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

以下文章选自《浩瀚星辰的空间》
 
2022.7.8.
 
星期五
 

 
家门口新开了家卤菜店,我还没去买过卤菜。
 
昨晚不想炒菜,想去卤菜店买点卤菜了。
 
这里比较卫生,男老板一个人在配菜,我选了一份豆笋素菜,和猪耳尖一块,总共16元,还不贵。
 
还有一女士在买,她选了几份,看来是常客。
 
从她们谈话中,我听到老板他老婆和孩子刚回娘家河南了。
 
这嫁得蛮远了,我问他过年回没?
 
他说过年没回,这次去要住半个月了。
 
能够理解,“远稼都不容易”!
 
女士不经易的来一句当地人玩笑话:“这下你放羊了”。
 
男老板嘻嘻回复:“我难道是这样的人?”
 
……
 
这句话一下扒出了深藏在我内心多年阴暗的一幕:酒桌上,一群男人们聊着八卦、喝着酒、抽着烟、划着船,突然,某家老婆来了电话,或者某家女主人站在了身后。
 
接着,其他男人开始八卦了:“怕老婆,算什么男人?我在家我说了算;老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堂客们不能惯实……”
 
七月,我在读《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刚好读到
 
“自我的诞生”
 
0~6岁的儿童,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
 
因此,皮亚杰通过观察发现,0~6岁的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激情和全部的投入,婴儿就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最后也无法走出自我,成人后就真的以“自我为中心了“,也就丧失了“我“与他人、社会分离的机会和界限。
 
成人世界许许多多的纠葛,就是无界限造成的。
 
丧失自我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挣扎。成长到12岁时,一个拥有自我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人格状态有巨大差异。
 
例如,一个吸毒者引诱一个意志独立而坚定的孩子,说:“吸一口吧!不吸就不是男子汉。你是胆小鬼吗?”
 
这些语言不会使独立的孩子产生犹豫和挣扎,因为它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
 
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容易在别人的自我中心迷失了自己,于是他可能屈从别人,寻求归属。
 
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与大家共勉,欢迎留言。
 
 

相关读后感推荐:

《儿童数学能力的培养》读后感500字_《儿童数学能力的培养》读后感

奇葩心理学_读书笔记400字_奇葩心理学读书笔记

飢饿信号!一次解开身心之谜的饮食心理学

《警犬汉克历险记成长特辑9:黑帽刽子手》读书体会_《警犬汉克历险记成长特辑9:黑帽刽子手》读书体会500字-800字

《彼得兔和他的朋友们》读后感500字_《彼得兔和他的朋友们》读后感

觉者为师 共沐书香——果子市小学教师“五个一”之读书感悟分享活动纪实

在港中文(CUHK)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玩出来的学习力:给孩子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读后感500字_《玩出来的学习力:给孩子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读后感

“学习爱,感受爱,表达爱”亲子关系家庭教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