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六月读书感悟

以下文章选自《应似天地一沙鸥》
 
1.《寻琴者》郭强生
 
剧情仿佛长镜头,细腻而又迷离。郭强生在这个故事里写了太多的大道理,仿佛是再次为婚姻爱情和梦想做了注脚。这些残曲片段,似乎勾勒出生活与爱的迷离,又似乎写清了人生的某种无奈和无未。郭强生或许终于借着这个小说跨越了自身生命的缝隙,完成了一个本源落尽的想象:一场雪、一架钢琴、一个人。《断代》叙事严密,《寻琴者》却是征象式的小说。“琴”同“情”,从拉赫玛尼诺夫开始,寻找斯坦威最和谐的平均律,也是人灵魂与肉体自我的平均律,觉悟出人与人间必定会制造出杂音,最终只能落回一人。
 
2.《情关西游》
 
我非常喜欢张怡微老师的文章,是很有温度的学术作品。自从去年和玥玥去徐汇区看了《悟空传》以及疫情封校,我更喜欢悟空的性格,尤其是被压在五指山下之前的经历。读的时候时有会心,有些地方会笑出声,而读到最后却几近潸然。怡微的切入角度近社会学与人类学,非常沉稳地细细剖析西游记里的世情秩序与人情伦理,对于孙悟空的成长之路描绘得更是深入浅出。世情里的逻辑和秩序、符号与象征,她都写得清楚明白,且在理论与文学书写中达到平衡。
 
3.《批评的返场》何平
 
四个月后,我终于买到何平老师的书。之前我有缘看到他写关于散文的问题以及探讨县城/小镇文学,这些都是很触动我的内容。我把书抱回来的时候,我心里很乱,想了好多事。我记得开学的线下课,袁老师说写散文很容易,写小说很难。来到华师这一年,我听了无数小说至上的言论,包括改稿会,我也读了一些评价很高的小说,但是说实话,这一年,能让我记下来的故事,没几个。它们太像小说了。反而是新闻稿里面的散文更刺激我。早上我看何平老师的书,讲报社的散文,我自己大受裨益,散文的精准和敏锐,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人占有的,以及“研究散文的人不能只把眼睛放在文本中,而不去关注传媒风向”,想到这里,我感觉我对报社文章更感兴趣一点。
 
我真喜欢何平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成了以小说和诗歌为中心来叙述这种样子?从我备考到上学,小说写作一直是学习的重点。但我好像更喜欢看故事,有时候也不怎么思考里面深层的东西。爱写的还是叨叨絮絮芝麻大点的小文章。今天看学长学姐们的云毕业,我心里都写好了致谢的腹稿,感激上海、老师、朋友、文友还有某些未曾谋面的网友,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懂、爱文学或者艺术沾点关系。想的是,可以用这个糟糕的春天换剩下两年的快乐平安,和满意的作品。繁华的地方,也很容易让人做梦,基本上是白日梦,不太靠谱,但是想得我心发烫。
 
但是我最喜欢的是书里面提到的县城文学青年,我并不喜欢我的出生地,以及里面蔓延的观念。小地方真是一个蛮尴尬的存在,一点高于常人的东西就很容易让人产生窥见天光的错觉。在这里,嫌贫爱富、以貌取人、快言快语、显摆虚荣等成了理所当然。我总告诉自己,我知道有更好的世界,我想要的世界在另外一个地方,我在等待时机,等一次彻底的离开。可这个过程过于漫长,夜深人静的时候,绝望常常袭来。
 
4.《平原上的摩西》双雪涛
 
之前去一场复旦的改稿会,里面有人提到,不喜欢新闻改编的作品,总感觉作者付出的工作量不大,在偷懒。我想新闻改编不过是一种方式,重新把它文学化,也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想象的,虽然我不擅长写小说,但我觉得好的小说不仅仅只是在讲故事。我在看班宇和双雪涛的作品的时候,我感觉两个人都还蛮重视小说的意象的,但是我个人有点害怕这样刻意而为之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小说的意象类似大众媒介制造的“今日神话”——比如口红与女人的性感的关系、剃须刀与男人的性感的关系——都是在提供带有预设和偏见的信息。这种信息导向的是封闭、有限的艺术空间,而小说拥抱的恰恰是敞开性、含混性。
 
平原上的摩西》里,李家和庄家原本是同住在大院里的两家人,却在国企改制后展开了完全不同的命运。李父曾有一次和庄父的隐晦相遇,届时,庄父已凭借自己的机灵和人脉在南方飞黄腾达,原本老实稳重的李父却从钳工沦为了出租车司机,身上还背负着人命。他们一起目睹了广场上“伟人雕像”被拆除,而后不欢而散。这本书我还没看完,我最近听到一些很新奇的故事,支零破碎,想融入大背景的冲动也是转瞬即逝。
 
 从五月到七月,我不停地辗转于学业和实习之间,冷落了书本,有时候疲惫,都不愿意看任何书。倒不如打游戏,同样是虚拟世界,它放松,不需要复杂的思考。我还没怎么看必读书目,成天懒洋洋的,倒也觉得很享受。六月的读书感悟,我写得也拖拖拉拉,中途去了一趟武汉,也没写什么东西,只想当个无所事事的人,这是我的奢望。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