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繁就简,简出学生“丰”境界——《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茉茉得语》
避繁就简,简出学生“丰”境界
——《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后感
2022年的暑假,以张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开篇。拿到这本书后,“简约的封面设计”便是我的第一感受,没有鲜艳的色彩、繁复的图纹,只有大面积的白色背景,加上黑色的标题和少许烫金点缀。相比那些靠花里胡哨的封面来吸人眼球的书籍,这样简约的设计更能激起我对书中内容的兴趣。
翻阅完整本书,“简约”不仅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也成为了我对张老师教学理念最深刻的感受。他在语文教学中秉持着也倡导着这样的“简约”原则,这在书的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等地方都有体现。
用张老师的话讲,简约,是丰满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不繁杂,简洁而清晰。只有这几个方面做到精简,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有更多的言语实践机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才会有充分的时间,这是教学走向丰满的前提和基础。“简约”和“丰满”不是互相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走向简约,这与我之前践行的教学观念有极大的不同。回想一下自己刚做老师的时候,总是手写着密密麻麻的教案,预设着紧锣密鼓的课堂环节,设计着层出不穷的课堂提问,布置着接连不断的作业,好像填充满课堂就“填充”满了学生的脑子,不敢让自己停下,也不敢让学生停下,炮语连珠,环环紧扣,紧赶慢赶,一节课下来真是“酣畅淋漓”。但是,这样的课堂真的是有效的课堂吗?酣畅淋漓的到底是老师还是学生呢?
张祖庆老师在书中倡导语文教学的这几个简约:
01
教学目标要从繁复走向简约
在面对一篇课文时,年轻教师往往会迷失自己,看看这段要讲那段也要讲,这句话要教那句话也要教,导致写人写景一个教法,学生说明文学得不像说明文,散文学得不像散文。所以教学目标一定要集中简洁,符合文本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紧扣语文大目标“识字”“写字”“阅读”“表达”前提下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确定符合该文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的教学目标。
在我执教部编版三下《花钟》一课时,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将大半节课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带领学生了解九种花的特点及开花时间上,导致后面要进入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学生兴趣寥寥,好好的一堂语文课愣是被我上成了科学课。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了要切合文体外,还要体现语文学习价值,不单单是让学生明白“课文表达了什么”,更应让学生在“课文是如何表达”上有所得,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应用能力。当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如科普价值、道德价值、情感价值等时,不能把其作为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教学目标来落实,否则真成了“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学生也会因教学目标的多和杂而学得累、学得乱。
02
教案要从繁复走向简约
新入职的教师往往被学校要求手写详案,还要时不时接受学校的检查。确实,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需要多写教案来提高对文本的感知力,对课堂的掌控统筹能力,积累课堂上的过渡语,评价语之类。但经验减丰的骨干教师则不宜写太详细的教案,在我日常教学和公开课中也感受过详案之弊端。
平时上课,因教案已在我脑中先入为主,使得整个流程往往是“线性”的。一个问题问了之后我会期待学生说出教案上的那个“答案”,如果学生说不出,就会有意识地朝“标准答案”引导,到最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千篇一律;一个问题问完了,紧接着就是教案上预设好的下一个问题,有了详案的先入为主,也许这篇课文在不同学情的班级会是一样的上法,和流水线操作没有两样。
不仅家常课,公开课更甚,在准备阶段我就会洋洋洒洒写上三四千字的详案,并在上课前两天将这份详案背得烂熟,细节到每一句评价语。如学生读得好就评价“课前预习做得真不错,声音也十分响亮”,读得不好就评价“放慢速度,读准字音,你会做得更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上课时脑海中充斥着的是教案中的文字,而不是当下的课堂和学生,生怕忘了哪个环节哪个问题,整节课上得亦步亦趋,惴惴不安。
张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这样的例子,甚至是教了十几、二十年书的老师,也逃不出公开课写详案、背详案的命运。张老师在书中还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便是薛法根老师《匆匆》一课的教案,短短不到300字,只写出了课堂上的几个“板块”。教师预设得越多,关注学生的精力就越少,教师预设得越多,学生束缚就越多,简单的教案才为课堂生成提供无限可能。要把写教案、背教案的力气用在细读文本,感知要素,分析学情,琢磨重难点上,至于教学语言,课堂随机生成。
03
课堂内容要从繁复走向简约
课堂内容要从繁复走向简约,包括精简教学环节、课堂提问和教学手段。
教学环节和课堂提问也要少而精。以前我总是害怕学生静下来,停下来,觉得课堂上静默无声的时间就是被浪费的时间,所以总是以不断提问串联起课堂,学生热闹、肤浅地回答着问题,看似课热闹地向前推进着,实则低效、无趣。现在想想,课堂也就短短四十分钟,一旦教学环节安排得多了,教师提问密了,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言语实践的时间自然少了。
张老师讲到课堂要以“板块预设”而非“线性提问”的形式推进,一节课三四个板块足已,每个板块要留充裕的时间给学生以生成的空间。提的问题亦然,“一节语文课,教师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一般不要超过6个”,张老师如是说。要提贴合目标,有生成空间的主问题,要提能让学生潜心会文,聆听文本的问题,要提能让学生联系自身,自主感悟的问题,要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总让我们的课看起来光鲜亮丽,教写景类文章时我们会展示图片,教抒情类文章时我们会插入音乐,教时代背景较远的课文时我们还会从网上扒来影视资料,学生确实看得乐呵呵,语文课却成了四不像。张老师在书中说到“形象性,是中国汉语的一大特点,让孩子们以形象的方式去掌握母语,应该是我们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汉字是最能激发人想象力的文字啊,现代教育技术却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其实,语文老师最应该利用好的教学手段,是自身,用自己那份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提笔即书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确实,我也学习过不少语文大师的课,于永正、薛法根等老师的课,鲜少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时候甚至课件都没有几页。把握好使用教学手段的度,让语文“因朴素而优雅”。
“简约,并不简单”。简约背后需要老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作支撑,需要平时对基本功的苦练,备课时对教材的潜心钻研,上课时对学生的关注投入,靠的还是老师的真功夫。在这前提下,目标简约一点,教案简约一点,课堂简约一点,老师语言做减法,学生思考才能做加法。用好“简约”,课堂才能抵达“丰满”的境界。
避繁就简,简出学生“丰”境界
——《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读后感
2022年的暑假,以张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开篇。拿到这本书后,“简约的封面设计”便是我的第一感受,没有鲜艳的色彩、繁复的图纹,只有大面积的白色背景,加上黑色的标题和少许烫金点缀。相比那些靠花里胡哨的封面来吸人眼球的书籍,这样简约的设计更能激起我对书中内容的兴趣。
翻阅完整本书,“简约”不仅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也成为了我对张老师教学理念最深刻的感受。他在语文教学中秉持着也倡导着这样的“简约”原则,这在书的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等地方都有体现。
用张老师的话讲,简约,是丰满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尽可能地不繁杂,简洁而清晰。只有这几个方面做到精简,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有更多的言语实践机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才会有充分的时间,这是教学走向丰满的前提和基础。“简约”和“丰满”不是互相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走向简约,这与我之前践行的教学观念有极大的不同。回想一下自己刚做老师的时候,总是手写着密密麻麻的教案,预设着紧锣密鼓的课堂环节,设计着层出不穷的课堂提问,布置着接连不断的作业,好像填充满课堂就“填充”满了学生的脑子,不敢让自己停下,也不敢让学生停下,炮语连珠,环环紧扣,紧赶慢赶,一节课下来真是“酣畅淋漓”。但是,这样的课堂真的是有效的课堂吗?酣畅淋漓的到底是老师还是学生呢?
张祖庆老师在书中倡导语文教学的这几个简约:
01
教学目标要从繁复走向简约
在面对一篇课文时,年轻教师往往会迷失自己,看看这段要讲那段也要讲,这句话要教那句话也要教,导致写人写景一个教法,学生说明文学得不像说明文,散文学得不像散文。所以教学目标一定要集中简洁,符合文本特色,这就要求我们在紧扣语文大目标“识字”“写字”“阅读”“表达”前提下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确定符合该文表达形式和人文意蕴的教学目标。
在我执教部编版三下《花钟》一课时,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将大半节课的时间都花费在了带领学生了解九种花的特点及开花时间上,导致后面要进入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时,学生兴趣寥寥,好好的一堂语文课愣是被我上成了科学课。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了要切合文体外,还要体现语文学习价值,不单单是让学生明白“课文表达了什么”,更应让学生在“课文是如何表达”上有所得,提高对语言的感知和应用能力。当一篇课文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如科普价值、道德价值、情感价值等时,不能把其作为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教学目标来落实,否则真成了“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学生也会因教学目标的多和杂而学得累、学得乱。
02
教案要从繁复走向简约
新入职的教师往往被学校要求手写详案,还要时不时接受学校的检查。确实,年轻教师因经验不足,需要多写教案来提高对文本的感知力,对课堂的掌控统筹能力,积累课堂上的过渡语,评价语之类。但经验减丰的骨干教师则不宜写太详细的教案,在我日常教学和公开课中也感受过详案之弊端。
平时上课,因教案已在我脑中先入为主,使得整个流程往往是“线性”的。一个问题问了之后我会期待学生说出教案上的那个“答案”,如果学生说不出,就会有意识地朝“标准答案”引导,到最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千篇一律;一个问题问完了,紧接着就是教案上预设好的下一个问题,有了详案的先入为主,也许这篇课文在不同学情的班级会是一样的上法,和流水线操作没有两样。
不仅家常课,公开课更甚,在准备阶段我就会洋洋洒洒写上三四千字的详案,并在上课前两天将这份详案背得烂熟,细节到每一句评价语。如学生读得好就评价“课前预习做得真不错,声音也十分响亮”,读得不好就评价“放慢速度,读准字音,你会做得更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上课时脑海中充斥着的是教案中的文字,而不是当下的课堂和学生,生怕忘了哪个环节哪个问题,整节课上得亦步亦趋,惴惴不安。
张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这样的例子,甚至是教了十几、二十年书的老师,也逃不出公开课写详案、背详案的命运。张老师在书中还举了一个正面的例子,便是薛法根老师《匆匆》一课的教案,短短不到300字,只写出了课堂上的几个“板块”。教师预设得越多,关注学生的精力就越少,教师预设得越多,学生束缚就越多,简单的教案才为课堂生成提供无限可能。要把写教案、背教案的力气用在细读文本,感知要素,分析学情,琢磨重难点上,至于教学语言,课堂随机生成。
03
课堂内容要从繁复走向简约
课堂内容要从繁复走向简约,包括精简教学环节、课堂提问和教学手段。
教学环节和课堂提问也要少而精。以前我总是害怕学生静下来,停下来,觉得课堂上静默无声的时间就是被浪费的时间,所以总是以不断提问串联起课堂,学生热闹、肤浅地回答着问题,看似课热闹地向前推进着,实则低效、无趣。现在想想,课堂也就短短四十分钟,一旦教学环节安排得多了,教师提问密了,学生亲近文本、独立思考、言语实践的时间自然少了。
张老师讲到课堂要以“板块预设”而非“线性提问”的形式推进,一节课三四个板块足已,每个板块要留充裕的时间给学生以生成的空间。提的问题亦然,“一节语文课,教师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一般不要超过6个”,张老师如是说。要提贴合目标,有生成空间的主问题,要提能让学生潜心会文,聆听文本的问题,要提能让学生联系自身,自主感悟的问题,要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总让我们的课看起来光鲜亮丽,教写景类文章时我们会展示图片,教抒情类文章时我们会插入音乐,教时代背景较远的课文时我们还会从网上扒来影视资料,学生确实看得乐呵呵,语文课却成了四不像。张老师在书中说到“形象性,是中国汉语的一大特点,让孩子们以形象的方式去掌握母语,应该是我们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汉字是最能激发人想象力的文字啊,现代教育技术却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其实,语文老师最应该利用好的教学手段,是自身,用自己那份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提笔即书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确实,我也学习过不少语文大师的课,于永正、薛法根等老师的课,鲜少使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时候甚至课件都没有几页。把握好使用教学手段的度,让语文“因朴素而优雅”。
“简约,并不简单”。简约背后需要老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作支撑,需要平时对基本功的苦练,备课时对教材的潜心钻研,上课时对学生的关注投入,靠的还是老师的真功夫。在这前提下,目标简约一点,教案简约一点,课堂简约一点,老师语言做减法,学生思考才能做加法。用好“简约”,课堂才能抵达“丰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