎么召见(相对前朝)过大臣,因此,当时的天下事务怎么办?那就是内阁。而内阁毕竟不是在宫里,跟皇帝还是有物理距离,怎么办?太监,司礼监太监就成为事实上掌权派,也就是我们在《大明1566》里看到的“票拟”。
 
在唐朝,一切政令是宰相拟定,送皇帝画敕;在宋代,是宰相向皇上劄([ zhá ]同“札”)子,先得皇帝同意或修改,再正式拟旨;到了明代,一切诏令,皇帝亲自动手,大学士替皇帝帮忙,责任在皇帝。
 
 内阁大学士仅仅是五品,而各部尚书是二品,因此,通常内阁大学生都兼任某一部尚书。前面说了,皇帝不上朝,哪怕是内阁大学士要见皇上,要跟皇帝沟通,只有巴结太监才有机会。而司礼监太监,实际上是集皇帝和宰相于一身(钱穆)。
 
比如明朝政治家和名臣张居正,他除了担任吏部尚书,升迁为内阁首辅,但是,前面说了,内阁用美国的制度来说,属于总统的幕僚,而不是朝廷行政机构。而且是,当时六部尚书、都察院领导、大理寺等是平级的,类似企业里,没有运营总监,总经理之下是部门经理,现在人事经理兼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勾结”总经理秘书,大权独揽,让财务经理、研发经理、销售经理、生产经理、工艺经理等等统统听命于他,当时,他让“奏折”都是一式两份,一份给内阁,一份给给事中,这也是跟当时的政治法制不符合的,其他五部对他意见不小,他从法理上是无法解释和应答的,因此上书说,“(臣)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
 
更加讽刺的是,他主张法制,但是,他本身已经违法了。简单说,张居正,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是汉唐宋,张身居宰相,绝对是非常伟大的名相,但是,明朝当时是没有宰相的。因此,当时的群臣承认张的能力,但是,不认为他是一位合格的大臣,因为他做宰相之实,实际上是侵占了皇权,而当时皇帝并没有颁布一道圣谕说让渡部分皇权给张,因此,在是当时很多大臣,特别是尚书眼中,他就是一位赤裸裸的权臣——玩弄权术之人。权臣和肱骨之臣,显然是具有重大区别的。当时的大臣,还是存有一点汉唐存续下来的一点政治风骨,很可惜,大清以后至今,再也没有这个风骨了。
 
自此以后,我们的评价体系就变成了:笑贫不笑娼,只看结果是不是有钱来判断一个人的功过得失。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高中时候都学过文言文,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反正记得是暴雨耽搁了期限,要杀头,横竖都是死,干脆起义。
 
钱穆先生从兵役制度分析。下图是战国初期的各诸侯国的地图。这个时候各国普遍施行的戍边制度,戍边之人简称“戍卒”,通常只需要三天,三天结束后,可以回家该干嘛干嘛,来回盘缠自理。这个时期,邦国都比较小,因此,通常算上戍边这三天,基本上顶多5-7天就够了,这项制度问题不大。
 
为什么只戍边三天?综合看其他人作品,比如蒙曼“秦时明月汉时关”,在战国,甚至秦汉初时候,很多国界是没有固定地点的,因此,边关是很难长时间驻扎的,只要三天就可以了,叠加戍卒主要不是打仗,更多是“看大门”。后来汉代之后慢慢有了边关,开始长期驻扎的兵。
 
但是,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依然施行这个制度,没有考虑到距离问题,这就是很大的问题了。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天安徽宿州)去渔阳(今天津蓟州),我用地图测了一下,大概860公里,你可以想象,如果要(自带盘缠,不说倾家荡产,甚至可能客死他乡都有可能,这是非常困难的。
 
唐朝更有意思,安禄山等都不是汉族人,而是少数民族人,甚至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也不是汉族人。这就像极了日耳曼组入侵罗马,导致罗马灭亡。这是因为唐朝后来雇佣外族对外作战,养虎为患。
 
这就让我想起了杜尔特的《历史的教训》一书中说的,大自然更喜欢孔武有力而不是文明。
 
宋朝就更有意思了,因为之前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因为将军掌权,导致了大量的将军杀了皇帝,武将当皇帝的事情,甚至赵匡胤都是兵变上台,因此,他为了防止悲剧重演,杯酒释兵权,以后军事高级将领就是一光杆司令,title很高,但是,下面没兵将,还要住在首都,皇帝监视,相当于被“囚禁”了。而宋朝的兵役是职业雇佣兵,从20多岁当兵,一直到50多岁,都是国家财政养着,也就是我们水浒传里说的“禁军”。但是,这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人最好的年龄可能也就是20-35顶多40岁,40-50+,战斗力已经不行了,但是,国家一直养着,这导致看起来兵人数很多,但是,实际战斗力要大大折扣。而且还耗费了朝廷的财政。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于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给了契丹,导致北宋在马和铁等战争物资上处于劣势,虽然有心讨伐,但是,不太成功。叠加军事完全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没有真正的储备军,京都一旦被攻破,导致地方政府就很快陷落。
 
官员的任用制度也是秦汉到明清是很大区别,这里面有战乱的原因、科举逐步发挥作用的原因等等,比如汉朝时候,郡守是可以自己雇佣下属的,到了大清,大小地方官员任命都需要面圣,在《走向共和》里都有这个桥段,包括《李卫当官》去见康熙,都是历史写照,这就成为一种荣誉,一种“圣上”独裁的权力,不给你,你就得不到。
 
钱老先生认为清朝和元属于外族统治,跟汉唐宋明不一样,这四个朝代仅仅是一个家族(同姓),而元清则是一个民族对汉族(为主)的统治,典型的就是清朝,类似军区司令这种将领里面,“至于中国人带满洲兵做大将军的,二百多年间,只有一个岳钟麟。到了太平天国之役,满洲人自己实在没办法,曾左胡李,替满洲人再造中兴,从此封疆大吏,才始大部分转到中国人手里。”年羹尧,算不算一个?其实不算,他更像是汉裔,因为祖上很早就入了/投靠了满族,类似现在美国的ABC。
 
前面一段时间,陆续扯了一些自己关于中考的看法,最近也是在思考教育,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学科的设置、教材的内容编排,实际上都有很大问题,太过功利化,太过追求大而全。
 
设想一下,我们从春秋战国开始算到清朝灭亡,都要2500年的历史,现在小学阶段历史教授非常有限,而初中三年,还要讲世界史、当代史,能交给学生什么呢?大概相当于三周时间里,要熟读全球名著300本,结果就是只能看内容简介,不可能认真读。
 
现在再看《觉醒时代》的辜鸿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人。我们现在的做法,非常类似那个时候的学生,一味否定过去,这是不对的。毫无疑问,我们过去2000多年的历史,一定诞生了很多辣鸡的东西,比如女子三从四德、盲目愚孝等等,但是,也一定有很多精华。我们不会因为鸡蛋壳子上有鸡屎,就把整个鸡蛋扔掉了。我们过去一段时间的做法,恰恰就扔掉了。
 
文史哲,文史哲,这是不分家的。最搞笑的是我们现在的大学,很多大学开设语文课,比如我读大学时(学机械),根本就没有语文课。我认为不管学什么学科,语文课都是非常重要的,类似哲学/历史,也很重要,可能未必马上用得到,但是,对我们在人生中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有很大帮助的。
 
另外,就是任何时下的人们,要理解数百年前,乃至上千年前,当时社会的风俗、思维、文化等等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
 
比如,等到2030年,一些00后可能就无法理解怕那是2002年男女结婚竟然需要单位介绍信(03年四季度才取消)、去深圳还需要边防证、生孩子还要准生证,孩子上户口还要父母初婚初育证明等等,而这些距今不足20年而已。
 
在往久远说,女人为什么要裹脚?也就是100年前的事情而已。
 
这是还是在非常多的经历者都存活,如今记录社会各种资料不仅非常丰富,而且能存下来。
 
如果不是专业的资深研究者,我们根本不知道古时候是如何想的。我们以时下的思维来推度古人的思维,肯定是不合适的,一定是有误差的。
 
 

相关读后感推荐:

《孩子情绪管理与行为系列》读后感500字_《孩子情绪管理与行为系列》读后感

《记忆如歌 过往欢宴:诗经中的似水流年》读后感500字_《记忆如歌 过往欢宴:诗经中的似水流年》读后感

《汤素兰成长故事书-栀子花的愿望》读后感_《汤素兰成长故事书-栀子花的愿望》读后感500字-800字

《宇宙冒险王4:雷骑士的传说》读书体会_《宇宙冒险王4:雷骑士的传说》读书体会500字-800字

近期对于工作和学习的几点感悟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读后感500字_《推开幸福教育之门》读后感

《第三声钟响》观后感500字_《第三声钟响》观后感

《写给孩子的常识书:给孩子的文学常识》读书感悟_《写给孩子的常识书:给孩子的文学常识》读书感悟500字-800字

《AI新生》读书笔记-通过逆向强化学习应对强AI带来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