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笔记》读后感 | 另一种生活的选择:沾满泥土却忠于自我
以下文章选自《国仁乡建》
编者按:本文是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大二学生孙玉佳同学阅读《乡建笔记——新青年与乡村的生命对话》的读后感,感谢玉佳授权发布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玉佳,2002年生于河南三门峡卢氏县。虽没有真正经历过乡村生活,小县城长大的经历让其一直对乡村问题充满兴趣,曾于2021年十月进入北京平谷区大华山村进行社会实践,后经何慧丽老师推荐阅读了《乡建笔记》,了解从事支农乡建工作的人及其事迹。
很早就知道,一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愿回归乡村,扎根在这里,走上那条崎岖坎坷的荆棘之路,哪怕不被人所理解......我一直都很敬佩他们,但他们的故事好似太过遥远,我敬佩但却不曾理解。《乡建笔记》更像是一部很多集的纪录片,记录着一个个乡建人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书中,我开始感受到他们并不遥远,他们也会迷茫,他们的故事也是那么生动和熟悉。读了它,我开始走近这群人,逐渐理解他们为什么投身乡建,又是为了什么一直在坚持。
在实践中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真正的乡村。作为一个理科生,在课堂上我们习惯了用“理想模型”来解决一切问题,可实际上,当我第一次进入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时,面对农村中那么多繁琐又复杂的问题,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虽然只是走访和做问卷调查,但那段经历带给我的远超预期,农村本就是“十里不同风”,一万个村子就有一万种样子,每个村子的情况都那么不同,现实的复杂和无解,哪怕只是窥其一隅我就已经被震撼到了,震撼于问题之复杂,困难只繁多;很多问题仿佛死循环一般难以解决,而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在课堂中学习,不进入乡村了解实际,永远像实验室的植株一样,只能成为实验材料而无法成长为真正的作物。就像书中《问道乡闾》的作者车海生一样,最初也是抱着求知和探索的念头来到乡间,而在乡村的经历让他发现乡村是最好的实践课堂,也因此选择留在乡村,保持学习和探索。
03:31
《乡建笔记》新书发布视频
回归纯粹,救赎自我,获得踏实感。在《大时代与小时代的缩影》中,作者王茜对于我们这代人如“放牛娃”一般“机械化”和“工具化”的工作和生活的反思,让我深受感触,说起来多半有些矫情,我既不想成为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又没有魄力去找寻认为所谓的意义。夹杂着这两种情绪的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努力,书中的很多前辈面对这样的茫然,他们选择踏入乡村寻求自我的意义,在广阔天地中探索着,在乡村的工作中认识自我,获得救赎。“睁眼看世界,俯仰天地间”走近田野,他们找到了能发挥自己价值的事业,获得的不是单纯的名利金钱,而是一种忠于自我,跳脱出世俗社会的自由与平和。我的父亲曾在乡村工作了近二十年,他告诉我在乡下的时候,事情虽然杂,却不太会去计较得失,与村里的人相处着,哪怕吃亏也不会计较什么,因为心里是踏实的。书里也曾讲“金钱不一定会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但种地可以。人如果离开土地就是去了直接养活自己的能力,无论劳力还是脑力都只能换成现金。这是一种更自主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是自由的,不受消费主义等等的束缚。可能这就是冥冥之中我们会对养育我们的土地产生天然的归宿感吧,我也开始理解他们为什么进入乡野,探索着,奔跑着,哪怕碰壁也好摔跤也好,因为是忠于自我的选择,能够找到价值,所以无愧自我,可以获得心安。
和志同道合的同伴在一起,建起一座不避世的“桃源”。无论是“黄瓜藤下谈金融危机”,关于“跑出了一篇散文”的奇妙修辞;还是“新幸福主义集体婚礼”和一个个乡村书院,都让我感受到这群热情可爱的人的青春意气和独特的浪漫。他们把自己比作“不孤独的傻瓜”,有一群伙伴陪你一起做着别人都认为的傻事本就十分浪漫。他们是新时代的知青,比起过去的那批知青,他们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他们用无尽的热情践行着自己的追求。“流浪诗人有自己的旅途.....在夜的面前从不沉默,手指被晚风握着,胸怀被流水抚摸,在那些路上他们也许记得我......”行走在乡间,他们就像吟游诗人一般,孤独又浪漫,他们的确是少数人,他们的选择也确实是非主流的,甚至不会被人所理解,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是遵从内心,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无惧误解,一边披荆斩棘一边放声高歌,用自己的方式见证着这一路的风景。
玉佳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村进行走访调研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在这本书的描述下,这样自由,踏实,忠于内心的生活方式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小小的向往,虽然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因为我依然是一个很俗的人:如果让我选择,我或许依然不会像前辈们那样走上那条伟大却崎岖的荆棘之路,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社会依然会被消费主义裹挟。我依然会惧怕,我会惧怕自己理想的憧憬和现实的冰山相撞时,巨大的落差让我无法接受,惧怕自己不能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而后悔,也因此让我对书中的那些一直坚持在乡建一线,坚持着这样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的前辈们,更加敬佩了,因为此刻,我理解了选择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他们是因为什么而坚定地留在乡村,因为什么而无悔:是为了学习和探索,是为了自我的救赎,是情怀和理想,更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乡村的希望。
之前的我敬佩他们,因为我认为这种选择是一种伟大的自我献祭,献祭自己的青春,舍弃繁华换取乡村的发展;而这本书让我看到,很多人选择这条路,其实更像是自我的救赎,而非一种只有圣人才可做出的牺牲。或许在几年后,当我也用自己的眼睛看过了社会,充实了阅历,当我厌烦了所谓主流的生活方式时,我会知道其实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可供选择。
第十八期人才计划报名流程
报名时间:2022年2月20日—4月20日;
报名步骤:
①有意者请下载申请表(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resZDex9fdGcd43Qc8-HQ 提取码:qk55 ),细心填写,以“姓名+人才计划十八期报名申请表”为文件名,提交至报名邮箱phxqngs@163.com;
②报名截止后项目组会安排第1轮一对一电话对话交流;
③第1轮对话交流入选者,项目组会安排第2轮多对一视频对话交流;
④第2轮视频对话交流入选者将成为预备学员,项目组将会安排半个月实地双选期(预计6月初开始);
⑤双选期结束后,项目组会根据学员的综合情况确定正式学员,开启为期6个月的学习计划。每位正式学员需交2000元学习押金,学习期满顺利结业的伙伴将退还押金。学习期间,因个人原因退出或被项目组劝退,不予退还押金。
联系方式
电话:18500986749(微信同号)
微信公众号:山西光明公益/蒲韩新青年公社
地点: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下寺村蒲韩新青年公社
国仁乡建
国仁乡建是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综合服务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运营主体为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由温铁军教授领导的全国乡建试验区的骨干团队运营,是新世纪初以来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二十年来,直接推动运营的项目包括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全国“爱故乡计划”、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等,参与的乡建试验区遍布全国各地。
为推动乡村振兴服务的系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2018年,在温铁军教授倡议指导下,十余家乡村建设领域的社会企业、研究院所等机构联合发起国仁乡建社会企业联盟,成员涵盖乡村建设运动20年来在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保育、人才培养、政策研究、规划设计等各方面深度参与的专业化单位,综合实力雄厚,致力于共建全面振兴的乡村社会,共创城乡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
电话:010-62628373;
18611986712(李老师)
邮箱:greenground2021@163.com
公众微信号:guorenxiangjian(国仁乡建)
关注我们
编者按:本文是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大二学生孙玉佳同学阅读《乡建笔记——新青年与乡村的生命对话》的读后感,感谢玉佳授权发布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玉佳,2002年生于河南三门峡卢氏县。虽没有真正经历过乡村生活,小县城长大的经历让其一直对乡村问题充满兴趣,曾于2021年十月进入北京平谷区大华山村进行社会实践,后经何慧丽老师推荐阅读了《乡建笔记》,了解从事支农乡建工作的人及其事迹。
很早就知道,一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愿回归乡村,扎根在这里,走上那条崎岖坎坷的荆棘之路,哪怕不被人所理解......我一直都很敬佩他们,但他们的故事好似太过遥远,我敬佩但却不曾理解。《乡建笔记》更像是一部很多集的纪录片,记录着一个个乡建人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书中,我开始感受到他们并不遥远,他们也会迷茫,他们的故事也是那么生动和熟悉。读了它,我开始走近这群人,逐渐理解他们为什么投身乡建,又是为了什么一直在坚持。
在实践中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真正的乡村。作为一个理科生,在课堂上我们习惯了用“理想模型”来解决一切问题,可实际上,当我第一次进入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时,面对农村中那么多繁琐又复杂的问题,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虽然只是走访和做问卷调查,但那段经历带给我的远超预期,农村本就是“十里不同风”,一万个村子就有一万种样子,每个村子的情况都那么不同,现实的复杂和无解,哪怕只是窥其一隅我就已经被震撼到了,震撼于问题之复杂,困难只繁多;很多问题仿佛死循环一般难以解决,而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只在课堂中学习,不进入乡村了解实际,永远像实验室的植株一样,只能成为实验材料而无法成长为真正的作物。就像书中《问道乡闾》的作者车海生一样,最初也是抱着求知和探索的念头来到乡间,而在乡村的经历让他发现乡村是最好的实践课堂,也因此选择留在乡村,保持学习和探索。
03:31
《乡建笔记》新书发布视频
回归纯粹,救赎自我,获得踏实感。在《大时代与小时代的缩影》中,作者王茜对于我们这代人如“放牛娃”一般“机械化”和“工具化”的工作和生活的反思,让我深受感触,说起来多半有些矫情,我既不想成为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又没有魄力去找寻认为所谓的意义。夹杂着这两种情绪的我们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努力,书中的很多前辈面对这样的茫然,他们选择踏入乡村寻求自我的意义,在广阔天地中探索着,在乡村的工作中认识自我,获得救赎。“睁眼看世界,俯仰天地间”走近田野,他们找到了能发挥自己价值的事业,获得的不是单纯的名利金钱,而是一种忠于自我,跳脱出世俗社会的自由与平和。我的父亲曾在乡村工作了近二十年,他告诉我在乡下的时候,事情虽然杂,却不太会去计较得失,与村里的人相处着,哪怕吃亏也不会计较什么,因为心里是踏实的。书里也曾讲“金钱不一定会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但种地可以。人如果离开土地就是去了直接养活自己的能力,无论劳力还是脑力都只能换成现金。这是一种更自主的生活方式。”这使得他们是自由的,不受消费主义等等的束缚。可能这就是冥冥之中我们会对养育我们的土地产生天然的归宿感吧,我也开始理解他们为什么进入乡野,探索着,奔跑着,哪怕碰壁也好摔跤也好,因为是忠于自我的选择,能够找到价值,所以无愧自我,可以获得心安。
和志同道合的同伴在一起,建起一座不避世的“桃源”。无论是“黄瓜藤下谈金融危机”,关于“跑出了一篇散文”的奇妙修辞;还是“新幸福主义集体婚礼”和一个个乡村书院,都让我感受到这群热情可爱的人的青春意气和独特的浪漫。他们把自己比作“不孤独的傻瓜”,有一群伙伴陪你一起做着别人都认为的傻事本就十分浪漫。他们是新时代的知青,比起过去的那批知青,他们拥有更多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他们用无尽的热情践行着自己的追求。“流浪诗人有自己的旅途.....在夜的面前从不沉默,手指被晚风握着,胸怀被流水抚摸,在那些路上他们也许记得我......”行走在乡间,他们就像吟游诗人一般,孤独又浪漫,他们的确是少数人,他们的选择也确实是非主流的,甚至不会被人所理解,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是遵从内心,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无惧误解,一边披荆斩棘一边放声高歌,用自己的方式见证着这一路的风景。
玉佳在北京平谷区大华山村进行走访调研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在这本书的描述下,这样自由,踏实,忠于内心的生活方式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小小的向往,虽然可能只是一时兴起,因为我依然是一个很俗的人:如果让我选择,我或许依然不会像前辈们那样走上那条伟大却崎岖的荆棘之路,因为在我看来,这个社会依然会被消费主义裹挟。我依然会惧怕,我会惧怕自己理想的憧憬和现实的冰山相撞时,巨大的落差让我无法接受,惧怕自己不能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而后悔,也因此让我对书中的那些一直坚持在乡建一线,坚持着这样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的前辈们,更加敬佩了,因为此刻,我理解了选择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他们是因为什么而坚定地留在乡村,因为什么而无悔:是为了学习和探索,是为了自我的救赎,是情怀和理想,更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乡村的希望。
之前的我敬佩他们,因为我认为这种选择是一种伟大的自我献祭,献祭自己的青春,舍弃繁华换取乡村的发展;而这本书让我看到,很多人选择这条路,其实更像是自我的救赎,而非一种只有圣人才可做出的牺牲。或许在几年后,当我也用自己的眼睛看过了社会,充实了阅历,当我厌烦了所谓主流的生活方式时,我会知道其实还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可供选择。
第十八期人才计划报名流程
报名时间:2022年2月20日—4月20日;
报名步骤:
①有意者请下载申请表(链接:https://pan.baidu.com/s/1vresZDex9fdGcd43Qc8-HQ 提取码:qk55 ),细心填写,以“姓名+人才计划十八期报名申请表”为文件名,提交至报名邮箱phxqngs@163.com;
②报名截止后项目组会安排第1轮一对一电话对话交流;
③第1轮对话交流入选者,项目组会安排第2轮多对一视频对话交流;
④第2轮视频对话交流入选者将成为预备学员,项目组将会安排半个月实地双选期(预计6月初开始);
⑤双选期结束后,项目组会根据学员的综合情况确定正式学员,开启为期6个月的学习计划。每位正式学员需交2000元学习押金,学习期满顺利结业的伙伴将退还押金。学习期间,因个人原因退出或被项目组劝退,不予退还押金。
联系方式
电话:18500986749(微信同号)
微信公众号:山西光明公益/蒲韩新青年公社
地点: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下寺村蒲韩新青年公社
国仁乡建
国仁乡建是国内乡村振兴战略综合服务的先行者和引领者,运营主体为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由温铁军教授领导的全国乡建试验区的骨干团队运营,是新世纪初以来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二十年来,直接推动运营的项目包括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全国“爱故乡计划”、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等,参与的乡建试验区遍布全国各地。
为推动乡村振兴服务的系统化、专业化和社会化,2018年,在温铁军教授倡议指导下,十余家乡村建设领域的社会企业、研究院所等机构联合发起国仁乡建社会企业联盟,成员涵盖乡村建设运动20年来在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乡土文化传承保育、人才培养、政策研究、规划设计等各方面深度参与的专业化单位,综合实力雄厚,致力于共建全面振兴的乡村社会,共创城乡可持续的美好生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3号6层608室
电话:010-62628373;
18611986712(李老师)
邮箱:greenground2021@163.com
公众微信号:guorenxiangjian(国仁乡建)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