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硕士毕业生的建议》读后感2500字_《给硕士毕业生的建议》读后感
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学生即将入职,激动又兴奋,跑过来跟我汇报,顺带求经验,问我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她。
感受到她充满期待又踌躇满志的语气,我既替她期待,又为她担心,作为区区一介小老师,对于其他职场没有什么经验,但职场都是社会,底层逻辑是相同的。
所以我不想说一些假大空的鼓励话,只想说一些心里话给她,希望能给她带来些启发。
一,别着急逞才。
首先,初来乍到,别躺在学历上骄傲,要知道人外有人,要懂得谦逊。
有一年新人入职,我去办公室,发现我的办公桌被擦的瓦光锃亮,我还以为是同事帮我打扫的,就坐下来开始备课。
这时过来一个女孩,说这个位子她占了。我笑了,说这个位子我坐了三年了呀!
她说她是刚来的,领导让她随便找位子坐。我说那你就随便再找一个吧。
她显然很生气,说:“这个单位怎么这个样子?我实习的时候单位都给安排好位子呢,真没想到,我都研究生毕业了,还要来这儿占位子。”抱怨的言辞里还充满优越感。
我回头看看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年轻,问她:“那你为什么不留在你实习的单位呢?别在我这儿发牢骚,不满意请去找领导。”
《奇葩说》里有这样一句话:“不要以为四海之内皆你妈,成年人的世界,你内心哪怕是有一个孩子,拜托你把他收起来。”
像这样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因为自己学历高,就态度傲慢,对前辈不尊重;因为丁点小事就对单位满腹牢骚,她以后的工作生活可能都会随时面临不愉快。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一个环境,就要去适应这个环境。
少关注环境的不好,多关注自身的提高,才是年轻人最该做的事。
学历再高,有比你更高的,能力再好,你也不是全才。
不带着空杯心态去学习,只带着过去的成就找优越感,前方很多钉子都在等着你碰。
其次,工作中不要过于活跃,太急于表现。
有人初入职场,处处表现,各种抛头露脸。
不管是不是自己权利范围的事,都要去管去说;
不管别人需不需要,都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或者指导;
领导一说话,各种彩虹屁;
别人还没说完,他就接着说的更多;
甚至是抢功劳,不给别的同事表现的机会……
还误以为这是在提高自己的职场能见度。
这实在是对职场规则很深的误解。
真正的职场能见度是什么?
是找到你的定位、提高你的业绩,彰显你的工作态度,扩大你的影响力。
领导和同事,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踏实努力行为得体的合作者,而不是一个上蹿下跳到处刷存在感的表演者。
二,别着急拉关系。
现在,很多人都被一些职场潜规则洗脑。比如很多职场大V或者人生导师会告诉你,要会说话,情商要高,或者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成功。
所以,你进入一个圈子,或者跑到一个聚会,跟陌生人嘘寒问暖,全程笑脸相迎,说着貌似情商高的客套话,敬酒、扫微信、留号码……
这是典型的秘籍型思维。
武侠小说里总有这样的桥段,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主人公,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一本武林秘籍,从此人生开挂了。
就像有些人认为谁谁成功了只是因为他会拉关系,或者他家有后台一样。
这种思维最大的迷惑性就是,它居然有时候就像是人生助力一样,的确是管用的。
但局部正确不等于绝对真理,有一定作用的东西,并不是到处都有用的东西。
秘籍型思维的本质,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放大整个流程当中一个小环节的作用,并以此代替逻辑复杂的成功规律。
职场不是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真正的高手,从来都不是因为他掌握了什么秘籍,升职加薪的最底层逻辑是:
用心工作,做出成绩。
职场是个小社会,但关系并不是万能钥匙。抛掉工作重点,到处拉关系、交朋友,并不能让你工作做好。
先做好工作,提高业绩,自然会有人主动成为你的朋友。
三,做事认真负责,做人不卑不亢。
刚毕业时,我在一个培训机构做过教师。
同事们很多都是资深教师,我一度很自卑,上班时也很少说话,从不刻意刷存在感,只是埋头认真改作业,尽所能的发挥拥有不多的能力。
因为我的搭档很忙,我也总是默默的帮她承担作业量和工作量。
等到学期末总结,老板大大赞赏了我,说我做人靠谱,做事专业,要求继续合作。
虽然我已离职多年,但是当年这段经历一直影响着我。
《我的前半生》里职场精英贺涵说的好:“职场中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是能否将工作高效完成。”
工作能够高效完成,才是站稳脚跟的基础,否则靠什么?靠谦卑的去拍老板马屁吗?
只收彩虹屁的老板不值得追随,真正的好领导都很客观,重视业绩。
如果领导很客观,那你谦卑给谁看?
一个朋友是公司小领导,因为部门合并,前一段时间经历了一次人事变动,来了一个新领导,本来的领导李某成了平级的同事。
新旧领导需要磨合,过程中难免出现龃龉,真的很难游刃有余,她很快陷入职场宫斗剧,一度心力交瘁,人都瘦了一圈。
后来干脆什么都不想,不管是新旧领导交代什么工作,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揣摩圣意”,该她管的,高效完成,不该她做的,尽量不谋其政,边界明确。
一切按规则办事以后,工作很顺利,整个人也神清气爽多了。
领导很赏识她的态度,说:“我以前误会你了,以为你是李某的人。”
她笑了笑,说:“我既不是他的人,也不是您的人,我是公司的人。什么有利于公司发展,我就做什么。”
职场见做人,你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职场比的不是上线,而是底线。
做人不卑不亢,有原则有底线,做事才能有交代有结果,才叫靠谱。
四,明确目标,别忘了自我精进。
很多年轻人,拿到大公司大企业的offer,就觉得人生达到了巅峰,然后就开始混迹职场,学做人学说话学喝酒学习处理各种事,跟各种人打交道,力求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当然这些也是学习,但是有关个人能力进化的学习更重要。
一个妹妹,研究生毕业,入职国内一线化妆品公司,一边认真工作,业绩冲在前排,一边在工作之余准备司法考试。
后来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愉快,她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于是拍拍屁股潇洒走人,死磕两年,考试通过,目前已是国内知名律所律师。
哪怕是在刚入职的人生新阶段,也不要忘了定下具体可行的目标,用目标导向敦促自己成长。
永远不要感觉怀才不遇,所有的怀才不遇,都是怀才不足。
有这样的感觉是在告诉你:你该多看书多学习,该突破自己了。
我跟这个学生说,30岁前的职场,都是积累和铺垫,做对这样几件事,你就为人生后半场打牢了基础。
入职是人生新阶段,它跟人生其他新阶段一样,充满新奇和挑战,然后你发现,它也到处是平淡。
所以,别把它想的过于神圣而用力过猛,也别低估这一阶段对你整个人生的影响。
水杯要想得到水,一定要比水壶口要低,这叫低姿态。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多努力,少张扬,才能有收获有成长。
希望每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都能在人生新阶段,获得一次人生跃迁。
感受到她充满期待又踌躇满志的语气,我既替她期待,又为她担心,作为区区一介小老师,对于其他职场没有什么经验,但职场都是社会,底层逻辑是相同的。
所以我不想说一些假大空的鼓励话,只想说一些心里话给她,希望能给她带来些启发。
一,别着急逞才。
首先,初来乍到,别躺在学历上骄傲,要知道人外有人,要懂得谦逊。
有一年新人入职,我去办公室,发现我的办公桌被擦的瓦光锃亮,我还以为是同事帮我打扫的,就坐下来开始备课。
这时过来一个女孩,说这个位子她占了。我笑了,说这个位子我坐了三年了呀!
她说她是刚来的,领导让她随便找位子坐。我说那你就随便再找一个吧。
她显然很生气,说:“这个单位怎么这个样子?我实习的时候单位都给安排好位子呢,真没想到,我都研究生毕业了,还要来这儿占位子。”抱怨的言辞里还充满优越感。
我回头看看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年轻,问她:“那你为什么不留在你实习的单位呢?别在我这儿发牢骚,不满意请去找领导。”
《奇葩说》里有这样一句话:“不要以为四海之内皆你妈,成年人的世界,你内心哪怕是有一个孩子,拜托你把他收起来。”
像这样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因为自己学历高,就态度傲慢,对前辈不尊重;因为丁点小事就对单位满腹牢骚,她以后的工作生活可能都会随时面临不愉快。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一个环境,就要去适应这个环境。
少关注环境的不好,多关注自身的提高,才是年轻人最该做的事。
学历再高,有比你更高的,能力再好,你也不是全才。
不带着空杯心态去学习,只带着过去的成就找优越感,前方很多钉子都在等着你碰。
其次,工作中不要过于活跃,太急于表现。
有人初入职场,处处表现,各种抛头露脸。
不管是不是自己权利范围的事,都要去管去说;
不管别人需不需要,都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或者指导;
领导一说话,各种彩虹屁;
别人还没说完,他就接着说的更多;
甚至是抢功劳,不给别的同事表现的机会……
还误以为这是在提高自己的职场能见度。
这实在是对职场规则很深的误解。
真正的职场能见度是什么?
是找到你的定位、提高你的业绩,彰显你的工作态度,扩大你的影响力。
领导和同事,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踏实努力行为得体的合作者,而不是一个上蹿下跳到处刷存在感的表演者。
二,别着急拉关系。
现在,很多人都被一些职场潜规则洗脑。比如很多职场大V或者人生导师会告诉你,要会说话,情商要高,或者只有情商高的人才能成功。
所以,你进入一个圈子,或者跑到一个聚会,跟陌生人嘘寒问暖,全程笑脸相迎,说着貌似情商高的客套话,敬酒、扫微信、留号码……
这是典型的秘籍型思维。
武侠小说里总有这样的桥段,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主人公,因为机缘巧合得到一本武林秘籍,从此人生开挂了。
就像有些人认为谁谁成功了只是因为他会拉关系,或者他家有后台一样。
这种思维最大的迷惑性就是,它居然有时候就像是人生助力一样,的确是管用的。
但局部正确不等于绝对真理,有一定作用的东西,并不是到处都有用的东西。
秘籍型思维的本质,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放大整个流程当中一个小环节的作用,并以此代替逻辑复杂的成功规律。
职场不是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真正的高手,从来都不是因为他掌握了什么秘籍,升职加薪的最底层逻辑是:
用心工作,做出成绩。
职场是个小社会,但关系并不是万能钥匙。抛掉工作重点,到处拉关系、交朋友,并不能让你工作做好。
先做好工作,提高业绩,自然会有人主动成为你的朋友。
三,做事认真负责,做人不卑不亢。
刚毕业时,我在一个培训机构做过教师。
同事们很多都是资深教师,我一度很自卑,上班时也很少说话,从不刻意刷存在感,只是埋头认真改作业,尽所能的发挥拥有不多的能力。
因为我的搭档很忙,我也总是默默的帮她承担作业量和工作量。
等到学期末总结,老板大大赞赏了我,说我做人靠谱,做事专业,要求继续合作。
虽然我已离职多年,但是当年这段经历一直影响着我。
《我的前半生》里职场精英贺涵说的好:“职场中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是能否将工作高效完成。”
工作能够高效完成,才是站稳脚跟的基础,否则靠什么?靠谦卑的去拍老板马屁吗?
只收彩虹屁的老板不值得追随,真正的好领导都很客观,重视业绩。
如果领导很客观,那你谦卑给谁看?
一个朋友是公司小领导,因为部门合并,前一段时间经历了一次人事变动,来了一个新领导,本来的领导李某成了平级的同事。
新旧领导需要磨合,过程中难免出现龃龉,真的很难游刃有余,她很快陷入职场宫斗剧,一度心力交瘁,人都瘦了一圈。
后来干脆什么都不想,不管是新旧领导交代什么工作,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揣摩圣意”,该她管的,高效完成,不该她做的,尽量不谋其政,边界明确。
一切按规则办事以后,工作很顺利,整个人也神清气爽多了。
领导很赏识她的态度,说:“我以前误会你了,以为你是李某的人。”
她笑了笑,说:“我既不是他的人,也不是您的人,我是公司的人。什么有利于公司发展,我就做什么。”
职场见做人,你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职场比的不是上线,而是底线。
做人不卑不亢,有原则有底线,做事才能有交代有结果,才叫靠谱。
四,明确目标,别忘了自我精进。
很多年轻人,拿到大公司大企业的offer,就觉得人生达到了巅峰,然后就开始混迹职场,学做人学说话学喝酒学习处理各种事,跟各种人打交道,力求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当然这些也是学习,但是有关个人能力进化的学习更重要。
一个妹妹,研究生毕业,入职国内一线化妆品公司,一边认真工作,业绩冲在前排,一边在工作之余准备司法考试。
后来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愉快,她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于是拍拍屁股潇洒走人,死磕两年,考试通过,目前已是国内知名律所律师。
哪怕是在刚入职的人生新阶段,也不要忘了定下具体可行的目标,用目标导向敦促自己成长。
永远不要感觉怀才不遇,所有的怀才不遇,都是怀才不足。
有这样的感觉是在告诉你:你该多看书多学习,该突破自己了。
我跟这个学生说,30岁前的职场,都是积累和铺垫,做对这样几件事,你就为人生后半场打牢了基础。
入职是人生新阶段,它跟人生其他新阶段一样,充满新奇和挑战,然后你发现,它也到处是平淡。
所以,别把它想的过于神圣而用力过猛,也别低估这一阶段对你整个人生的影响。
水杯要想得到水,一定要比水壶口要低,这叫低姿态。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多努力,少张扬,才能有收获有成长。
希望每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都能在人生新阶段,获得一次人生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