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手记》读后感2000字_《教练手记》读后感
成为一名优势教练后,我开始做一对一的对话辅导。在这些案例里,我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人都如此不同,都带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特质,这些天赋往往差异巨大,将人引向不同的生命轨迹。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摸爬滚打、积累成长,会更大概率获得成就和幸福感。相反地,如果选择了与自己的天性和特质背道而驰的行业和岗位,往往很难做出成绩,内心缺乏持续的动力,还容易体验到更多的疲惫感和挫败感。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鲜活的。再平淡无奇的表面背后,都暗藏着闪闪发亮令人称道的地方。
一个不擅长语言表达的人,出于敏锐的感受和深度的思考,通过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一样可以发挥出影响力,成为公司想要留住的人才。
一个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出于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人的洞察,通过为客户提供妥帖周到的服务,一样可以树立起业界口碑和专业品牌。
一个很少主动联系客户的人,因为天性乐观积极总是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和好心情,不知不觉间就开开心心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在不打cold call不刻意维护客户关系的情况下,依然不愁客源。
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某个人的经验方法论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并不一定适用。而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是:只有xx,我才能xx;只要学会xx,我就能xx。很少有人会去思考:我如何用自己更擅长和愉悦的方式来达成目标,而不是用别人擅长的方式?
2.
成年后的生活,难度系数逐渐增加。在一次次希望-失望-希望的循环里,终于发现生活的真相就是问题、难题、选择。无穷无尽。
成年人需要的,不是道理和鸡血,而是倾听和理解,去找到真正能够看见我们、愿意帮助我们一起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生活的难题从而实现人生目标的同行者、陪跑者。
我们需要在能力范围内,主动为自己选择更适宜的环境,移除阻碍成长的外部因素和内在锁链,允许内在那个闪闪发光的自我有更多一点的空间慢慢长大、向外释放。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就不应该再有xx的想法了。”这样的话,听过太多次。每一次听到,心里都会略过一声叹息,仿佛有什么东西,无声无息地,碎了。
许多人过早将自己定死在一条并不适合的道路上,一边哀叹一边忍耐,在无数次深夜辗转的叹息里过完潦潦草草的一生。
太可惜了。
3.
习惯了理性、逻辑、数据的人,在咨询结束后跟我说: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之前没有做一些事。原来,这件事也没那么困难。
是啊,有的时候我们明明被问题困扰却始终跨不出解决的第一步,要么把问题想得太难,要么幻想它能自行消失,是头脑先于心做出了限制性的判断。
为什么道理都懂却依然做不到,因为那些看似正确的道理都停留在头脑层面。这些道理是他人和社会教给我们的,但我们的心并没有真的认同。于是关键的第一步,变成了最难迈出的那一步。
我们的教育和社会评价体系培养的是“听话”“好用”“正确”的人,从学校到职场到亲密关系,似乎一切问题都应该有一个统一模板和标准答案。如果从小到大,我们对“什么是好的”标准都来自父母、老师、他人,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去试错,去自己做出判断、提出假设、付出行动来验证内心的声音和想法,论证自己的直觉和感受,就很难形成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价值体系。
这样的自我是脆弱的、不牢靠的,容易受到外界的撞击,容易在被撞击时陷入自我怀疑。当遇到问题时,也会习惯性地想要从外界寻求一个确定的、不会出错、没有风险的标准答案。
但许多问题,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哪怕存在,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当标准答案与内心产生冲突,我们迟早需要面对“我是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一个人对自我的信念,信念会指引我们的行为,行为创造出生命的果实。
大多数人还是太依赖用外部标准来衡量自己。
当我们习惯性地用他人的眼光定义自己,用别人的标准框住自己,那些违背天性的细微点滴会在日积月累间无声无息消耗掉生命的能量。于是我们常常还来不及做什么,就已经感觉筋疲力尽。
这时候,需要将我们的目光从外界收回。放下自我评判,认认真真花点时间了解自己,转变看待自己的视角,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去发现“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原来我有这么多内在的心理资源,原来我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解决不擅长的问题”。
此时,我们才真正地出发。
认识自己这趟旅程很辛苦,但如果坚持下来,就会发现无比值得。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摸爬滚打、积累成长,会更大概率获得成就和幸福感。相反地,如果选择了与自己的天性和特质背道而驰的行业和岗位,往往很难做出成绩,内心缺乏持续的动力,还容易体验到更多的疲惫感和挫败感。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鲜活的。再平淡无奇的表面背后,都暗藏着闪闪发亮令人称道的地方。
一个不擅长语言表达的人,出于敏锐的感受和深度的思考,通过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一样可以发挥出影响力,成为公司想要留住的人才。
一个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的人,出于强烈的责任心和对人的洞察,通过为客户提供妥帖周到的服务,一样可以树立起业界口碑和专业品牌。
一个很少主动联系客户的人,因为天性乐观积极总是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和好心情,不知不觉间就开开心心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在不打cold call不刻意维护客户关系的情况下,依然不愁客源。
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某个人的经验方法论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并不一定适用。而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势是:只有xx,我才能xx;只要学会xx,我就能xx。很少有人会去思考:我如何用自己更擅长和愉悦的方式来达成目标,而不是用别人擅长的方式?
2.
成年后的生活,难度系数逐渐增加。在一次次希望-失望-希望的循环里,终于发现生活的真相就是问题、难题、选择。无穷无尽。
成年人需要的,不是道理和鸡血,而是倾听和理解,去找到真正能够看见我们、愿意帮助我们一起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生活的难题从而实现人生目标的同行者、陪跑者。
我们需要在能力范围内,主动为自己选择更适宜的环境,移除阻碍成长的外部因素和内在锁链,允许内在那个闪闪发光的自我有更多一点的空间慢慢长大、向外释放。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就不应该再有xx的想法了。”这样的话,听过太多次。每一次听到,心里都会略过一声叹息,仿佛有什么东西,无声无息地,碎了。
许多人过早将自己定死在一条并不适合的道路上,一边哀叹一边忍耐,在无数次深夜辗转的叹息里过完潦潦草草的一生。
太可惜了。
3.
习惯了理性、逻辑、数据的人,在咨询结束后跟我说:我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之前没有做一些事。原来,这件事也没那么困难。
是啊,有的时候我们明明被问题困扰却始终跨不出解决的第一步,要么把问题想得太难,要么幻想它能自行消失,是头脑先于心做出了限制性的判断。
为什么道理都懂却依然做不到,因为那些看似正确的道理都停留在头脑层面。这些道理是他人和社会教给我们的,但我们的心并没有真的认同。于是关键的第一步,变成了最难迈出的那一步。
我们的教育和社会评价体系培养的是“听话”“好用”“正确”的人,从学校到职场到亲密关系,似乎一切问题都应该有一个统一模板和标准答案。如果从小到大,我们对“什么是好的”标准都来自父母、老师、他人,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去试错,去自己做出判断、提出假设、付出行动来验证内心的声音和想法,论证自己的直觉和感受,就很难形成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和价值体系。
这样的自我是脆弱的、不牢靠的,容易受到外界的撞击,容易在被撞击时陷入自我怀疑。当遇到问题时,也会习惯性地想要从外界寻求一个确定的、不会出错、没有风险的标准答案。
但许多问题,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哪怕存在,也未必适合每一个人。
当标准答案与内心产生冲突,我们迟早需要面对“我是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一个人对自我的信念,信念会指引我们的行为,行为创造出生命的果实。
大多数人还是太依赖用外部标准来衡量自己。
当我们习惯性地用他人的眼光定义自己,用别人的标准框住自己,那些违背天性的细微点滴会在日积月累间无声无息消耗掉生命的能量。于是我们常常还来不及做什么,就已经感觉筋疲力尽。
这时候,需要将我们的目光从外界收回。放下自我评判,认认真真花点时间了解自己,转变看待自己的视角,探索一些新的可能性,去发现“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原来我有这么多内在的心理资源,原来我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去解决不擅长的问题”。
此时,我们才真正地出发。
认识自己这趟旅程很辛苦,但如果坚持下来,就会发现无比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