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传书续集 —环球航海日记374

以下文章选自《李敏的萍踪传书》
 
萍踪传书续集 —环球航海日记如下:
 
由于地球的自转,赤道是凸出的,也就是比两极宽些。这样的扁平带来一个后果,我们现在位于的海平面,距离地心比起地球任何地方都要远些。
 
按照人造卫星的观察,赤道南方的凸出比北方更甚,南极海平面比北极海平面距离地心要近一些,我们所居住的星球就是梨子状。
 
而且更奇特的是,地球就像一个大面团,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其表面每日上下起伏。赤道半径随着潮汐力而起伏变化,就像一个套在梨子腰围上的呼啦圈。
 
赤道上的昼长几乎全年保持不变。除了大气折射的原因,日出日落是太阳的边缘,而非中心触及地平线的缘故,每天的白昼都比夜晚长约十四分钟。
 
赤道地区降水相对较集中,暴雨时赤道地区的气温会骤降。许多热带地区人们划分出两个季节——雨季和旱季,不过有些紧靠海洋的赤道地区终年多雨,而且往往取决于海拔和距海岸的远近。
 
赤道附近的低地一般属热带雨林气候,也称为赤道气候。而寒流在部分地区会导致热带季风气候,并在一年的部分时间形成旱季。此外,赤道地区还存在热带干湿季气候(亦称热带莽原或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长篇纪实文学《萍踪传书续集-环球航海日记》(长篇纪实文学《萍踪传书》的姊妹篇)2018年于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5年9月至12月圣诞前夜的一百余日,笔者夫妇从意大利萨沃纳海港出发,乘坐超级豪华邮轮“歌诗达炫目号”,沿着航海家哥伦布当年足迹环游世界。
 
我们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程三万一千二百海里。期间越过了格林威治子午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两次穿越0°纬度,赤道和回归线,横跨了北半球和南半球,包括欧洲,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
 
我们游历一个个海域,国家和地区,亲历了天涯海角的绚丽风光,以及美轮美奂的异域韵致,见识了地球诸多不同的文化。
 
特别要感谢的是,原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现上海市委宣传部朱英磊部长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
 
2018年8月15-21日,《萍踪传书续集--环球航海日记》参加了2018上海书展。数年来《萍踪传书》于大中华区各大网站连载,点击率上亿有余。
 
中国大陆出版的《萍踪传书》和姊妹篇《萍踪传书续集--环球航海日记》,已在上海书城,浙江省新华书店,和北京人天书店等实体书店,以及当当网和亚马逊网站上架,且被上海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等,诸多国家以及地方公共图书馆收藏。
 
订阅微信公众号“李敏的萍踪传书”,即时得到《萍踪传书》和姊妹篇《萍踪传书续集--环球航海日记》的推送。
 
原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现上海市委宣传部朱英磊部长为本书作序摘录如下:
 
 序言
 
朱英磊
 
与李敏认识已有十多年了。首次见面是本世纪初,我公务率团出差欧洲,李敏来维也纳机场迎接,并陪我们走访了萨尔茨堡、林茨等地。他热情周到,见到上海同乡很是亲切。因与我年龄相近,又都有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经历,便一见如故,交谈甚欢,最后连后悔当初将儿子过早地带出国,以至成了“香蕉人”这样的心里话都说了。
 
第二次在故乡握手,李敏更是奔放。从他踌躇满志、侃侃而谈的话语中,我们知道他是被外国公司派来国内开拓老年养生公寓事业的。当时上海已明显感到进入老龄社会,尤其是社会养老设施缺乏的困惑,欧洲资金及管理模式进入,且由“上海通”当首席执行官,引领作用将是无疑的。
 
2015年9月至12月,他偕夫人从意大利的萨沃纳乘超级豪华邮轮“歌诗达炫目号”出发,横跨北半球和南半球,环游世界。游历了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地区,七十多个城市,目睹了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无数的海域、海峡、海湾和岛屿,领略了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地球村居民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可谓囫囵吞下了一桌硕大的世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餐。李敏夫妇全球游后来过上海,我们两家聚餐的话题,就是专听他们讲此趟超级旅游,他们夫妇讲得绘声绘色,我与太太听得津津有味。
 
没想到两年后李敏将此行写成了眼前的这本近三十万字的《萍踪传书续集》。其特地嘱我作序,老朋友盛情难却,我便应允下来。
 
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同辈人,读完李敏的游记,我以为,此书已不是单纯的旅游日记,而是:
 
一本世界历史人文,航海天文地理常识的简装书。李敏真是大胃口的有心人,三个月环球游,横斜穿越了三大洋五大洲,游历了一百多个地方,每处他都仔细观察,悉心求知,藏于心胸。比如所到国家、地区或城市的历史变迁、民族特色、人文宗教、经典故事等,不同洋海、海域、岛屿的地理特征、资源状况,以及众多与人类结识相处而产生的遗闻轶事等,尤其是一般人们知之甚少的航海知识,他都尽数道来。面对夜空星座,他居然也能讲出许多生动奥妙的苍穹奇闻……哪怕偶遇同行的科学家、退休官员、商人甚至普通船员,他都能与对方畅谈,获得知识,产生联想,并化为俚语明言,或将感悟见诸笔端,读来滋味甚浓,收益颇多。
 
一首古为今咏、洋为中吟的山水田园集句长诗。写三个月的航海游记,描述大同小异的海阔天空、曲港烟岛和内心思绪,真是太难了。然李敏却有妙术,这就是中华古典诗词的化用。如描写超级邮轮从始发港庄严起航,“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描写大海浩瀚和宁静,“波渺渺,长鲸万古无人钓”。遇见风浪,便想象“倒泻银河可有无,掀天波浪只须臾”。描绘邮轮在深邃无际的海洋中航行,犹“海浪扶鹏翅,无风引骥髦”,鱼群在巨轮旁畅游,乃“大海水无边,鱼龙万万千”。大海拂晓时是“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晨曦中“朝阳半荡漾,晃朗天水红”,入夜“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仰望夜空,犹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遥见海岸,是“高云不动碧嵯峨,远山积翠横海岛”。描写珊瑚岛是“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杖。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描写高山,是“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夜间看见小岛,便觉“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看见灯塔,赞叹“高居称君子,潇洒四无邻”,称月光和灯塔辉映是“晚日浴鲸海,璧月挂鳌峰”。遇见百舸争流,进出海港,似“烟花已入鸬鹚港,画舸犹沿鹦鹉洲”。邂逅奇岛美景,顿生“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之感。每临佳境,便会“醉卧白云闲入梦,不知何物悬吾身”,“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凡此种种,全书随处可见,可谓信手拈来,天衣无缝。足见作者中华古典文学的“童子功”深厚,令人敬佩。
 
一种深沉的霜鬓游子缅怀母亲的情怀。李敏1988年赴欧,至今已整整三十年了。这位游子三十年海外生涯可谓艰辛,但亦可谓成功。否则,他岂能当上外企高管,有胆有识偕夫人行全球之游?然“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寸心如初,李敏的寸草之心在书中时有流露。在邮轮上看到童真盎然,欢快忘我的高龄乘友,他会想起自己的长辈,想起母亲的容颜、过早离世的痛楚。看到乘友崴脚受伤,便会想起小时候生病,积德行医的父亲将手按在他发烫的额头,能使他舒心安眠。到了旧金山,则想起作为第一代华侨,一百多年前祖父到此淘金的千辛万苦,伯父继承祖业孝道,关爱祖母兄弟,始终不渝的奉献。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他与夫人专程赶到柔佛,在岳祖父母陵墓前拈香跪拜,怀念老人家当年下南洋、创实业、积善德、扬华人志气的坎坷,感佩老人家爱国抗日、宁死不屈,最后双双偕子女以及族群同胞被日军杀害的悲壮。
 
邮轮上迎接圣诞节,他乡愁萌生,怀念祖国春节,回味儿时盼过年,放鞭炮、穿新衣、吃美味,外婆给压岁钱的甜蜜。旅途中遇见大千世界的贵贱、贫富、优劣现象,他触景生情,烂熟于心的中华哲言名句便脱口而出,如“世人交友有三,以财交者财尽交绝,以色交者华落爱渝,以心交者地久天长”,“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洗尽人间名利障,便是蓬莱仙境”……足见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印度孟买,看见两小女孩乞讨无果,而自己坐在开动的车上无法给予,竟内疚得两眼垂泪,其被华夏文化熏陶的心灵可见一斑。在夏威夷,他会虔诚地向孙中山雕像献花致敬,深情缅怀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听到外国乘友对中国赞许,他会喜形于色;相反,则忍不住反唇相讥。孤舟航行,在茫茫大海最僻处,其他电视全无,唯CCTV中国央视傲然荧屏,他激动不已,在书中多处提及。甚至当邮轮进入一段海盗曾经出入的危险海域,见船方草木皆兵、势单力薄,他竟会想起中国的“法宝”——“红袖章”群众联防,并引以自豪。
 
李敏此般心绪,印证了唐朝高适名篇《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所倾吐的赤子之心。
 
李敏是幸福的,夫妻双双全球航海游。写作时,亦夫唱妇随,夫人李燕群女士以“群的日记”缀玉联珠,一路赏美景、抒衷情、畅感悟……言简意赅,别具一格,展现了大家闺秀的睿智与贤良,使这本鸳鸯游记得以完美。
 
琐言已多,不再赘述。总之,我以为李敏的这本游记是独特的,充满个性的,对读者一定会有吸引力。作为朋友,我由衷地为之鼓掌。
 
2018年6月5日
 
孙源老先生之女孙行玲读后感摘录如下:
 
《萍踪传书》读后感
 
作者三十年的海外经历和心得,并非普通旅游者走马观花似的一知半解。阅读此书可以令人充实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是对异国风光的涉猎,弥补了匆匆而过的遗憾,还增长了很多地理,历史知识,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文风俗的进一步了解,开阔了我们的眼界。特别是因为作者经历过最底层打工生活,又踏入了引领世界的金融界高管层,因其丰富的人生历练,多角度的观察认知,才能有透彻的分析,深刻的见解,折服了。真的是开卷有益,受益匪浅。
 
《环球航海日记》读后感
 
作者已经完成《萍踪传书》及续集两部著作,其续集“环球航海日记”是搭乘豪华邮轮远航的随笔游记。
 
作者文笔极佳,行云流水,知识广博,情景交融,读之长知识,长学问,很是享受,乃精神的饕餮大餐。虽然洋洋巨篇,读起来却津津有味。
 
作者使用日记形式,夹叙夹议的文风,介绍了各地自然景观、国土资源、历史沿革、风俗文化、风土人情、政治变迁、经济发展.....百科全书似的虽说不能面面俱到,但让读者长见识受启发,爱不释手。
 
*孙源老先生为著名法文翻译大家,法兰西文学院骑士,中国外文局元老,行政11级(备注:建国初期行政级别共分23级,11级为准军级),德高望重,曾任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首席翻译。以下是孙源老先生履历:
 
1936年组织香港新文字学会,孙夫人宋庆龄和柳亚子担任理事长。
 
1940年组建时事座谈会,每周在孙府举行,由乔冠华出任导师。
 
1944年接受党的委派,于法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工作。党和左翼人士与西方的联系均通过孙老,包括周恩来,李公朴,郭沫若,沈钧儒和黄炎培。
 
1949年受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政治部委派,赴南京外事处与黄华共事,了解外国驻京使馆动态,接管新闻文化机构。同年参与国际新闻局和新中国外交部筹备工作。
 
建国元年,与胡乔木共事,负责陪同外交使团和国宾参加国宴,与毛主席,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晤,列席政治协商会议,参加开国大典。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