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期 读书感悟】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以下文章选自《耿巧小学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回到台北,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必须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位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不勤奋,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明白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而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龙应台对母与子关系的描绘,也很有意思,与之前看的公益广告有几分相似。她形容母亲与儿子是萍飘,水浪一打,就四处散去。她说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时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烧的柴火,她的两个儿子安德烈与菲利普在里面短暂歇脚,避风取暖,天亮时柴火熄了,又继续上路。她说,母与子的缘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这些描绘有意思在于,它们都以离开与被离开的关系力证了父母与孩子日渐疏离的不可抗事实。
 
世上的爱多以聚合为目的,爱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们的上半程没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们也不可能与他们共度。无论我们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为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只是给他无条件的接纳,对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建议,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
 
 

相关读后感推荐:

《爱城的秘密》读后感500字_《爱城的秘密》读后感

《羊祜(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读后感500字_《羊祜(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读后感

奈何读书笔记|《崽他爹每天都在装穷》(这样的养崽日常我能看一万章!)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陪孩子品诗》读书感悟_《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陪孩子品诗》读书感悟500字-800字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600字_《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读后感 ▕ 有一种孝,是带爸妈跟上时代

【感悟共享】“恩师相伴,共抗疫情”活动读后感分享——2018级历史学(师范)专业孙婧雪

《小螃蟹》读书感想800字_《小螃蟹》读书感想

原来圣诞绘本也有这么多讲究!12圣诞绘本陪孩子一起读【Gymbo圣诞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