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分享:怎样培养好习惯(另今晚视频号有直播)
以下文章选自《涵涵妈聊绘本》
点击名片,订阅今晚干货直播↓
涵涵妈聊绘本
08月23日 20:00 直播
已结束
干货
视频号
这个暑假涵涵大都在重复阅读之前读过的书,这些书,我是不会给她计入学校要统计的阅读书目中去的,所以我要求她每天还必须读30分钟的新书。
我自己也会把一些书拿出来重复读一读,特别是有脑科学研究呀什么的书,再读一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我最近重读的一本书叫做《微习惯》,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对我自己有帮助,对我们育儿也有帮助。
因为它能让我们掌握培养习惯的有效方法。
在讲如何培养习惯之前,作者先让我们思考了两个事实:
1. 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
比如,我可以“说”我要每天锻炼两小时,可根本就没这么做,决心再大也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上,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自信。
确实是这样的,比如我自从生完涵涵后,就决心减肥,现在8年了,依然是有决心没行动,我早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自控力了。
改变自己太难,于是就把目光投向别人,我总是渴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些好习惯……
2. 研究表明:人们总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这点不用解释和举例了,因为大家一定深有体会。
这两点虽然道理浅显,却揭示了很多人难以改变的原因。他们雄心勃勃,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为求改变而勉强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这就是欲望和能力不匹配。
由此作者引出了微习惯,哪怕你每天做一点,总比什么都不做强数倍,还有就是相比某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的坚持,影响力会更大。
关于如何培养习惯方面,有两点咱特别需要注意:
1. 万事开头难
很多事,我们没开始做之前,会找一些理由拖延,甚至自己想一些困难,吓倒自己。
而一旦开始做,发现其实也蛮容易的,甚至会没想到我可以。
作者说做一个俯卧撑和做30分钟所需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样的,而一旦开始了,你会多做一些运动,因为反正已经开始了。
因此,我们先要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毕竟做一个俯卧撑或者想出几个点子并不需要大量的意志力。
只做一个俯卧撑,利用这种微习惯做事,你会收获巨大的惊喜。
首先,在完成你的微目标之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想进行这些积极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内心的抵触就会减轻。
第二个收获是惯性。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
因此,最难的是开始,然后就是不要设置太高的目标把自己吓怕。
2. 新习惯养成不是需要21天
作者说“21天谬论”可能来自一位整形医生,因为他发现接受截肢手术的患者需要大约21天来适应肢体残缺的事实,因此,他认为21天是人们适应任何生活变化所需的时间长度。
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但不同行为所需时间相差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
作者还说,习惯没有“开关键”——如果你连续60天做100个仰卧起坐,即使还没有形成全自动行为,第61天时做得也会比第1天时轻松很多。
接下来作者的这段话值得我们划重点:
建立习惯就好像骑自行车上陡坡:爬坡,到顶,下坡。
刚开始,你必须用双腿的最大力量蹬自行车,之后会渐渐变得轻松,但是你必须一直蹬到山顶,否则你会倒退回原地,让之前所有的进步付诸东流。
这就像咱们育儿一样,一年级时你可能得费点儿力气,二年级慢慢轻松了,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前期都做好了,等到高年级你就会像下坡一样省力气了。
因此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孩子,我们以后可以试着目标小一点,不然会没自信。
比如说孩子不爱看书的读者,试试让娃每天读2页书,可以多读,但必须读两页,从小目标开始,人的抵触心理不会那么大。
另外,别再迷信什么21天,那些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在自主自发地肯读书前,他们的父母都坚持了好久的亲子阅读。
我看书一般比较杂,小说、散文、人物传记、脑科学研究的、关于学习的、甚至植物啥的也都在看。
看书后,跟人讨论是一件蛮愉快的事情,特别是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理财方面,在读书跟实践之间,必须得有一个导师解惑的距离。
今晚我会在视频号跟理财大咖马硕老师连麦直播一些干货。
想要解开你的财富密码,对理财有个初步的了解,可以点击下面预约↓
涵涵妈聊绘本
08月23日 20:00 直播
已结束
干货
视频号
平时有啥事都可以找初七
▽
(有一个就行,不用重复添加吼)
涵涵妈聊绘本
阅读让孩子走的更远;懂点儿童心理,让养育更轻松。
4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击名片,订阅今晚干货直播↓
涵涵妈聊绘本
08月23日 20:00 直播
已结束
干货
视频号
这个暑假涵涵大都在重复阅读之前读过的书,这些书,我是不会给她计入学校要统计的阅读书目中去的,所以我要求她每天还必须读30分钟的新书。
我自己也会把一些书拿出来重复读一读,特别是有脑科学研究呀什么的书,再读一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我最近重读的一本书叫做《微习惯》,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对我自己有帮助,对我们育儿也有帮助。
因为它能让我们掌握培养习惯的有效方法。
在讲如何培养习惯之前,作者先让我们思考了两个事实:
1. 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
比如,我可以“说”我要每天锻炼两小时,可根本就没这么做,决心再大也就没有意义了。实际上,脱离行动的决心反而会有损自信。
确实是这样的,比如我自从生完涵涵后,就决心减肥,现在8年了,依然是有决心没行动,我早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自控力了。
改变自己太难,于是就把目光投向别人,我总是渴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些好习惯……
2. 研究表明:人们总会习惯性地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这点不用解释和举例了,因为大家一定深有体会。
这两点虽然道理浅显,却揭示了很多人难以改变的原因。他们雄心勃勃,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为求改变而勉强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这就是欲望和能力不匹配。
由此作者引出了微习惯,哪怕你每天做一点,总比什么都不做强数倍,还有就是相比某一天做很多事,每天做一点的坚持,影响力会更大。
关于如何培养习惯方面,有两点咱特别需要注意:
1. 万事开头难
很多事,我们没开始做之前,会找一些理由拖延,甚至自己想一些困难,吓倒自己。
而一旦开始做,发现其实也蛮容易的,甚至会没想到我可以。
作者说做一个俯卧撑和做30分钟所需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样的,而一旦开始了,你会多做一些运动,因为反正已经开始了。
因此,我们先要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毕竟做一个俯卧撑或者想出几个点子并不需要大量的意志力。
只做一个俯卧撑,利用这种微习惯做事,你会收获巨大的惊喜。
首先,在完成你的微目标之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想进行这些积极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内心的抵触就会减轻。
第二个收获是惯性。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
因此,最难的是开始,然后就是不要设置太高的目标把自己吓怕。
2. 新习惯养成不是需要21天
作者说“21天谬论”可能来自一位整形医生,因为他发现接受截肢手术的患者需要大约21天来适应肢体残缺的事实,因此,他认为21天是人们适应任何生活变化所需的时间长度。
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但不同行为所需时间相差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
作者还说,习惯没有“开关键”——如果你连续60天做100个仰卧起坐,即使还没有形成全自动行为,第61天时做得也会比第1天时轻松很多。
接下来作者的这段话值得我们划重点:
建立习惯就好像骑自行车上陡坡:爬坡,到顶,下坡。
刚开始,你必须用双腿的最大力量蹬自行车,之后会渐渐变得轻松,但是你必须一直蹬到山顶,否则你会倒退回原地,让之前所有的进步付诸东流。
这就像咱们育儿一样,一年级时你可能得费点儿力气,二年级慢慢轻松了,但也不能放任不管,前期都做好了,等到高年级你就会像下坡一样省力气了。
因此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孩子,我们以后可以试着目标小一点,不然会没自信。
比如说孩子不爱看书的读者,试试让娃每天读2页书,可以多读,但必须读两页,从小目标开始,人的抵触心理不会那么大。
另外,别再迷信什么21天,那些有阅读习惯的孩子,在自主自发地肯读书前,他们的父母都坚持了好久的亲子阅读。
我看书一般比较杂,小说、散文、人物传记、脑科学研究的、关于学习的、甚至植物啥的也都在看。
看书后,跟人讨论是一件蛮愉快的事情,特别是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比如理财方面,在读书跟实践之间,必须得有一个导师解惑的距离。
今晚我会在视频号跟理财大咖马硕老师连麦直播一些干货。
想要解开你的财富密码,对理财有个初步的了解,可以点击下面预约↓
涵涵妈聊绘本
08月23日 20:00 直播
已结束
干货
视频号
平时有啥事都可以找初七
▽
(有一个就行,不用重复添加吼)
涵涵妈聊绘本
阅读让孩子走的更远;懂点儿童心理,让养育更轻松。
4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