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书香寒假』开卷有益之读书感悟(一)

以下文章选自《天理青年》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让人们在旅途中收获成长。在这个超长假期,天理学子用阅读滋养心灵,让初心沐浴书香。在众多投稿中,我们筛选出了优秀的读书感悟,与大家分享。
 
1
 
《老人与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一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我收获很多人生感悟:什么是失败,失败就是要跌倒了再重新鼓起勇气爬起来,再一次跌倒再一次爬起来,永远不要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不要失去了自己人生的理想。像书中的老渔夫一样,积极乐观面对一切磨难,相信自己总会迎来光明。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在漫长而艰难的生活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失败或痛苦,但是只要我们满怀信心、果敢勇敢地正视生活中的挫折或苦难,怀揣信念、积极乐观地克服人生中的所有磨难,成为精神和心理上的强者。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因为没有努力而给人生留下遗憾,我们也会成为生活上的强者,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而精彩,这样的人生才具有了独一无二的意义。
 
始终相信那一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2
 
《百年孤独》
 
管理学院
 
张荣轩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以一个家族七代人为主角,描述了一个受诅咒的家族在这片大地上历经百年孤独的故事,也许是我年纪太小,最简单的最直观地感受到了大校身上的孤独。
 
奥雷里亚诺生于马孔多,在娘肚里就会哭,睁着眼睛出世,从小就赋有预见事物的本领,少年时就像父亲一样沉默寡言,整天埋头在父亲的实验室里做小金鱼。长大后爱上马孔多里正千金年幼的蕾梅黛丝,他美丽的怀有双胞胎的妻子因被阿玛兰妲误杀死去。后来他参加了内战,当上上校。”
 
年老的上校回到了自己故乡,国家仍然是那个国家,现在甚至国会批准抚恤金申请之前,不会给两党老兵发放抚恤金,战争的后遗症摧残着国家,但战争也从未改变过这个国家什么,年老的上校仍是一头猛兽,他只需要一个刺激便可以拖着慢慢腐朽的身躯重回战场,但他最终沉寂了。
 
上校最终也明白简单的武装革命是拯救不了哥伦比亚这个腐朽的国家,他风光无限的一生,最终回到马孔多,每天制作小金鱼,等制作到17条便融化掉再重新做,直至生命将至,这份孤独感伴随到他生命终止,任何人读到这里的感觉都应该是窒息一样的上校制作的金鱼,是家族人喜欢摧毁又重建的习惯缩影。
 
3
 
《安静》
 
海运学院
 
唐家星
 
——安静,是喧闹的心灵寄托,喧闹在安静里。
 
 第一次翻开周国平先生的书还是在天理的图书馆,那个时候自己处于一个极其复杂的时期,也不知怎么地来到了图书馆,来到了先生的书前。第一眼吸引我的便是这个书名——《安静》,一看到安静,便想到喧闹,“喧闹”是“安静”的对立面,冥冥之中让我来到这本书面前,可能也是想要我静下来吧。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由“安静”与“喧闹”两个托盘所构成的天平。那么,“安静”与“喧闹”究竟孰轻孰重。喧闹带给人生意盎然,但水满则溢。我想我们更多的人都很难抽出时间让自己“安静”一会。但是安静却时刻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睡觉总得找—段安静的时间,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吧?总不会有人喜欢“热闹”到大白天跑到校道旁睡觉吧。但是安静不等于寂静、宁静,它就是安静,它一个人自我独处,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时间。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忙活着自己的生计、或学习、或工作。很喜欢、很向往周国平先生的《安静》中的一段话:“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世界背后的无垠广袤的世界,这也许是最适合我的性情的一种活法吧。”我很喜欢这一段话,也向往文中所说的这种活法。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远离人烟是一种消极的避世,但是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无畏的勇气,当所有人都说你是懦夫、避世、弱小的时候,自己能够安静下来,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寻求到一种全天候的安静。陶居士选择了这种安静,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虽说自己没有过长的年岁,但是自己依然觉得丰富的安静是人生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安静了,外界名利的诱惑便变淡了;丰富了,内心精神世界便多了一种财富。只是这种境界我好像离得太远太远,但当我在那个时候拿起了那一本书,我的内心其实已经变得安静,我开始思索自己的得失。
 
安静其实应是一种态度,一种内在的追求,一种内在心灵的充实。而当我们在喧闹中选择安静一下,希望不被视为标新立异,而是一种明理、明心和明德的过程。祝你也祝我能够在这喧闹的社会中选择安静。
 
4
 
《非暴力沟通》
 
化学化工学院
 
宋丽萍
 
初次听闻马歇尔教授的非暴力沟通,我还讶异于为什么我们要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看完教授的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马歇尔教授看来,非暴力沟通模式应专注于四个方面。
 
首先是观察。我们与他人沟通时,所有的表达与判断都是基于观察,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而非暴力沟通,就是让我们去区分观察与评论,将自己看到的用客观语言表达出来。其次,是表达感受。我们习惯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感受。只有通过观察来体会自我与他人的情绪感受,进而解读这些感受背后的需要,才能去寻找满足的方法。第三是需要,这也是令我最有感触的一个因素。当我们感受到失望、难过时,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并非他人之过,清楚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有效地控制并感受自己的情绪。第四是请求。告诉对方我们想要什么,而不是我们不想要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而不是我不应该怎么做。
 
当初选择这本书去读,是因为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沟通能力有待提高,沟通时有时掌握不好说话的分寸。读完以后,我觉得我收获到了许多沟通的技巧,我也会以足够的耐心去学习和运用非暴力沟通。只有不断地去观察、去倾听自己和他人,去打开自己体验更多的互动,才能收获到我们希望得到的爱和被爱。
 
5
 
《中国震撼》
 
理学院
 
杨馥嘉
 
最近读了张维为教授写的《中国震撼》这本书,他以客观的眼光讲述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如何运用大国的韬略和智慧、如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和丰富的传统、如何在前行的道路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何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巨大的改变,以独特的观察力和理性的分析,丰富和诠释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
 
一、合理利用国情,走自己的模式。作者认为“中国模式”不是转型而是创新,要适当借鉴汲取别人之长,但不放弃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兼容并蓄。我们有最充沛的人力资源和潜在市场、难以比拟的地理优势以及悠久的历史传承和独立的思想体系。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得到了最大发挥。
 
二、推崇和平,迅速崛起。书中提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回顾世界历史,西方的崛起充斥着杀戮,而中国则是“百国之和”,以和为先,以和为贵,才会有今天这样辉煌的成就,才会让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迅速发展。
 
三、民生为大,稳定发展。民生是一个国家推动政治改革,解决了人最根本的生存问题后,再着眼于更高、更广的层次上提升民生的品质,政府能为百姓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能让人民过上更安全、更自由、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四、对外开放,经济增长。开放、互动、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也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我们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推陈出新。
 
品读完此书,我由心底产生一种震撼,一种对自己日益强大祖国的敬佩和自豪!通读全书,我更加相信,依靠中国自己的发展模式、治国理念,依靠对五千年文明的发扬光大,加上我们每一名中国人不懈努力地创新创业、拼搏奋斗,未来中国一定会不断给世界带来新的震撼!
 
6
 
《大学 》
 
聋人工学院
 
王燕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对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中小学实验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
 
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回忆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
 
在《大学》里又学到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以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慎重,要讲信用。可以说,国学知识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大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并且读有所获,欢迎把你的读书感悟分享给大家。
 
活动参与方式:点击阅读原文
 
期待你的参与
 
监制/林健 主编/王位
 
编辑/毛东楠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