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要想通的几件事》读后感1800字_《成年人要想通的几件事》读后感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容易秃,容易胖,容易穷,就没有容易二字。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想通这几件事,人生真的会容易很多。

1不刻意合群

网易云音乐上看过这样一条热评:“到了一定年纪,我们就必须扔掉4样东西: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

不想去的饭局能不去,不喜欢的人敢不跟他玩,不理我的人我不去巴结,不喜欢我的人懒得解释。

人生能达到这种境界,真是一大快事。

年长的一大好处就是,你终于可以做到不取悦别人。

人间并不总是美好,必须学会善待自己。没必要一味顺从环境或者迁就他人。

表达不同观点或者拒绝,并不会让你显得不合群或者不近人情,这反而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因为你在主动向外界传达你的边界感。

小孩子才如胶似漆无话不说,一旦翻脸就互相拉黑发誓老死不相往来,大人只是轻轻一笑,默默走开。

2远离受害者模式

人到中年,得坚强些。

没有人能伤害得了你,除非你允许。这句话小孩子看了会觉得莫名其妙,成年人却明白其中深意。

有市民爆料,在北京左安门内有一名中年女子,带着自己的女儿跳楼,丈夫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消防和警察都赶到现场,僵持了很多个小时。

她站在七楼阳台哭诉:“你要车没车,要房没房,你还出轨,我只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你却出去跟那个女人住在一起,都三个月了。”

孩子苦苦哀求她,说我不要,妈妈我不要。

邻居也好心劝说她,不能对孩子那样,你是妈妈,要保护孩子,他对不起你离婚得了,干嘛拉着孩子这样,你是妈妈你不能这样。

她不听不动,还是站在那里继续哭诉。

我们不否认她的丈夫是个大渣男,但这个女子启动的就是典型的受害者模式:因为你对不起我,我才那么愤怒和郁闷,所以我要惩罚你,我要骂,我要采取极端手段。

生活中这一类人也很多,处处觉得别人对不起他,什么都是别人的错。抱怨老板不给升职加薪,抱怨另一半不够体贴入微,抱怨孩子不听话,甚至抱怨朋友不了解自己。

人一旦启动这种受害者模式,就会不负责,不行动,只哀怨,只委屈,然后让自己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

最终,除了得到一些发泄的快感和他人的谈论,什么都得不到,还是会继续无助、失落、绝望。

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没有人会对你的生命和痛苦负责,人只有自我拯救,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小孩子才哭着要糖吃,大人想吃糖就要自己买。

拒绝受害,你才会掌控生命。

3经常启动“算了”模式

《奇葩说》里马东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最终会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

蔡康永接着说:“那不是原谅,那是算了。”

蔡康永对人感情的把握真是准确,就是这样啊,很多人和事我们是不愿意原谅的,但也没必要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一句“算了”,不跟烂事纠缠,也就放下了执念,放过了自己。所谓成熟,大概就是本来你该哭该闹,你却选择了不言不语,微微一笑。

网上有句有名的话说:很多事情你当时想不通,别着急,过一段时间再想,你就想不起来了。

人就是要有把不开心随时清零的心理,往事清零,余下的都是美好。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选择。

德国诗人海涅说:“我相信进步。同时我又十分相信,人类具有决定幸福的能力。”

你有决定幸福的能力。

4跟自己相处好

魏晋名士殷浩,与大将军桓温齐名,皆是风云人物。

《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常有竞争心,总是想与殷浩一较高下。

有一天他问殷浩:“卿何如我?”殷浩淡然答道:“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多么洒脱的人生,自信的态度。

一个人与世界相处的能力,取决于与自己相处的能力。

不做无谓比较,悦纳自己,是与他人和平相处的前提。

这样的人,不会看什么都不顺眼,也不会对别人过多要求,更不会无端生出各种比较心虚荣心。他看得到人性的局限,更相信自己也许并不能做的更好。

他不会看不惯这看不惯那,说话难听,斤斤计较,充满负能量。

庄子有言:“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独有”指的是独立自在,自我和谐,自我完善,也就是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

能与自己和谐相处,是一个人的底气,是真正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一种不依附的自信,是对自己的接纳和完善。

这样的人,与世界相处起来,必是和谐宽阔的。

人生不易,成年后,就不要总给自己加戏,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周易》说:“仁者见仁而得仁,智者见智而得智。”

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就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看起来再合群,内心依然有空洞;成天牢骚抱怨,境况只能越来越糟;有放下不愉快的勇气,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悦纳自我,世界便和谐了。

成年人,还是要自己想明白。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