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儿童,与你同频——《互动还是干扰?》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郑晓和名师工作室》
 
看见儿童,与你同频
 
——《互动还是干扰?》读后感
 
Let life be beautiful 
 
“有效的教师主动与儿童同频,而不是期望儿童与他们同频。”——《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本期读者:杨蕾
 
推荐理由
 
师幼互动是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而且在提供高质量保育和教育方面至关重要。本书是英国牛津郡为期4年的师幼互动项目研究成果,该项目基于对120个视频的观察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梳理和总结了有效师幼互动的意义、时机和策略,同时,还囊括了与婴儿和学步儿的互动方式。有效的互动是建立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师幼间和幼幼间的共同生活、共同成长。本书值得推荐给每一位致力于研究和实践师幼互动的学者、教师,相信书中的许多理念、做法能为大家带来一定的启发!
 
作者介绍
 
朱莉·费希尔(Julie Fisher)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客座教授,大学讲师,独立的儿童早期教育顾问,同时兼任两所学校的校长;已出版《从儿童立场出发的教与学》(Starting from the Chil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Foundation Stage,4th Edition)等多部著作。
 
读后感想
 
本书是温州大学博士李晓燕推荐的有关于师幼互动的书籍,我在游戏观察评比期间阅读,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值得分享给大家阅读。在今年的《评估指南》中也特别重视的提出师幼互动的内容,可见师幼互动逐年受到重视,所有幼儿园一线教师也应该去学习如何有效的师幼互动。
 
“没有什么比停下来倾听和积极回应儿童更重要。”师幼互动对支持和推进儿童的学习至关重要。我园是以安吉游戏为课程特色,从开始接触安吉游戏开始,我们就对“管住手,管住嘴,睁大眼睛,竖起耳”这句话根深蒂固,觉得教师应该在旁边做一个持续观察者,在活动后再进行介入分享和支持。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和阅读后,了解到原来教师不单单只是观察,应在需要的时候介入其中和幼儿之间产生有效的互动,而这个互动不是干扰,是有效的。如何做到有效?是一个非常考验教师专业素养的话题。
 
首先要和孩子有一个有效互动,是建立在教师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教师要和孩子之间有一个温馨、尊重的情感联结。书中提到“儿童向他们信任的、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人学习。”——特雷尔瓦森,只有和孩子建立的相互信任的联结关系,你才能真正的走进他们的世界,创造一个有利于师幼对话的环境。当然这里的环境一定是心理的也是物质的环境。这本书阅读后,我记下了一句话:“有效的教师主动与儿童同频,而不是期望儿童与他们同频。”
 
师幼互动中还要选好恰当的时机,在互动中思考“何种、何时、是否”,儿童能自己处理吗?如果能,我不会干预。如果不能处理,我说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会有帮助呢?这些问题都督促教师去思考。可见游戏中,最好的学习方式不是儿童主导的学习也不是教师主导的学习,是由教师主导和儿童主导的“混合活动模式”,但对于实施还是有些困难的,至少一本书籍还不能完全给予教师方法,需要长期的学习,深入儿童。
 
本书也提出了一些维持有效互动的策略,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动力,如:评论、思考、想象、联系、出声思考、谈论感受、反馈、支持幼儿做出选择和决定、解释等的语言互动。每一次我们都将问题抛出,抛给孩子,确实我们一开始不能帮助孩子回答问题,而是让他们视自己为思考者,让自己能先思考。但提问的方式技巧在书中也有提到关于开放性的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区别,开放性问题有多种答案,而封闭性问题只要一个答案,不能说哪一种是好的提问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下需要不同的提问方式。开放性提问就能激发孩子的“高阶思维”参与,“高阶思维”指相比简单地会议事实或者知识(低阶思维),儿童需要做更多的认知加工。如:“我想知道爱是什么样子?”、“是什么让你快乐或悲伤。”
 
从❤起航 和谐共长
 
来源| 郑晓和名师工作室
 
编辑|杨翔
 
 

相关读后感推荐:

《篮球少年》读后感500字_《篮球少年》读后感

《亲爱的,你也很棒》读后感500字_《亲爱的,你也很棒》读后感

《糖果姐妹淘爱探索的》读后感_《糖果姐妹淘爱探索的》读后感500字-800字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纪念版)》读后感500字_《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纪念版)》读后感

《穷养富养,不如爱养》读后感500字_《穷养富养,不如爱养》读后感

《留住故事系列:鼻子的故事》读书感想_《留住故事系列:鼻子的故事》读书感想500字-800字

《紫图经典文库:川端康成·花之圆舞曲》读后感500字_《紫图经典文库:川端康成·花之圆舞曲》读后感

读书班学员谈心得 | 王铁君:用真情去抒写人民喜爱的艺术作品

《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读后感500字_《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