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让孩子学会写作》读书随笔

以下文章选自《吕凤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让孩子学会写作》读书随笔
 
王改凤
 
语文里面最难教的,我想莫过于作文了吧!无论我们怎么给孩子讲写作知识,他们大多数写出来的文章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我认为孩子们写作困难有以下几点:
 
1.没有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孩子们有真真实实的生活,但他们却没有感知生活的能力。每次遇到写作,就不知道写什么内容,不是胡编乱造,就是看范文写什么,他就照搬什么,好像他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因此,他的作文写着写着就无话可说,就如同谎言编着编着就编不下去了一样,更别提写出自己的感情来。所以他们写的作文多半是假作文,很少写真实的。假的东西怎么能打动别人呢?
 
2.不会细节描写。这是孩子们的通病。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严重,但是到了高年级,读了那么多书,学了那么多细节描写方法,还是不会写细节,这就不仅仅是“感悟”的问题,还缺乏细节描写技巧。这种技巧,孩子悟不出来,我们就要说出来,讲出来,甚至示范出来,让他们知道。
 
3.积累的写作素材、语言太少。这与他们平时看书多少有很大关系。有的学生从来不读书,他的大脑里积累的好词好句少之又少,让他介绍一个事物,他半天想不出来用哪个词。
 
针对以上写作困难的原因,我认为只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还是有望克服这些困难的。比如上周我们的作文教学是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个写作方法,看似容易,因为在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中,我们已经引导学生反复学习,体会了这样写的好处,但要让学生用这种方法真实地写出来,却是难上加难。有的学生,即使你把范文让他读了几遍,他还是辨不来,写不出。
 
例如,我让他们写一个“焦急等人”的片段,我告诉他们,写“焦急”不用“焦急”,而用神态和动作或者语言来表现出他的焦急。结果,部分学生创设了情境后,只写了“他左看看,右看看,还是看不见那个人,真是急死了。”我说:“写得不够细,我就不信,他只左看看,右看看,就没有其他表情和动作吗?他嘴里没有说任何话吗?要写出他在那里焦急的所有反应。”然后我还亲自为他们表演了“焦急等人”的场景,让他们仔细观察我的每一个言行。接着让学生继续修改自己的片段。后来,大部分学生写的比第一次好多了,细节刻画得很生动了。下面是一个学生的一段话:
 
就剩三分钟,车就要开走了。只见他站在路口,踮起脚尖,左看看,右望望,就是没有小明的身影。他急得在原地团团转,两只手交叉在一起,做出祈祷的姿势,不时还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怎么还不来,快点啊,快点啊,再晚就跟不上了……”,转了半天,他又向小明所在的方向伸长脖子张望起来,见还是没有踪影,他气得眉毛拧成了疙瘩,不住地跺着脚,又看看手表:“怎么办啊,就剩30秒了,来不及了……”就在他再次准备抬头张望时,那个让他等了半天的身影终于出现了,他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现出了一抹想哭的笑容,然后抬起手向小明挥了起来,大喊道:“快点!”
 
最后,我告诉他们,每次你们写细节之前,就把那个主人公想象成自己,然后回忆自己在做那件事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实在不行了,还可以边写边演,写的越细越好。这样描写出的细节就会很生动,更形象,也能打动读者,文章自然而然就变长了。
 
读了今天的章节,我觉得蒋老师说:“有的人不会写,是写得太少”。这个观点我很赞同。作文还是要经常写,写多了,才能慢慢写出感觉来,如果不写,就会越来越生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子越用越灵,文笔越写越好。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尽管我今天很忙,但我还是坚持读完了今天的内容,并且坚持写了这么多文字,这是一个好的开头,虽然我可能写得不怎么样,但是,我想只要多练,一定会写得更好。真的很开心!
 
end
 
感谢关注   欢迎交流~~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