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人生笔记》读后感:愿世上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者
以下文章选自《三更书友》
有幸在即将满31的年纪,
读到了这样的好书,
对于这本书有太多心得想分享
无奈胸中墨少
愿更多人知道这本书人、故事
亲情、爱情、友情,
书中都有最好的模样~
相信我,它会给我们力量
会给我们人生指明方向
别人家儿子的给父亲写的跋
别人家妻子给老公写的信
陈行甲读后感:转自知乎清华力学博士罗承成所写:(原文链接可阅读原文)
我最早是看到“远方文学选刊”的公众号得知了陈行甲师兄的事迹我有感于他当县委书记时的种种遭遇、他亲民的为官作风、他种种创新的举措以及对巴东的改变、他清廉和高尚的品格、他的坚持和他的选择。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震撼,这种有理想、有操守的党员,这种真正为人民呕心沥血的官员,可以让人对政府的执政充满希望。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始终把党的信仰牢记心中的共产党人。
然后我才知道他是清华校友,所以也可以叫他师兄。他真正践行了“行胜于言”的作风,有那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纯粹的品格。对这些品质,我很有共鸣,它们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希望教给我的学生们的。于是我去搜索网上对他的介绍,看到了他辞职后在《我是演说家》上的演讲,看得几度流泪(理性的我其实我是一个感动点挺高的人),他没有讲自己从政的经历,而是讲自己的母亲,是小时候母亲的言行教导了他“干净、善良”的品格,只要他一直这样活着,就是纪念母亲最好的方式。
后来我在班会课上把这个视频给学生播放,因为这是活生生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有个同事路过我们班,巧合的是,她就是巴东县的人,她说他们都称呼陈行甲为甲哥。从她口中我得以确认,网上的资料并无夸大成分,他在巴东县当县委书记时,确实亲切待人、有口皆碑。
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他有一本自传,叫《人生笔记》,于是立刻下单,书到后就很快开始看。写的很好读,很有代入感。
书总共分为七章,也就是7个专题,整体和每个专题内部都是按时间顺序写。传记通常容易看得枯燥,但这本传记条理清晰、内容非常充实而不拖沓。
第一章《我和我的母亲》,讲的是他的母亲,从童年开始说起。母亲给了陈行甲良好的榜样,让他能一直坚持干净、善良的品格。
第二章《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讲的是他的爱人,从大学生活说起。他和爱人的故事是真的让人感动,是传说中爱情的样子。
第三章《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讲大学毕业后9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踏实工作的陈行甲当过矿工,也当过镇长,但无论做什么,他都兢兢业业,努力做到最好。
第四章《人生的巴颜喀拉山》,讲在清华的学习生活。陈行甲凭着不俗的基本功成功考研上清华并努力地学习,清华的学习生活给了他认识和观念上的进一步提升,为他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认知上的基础。
第五章《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飞鸟》,讲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他向大师们学习政治和经济上的经验,也在生活中总结中美的异同。
第六章《在峡江的转弯处》,讲巴东任县委书记时的工作和生活。这是他从政生活最灿烂的篇章,他在五年内用种种创新亲民的举措彻底改变了巴东的贫瘠和民众的精神面貌,并创造了反腐的传奇,亲手送进87名官员和不法商人。
第七章《你好,我的下半场》,讲述他辞职后从事公益几年来的经历与感受。
在书的前言部分题目为《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文中写道:“时代给我们那一代人最大的馈赠,就是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富一代','富二代'之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理想,即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可以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可以保持不妥协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也可以不富贵,但要更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我们变成苟且的人,坚持选择自己相信的那些东西。”
这本书中所写的经历,无不体现着这种坚持理想的风骨。书中并没有详细地解释他为什么辞官从事公益,但我无比相信,无论做什么,都一定是他内心深处,认为最能实现理想、最有意义的事。针砭时弊者也不必拿他的辞职大做文章,要相信事物发展的规律,官场中出现过一个陈行甲,就一定还有一帮陈行甲,随着新一代有理想的青年源源不断地进入党政机关,相信政府的执政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科学、民主。
我的文字无法归纳出书中淳朴真实的描述给我带来的感动,只能摘抄部分读时很动容的话,按顺序附于文后。我相信你读完这些摘抄,一定会想去读读这本书的。
我从陈行甲师兄身上学到的,正如这句话所说:“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通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名叫'共情'的底色。”
人生笔记摘抄
第一章:
①我读小学的时候,大概是二年级学到“苦”,这个字母亲就教我说“苦”这个字蛮像人的脸,草字头的两个竖像人的眼睛,中间的小十字架像人的鼻子,下面的口就是嘴巴,所以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你读书要学会吃苦才读得好。我走过半场人生上过国内国外的学读过中外的许多书,像这句一样,有些哲学意味的话还真不多。
②我可能是从那一刻正式长大的。身边是辛劳的母亲,还有大我1岁零5个月的瘦弱的姐姐而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我应该照顾他们。
③记忆中,潘伯伯一家在村子里不受人待见,潘伯伯常年佝偻着腰,拿着个烟袋,走到哪咳到哪吐到哪,王伯娘似乎永远没梳过头,总是蓬头垢面的,因为潘伯伯动不动就打她。她总爱哭,眼里总有眼屎,就是这家人经常会到我家借盐吃,我很少看到他们还过。大体因为面子的缘故,他们时常换不同孩子来借,但是母亲从来没让他们空手回去过。少不更事的我曾经问过母亲:他们总说借,总不还,为什么还要借给他们?还记得当时母亲拉下脸呵斥我:人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借盐吃?我们不借给他们,他们就没地方借了,以后不准你说这种话!
④其实母亲自己也穷,一个多年后忆起仍然会眼睛湿润的场景是幼时印象中母亲有时会站着吃饭,问母亲为什么站着吃饭?她总会笑着说,“站着吃肯长些”,可是她是大人已经不再需要长个了,真实的原因是家里白米、面和腊肉等好吃的东西不多,每当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和姐姐碗里有,她碗里没有,她不愿意让我们看见她和我们吃的不一样。可是母亲仍然愿意关心那些比他更穷的人,而且总是小心翼翼的护着他们的体面。
⑤虽然没多少好吃的,但是母亲在这种贫穷状态下没有一丁点邋遢,日子过得一丝不苟的感觉。让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候,总觉得充满了愉快和温暖,那个灶口柴火烟气氤氲着的味道,在我出走半生走遍天涯之后,仍然觉得是内心最爱。
⑥大学毕业,我又回到了家乡。我被分配到了县燃化局,然后从燃化局再分到下面的矿山公司。接到分配通知的时候母亲非常高兴,弄了一桌子菜以示庆祝,席间母亲跟我说,“甲儿,你从今天起就算工作同志了,以后走到哪里一定要记着,一个要勤快,二个要干净。”
⑦工作9年后我第2次考研究生上了清华,从清华硕士毕业的时候面临着选择。许多同学留在北京,我也曾犹豫过。打电话和母亲商量,母亲的话是:“妈的要求不高,以后走到哪里,有可能的话把妈带着啊。”那时候,母亲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虽然母亲在我这里永远是报喜不报忧,任何时候打电话问她,她总是用亲切又轻松的声音说他一切都好,但是我还是从父亲那里知道了母亲的病情。我知道,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我回来。
⑧我在很多年后一直难以释怀的是,癌症患者在最后是很疼的,但是母亲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让我感觉到她疼。她可以融化冰雪的笑容,让我觉得她就是很好,总觉得病会好的,觉得她真的要离开的时间还很远很远,她那么怕我难过,其实这一点才最让我难过。哪怕母亲在我面前多一些呻吟,多一些皱眉,让我提前有警觉,让我再多挤一些时间陪她说话,让我再多给她洗一次头发,让我再多给她喂一次饭,让我不至于在母亲离开时那么猝不及防。
⑨2009年阴历10月28日那天是母亲的生日...晚上8点回到家,我决定到江边去给母亲烧点纸钱。初冬的江边十分阴冷,我跪在那里给母亲烧纸,只顾着伤心,全然没有感觉到有几个黑影在慢慢靠近。突然后脑勺感到一股巨大的风,他们一棒把我打翻在地,我只能用手护着头,拼命的在地上翻滚,抵抗,混乱中,我一边翻滚躲避他们的棍棒,一边大喊,主动提出给他们钱。但是他们根本就不停手,棍棒像雨点一样往我身上落,每一棒都在用力往致命的位置打。幸运的是有人在远处看到情形不对报了警,随着远处的喊声传来,那帮人赶紧逃跑了。最终我付出断了两根肋骨和四根手指被打骨裂的代价,满身是血地得救,死里逃生。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母亲,看见母亲在天国护佑着他的儿子从魔鬼的手中脱身。案子一个星期以后破了,是4个孩子干的...一个孩子是宜昌市下面长阳县的,包括主犯在内的三个孩子,是恩施州下面巴东县的。命运就是这么神奇,两年后我被任命为巴东县委书记,在去巴东赴任的路上,我不止一次地想到母亲和那几个孩子。起初要说我不恨这些无缘无故伤害我的人肯定是假的,在巴东5年多,我不止一次地经过这几个孩子的家乡村庄。看着那些贫瘠的土地和一些留守孩子迷茫无助的眼神,我对他们也没有恨,而是从内心深深地同情和反思。我知道母亲如果在的话,她会对我说:甲儿,帮助这些孩子。
⑩母亲不仅生养了我,还遗传给了我柔软的心灵,教给我干净做人的道理。她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左右一方的官员时,可以怀着和她一样的悲悯态度来对待弱者,可以耻于在穷困的土地上锦衣玉食,从而坚守干净从政的底线。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任县委书记的5年多时间里,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政绩的话,我自己最满意的是为全县的十几万穷亲戚做了一些事情,帮这些最弱的人找回了活着的尊严,这也算是对母亲的一种告慰吧。
第二章:
①事实上第二天下课我给霞递了我的信之后,霞并没有什么反应,后来也没有跟我谈诗,也没有跟我谈字。她到底有没有读到我的那些克制的文字背后的火热,还是只是把这当做一个普通的男生对女生的逢迎,我就不得而知了。像她这种女生可能也不缺男生的讨好和逢迎,或许当时的我是真的想的有点多,但是从那天以后直到大学毕业,我一直小心翼翼的珍藏着那张纸,把它夹在枕边书《约翰·克里斯朵夫》里当书签用着。
②然而意外的惊喜马上降临了。不久后的一天,霞在上课后抱着一堆书跑了几步追上我,跟我说陈行甲,你愿不愿意帮我一个忙?我说当然啊,是什么忙呢?霞说我在忙着申请美国学校的研究生,你可否帮我抄写一些材料?我几乎是带着感激的表情说没问题啊,于是霞把从图书馆借来的几本书给我,把需要抄写的内容告诉我。
③记忆中整个大四的下学期天空都特别的蓝。那时比较难的课程大多已结束,论文写完就比较轻松了,有时候傍晚时霞会推着自行车到我寝室下面喊我的名字,我便马上到二楼寝室窗口探出头,跟霞打个招呼,然后洗一把脸飞奔下楼。霞的自行车虽然是买的二手的,但是比较新,我买不起自行车,霞也不要我借其他同学的车,一般就是我骑着她的车,她坐在后座上。我们从学校后门出去,穿过油料作物研究所的大片油菜花田,到沙湖边去散步。...那时我们已经无话不谈,通常晚上9点多的时候,我们还并排坐在沙湖边谈天谈地,霞喜欢听我唱歌,尤其喜欢听我唱罗大佑的《闪亮的日子》,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赵传的《我一直以为你知道》,无鸣的《林中小路》,听了很多很多遍都不腻。这些歌后来简直成了我们俩共同人生的写照,只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就像青春岁月里两只孤单的飞鸟,在这片水域遇见彼此,触碰到了对方的羽毛,看到了对方眼神中清澈的光。茫茫的天空,哪里是我们的去处,我们都不知道,可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此刻简单又欢欣的流连缱绻。
④分配的方案定下来,我和霞彼此已经知道对方要去哪,可是我和霞一如既往的相约傍晚一起出去散步聊天。一次霞提议我们去武汉长江大桥看夜景,霞穿着红色的衬衫,黑色的大摆裙,我们俩第一次在长江大桥的桥墩处拍了一张合影,一块钱的照相费还是霞出的,我们沿着长江大桥走过去又走回来,江风吹着霞的长发飞扬,霞的笑声也随着江风在飞。晚上9点多我们启程回学校,坐76路车从汉阳门站到离学校500米左右的车辆厂站下车。那天人有点多,我先下车,霞刚一只脚跨下车时,公共汽车司机似乎已经准备启动车子了,我赶紧一把扶住霞的手让她靠着下车站稳。霞平常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有时会扶一下我的腰,除那以外,这是霞第一次和我正式的身体接触,我拉着霞的手从公共汽车站走到校门口的路灯下,我们都没有说话,通过手温感受着对方的呼吸。
⑤班车离开校园驶往家乡的方向,我最好的青春也留在了校园。我没有一丝伤感,我在这里遇见了少年时读过的童话中公主一样群裙裾飞扬的霞,愿意永不厌倦地听我说话听我唱歌听我念诗的霞,让我忘记了自己身上来自山村的土气和寒酸的美丽灿烂的霞,我好知足。
⑥夜深人静之时,一遍一遍地看霞留给我的那张写着霞的哥哥转霞收的通信地址。我该给她写信吗?写了又如何呢?眼下的暌隔天涯衬托着曾经的近在咫尺,和霞在一起的一幕幕真实的得像假的一样。理智告诉我,最好别写信了,就让美好的回忆留在过去吧,可是内心里时常会跳出那张纸条,这样熬到7月底,我提笔给霞写了第一封信,告诉他我的近况,也问候和祝福她去广东一切顺利。
⑦霞的信是是热烈的,她告诉我收到我的信高兴得流泪了。她说毕业分开后才知道我有多么好,她回家只过了几天就在天天问哥哥有没有寄给他转霞收的信,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直到今天...我把霞的信贴在胸口一遍遍的读,然后铺开信纸给霞写信,抬头我直接就是写的亲爱的霞,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用亲爱的这个称呼,第一次说我爱你,夜晚的灯光下,我在心中对着霞狂喊着这三个字,我不管了,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反正我要说我爱你,我要让你知道我爱你,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我爱你。霞热烈地回应了我,霞在信中流着泪,答应了我的求爱,霞在信中拥抱了我,我们的第一次拥抱是隔空在信中完成的,我和霞的爱情就这么正式开始了。
⑧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年,两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刚走进社会,也会互相交流身边的人和事,我渐渐的感觉到我和霞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了。...我决定不等霞开口,我要先结束这一段虚幻的,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了。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在灯下流着泪洋洋洒洒给霞写“最后”一封长信,告诉霞我的自知之明,告诉霞我不能陪着她走后面的路了,霞的天空很大,而我只是一只笨鸟...霞的回信迟了好几天,信很长,但是冷静克制。霞说理解我,他不怪我...那个时候我开始相信命运,我和霞太不同了,我们不是一个平行世界的人,就像两列面对面驶过的列车,曾经在同一个站台擦肩相聚,却是为了分离,最终逃不过各奔东西的命运。
⑨再次得知霞的消息是在一年多后的1994年夏天。...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加班,父亲找过来告诉我,刚才有一个说普通话的女同学给我打电话来了说是我大学同学现在在广东工作得知我不在家里说明天晚上的这个时间还会再打来。...我当时在办公室兴奋的要跳起来,忙不迭的问父亲是个什么状况,父亲说的不是很清楚,我立马和父亲一起回到家里,我和父亲母亲一起,把刚才那个电话的每句话每个细节详细地复盘。是霞,是霞,是我的霞又回来了!
⑩1995年4月的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阴天,早上上班后我就收到一封信,是霞写来的,打开一看有6页纸,夹在信中,通篇没有说分手两个字,但是那种对我们的未来不知所措的痛苦彷徨,分分明明的表达出了分手的意思。我把信叠起来放进信封,我的身体是麻木的,我的头脑也是麻木的,像一个挨了重锤被打蒙的倒霉鬼又挨了一重锤,已经感觉不出痛了。
大约上午10:00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我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了接电话的力气。平时办公室有四个人,那一刻很奇怪,三个同事都出去办事了,只有我一个人在。我撑着桌子,走到电话机旁边拿起电话,是霞。霞说,是行甲吧,我说是我,霞沉默了一会儿,说行甲你最近几天可能会收到我的一封信,收到后千万不要打开。我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已经收到了,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我已经看过了。电话那头又是沉默,大约过了3秒钟,或者5秒钟,总之是很短的沉默,霞说行甲你等我,我过你那里来,我说哦,霞说我辞掉这边的工作,我到你那边来,我沉默了一两秒说好的。那边霞就挂了电话。
后来霞告诉我那天她是在街头用磁卡电话联系的我,因为她怕在办公室打电话被人听见,放下电话,她骑着自行车狂奔回单位,一路上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做了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⑪我和霞在20多年的婚姻生活里有太多的温暖记忆,几十年里我们别说动手,吵嘴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一般的模式是,当霞有点着急上火在抢白我的时候,我就知趣地退缩,由她抱怨发泄几句算了,哪怕她偶尔有那么一丁点不讲道理时,我也会在她气头上让着她。但是我是一个非常善于秋后算账的人,我会在事情完全过去,霞的心情大好之际,选一个月明风轻或烛光摇曳的场合跟她开思想会,把她最近曾有过的些许不讲道理之处拎出来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跟她分析,直到把她说服为止。有一次居然在深夜里说得霞抱着我哭说我错了,再不敢随便发脾气了。
⑫几十年的共同生活霞改变了我很多,可以说是霞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勇敢的人。在罹患抑郁康复以后,霞曾经跟我深谈,说行甲,我们当初本来一无所有,大不了我们再一无所有,我陪着你回下湾村,你会种田,我会做饭,我们还可以很好地生活,所以你不要有那么多顾忌,不要怕失去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⑬我和霞都已年近50,半程人生有太多的喜悦也有太多的苦涩,我欠霞太多了,我欠霞一次求婚,我欠霞一个婚礼,我欠霞很多很多的陪伴,我欠霞很多很多的分担。唯愿余生还长,让我慢慢补偿。...霞的这封信,戈壁同行的队友都看到了,一个戈友说他看到了传说中爱情的样子。传说这两个字,就是我和霞这么多年生活的写照。在当初我们领证的那个山区小镇,在我的家乡山村,在那个山梁,甚至是那整片山脉,霞当年勇敢地放弃广东的工作嫁到山里的故事,多年后仍然被很多人当做传奇在讲。...是的,我和霞的故事,就是传说,一个我在童年的山谷中不曾梦到过的传说,一个我在少年的求学路上不曾想到过的传说,一个我在青年的迷惘中不曾奢望过的传说,一个山村穷小子被命运眷顾将童话恩赐为现实的传说。
第三章:
①在矿山公司的两年时间里,我走熟了几个矿山的每一个巷道,每一次在暗黑的巷道里看到那些若有若无的光点,我就知道那是一个或几个兄弟的眼睛在回照我头顶矿灯的光。大学时一直放在床头的《平凡的世界》,此时真实的走进了我的平凡的世界。
②我自己带头承担的是几个最远村落的孩子,找到这些孩子时,他们都已在田间地头,跟着大人忙碌,晚上在这些孩子家里座谈详细了解情况,各家有各家的苦,但是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家庭实在困难,上学的花费对这些脆弱的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是觉得上了学也没什么用,小孩已经识字不是文盲,够用了。说服这些家长的过程是比较难的,几乎每一户都是或大或小,帮助解决了一些困难,才达到让家长同意孩子重新上学的目的。...最终我们艰难的完成了任务,将这近千名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入学而没有入学的孩子们找了回来。
③我担任镇长要过的第一道关,是如何处理好和新旧两个书记的关系。...他们之间以前的故事我不听也不传,就是尊重再尊重,请教再请教。...时隔多年,再忆起与两位老书记的交道,我仍然对他们充满了尊敬,因为无论他们身上有多少局限性,无论他们在当地官场的毁誉,我在和老百姓的交道中,都能感受到这两位都是踏踏实实为当地的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的好书记。
④从那时,乔长润一直到上完初中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我负担的。虽然我两年后就离开了水月寺镇,但是无论是在清华读书还是后来辗转到各地工作,我每年至少都会去向琼家看一次,有时也带着爱人孩子一起去。2006年我从美国读书回来,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去向琼家的时候,向琼说,女儿跟着别人出去打工了,由于不知道我的地址,走的时候留了一封信在家里让妈妈转给我,他跟妈妈说陈叔叔一定会来的。很多年后想起“陈叔叔一定会来的”这句话,还是会眼角湿润,向琼一家在贫苦岁月中对我的期待和念想,是我人生中莫大的正反馈。
⑤与老百姓打交道除了温情的记忆,也有一些充满遗憾的往事。当镇长的第二年,处理过一个棘手事件,红水河村出现一个计划生育超生危险户,一个30多岁的男性青年娶了一个打工时认识的,离过婚的妇女,这名妇女与前夫已经生过两个孩子,按照当时的政策就不能再生了。...最后矛盾交到我这里,因为这位农户提出:“要我引产可以,但是必须让我见一下陈镇长,我再引产。”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年计划生育的难度和力度,那是对基层工作一票否决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见她。那天傍晚我去村里见了这对夫妇,70多岁的老母亲见到我就要下跪,我迅速上前扶起了她,老人讲他有三个女儿,只有这一个儿子,三十几岁才讨到老婆,从她儿子这边看是第一胎,怎么就不能给他们家留一点香火?那一晚我面对的是一直痛哭的婆媳和一直在旁边擦眼泪的汉子,他们一家人的押的最后的宝,是传说中体察民情好说话的陈镇长最后能帮他们通融,可是政策的红线在那里,我能表态放过这一家吗?不能,我甚至当着他们的面连眼泪都不敢流,无论内心里多么同情都不能,我只能翻来覆去地反复跟他们讲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反复地跟他们讲,家里无论还有其它的什么困难以后都可以找我。最后走的时候,身后绝望的哭声走出好远还能听到。第三天镇计生干部告诉我,这名妇女在镇卫生院引产了,这个难题算是解决了。可是我难受了很长时间。
第四章:
①在清华脱产学习的两年时间,是我人生的巴颜喀拉山。长江和黄河在巴颜喀拉山源头分岭,我的人生之路在这里分岭了。多年后当我登临巴颜喀拉山的时候,我心里想起的就是当年的清华岁月。
②在清华园里度过了最初的彷徨犹疑的日子,我下决心调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来追赶。我渐渐在清华园里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睡觉前把自己当天的课程大略捋一遍,然后用一个小本本把第二天的时间安排到小时,甚至包括吃饭午休以及路上走路的时间,整体上排,争取不浪费一点学习时间。清华园里教室楼和图书馆占座永远是一个难题,我后来就发现了一个破解的好办法、就是只要晚上没课,我就在稍微晚一点去可以上自习的十食堂吃饭,然后在那里占据有利地形直接开始自习。每一次晚上10点前响铃示意熄灯的时候,就是我起身收拾书本的时候。然后把书包送进寝室,到西操跑五六圈,回来洗澡,接着写好第二天的时间安排表后睡觉。这种学习状态我一直保持到清华毕业。
③出国前一直跟班授课的华科外语系许主任给我们送行,他走到我面前轻声对我说,“行甲,从你身上我还是能看出清华并非浪得虚名的”。很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那一刻眼眶湿润的感觉。对于我这种侥幸考进清华的人来说,清华就像一个华贵的母亲,而我只是一个褴楼的孩子。虽然母亲从不这么想,她温暖地爱着每一个她所生的孩子,但是我总是在怕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母亲,辱没了母亲的门庭。所以,我一直用尽全力地奔跑。只有在奔跑的汗水中,我才不会怀疑自己的身世。这也是离开校园两年后许老师的那句话,差点让我流下泪来的原因。
④毕业之前,我又在施祖麟老师的指导下,把这篇论文从7万多字将核心观点浓缩成一篇1万多字的文章《解决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的路线图设想》,施老师亲自打磨修改,然后施老师和我共同署名在致公党中央的杂志《中国发展》上发表。这一段经历也让我和施老师有了特殊的师生情谊。施老师是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名满天下且桃李满天下,毕业后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任县委书记后期,曾两次上《新闻联播》,四次上《人民日报》,施老师看到后很高兴,亲自打电话来鼓励我。施老师说他担任导师的一个学生,也算是我的学长和师兄,当时在国家重要部门担任正部级领导,施老师说我有机会到北京时可以带我拜会这个学长向他请教。我曾经想过是否请施老师带领拜访这位学长,后来仔细琢磨还是觉得我那时从工作上确实不能跟学长连接,学长在重要岗位上必定十分忙碌,如果没有什么事仅仅是以学弟的身份去见面请教实在是有些冒味和不妥,有攀附之嫌。所以在那几年里都没有响应施老师的这个提议。这位学长后来成为副国级领导,我每每想到还是很欣慰自己当时没有去冒味打扰。我投身公益后一次受王名老师邀请回学院做讲座,恰逢那天学院给施老师举行荣休仪式,我也作为众多的学生代表之一见证了施老师的荣休,施老师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是在我们学生面前,他的脸上满是儿童一样的笑容,衬得脸庞红润润的。2019年初,我参加《我是演说家》电视节目夺冠,施老师在决赛播出的当晚给我发了一条带着一串感叹号的信息:“行甲你好!看了你的演讲,十分感动,也真正理解了你的一切举动!一个字,真!两个字,纯真!三个字,真善美!一个人只有这样活着,才真正有价值,才真正对社会有贡献!”
⑤回想起来,清华园的两年学习生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角度都丰富和改变了我。陪着我迎风奔跑的东操西操,陪伴我静心思考的荷塘月色,见证我青春汗水的清华学堂,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皆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清华园的无边风物在校园岁月中浸润了我的灵魂。当年在校园里听过的那些大师课,经历的那些难度大的严格考试,参与的那些闪耀着火花的热烈讨论,学到的那些 evidence-baed的思考方法,让我领略到行胜于言的精神,体会到明德为公的风骨正是我经历的这些,让青春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召唤,让我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我在这里看清楚了自己最终要成为一什么样的人。
第五章:
①讨论到孩子们的教育,Pam告诉我她在家里开 Home School自己教育孩子,她说 Home School在美国不仅合法,而且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自己教育孩子。交谈中我了解到在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公立学校都是免费教育,所以开 Home School很明显比送孩子上公立学校成本要高得多,至少要牺牲掉妈妈的工作机会。他们谈到采取 Home School大致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公立学校的无差别教育他们认为质量不行,私立学校往往又太贵。不少家长认为自己教育孩子更能因材施教,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哪个老师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更能在 Home School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特长,培养他们的特长。二是 Home School可以避免孩子在公立学校可能受到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比如吸烟、酗酒甚至逃学偷窃等。很明显Hal夫妇对自己做孩子的 moral teacher(道德教师)更有信心。三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更合理的家庭结构,父母更多地和孩子在一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紧密。Home School的孩子每年可以参加全美统一的公立学校的年级考试,从而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上大学之前,孩子们则要参加ACT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作为申请大学的基础。
②在美国期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2006年5月1日,那天芝加哥地区湖北同乡会在 Chinatown(中国城)的会宾楼宴请我们湖北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代表,特邀了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刘参赞和包参赞出席,20多位湖北老乡到场。但是在我们的聚会中发生了一件十分不幸的事。同乡会会长黄镇东邀请了全美中国和平统促进会副会长侯大正先生出席我们的聚会...侯先生那年62岁,5岁随父亲从成都到台湾,25岁从中国台湾来到美国,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候先生已是非常成功的工程师和商人。几十年来,侯先生一直是海外的祖国统一的呼吁者和推进者,担任着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副会长和芝加哥分会会长,他自己的公司就是芝加哥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大本营,要场地就提供场地,要经费就提供经费。侯先生虽然看起来精神型。但其实身体不大好,前几年还动过心脏手术。那天参加我们的活动,侯先生非常高兴,他在发言中先是简单介绍了他几十年的经历,然后他说给我们讲个故事,他讲到几十年前亚特兰大一家报纸曾经以 They are all Chinese(《他们都是中国人》)为题登过一篇文章,就在他刚讲到这里时,不幸的事发生了,侯先生突然停下来,然后马上支持不住倒在台上。我们马上冲过去试图扶起他,当时在场的邱先生是医生,他迅速指挥我们把他放平,然后立即开始给他做人工呼吸,有人马上拨了911,大约5分钟之后,急救医生就赶到了。五六个医生就地赶紧给侯先生进行了急,救处理,然后把侯先生抬上救护车送去医院。黄会长安排了四个老乡陪同去了医院,然后剩下的五六十人继续开始晚宴。说实话,由于惦记着侯先生的安危,这顿饭我们都味同嚼蜡。在匆匆结束晚宴后,同乡会的代表和我们几个学生代表赶到医院探望,我们都在心里祈祷着。晚上10点半,噩耗传来,由于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侯先生已经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满眼是泪,我和侯先生素昧平生,但是我觉得他是我的亲人,他亲切的笑容已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由于离得近,他倒下去之后。我是第一个冲过去抱他的人。在大家赶到医院后,侯先生的太太强忍悲痛,和大家一一握手。感谢大家的关心,她说这也许是天意,侯先生一直在做着他喜欢的事,他认为有意义的事,他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至少他自己是高兴的,也算是可以告慰自己的心灵:他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离开人世的。
③6点多,我沿着湖边散步到不远处的小岛。此时的太阳已升出水面不少,随着天色大亮,湖面一点点变成了金黄色,微过,映在水面的阳光轻轻荡漾,就像一束燃烧着的火苗。站在清澈平静的密歇根湖畔,我知道这里注定会是我人生当中值得回味的驿站。我一生都会记得这片美丽的湖,就像记得一个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第六章:
①网络上有民意,思考再三,我决定专程到县委宣传部办公,全面改版长江巴东网,做了很多听取老百姓意见的尝试,打开本地论坛欢迎大家进家门说话。为了加强与网友的沟通,县委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巴东县网络與情及时回复管理办法》。我精心准备了对全县网友的致辞,欢迎大家提批评意见,希望大家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建设性。在那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随着本地网络放开言论,网上论坛越来越活跃。与以前工作过的几个地方相比,巴东最大的不同是一些网友提批评意见不是光说事儿,而是出言必伤人,什么话都往极端里说,往往带着尖刻的挖苦讽刺,跟帖的也会越跟越气,不少的话含着仇恨的寒意。不少网友对县委政府即使是再明显不过的正面努力都含着一种深深的敌意。我给网络中心的同志定了一个规矩,只要不是违法的侮辱、攻击谩骂,网友的帖子让他发,不要删,党委政府要有听不同声音的气量。再说,与其放任他们在天涯、凯迪、百度贴吧去乱骂家乡,还不如开门把他们请回来,我们自己人一起在家里说。那些天里我每天晚上忙完睡觉前都会上网去和网民交流,我注册了一个马甲,连管理员都不知道那个马甲的真实身份是我,有时我也在论坛里面和几个最极端仇视县委政府的网民“虫子虫子”“小只只”“石头会说话”等交流,我给他们留言说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一些贫穷的家庭,那些成天里话没个好腔,险没个好相,看什么都不顺眼,总在抱怨争吵的家庭,过了多少年仍是穷得可当响。倒是那些家庭团结和气,勤扒苦挣的,慢慢地都走出因。巴东现在就是一个贫困的大家庭,我们是不是多提建设性意见少一些怨气戾气呢?可是这种声音一上网就会被骂被讥讽,感觉巴东的网络像是一个愤怒的叛逆少年横竖看父母不顺眼,有时更像是一只头上长着角的愤怒怪兽在横冲直撞。过了一段时间宣传部网管中心的负责同志向我汇报说是不是适当删帖控制,我坚决地制止了。我说让大家说话天塌不下来,让大家发泄出来,至少我们知道他们最在平的点在哪里,那些点或许就是我们做得不好和不够的地方。话虽这么说,其实我的内心是充满了焦灼感的,在我到巴东两三个月马不停蹄地采取了很多举措后,网络论坛上一批网友仍非常顽强地对县里“五个严禁”狠抓作风建设,“全县干部结穷亲”贴近困难群众的一系列措施要么选择性忽视,要么选择性仇视,对党委政府的一切作为都满含恶毒地讥讽。我一度也不知道这么恶劣的社会生态到底是怎么了,我在深夜的灯光下自问,我的贫穷艰难的巴东、怨愤戾气的巴东,我到底该怎样来当好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②我渐渐地明白,除了正常上访的老百姓以外,还有在政府大楼里上班的人员在指挥这事。他们不光指挥上访人员在任何我回到县委政府大楼的第一时间堵我,还有更阴的招数,就是我刚到巴东一周时间,我的手机号码不知怎的就全县皆知了。从到巴东第七天开始每天收到很多老百姓的直接电话和短信,上班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有人打,晚上洗澡的时候也有人打,最晚的电话直至深夜12点多还在打给我。一次我在州里开会,下午4点多,我正在会议上发言,溪丘湾的一个老百姓给我连续打了14个电话,只要不接,就稍隔一会儿再打,就是那种你不接,我一直打,非打到你接电话不可的架势。等我发言结束抽空接了电话,他说你是陈书记吗?我说是啊,请问您是哪位?您有什么事吗?他说我是溪丘湾的老百姓,别人说这是你的电话号码我不相信,我要打了试试看,然后说了没几句就把电话挂了。刚开始我还纳闷,我才来不久,我的办公室电话号码公开是常理,可是我的手机号码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啊,怎么会突然一下这么多找碴的老百姓和常年的钉子信访户都知道了呢?一次深夜有个信陵镇老百姓打电话,向我反映家里下水道不通要我安排处理,措辞很不客气,态度很激烈,“你连一个下水道都管不好,当个狗屁的官!”我听他说完之后忍不住问了一句:“您是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的呢?”他说是一个干部告诉他的,再问是哪里的干部时他就支吾着挂了。邮箱里有人干脆直接警告我:“你来的时间不长,搞这么多名堂,整了这么多人,别以为你是神,你没来,巴东也在天天吃饭,也吃得好好的。”我终于明白了,我身边还有这样的干部,在等着看我的戏,甚至已经开始在导演这场戏了。你不是表现得亲民吗?让你亲个够吧。你不是说干部要贴近老百姓吗?让你贴个够吧。
③最让我沉重的是那么多老百姓生了大病的求助信,刚到巴东几天就收到第一封求助信,是东壤口镇一个患肾衰竭的女孩子的信,我还吩咐县妇联和乡镇马上行动给予帮助。但是接连不断的信件过来,动辄都是欠着十数万元医药费、等待救助的患者,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我感到如此的无力。我的巴东太穷了!想到老百姓无助的期望,翻翻捉襟见肘的财政,想想几个月前在宜都任市长时还雄心勃勃地想实现全市免费医疗的梦想,恍如隔世。
④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县委中心组的学习制度,以前每两个月一次的县委中心组学习都是外请党建专家来讲课,我决定从下一次开始每次安排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以及一个县直的局长讲一课,书记镇长和局长们的讲课顺序抽签决定,每一次的讲课主题由县委确定,题目和内容讲课者自定,讲课内容录像制作后在县电视台播出,是骡子是马拉到全县人民面前让老百姓看看。通过这种制度设计倒逼乡镇书记镇长和局长这些重要干部学习思考,提高水平。
⑤我很自豪的一件走近老百姓的事,是信任人民群众,赋予全体老百姓公开评价千部的权利。干部的表现好不好,民心是杆秤。一个干部只有群众说好才是党组织信任的理由。有些干部只看领导脸色、不看群众需求,只联系上级、不联系群众,对其工作评价也是年终由领导说了算,形成领导认为好、群众感觉差的状况。我在巴东的探索是县委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民意调查,通过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家公司,将全县所有群众的电话号码采集进了数据库。第一批群众评价干部的电话访问随机打出去4800个,有效接通了28000个。这次的民意调查针对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分别问老百姓5个问题:“1.你找你们乡镇书记(镇长)办事,或者听说别人找他办事,他的态度好吗?2.你对你们书记(镇长)在给你们解决实际困难方面还满意吗?3.你们书记(镇长)经常到村里或农户家走访吗?4.你感觉你自己的生活水平这两年有没有提高呢?5.你见过或者听说过你们书记(镇长)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吗?”这5个问题分别对应“德、能、勤、绩、廉”五个考核维度,老百姓不同的答案对应相应的分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基数够大,结果就一定是公正的。调查结果出来与我平时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信陵镇综合排在第一。这个镇的书记、镇长平时在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上、作为上确实是不错的。巴东把民意调查满意度作为组织评价考核干部表现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县委出台制度规定,在可比较范围内,对群众满意率排名后20%的单位不得评先表模、领导干部不得提拔重用,就算你有再高的学历,有再大的领导为你打招呼都不行,用这条制度卡死群众评价不好的干部的晋升之路。对民意调查满意率达不到60%,群众意见较大的领导干部必须作调整。这是一个倒逼干部眼睛向下的探索,效果是积极的。
⑥除了走地面的群众路线,我还带着全县干部走网上群众线。十几年前在清华的课堂上,胡鞍钢老师曾预言,下一步拉开贫富差距的元凶将是数字鸿沟。也就是老百姓跟信息社会的接驳度。回到基层,我感受到老师的预言确实变成了现实。偏远贫困山区对信息社会的无知、无视,不断在拉大山里山外的距离。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和县委班子谋定而后动,在清华大学和中社会扶贫创新协作办公室的帮助下,通过信息化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巴东山高路远、地广人稀,最远的村离县城250多公里,一个来回需要花2天时间,群众进城办事难的问题曾长期被百姓话病。从2013年4月开始,巴东县将推进“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作为突破口,让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政务类、商务类等服务事项。自2014年起,在这个信化平台基础上,运用“农民办事不出村+”理念,增加了金融、电等多项服务功能。2015年7月7日开始,巴东每月选择一个偏远村庄举办“农村信息赶集”活动,编发农村“扫网盲”读本,并将“农民办事不出村”服务平台和一家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成集实体网店、信息发布中心、特色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新型信息服务中心。
⑦在村庄开通网络的基础上,我决定在全县开展新时期的扫盲运动一一扫网盲。从2015年7月7日开始,每个月逢日月同数的这天,在一个偏远村庄举办农村信息赶集,每一次我都到场参加。说到赶集,大家的印象就是老百姓背着农产品,手揣毛毛钱或者块块钱,在集镇上沿街为市卖东西买东西。农村信息赶集则是在偏远村庄的村委会旁边的空地上,一字排开摆上8到10个竖立2米高的大Pad,我们在现场教老百姓学会用Wi-Fi上网,给大家派发由我来担任主编的《巴东县农民扫网盲读本》,教农民学会上网,学会通过网络了解山外的信息,学会通过网络买东西卖东西。全县有条件的村委会都开通免费Wi-Fi,接入名统一都是“gongchandang”,我想让老百姓知道,是共产党在给老百姓提供信息基础设施,让山村封闭的老百姓跟上互联网信息社会的步伐。
⑧巴东地处偏远,重峦叠嶂,地无三尺平,发展工业空间有限,农业也只能靠特色农业。但是巴东地处长江三峡的巫峡口,大山大水孕育着大美,这里千年文脉不断,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一张绝对的好牌。旅游是注意力经济,必须向外界宣传推广。否则无论你多美,孤独地美着也是不行的。为了节约宣传成本,同时考虑到宣传效果,我自己出镜录MV演唱用于巴东旅游推广的县歌《美丽的神农溪》,这首歌原打算请一个知名歌星来唱,4分钟,对方要价20万元,我让旅游局长去讲价,讲不下来,我有点心疼这钱。电视台台长刘波说:“在神农溪听陈书记跟艄公对过歌,陈书记唱歌还不错,又有知名度,要不请陈书记唱个试试。”到底是非专业,我在录音棚录这首歌的时候有一个音唱破了,不过录音师说破了正好,书记为旅游代言,重在参与,嗓子越破越接地气。放到网上,一个晚上的点击量就达到了15.5万次,这是一个一般的二线歌手都难达到的点击量。后来我又和清华校友策划翼装飞行世界杯巴东分站赛,自己上阵持“秘境巴东”的旗子直播从300米高空跳伞,宣传巴东的奇山异水。这些举动给我个人带来一些争议,被媒体称为“网红官员”。相比实实在在的宣传效果,我个人的那点毁誉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人民群众是喜欢的。后来每逢假期,神农溪、巴人河等各主要景区爆满,所有停车场完全塞满之后,公路上还停了几里路。很多干部加班加点搞服务,大家乐此不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6年5月茶店子村有个农民新开的农家乐,曾一天接待了300多名游客,收现金12500元,他们家除盐和味精之外,全是自家产的,纯收入应该在60%以上,他们家忙到很晚收工的时候,这个农民数着数着钱就哭了,幸福地哭了,因为他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想到会有今天。
⑨我在巴东的这些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巴东执政的后期,全县的民风相比最初出现了几乎180度的逆转。“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深入人心,信访量断崖式下降。我走之前,巴东共举行了17次不同偏远乡村的信息赶集,每次我都一定到现场,每次都有上千名村民参加,最多的一次现场达5000人。现场极偶尔也有老百姓向我反映情况的,但更多的是老百姓争着和我握手,围着我照相,无论老少,大家都叫我“甲哥”。几乎每一次都有好多老百姓把他们的孩子塞到我怀中,让我抱着他们的孩子照一张相,说是好鼓励孩子将来好好念书。有意思的是,民风变了以后,当年在某些干部眼里的刁民好像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我们的朋友。
⑩我在巴东的5年多时间,对巴东干部的最大影响是扭转了全县基本的政治生态。我到巴东之初就在大会上对着台下的干部,也通过直播的镜头对着全县的干部说我不会受大家的钱,我甚至在我的宿舍外安装了摄像头,告诉大家在非工作时间我不会在家里接待干部。可是很明显大家不相信县委书记会真的不收钱。当年底春节前仍有一些干部试图给我送钱,而且还是我认为能力很强的综合素质不错的干部。这是尤其让我难过的地方,就是大家已经不相信了,就像不相信猫儿不会偷腥一样不相信县委书记真的不收钱。
⑪关于我在巴东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事,这些年老百姓以各种版本在流传,这大约说明了民心所向,反腐是老百姓认为绝对正确的事。回想起来,这场豁出去的战斗最胶着的时候,我在2015年3月2日县纪委全会上的那篇讲话是分水岭,这是我正面跟腐败分子团伙亮剑的标志。
⑫这场战斗,我和巴东50万名老百姓一起,获得了完胜。按规定副科级以上干部双规或者直接抓捕都需要县委书记亲自签字,一些社会影响大的商人要动的话也需要县委书记签字,那段时间前前后后我亲自签字双规或抓捕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多达87人,接牵连出5名县领导,还牵出了2名州领导。由于县领导由州纪委直接查办,州领导由省纪委直接査办,有很多案情是结案后才将跟基层相关的部分反馈下来,由基层处理相关后续事宜。我最恼火的是原县长刘冰和原县委副书记薛昌斗被抓获以后,交代出来现在还在巴东重要岗位上的给他们送过钱的领导干部多达81人。这些人按要求都必须处分,但是由于牵扯面太宽,我也要区分一下情况,这些人当初到底是被迫还是主动送钱,毕竟工作还是要有人干,我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统统撤掉这些人。最后的处理办法是处分了一部分人,对情节相对轻微的人通过诫勉谈话的方式批评教育。
⑬2015年6月25日,我在省委中心组学习时就“严以修身”做主题发言,在东湖梅岭礼堂,全体省四大家领导参加,所有的厅长在后面列席旁听。说实话那天非常紧张,紧张倒不是因为在全体省领导面前发言,而是和我的人生偶像吴天祥老师一起发言。听吴天祥老师讲的时候,我忍不住热泪盈,再一次受到震撼和教育。我在发言中汇报了四点体会: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我感觉活得才有力量;做一个干净的人,我感觉活得很轻松;做一个有爱的人,我感觉活得很幸福;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我感觉活得才踏实。最后,我谈到一个县委书记,就是党在一个地方的形象代言人,头顶三尺有党性,县委书记是干部群众精神的灯塔,行动的坐标,道德的尺度。
⑭那段时间,我时常去巴东县城背后的大面山顶,长江最大的急转弯就在大面山脚下的巫峡口。从山顶俯瞰,滚滚长江从天边奔涌而来,遇到大面山的阻挡向右急转弯九十度进入西壤口,然后在不远处的官渡口转入开阔平静的江面。站在长江三峡的巫峡顶,我想起了唐德刚讲的“历史的三峡”。历史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隐喻了我们的人生,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就像奔向大海的河流,路途注定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只要向着大海的方向不变,最终会绕过那无数的漩涡和暗礁,奔向一马平川东流入海。在巫峡云巅的山顶,我悟到了自己应该怎么做。要解决看似复杂难解的题,不能停留在问题产生的层面来求解,因为如果在这个层面有解的话问题就不会产生了,我必须提升维度来思考和谋划。把人生长河看远,把个人名利看淡,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⑮我最终的选择是在任期届满后辞去公职,然后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上书中央,反映基层一些行政文化的弊端,而且写出我的思考和建议。这项工作必须是纯粹的、无所顾忌的,半遮半掩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只有在我彻底辞去公职的情况下,才能证明我做这件事的纯粹,也才能实现这件事的纯粹。做出这个决定时,爱人跟我提到了谭嗣同,我觉得我比他幸运得多,他选择牺牲生命来证明和实现一件事情,而我并不需要牺牲肉体的生命,只需要牺牲世人眼中的政治生命而已。而这种“牺牲”,对我来说并不存在。我从下湾村出发,人生起点低在尘埃,从来没有想过要当多大的官。整个从政生涯,每一个岗位我都只是当成一份必须做好的工作而已,也得到了服务过的老百姓的认可,我可以没有遗憾地转场。……如果说人生好比爬山,上半场这座山,我已经到达了山顶,已经没有遗憾。假如命运给我机会让我把过去的岁月重过一遍的话,我确信不能做得更好。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场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而且胜利了。人生下半场,我可以轻装上阵去爬另一座山了。
⑯和巴东最后的离别是温暖的。网上巴东老百姓的留言铺天盖地,我珍藏了不少,后来投身公益后每每遇到挫折备感疲倦的时候都会找一些出来看一看,这于我有充电的功能。走的前一天我分别和新任县委书记单艳平和新任县长郭玲单独长谈,嘱托每项我认为重要的工作。艳平说跟在你这样一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之后做县委书记,我是有压力的,但是我会把压力変作动力。请你放心,你定下的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永远不会变。郭玲是女性,所以比较感性,眼里一会儿就有了泪光。她说我不知道您将来去哪里,去干什么,但是请您记住一句话,无论在哪里,您一定要好好的。您只有过得好,オ会让我们这么多崇敬您的人看到这个社会的光明和希望。我笑着说不要说得这么伤感,我一定会好好的。
2016年12月1日晚上,我一个人在宿舍收拾好在巴东五年零两个月的行李,然后沿着山城的百步梯走到县委大楼我的办公室,把母亲的遗像从办公室书柜正中间取回。到巴东的第一天我把母亲安放到这里,在母亲干净美丽的目光中,我度过了丰富踏实的五年。离开前的最后一天,是时候再把母亲抱走了。回宿舍的途中我反抱着遗像,让母亲的面容紧紧地贴着我的胸口,又想起了母亲最后说的那句“甲儿,带妈回家”,眼里不禁有了泪水,但是心中充满了力量。第二天早上6点,我和司机两人在黑蒙蒙的天色中上路回家,路上越走越亮堂。早上9点,我通过好朋友一诺的公号在朋友发出《再见,我的巴东》向50万名巴东老百姓道谢并道别。
第七章:
①联爱工程的逻辑是,我们的国家太大了,贫困人口太多了,疾病种类太复杂了,所以我希望选一个“小国家”——一个400万人左右人口的贫困地区地级市做试点,以一个社会痛点难点疾病——儿童白血病为试点病种,通过对这款试验田里所有儿童白血病的兜底治疗来做一次公益社会实验,在数据和实证的基础上为国家探索因病致贫的规律性解决方法。
②和侯总的交往中,最难忘的是2018年4月17日,中兴通讯被美国作为中美贸易战的桥头堡重击,举国震惊。侯总在退休数年之后以76岁的高龄连夜出征,他拉着行李箱在机场的背影被人拍到发在网上,我看到之后泪眼模糊。...我原以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们的会议肯定会被推迟,但是,中兴公益基金会第一时间给我反馈的意见是会议照旧进行。那天的会议结束后,侯总邀请我到他家做会儿客。车子行驶在大海边,车上除了司机只有我和侯总两人。侯总与我父亲同岁,海边金色的夕阳下,他的面容温柔慈祥。侯总跟我说:任何通往光明前景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你做的这些探索是有意义的。不要急,厘清头绪,一步步走扎实,每天进步一点点,每月进步一点点,坚持下去就好。两年多过去了,每当想起侯总面临大事时的静气,还有他对我这个晚辈的谆谆教导,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力量。
③大病救助这一块,算是从联爱工程起步了。贫苦地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关怀这一块怎么做,我一直在打磨中。一次和好朋友李从文在深圳郊外爬山途中,谈起各自的成长经历,发现我们的过往是如此的相似。我出生成长于湖北省兴山县一个穷困的小山村,从文出生成长于湖北省通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30多年前的我们,共同经历过在绵延的大山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或放着羊群,或担着猪草,或抱着书本,想象着山外世界的样子。现在从文是一家全国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文科园林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我算是深圳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负责人,同时是深圳400多家公益基金会的行业组织深圳基金会发展促进会的执行会长。从文和我都是幸运的,我们通过刻苦读书考上大学,一步步穿越人生的山丘走到大海边。我们共同决定为和昨天的我们一样的今天广大山村里的孩子做些什么。
但是,具体怎么做才算是为山村的孩子们授渔呢?我一直觉得,改变贫困的根本渠道在于教育,在于教育给那些贫困孩子带来的希望感。我和从文算得上是寒门贵子,这些年人们不断在发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哀叹。...贫困人口从社会底层往上升的通道越顺畅,社会才越和谐越有活力。我相信,教育是实现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最公平、最有效的通道,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渠道只能在于教育。用社会实验的方式,探索为贫困地区孩子提供向上流动的通道,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就是我作为公益人该授的渔。
④把Attitude简单翻译成态度,并不能表达其真实的含义。Attitude表示的是孩子通过审美教育获得的对于美好事物的体悟能力,通过开阔视野获得的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通过梦想激励获得的对于人生成长的内动力。这些考试不考的能力,也是不好教的能力,往往决定孩子们通过教育这个通道来提升人生成长的效率和持续性。我的成长经历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曾经我童年时的人生目标就是当一个走村串户的木匠,因为山村木匠不愁吃不愁穿,走到哪里都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生活,曾是我见过的最体面的人生。但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山那边是海》,如远处闪耀着的微微的光亮,从此改变了我的梦想。想去山外边的大海看看,就成了一直支撑着我走出大山的梦想。这个梦想对于我人生的意义,就是一直在遥远的地方若隐若现,提醒着我,召唤着我,让我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保持了刻苦努力的状态。在这方面,现在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城市孩子比较起来面临巨大的差距。
⑤抗击疫情后期,恒晖公益基金会牵头发起了“传薪计划”公益项目,为抗疫前线壮烈牺牲的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公益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英雄的未成年子女提供长期的教育关怀服务。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我征求了多位公益同行、专家学者和合作伙伴的意见,反复打磨修改,力求项目能够扎实有效并且长期地帮助到英雄的孩子们。相比于其他几个公益组织抚恤英雄家庭的一次性资金支持,传薪计划的重点在于对薪火宝贝们长期的成长教育陪伴支持。从嗷嗷待哺直到大学毕业的全过程中,我们将为每个孩子提供每年12000元左右的教育经费支持,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至大学毕业;同时我们对每个孩子会有教育成长陪伴关怀:为孩子的身边至亲赋能,连接相关权威专家资源为他们提供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等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成为孩子们的最佳陪伴者;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配备适合的志愿者朋辈导师,一直陪伴他们到22岁;每年为孩子们举办公益主题夏令营或冬令营;为每一个上了大学的孩子提供暑期公益组织实习;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份加强健康保障,一份每年赔付额达400万元的意外和疾病住院保险;为每一个孩子建立一份人生成长档案,记录陪伴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孩子大学毕业的那年生日,我亲手交给他(她)。我们希望为每个薪火宝贝提供像“家”一样的温暖陪伴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仍有完整的爱,有足够的力量去积极面对人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
⑥曾有一个好朋友跟我说,看到我在一个被邀请参加活动午宴的场合,主桌上没有我的名字,附桌上也没有我的名字,我仍然坚持没走自己搬了一个発子在附桌上挤着坐下的情景,他说他看到这个情景特别难受,说如果你还在继续当书记何至于被人冷落成这样。我当时笑着跟他说可是我已经不是书记了呀,为什么我必须一直享受书记的荣耀尊重呢。我在决定转场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有可能面对的这些落差,事实的发展也大概如我所料,曾有多年很关心支持我的朋友,慢慢就联系不上了,发微信不回复,约见面不再理会。我知道的原因大概是一些人对我辞官不做有些失望,也有的可能觉得我成了一个“高级叫花子”,对我敬而远之。面对这种状况,我也并不难过。就算被当作“高级叫花子”,也不是一件令人羞愧难过的事情,要知道有些极端弱势群体,弱到连乞讨的声音都发不出来,我愿意帮他们发声。虽然平台变了,我还是我,“天空海阔,要做坚强的泡沫”。我感激那些与我同行的人,感谢那些为我鼓掌的路人。而与我渐行渐远的朋友,我也微笑作别,尊重彼此的选择,不道德绑架。人生是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我对我的选择很坦然。“洛阳亲友如相间,片冰心在玉壶。”
⑦脚下虽有万水千山,但行者必至。这些年网上有很多写我的文章,我最有感触的是那篇《山路带我回家》。我喜欢这个题目,我们终需远行,我们终将回家。从精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啊。终其一生,我们都需要找回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有时候背着包走在路上,那种不知道下一个驿站在哪里的苍茫感,让我感觉越过人生的山丘重回青春。记得大学时唱过的那首根据弗罗斯特诗歌改编的《林中小路》,“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我来到岔路口伫立了好久,一个人没法同时路上两条征途,我选择了这一条却说不出理由,也许另一条小路一点也不差,也埋藏在没有脚印的落叶下,那就留给别的人们以后去走吧,我选择的这一条,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有幸在即将满31的年纪,
读到了这样的好书,
对于这本书有太多心得想分享
无奈胸中墨少
愿更多人知道这本书人、故事
亲情、爱情、友情,
书中都有最好的模样~
相信我,它会给我们力量
会给我们人生指明方向
别人家儿子的给父亲写的跋
别人家妻子给老公写的信
陈行甲读后感:转自知乎清华力学博士罗承成所写:(原文链接可阅读原文)
我最早是看到“远方文学选刊”的公众号得知了陈行甲师兄的事迹我有感于他当县委书记时的种种遭遇、他亲民的为官作风、他种种创新的举措以及对巴东的改变、他清廉和高尚的品格、他的坚持和他的选择。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震撼,这种有理想、有操守的党员,这种真正为人民呕心沥血的官员,可以让人对政府的执政充满希望。这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始终把党的信仰牢记心中的共产党人。
然后我才知道他是清华校友,所以也可以叫他师兄。他真正践行了“行胜于言”的作风,有那种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纯粹的品格。对这些品质,我很有共鸣,它们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希望教给我的学生们的。于是我去搜索网上对他的介绍,看到了他辞职后在《我是演说家》上的演讲,看得几度流泪(理性的我其实我是一个感动点挺高的人),他没有讲自己从政的经历,而是讲自己的母亲,是小时候母亲的言行教导了他“干净、善良”的品格,只要他一直这样活着,就是纪念母亲最好的方式。
后来我在班会课上把这个视频给学生播放,因为这是活生生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播放视频的时候,有个同事路过我们班,巧合的是,她就是巴东县的人,她说他们都称呼陈行甲为甲哥。从她口中我得以确认,网上的资料并无夸大成分,他在巴东县当县委书记时,确实亲切待人、有口皆碑。
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他有一本自传,叫《人生笔记》,于是立刻下单,书到后就很快开始看。写的很好读,很有代入感。
书总共分为七章,也就是7个专题,整体和每个专题内部都是按时间顺序写。传记通常容易看得枯燥,但这本传记条理清晰、内容非常充实而不拖沓。
第一章《我和我的母亲》,讲的是他的母亲,从童年开始说起。母亲给了陈行甲良好的榜样,让他能一直坚持干净、善良的品格。
第二章《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讲的是他的爱人,从大学生活说起。他和爱人的故事是真的让人感动,是传说中爱情的样子。
第三章《如果有光,我就能看到你的眼睛》,讲大学毕业后9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踏实工作的陈行甲当过矿工,也当过镇长,但无论做什么,他都兢兢业业,努力做到最好。
第四章《人生的巴颜喀拉山》,讲在清华的学习生活。陈行甲凭着不俗的基本功成功考研上清华并努力地学习,清华的学习生活给了他认识和观念上的进一步提升,为他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认知上的基础。
第五章《密歇根湖上有一千种飞鸟》,讲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他向大师们学习政治和经济上的经验,也在生活中总结中美的异同。
第六章《在峡江的转弯处》,讲巴东任县委书记时的工作和生活。这是他从政生活最灿烂的篇章,他在五年内用种种创新亲民的举措彻底改变了巴东的贫瘠和民众的精神面貌,并创造了反腐的传奇,亲手送进87名官员和不法商人。
第七章《你好,我的下半场》,讲述他辞职后从事公益几年来的经历与感受。
在书的前言部分题目为《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文中写道:“时代给我们那一代人最大的馈赠,就是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草根。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富一代','富二代'之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怀理想,即使人生起点低到尘埃,也可以怀着'到中流击水'改变社会的梦想;也可以保持不妥协的少年气,和生活近身肉搏;也可以不富贵,但要更高贵,不因为生活的苦难把我们变成苟且的人,坚持选择自己相信的那些东西。”
这本书中所写的经历,无不体现着这种坚持理想的风骨。书中并没有详细地解释他为什么辞官从事公益,但我无比相信,无论做什么,都一定是他内心深处,认为最能实现理想、最有意义的事。针砭时弊者也不必拿他的辞职大做文章,要相信事物发展的规律,官场中出现过一个陈行甲,就一定还有一帮陈行甲,随着新一代有理想的青年源源不断地进入党政机关,相信政府的执政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科学、民主。
我的文字无法归纳出书中淳朴真实的描述给我带来的感动,只能摘抄部分读时很动容的话,按顺序附于文后。我相信你读完这些摘抄,一定会想去读读这本书的。
我从陈行甲师兄身上学到的,正如这句话所说:“我们不该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同情过的人,呼唤过的正义,渴求过的尊重,是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深植于生活世界的共通意义的根基。是这根基,让我们即便在日后形形色色的世界里体会了失落,品尝了诱惑,经历了幻灭,领受了嘲讽,也不会轻易洗去自己那层名叫'共情'的底色。”
人生笔记摘抄
第一章:
①我读小学的时候,大概是二年级学到“苦”,这个字母亲就教我说“苦”这个字蛮像人的脸,草字头的两个竖像人的眼睛,中间的小十字架像人的鼻子,下面的口就是嘴巴,所以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你读书要学会吃苦才读得好。我走过半场人生上过国内国外的学读过中外的许多书,像这句一样,有些哲学意味的话还真不多。
②我可能是从那一刻正式长大的。身边是辛劳的母亲,还有大我1岁零5个月的瘦弱的姐姐而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我应该照顾他们。
③记忆中,潘伯伯一家在村子里不受人待见,潘伯伯常年佝偻着腰,拿着个烟袋,走到哪咳到哪吐到哪,王伯娘似乎永远没梳过头,总是蓬头垢面的,因为潘伯伯动不动就打她。她总爱哭,眼里总有眼屎,就是这家人经常会到我家借盐吃,我很少看到他们还过。大体因为面子的缘故,他们时常换不同孩子来借,但是母亲从来没让他们空手回去过。少不更事的我曾经问过母亲:他们总说借,总不还,为什么还要借给他们?还记得当时母亲拉下脸呵斥我:人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借盐吃?我们不借给他们,他们就没地方借了,以后不准你说这种话!
④其实母亲自己也穷,一个多年后忆起仍然会眼睛湿润的场景是幼时印象中母亲有时会站着吃饭,问母亲为什么站着吃饭?她总会笑着说,“站着吃肯长些”,可是她是大人已经不再需要长个了,真实的原因是家里白米、面和腊肉等好吃的东西不多,每当吃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和姐姐碗里有,她碗里没有,她不愿意让我们看见她和我们吃的不一样。可是母亲仍然愿意关心那些比他更穷的人,而且总是小心翼翼的护着他们的体面。
⑤虽然没多少好吃的,但是母亲在这种贫穷状态下没有一丁点邋遢,日子过得一丝不苟的感觉。让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候,总觉得充满了愉快和温暖,那个灶口柴火烟气氤氲着的味道,在我出走半生走遍天涯之后,仍然觉得是内心最爱。
⑥大学毕业,我又回到了家乡。我被分配到了县燃化局,然后从燃化局再分到下面的矿山公司。接到分配通知的时候母亲非常高兴,弄了一桌子菜以示庆祝,席间母亲跟我说,“甲儿,你从今天起就算工作同志了,以后走到哪里一定要记着,一个要勤快,二个要干净。”
⑦工作9年后我第2次考研究生上了清华,从清华硕士毕业的时候面临着选择。许多同学留在北京,我也曾犹豫过。打电话和母亲商量,母亲的话是:“妈的要求不高,以后走到哪里,有可能的话把妈带着啊。”那时候,母亲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虽然母亲在我这里永远是报喜不报忧,任何时候打电话问她,她总是用亲切又轻松的声音说他一切都好,但是我还是从父亲那里知道了母亲的病情。我知道,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我回来。
⑧我在很多年后一直难以释怀的是,癌症患者在最后是很疼的,但是母亲在我面前从来没有让我感觉到她疼。她可以融化冰雪的笑容,让我觉得她就是很好,总觉得病会好的,觉得她真的要离开的时间还很远很远,她那么怕我难过,其实这一点才最让我难过。哪怕母亲在我面前多一些呻吟,多一些皱眉,让我提前有警觉,让我再多挤一些时间陪她说话,让我再多给她洗一次头发,让我再多给她喂一次饭,让我不至于在母亲离开时那么猝不及防。
⑨2009年阴历10月28日那天是母亲的生日...晚上8点回到家,我决定到江边去给母亲烧点纸钱。初冬的江边十分阴冷,我跪在那里给母亲烧纸,只顾着伤心,全然没有感觉到有几个黑影在慢慢靠近。突然后脑勺感到一股巨大的风,他们一棒把我打翻在地,我只能用手护着头,拼命的在地上翻滚,抵抗,混乱中,我一边翻滚躲避他们的棍棒,一边大喊,主动提出给他们钱。但是他们根本就不停手,棍棒像雨点一样往我身上落,每一棒都在用力往致命的位置打。幸运的是有人在远处看到情形不对报了警,随着远处的喊声传来,那帮人赶紧逃跑了。最终我付出断了两根肋骨和四根手指被打骨裂的代价,满身是血地得救,死里逃生。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母亲,看见母亲在天国护佑着他的儿子从魔鬼的手中脱身。案子一个星期以后破了,是4个孩子干的...一个孩子是宜昌市下面长阳县的,包括主犯在内的三个孩子,是恩施州下面巴东县的。命运就是这么神奇,两年后我被任命为巴东县委书记,在去巴东赴任的路上,我不止一次地想到母亲和那几个孩子。起初要说我不恨这些无缘无故伤害我的人肯定是假的,在巴东5年多,我不止一次地经过这几个孩子的家乡村庄。看着那些贫瘠的土地和一些留守孩子迷茫无助的眼神,我对他们也没有恨,而是从内心深深地同情和反思。我知道母亲如果在的话,她会对我说:甲儿,帮助这些孩子。
⑩母亲不仅生养了我,还遗传给了我柔软的心灵,教给我干净做人的道理。她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左右一方的官员时,可以怀着和她一样的悲悯态度来对待弱者,可以耻于在穷困的土地上锦衣玉食,从而坚守干净从政的底线。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任县委书记的5年多时间里,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政绩的话,我自己最满意的是为全县的十几万穷亲戚做了一些事情,帮这些最弱的人找回了活着的尊严,这也算是对母亲的一种告慰吧。
第二章:
①事实上第二天下课我给霞递了我的信之后,霞并没有什么反应,后来也没有跟我谈诗,也没有跟我谈字。她到底有没有读到我的那些克制的文字背后的火热,还是只是把这当做一个普通的男生对女生的逢迎,我就不得而知了。像她这种女生可能也不缺男生的讨好和逢迎,或许当时的我是真的想的有点多,但是从那天以后直到大学毕业,我一直小心翼翼的珍藏着那张纸,把它夹在枕边书《约翰·克里斯朵夫》里当书签用着。
②然而意外的惊喜马上降临了。不久后的一天,霞在上课后抱着一堆书跑了几步追上我,跟我说陈行甲,你愿不愿意帮我一个忙?我说当然啊,是什么忙呢?霞说我在忙着申请美国学校的研究生,你可否帮我抄写一些材料?我几乎是带着感激的表情说没问题啊,于是霞把从图书馆借来的几本书给我,把需要抄写的内容告诉我。
③记忆中整个大四的下学期天空都特别的蓝。那时比较难的课程大多已结束,论文写完就比较轻松了,有时候傍晚时霞会推着自行车到我寝室下面喊我的名字,我便马上到二楼寝室窗口探出头,跟霞打个招呼,然后洗一把脸飞奔下楼。霞的自行车虽然是买的二手的,但是比较新,我买不起自行车,霞也不要我借其他同学的车,一般就是我骑着她的车,她坐在后座上。我们从学校后门出去,穿过油料作物研究所的大片油菜花田,到沙湖边去散步。...那时我们已经无话不谈,通常晚上9点多的时候,我们还并排坐在沙湖边谈天谈地,霞喜欢听我唱歌,尤其喜欢听我唱罗大佑的《闪亮的日子》,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赵传的《我一直以为你知道》,无鸣的《林中小路》,听了很多很多遍都不腻。这些歌后来简直成了我们俩共同人生的写照,只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就像青春岁月里两只孤单的飞鸟,在这片水域遇见彼此,触碰到了对方的羽毛,看到了对方眼神中清澈的光。茫茫的天空,哪里是我们的去处,我们都不知道,可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此刻简单又欢欣的流连缱绻。
④分配的方案定下来,我和霞彼此已经知道对方要去哪,可是我和霞一如既往的相约傍晚一起出去散步聊天。一次霞提议我们去武汉长江大桥看夜景,霞穿着红色的衬衫,黑色的大摆裙,我们俩第一次在长江大桥的桥墩处拍了一张合影,一块钱的照相费还是霞出的,我们沿着长江大桥走过去又走回来,江风吹着霞的长发飞扬,霞的笑声也随着江风在飞。晚上9点多我们启程回学校,坐76路车从汉阳门站到离学校500米左右的车辆厂站下车。那天人有点多,我先下车,霞刚一只脚跨下车时,公共汽车司机似乎已经准备启动车子了,我赶紧一把扶住霞的手让她靠着下车站稳。霞平常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有时会扶一下我的腰,除那以外,这是霞第一次和我正式的身体接触,我拉着霞的手从公共汽车站走到校门口的路灯下,我们都没有说话,通过手温感受着对方的呼吸。
⑤班车离开校园驶往家乡的方向,我最好的青春也留在了校园。我没有一丝伤感,我在这里遇见了少年时读过的童话中公主一样群裙裾飞扬的霞,愿意永不厌倦地听我说话听我唱歌听我念诗的霞,让我忘记了自己身上来自山村的土气和寒酸的美丽灿烂的霞,我好知足。
⑥夜深人静之时,一遍一遍地看霞留给我的那张写着霞的哥哥转霞收的通信地址。我该给她写信吗?写了又如何呢?眼下的暌隔天涯衬托着曾经的近在咫尺,和霞在一起的一幕幕真实的得像假的一样。理智告诉我,最好别写信了,就让美好的回忆留在过去吧,可是内心里时常会跳出那张纸条,这样熬到7月底,我提笔给霞写了第一封信,告诉他我的近况,也问候和祝福她去广东一切顺利。
⑦霞的信是是热烈的,她告诉我收到我的信高兴得流泪了。她说毕业分开后才知道我有多么好,她回家只过了几天就在天天问哥哥有没有寄给他转霞收的信,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直到今天...我把霞的信贴在胸口一遍遍的读,然后铺开信纸给霞写信,抬头我直接就是写的亲爱的霞,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用亲爱的这个称呼,第一次说我爱你,夜晚的灯光下,我在心中对着霞狂喊着这三个字,我不管了,不管你在哪里,不管我在哪里,反正我要说我爱你,我要让你知道我爱你,我要让全世界知道我爱你。霞热烈地回应了我,霞在信中流着泪,答应了我的求爱,霞在信中拥抱了我,我们的第一次拥抱是隔空在信中完成的,我和霞的爱情就这么正式开始了。
⑧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一年,两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刚走进社会,也会互相交流身边的人和事,我渐渐的感觉到我和霞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了。...我决定不等霞开口,我要先结束这一段虚幻的,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了。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在灯下流着泪洋洋洒洒给霞写“最后”一封长信,告诉霞我的自知之明,告诉霞我不能陪着她走后面的路了,霞的天空很大,而我只是一只笨鸟...霞的回信迟了好几天,信很长,但是冷静克制。霞说理解我,他不怪我...那个时候我开始相信命运,我和霞太不同了,我们不是一个平行世界的人,就像两列面对面驶过的列车,曾经在同一个站台擦肩相聚,却是为了分离,最终逃不过各奔东西的命运。
⑨再次得知霞的消息是在一年多后的1994年夏天。...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加班,父亲找过来告诉我,刚才有一个说普通话的女同学给我打电话来了说是我大学同学现在在广东工作得知我不在家里说明天晚上的这个时间还会再打来。...我当时在办公室兴奋的要跳起来,忙不迭的问父亲是个什么状况,父亲说的不是很清楚,我立马和父亲一起回到家里,我和父亲母亲一起,把刚才那个电话的每句话每个细节详细地复盘。是霞,是霞,是我的霞又回来了!
⑩1995年4月的一天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阴天,早上上班后我就收到一封信,是霞写来的,打开一看有6页纸,夹在信中,通篇没有说分手两个字,但是那种对我们的未来不知所措的痛苦彷徨,分分明明的表达出了分手的意思。我把信叠起来放进信封,我的身体是麻木的,我的头脑也是麻木的,像一个挨了重锤被打蒙的倒霉鬼又挨了一重锤,已经感觉不出痛了。
大约上午10:00的时候办公室的电话响了,我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了接电话的力气。平时办公室有四个人,那一刻很奇怪,三个同事都出去办事了,只有我一个人在。我撑着桌子,走到电话机旁边拿起电话,是霞。霞说,是行甲吧,我说是我,霞沉默了一会儿,说行甲你最近几天可能会收到我的一封信,收到后千万不要打开。我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已经收到了,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我已经看过了。电话那头又是沉默,大约过了3秒钟,或者5秒钟,总之是很短的沉默,霞说行甲你等我,我过你那里来,我说哦,霞说我辞掉这边的工作,我到你那边来,我沉默了一两秒说好的。那边霞就挂了电话。
后来霞告诉我那天她是在街头用磁卡电话联系的我,因为她怕在办公室打电话被人听见,放下电话,她骑着自行车狂奔回单位,一路上泪流满面,她觉得自己做了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⑪我和霞在20多年的婚姻生活里有太多的温暖记忆,几十年里我们别说动手,吵嘴的次数都屈指可数。一般的模式是,当霞有点着急上火在抢白我的时候,我就知趣地退缩,由她抱怨发泄几句算了,哪怕她偶尔有那么一丁点不讲道理时,我也会在她气头上让着她。但是我是一个非常善于秋后算账的人,我会在事情完全过去,霞的心情大好之际,选一个月明风轻或烛光摇曳的场合跟她开思想会,把她最近曾有过的些许不讲道理之处拎出来跟她摆事实讲道理,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跟她分析,直到把她说服为止。有一次居然在深夜里说得霞抱着我哭说我错了,再不敢随便发脾气了。
⑫几十年的共同生活霞改变了我很多,可以说是霞让我变成了一个更勇敢的人。在罹患抑郁康复以后,霞曾经跟我深谈,说行甲,我们当初本来一无所有,大不了我们再一无所有,我陪着你回下湾村,你会种田,我会做饭,我们还可以很好地生活,所以你不要有那么多顾忌,不要怕失去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⑬我和霞都已年近50,半程人生有太多的喜悦也有太多的苦涩,我欠霞太多了,我欠霞一次求婚,我欠霞一个婚礼,我欠霞很多很多的陪伴,我欠霞很多很多的分担。唯愿余生还长,让我慢慢补偿。...霞的这封信,戈壁同行的队友都看到了,一个戈友说他看到了传说中爱情的样子。传说这两个字,就是我和霞这么多年生活的写照。在当初我们领证的那个山区小镇,在我的家乡山村,在那个山梁,甚至是那整片山脉,霞当年勇敢地放弃广东的工作嫁到山里的故事,多年后仍然被很多人当做传奇在讲。...是的,我和霞的故事,就是传说,一个我在童年的山谷中不曾梦到过的传说,一个我在少年的求学路上不曾想到过的传说,一个我在青年的迷惘中不曾奢望过的传说,一个山村穷小子被命运眷顾将童话恩赐为现实的传说。
第三章:
①在矿山公司的两年时间里,我走熟了几个矿山的每一个巷道,每一次在暗黑的巷道里看到那些若有若无的光点,我就知道那是一个或几个兄弟的眼睛在回照我头顶矿灯的光。大学时一直放在床头的《平凡的世界》,此时真实的走进了我的平凡的世界。
②我自己带头承担的是几个最远村落的孩子,找到这些孩子时,他们都已在田间地头,跟着大人忙碌,晚上在这些孩子家里座谈详细了解情况,各家有各家的苦,但是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家庭实在困难,上学的花费对这些脆弱的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是觉得上了学也没什么用,小孩已经识字不是文盲,够用了。说服这些家长的过程是比较难的,几乎每一户都是或大或小,帮助解决了一些困难,才达到让家长同意孩子重新上学的目的。...最终我们艰难的完成了任务,将这近千名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入学而没有入学的孩子们找了回来。
③我担任镇长要过的第一道关,是如何处理好和新旧两个书记的关系。...他们之间以前的故事我不听也不传,就是尊重再尊重,请教再请教。...时隔多年,再忆起与两位老书记的交道,我仍然对他们充满了尊敬,因为无论他们身上有多少局限性,无论他们在当地官场的毁誉,我在和老百姓的交道中,都能感受到这两位都是踏踏实实为当地的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的好书记。
④从那时,乔长润一直到上完初中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我负担的。虽然我两年后就离开了水月寺镇,但是无论是在清华读书还是后来辗转到各地工作,我每年至少都会去向琼家看一次,有时也带着爱人孩子一起去。2006年我从美国读书回来,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去向琼家的时候,向琼说,女儿跟着别人出去打工了,由于不知道我的地址,走的时候留了一封信在家里让妈妈转给我,他跟妈妈说陈叔叔一定会来的。很多年后想起“陈叔叔一定会来的”这句话,还是会眼角湿润,向琼一家在贫苦岁月中对我的期待和念想,是我人生中莫大的正反馈。
⑤与老百姓打交道除了温情的记忆,也有一些充满遗憾的往事。当镇长的第二年,处理过一个棘手事件,红水河村出现一个计划生育超生危险户,一个30多岁的男性青年娶了一个打工时认识的,离过婚的妇女,这名妇女与前夫已经生过两个孩子,按照当时的政策就不能再生了。...最后矛盾交到我这里,因为这位农户提出:“要我引产可以,但是必须让我见一下陈镇长,我再引产。”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年计划生育的难度和力度,那是对基层工作一票否决的极其重要的工作。...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见她。那天傍晚我去村里见了这对夫妇,70多岁的老母亲见到我就要下跪,我迅速上前扶起了她,老人讲他有三个女儿,只有这一个儿子,三十几岁才讨到老婆,从她儿子这边看是第一胎,怎么就不能给他们家留一点香火?那一晚我面对的是一直痛哭的婆媳和一直在旁边擦眼泪的汉子,他们一家人的押的最后的宝,是传说中体察民情好说话的陈镇长最后能帮他们通融,可是政策的红线在那里,我能表态放过这一家吗?不能,我甚至当着他们的面连眼泪都不敢流,无论内心里多么同情都不能,我只能翻来覆去地反复跟他们讲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反复地跟他们讲,家里无论还有其它的什么困难以后都可以找我。最后走的时候,身后绝望的哭声走出好远还能听到。第三天镇计生干部告诉我,这名妇女在镇卫生院引产了,这个难题算是解决了。可是我难受了很长时间。
第四章:
①在清华脱产学习的两年时间,是我人生的巴颜喀拉山。长江和黄河在巴颜喀拉山源头分岭,我的人生之路在这里分岭了。多年后当我登临巴颜喀拉山的时候,我心里想起的就是当年的清华岁月。
②在清华园里度过了最初的彷徨犹疑的日子,我下决心调动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来追赶。我渐渐在清华园里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睡觉前把自己当天的课程大略捋一遍,然后用一个小本本把第二天的时间安排到小时,甚至包括吃饭午休以及路上走路的时间,整体上排,争取不浪费一点学习时间。清华园里教室楼和图书馆占座永远是一个难题,我后来就发现了一个破解的好办法、就是只要晚上没课,我就在稍微晚一点去可以上自习的十食堂吃饭,然后在那里占据有利地形直接开始自习。每一次晚上10点前响铃示意熄灯的时候,就是我起身收拾书本的时候。然后把书包送进寝室,到西操跑五六圈,回来洗澡,接着写好第二天的时间安排表后睡觉。这种学习状态我一直保持到清华毕业。
③出国前一直跟班授课的华科外语系许主任给我们送行,他走到我面前轻声对我说,“行甲,从你身上我还是能看出清华并非浪得虚名的”。很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那一刻眼眶湿润的感觉。对于我这种侥幸考进清华的人来说,清华就像一个华贵的母亲,而我只是一个褴楼的孩子。虽然母亲从不这么想,她温暖地爱着每一个她所生的孩子,但是我总是在怕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的母亲,辱没了母亲的门庭。所以,我一直用尽全力地奔跑。只有在奔跑的汗水中,我才不会怀疑自己的身世。这也是离开校园两年后许老师的那句话,差点让我流下泪来的原因。
④毕业之前,我又在施祖麟老师的指导下,把这篇论文从7万多字将核心观点浓缩成一篇1万多字的文章《解决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的路线图设想》,施老师亲自打磨修改,然后施老师和我共同署名在致公党中央的杂志《中国发展》上发表。这一段经历也让我和施老师有了特殊的师生情谊。施老师是清华大学资深教授,名满天下且桃李满天下,毕业后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任县委书记后期,曾两次上《新闻联播》,四次上《人民日报》,施老师看到后很高兴,亲自打电话来鼓励我。施老师说他担任导师的一个学生,也算是我的学长和师兄,当时在国家重要部门担任正部级领导,施老师说我有机会到北京时可以带我拜会这个学长向他请教。我曾经想过是否请施老师带领拜访这位学长,后来仔细琢磨还是觉得我那时从工作上确实不能跟学长连接,学长在重要岗位上必定十分忙碌,如果没有什么事仅仅是以学弟的身份去见面请教实在是有些冒味和不妥,有攀附之嫌。所以在那几年里都没有响应施老师的这个提议。这位学长后来成为副国级领导,我每每想到还是很欣慰自己当时没有去冒味打扰。我投身公益后一次受王名老师邀请回学院做讲座,恰逢那天学院给施老师举行荣休仪式,我也作为众多的学生代表之一见证了施老师的荣休,施老师虽然已是满头白发,但是在我们学生面前,他的脸上满是儿童一样的笑容,衬得脸庞红润润的。2019年初,我参加《我是演说家》电视节目夺冠,施老师在决赛播出的当晚给我发了一条带着一串感叹号的信息:“行甲你好!看了你的演讲,十分感动,也真正理解了你的一切举动!一个字,真!两个字,纯真!三个字,真善美!一个人只有这样活着,才真正有价值,才真正对社会有贡献!”
⑤回想起来,清华园的两年学习生活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两个角度都丰富和改变了我。陪着我迎风奔跑的东操西操,陪伴我静心思考的荷塘月色,见证我青春汗水的清华学堂,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皆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清华园的无边风物在校园岁月中浸润了我的灵魂。当年在校园里听过的那些大师课,经历的那些难度大的严格考试,参与的那些闪耀着火花的热烈讨论,学到的那些 evidence-baed的思考方法,让我领略到行胜于言的精神,体会到明德为公的风骨正是我经历的这些,让青春的我感受到了一种召唤,让我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我在这里看清楚了自己最终要成为一什么样的人。
第五章:
①讨论到孩子们的教育,Pam告诉我她在家里开 Home School自己教育孩子,她说 Home School在美国不仅合法,而且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自己教育孩子。交谈中我了解到在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公立学校都是免费教育,所以开 Home School很明显比送孩子上公立学校成本要高得多,至少要牺牲掉妈妈的工作机会。他们谈到采取 Home School大致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公立学校的无差别教育他们认为质量不行,私立学校往往又太贵。不少家长认为自己教育孩子更能因材施教,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哪个老师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家长更能在 Home School过程中发现孩子的特长,培养他们的特长。二是 Home School可以避免孩子在公立学校可能受到的一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比如吸烟、酗酒甚至逃学偷窃等。很明显Hal夫妇对自己做孩子的 moral teacher(道德教师)更有信心。三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更合理的家庭结构,父母更多地和孩子在一起,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紧密。Home School的孩子每年可以参加全美统一的公立学校的年级考试,从而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在上大学之前,孩子们则要参加ACT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作为申请大学的基础。
②在美国期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是2006年5月1日,那天芝加哥地区湖北同乡会在 Chinatown(中国城)的会宾楼宴请我们湖北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代表,特邀了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刘参赞和包参赞出席,20多位湖北老乡到场。但是在我们的聚会中发生了一件十分不幸的事。同乡会会长黄镇东邀请了全美中国和平统促进会副会长侯大正先生出席我们的聚会...侯先生那年62岁,5岁随父亲从成都到台湾,25岁从中国台湾来到美国,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候先生已是非常成功的工程师和商人。几十年来,侯先生一直是海外的祖国统一的呼吁者和推进者,担任着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副会长和芝加哥分会会长,他自己的公司就是芝加哥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大本营,要场地就提供场地,要经费就提供经费。侯先生虽然看起来精神型。但其实身体不大好,前几年还动过心脏手术。那天参加我们的活动,侯先生非常高兴,他在发言中先是简单介绍了他几十年的经历,然后他说给我们讲个故事,他讲到几十年前亚特兰大一家报纸曾经以 They are all Chinese(《他们都是中国人》)为题登过一篇文章,就在他刚讲到这里时,不幸的事发生了,侯先生突然停下来,然后马上支持不住倒在台上。我们马上冲过去试图扶起他,当时在场的邱先生是医生,他迅速指挥我们把他放平,然后立即开始给他做人工呼吸,有人马上拨了911,大约5分钟之后,急救医生就赶到了。五六个医生就地赶紧给侯先生进行了急,救处理,然后把侯先生抬上救护车送去医院。黄会长安排了四个老乡陪同去了医院,然后剩下的五六十人继续开始晚宴。说实话,由于惦记着侯先生的安危,这顿饭我们都味同嚼蜡。在匆匆结束晚宴后,同乡会的代表和我们几个学生代表赶到医院探望,我们都在心里祈祷着。晚上10点半,噩耗传来,由于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侯先生已经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满眼是泪,我和侯先生素昧平生,但是我觉得他是我的亲人,他亲切的笑容已牢牢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由于离得近,他倒下去之后。我是第一个冲过去抱他的人。在大家赶到医院后,侯先生的太太强忍悲痛,和大家一一握手。感谢大家的关心,她说这也许是天意,侯先生一直在做着他喜欢的事,他认为有意义的事,他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至少他自己是高兴的,也算是可以告慰自己的心灵:他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离开人世的。
③6点多,我沿着湖边散步到不远处的小岛。此时的太阳已升出水面不少,随着天色大亮,湖面一点点变成了金黄色,微过,映在水面的阳光轻轻荡漾,就像一束燃烧着的火苗。站在清澈平静的密歇根湖畔,我知道这里注定会是我人生当中值得回味的驿站。我一生都会记得这片美丽的湖,就像记得一个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第六章:
①网络上有民意,思考再三,我决定专程到县委宣传部办公,全面改版长江巴东网,做了很多听取老百姓意见的尝试,打开本地论坛欢迎大家进家门说话。为了加强与网友的沟通,县委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巴东县网络與情及时回复管理办法》。我精心准备了对全县网友的致辞,欢迎大家提批评意见,希望大家多一些理性,多一些建设性。在那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随着本地网络放开言论,网上论坛越来越活跃。与以前工作过的几个地方相比,巴东最大的不同是一些网友提批评意见不是光说事儿,而是出言必伤人,什么话都往极端里说,往往带着尖刻的挖苦讽刺,跟帖的也会越跟越气,不少的话含着仇恨的寒意。不少网友对县委政府即使是再明显不过的正面努力都含着一种深深的敌意。我给网络中心的同志定了一个规矩,只要不是违法的侮辱、攻击谩骂,网友的帖子让他发,不要删,党委政府要有听不同声音的气量。再说,与其放任他们在天涯、凯迪、百度贴吧去乱骂家乡,还不如开门把他们请回来,我们自己人一起在家里说。那些天里我每天晚上忙完睡觉前都会上网去和网民交流,我注册了一个马甲,连管理员都不知道那个马甲的真实身份是我,有时我也在论坛里面和几个最极端仇视县委政府的网民“虫子虫子”“小只只”“石头会说话”等交流,我给他们留言说记得小时候村子里一些贫穷的家庭,那些成天里话没个好腔,险没个好相,看什么都不顺眼,总在抱怨争吵的家庭,过了多少年仍是穷得可当响。倒是那些家庭团结和气,勤扒苦挣的,慢慢地都走出因。巴东现在就是一个贫困的大家庭,我们是不是多提建设性意见少一些怨气戾气呢?可是这种声音一上网就会被骂被讥讽,感觉巴东的网络像是一个愤怒的叛逆少年横竖看父母不顺眼,有时更像是一只头上长着角的愤怒怪兽在横冲直撞。过了一段时间宣传部网管中心的负责同志向我汇报说是不是适当删帖控制,我坚决地制止了。我说让大家说话天塌不下来,让大家发泄出来,至少我们知道他们最在平的点在哪里,那些点或许就是我们做得不好和不够的地方。话虽这么说,其实我的内心是充满了焦灼感的,在我到巴东两三个月马不停蹄地采取了很多举措后,网络论坛上一批网友仍非常顽强地对县里“五个严禁”狠抓作风建设,“全县干部结穷亲”贴近困难群众的一系列措施要么选择性忽视,要么选择性仇视,对党委政府的一切作为都满含恶毒地讥讽。我一度也不知道这么恶劣的社会生态到底是怎么了,我在深夜的灯光下自问,我的贫穷艰难的巴东、怨愤戾气的巴东,我到底该怎样来当好这个大家庭的家长?
②我渐渐地明白,除了正常上访的老百姓以外,还有在政府大楼里上班的人员在指挥这事。他们不光指挥上访人员在任何我回到县委政府大楼的第一时间堵我,还有更阴的招数,就是我刚到巴东一周时间,我的手机号码不知怎的就全县皆知了。从到巴东第七天开始每天收到很多老百姓的直接电话和短信,上班的时候、开会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都有人打,晚上洗澡的时候也有人打,最晚的电话直至深夜12点多还在打给我。一次我在州里开会,下午4点多,我正在会议上发言,溪丘湾的一个老百姓给我连续打了14个电话,只要不接,就稍隔一会儿再打,就是那种你不接,我一直打,非打到你接电话不可的架势。等我发言结束抽空接了电话,他说你是陈书记吗?我说是啊,请问您是哪位?您有什么事吗?他说我是溪丘湾的老百姓,别人说这是你的电话号码我不相信,我要打了试试看,然后说了没几句就把电话挂了。刚开始我还纳闷,我才来不久,我的办公室电话号码公开是常理,可是我的手机号码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啊,怎么会突然一下这么多找碴的老百姓和常年的钉子信访户都知道了呢?一次深夜有个信陵镇老百姓打电话,向我反映家里下水道不通要我安排处理,措辞很不客气,态度很激烈,“你连一个下水道都管不好,当个狗屁的官!”我听他说完之后忍不住问了一句:“您是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的呢?”他说是一个干部告诉他的,再问是哪里的干部时他就支吾着挂了。邮箱里有人干脆直接警告我:“你来的时间不长,搞这么多名堂,整了这么多人,别以为你是神,你没来,巴东也在天天吃饭,也吃得好好的。”我终于明白了,我身边还有这样的干部,在等着看我的戏,甚至已经开始在导演这场戏了。你不是表现得亲民吗?让你亲个够吧。你不是说干部要贴近老百姓吗?让你贴个够吧。
③最让我沉重的是那么多老百姓生了大病的求助信,刚到巴东几天就收到第一封求助信,是东壤口镇一个患肾衰竭的女孩子的信,我还吩咐县妇联和乡镇马上行动给予帮助。但是接连不断的信件过来,动辄都是欠着十数万元医药费、等待救助的患者,面对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我感到如此的无力。我的巴东太穷了!想到老百姓无助的期望,翻翻捉襟见肘的财政,想想几个月前在宜都任市长时还雄心勃勃地想实现全市免费医疗的梦想,恍如隔世。
④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县委中心组的学习制度,以前每两个月一次的县委中心组学习都是外请党建专家来讲课,我决定从下一次开始每次安排一个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以及一个县直的局长讲一课,书记镇长和局长们的讲课顺序抽签决定,每一次的讲课主题由县委确定,题目和内容讲课者自定,讲课内容录像制作后在县电视台播出,是骡子是马拉到全县人民面前让老百姓看看。通过这种制度设计倒逼乡镇书记镇长和局长这些重要干部学习思考,提高水平。
⑤我很自豪的一件走近老百姓的事,是信任人民群众,赋予全体老百姓公开评价千部的权利。干部的表现好不好,民心是杆秤。一个干部只有群众说好才是党组织信任的理由。有些干部只看领导脸色、不看群众需求,只联系上级、不联系群众,对其工作评价也是年终由领导说了算,形成领导认为好、群众感觉差的状况。我在巴东的探索是县委委托第三方独立开展民意调查,通过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家公司,将全县所有群众的电话号码采集进了数据库。第一批群众评价干部的电话访问随机打出去4800个,有效接通了28000个。这次的民意调查针对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分别问老百姓5个问题:“1.你找你们乡镇书记(镇长)办事,或者听说别人找他办事,他的态度好吗?2.你对你们书记(镇长)在给你们解决实际困难方面还满意吗?3.你们书记(镇长)经常到村里或农户家走访吗?4.你感觉你自己的生活水平这两年有没有提高呢?5.你见过或者听说过你们书记(镇长)插手工程项目建设吗?”这5个问题分别对应“德、能、勤、绩、廉”五个考核维度,老百姓不同的答案对应相应的分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基数够大,结果就一定是公正的。调查结果出来与我平时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信陵镇综合排在第一。这个镇的书记、镇长平时在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上、作为上确实是不错的。巴东把民意调查满意度作为组织评价考核干部表现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县委出台制度规定,在可比较范围内,对群众满意率排名后20%的单位不得评先表模、领导干部不得提拔重用,就算你有再高的学历,有再大的领导为你打招呼都不行,用这条制度卡死群众评价不好的干部的晋升之路。对民意调查满意率达不到60%,群众意见较大的领导干部必须作调整。这是一个倒逼干部眼睛向下的探索,效果是积极的。
⑥除了走地面的群众路线,我还带着全县干部走网上群众线。十几年前在清华的课堂上,胡鞍钢老师曾预言,下一步拉开贫富差距的元凶将是数字鸿沟。也就是老百姓跟信息社会的接驳度。回到基层,我感受到老师的预言确实变成了现实。偏远贫困山区对信息社会的无知、无视,不断在拉大山里山外的距离。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和县委班子谋定而后动,在清华大学和中社会扶贫创新协作办公室的帮助下,通过信息化实现了“农民办事不出村”。巴东山高路远、地广人稀,最远的村离县城250多公里,一个来回需要花2天时间,群众进城办事难的问题曾长期被百姓话病。从2013年4月开始,巴东县将推进“农民办事不出村”信息化项目作为突破口,让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政务类、商务类等服务事项。自2014年起,在这个信化平台基础上,运用“农民办事不出村+”理念,增加了金融、电等多项服务功能。2015年7月7日开始,巴东每月选择一个偏远村庄举办“农村信息赶集”活动,编发农村“扫网盲”读本,并将“农民办事不出村”服务平台和一家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成集实体网店、信息发布中心、特色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新型信息服务中心。
⑦在村庄开通网络的基础上,我决定在全县开展新时期的扫盲运动一一扫网盲。从2015年7月7日开始,每个月逢日月同数的这天,在一个偏远村庄举办农村信息赶集,每一次我都到场参加。说到赶集,大家的印象就是老百姓背着农产品,手揣毛毛钱或者块块钱,在集镇上沿街为市卖东西买东西。农村信息赶集则是在偏远村庄的村委会旁边的空地上,一字排开摆上8到10个竖立2米高的大Pad,我们在现场教老百姓学会用Wi-Fi上网,给大家派发由我来担任主编的《巴东县农民扫网盲读本》,教农民学会上网,学会通过网络了解山外的信息,学会通过网络买东西卖东西。全县有条件的村委会都开通免费Wi-Fi,接入名统一都是“gongchandang”,我想让老百姓知道,是共产党在给老百姓提供信息基础设施,让山村封闭的老百姓跟上互联网信息社会的步伐。
⑧巴东地处偏远,重峦叠嶂,地无三尺平,发展工业空间有限,农业也只能靠特色农业。但是巴东地处长江三峡的巫峡口,大山大水孕育着大美,这里千年文脉不断,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一张绝对的好牌。旅游是注意力经济,必须向外界宣传推广。否则无论你多美,孤独地美着也是不行的。为了节约宣传成本,同时考虑到宣传效果,我自己出镜录MV演唱用于巴东旅游推广的县歌《美丽的神农溪》,这首歌原打算请一个知名歌星来唱,4分钟,对方要价20万元,我让旅游局长去讲价,讲不下来,我有点心疼这钱。电视台台长刘波说:“在神农溪听陈书记跟艄公对过歌,陈书记唱歌还不错,又有知名度,要不请陈书记唱个试试。”到底是非专业,我在录音棚录这首歌的时候有一个音唱破了,不过录音师说破了正好,书记为旅游代言,重在参与,嗓子越破越接地气。放到网上,一个晚上的点击量就达到了15.5万次,这是一个一般的二线歌手都难达到的点击量。后来我又和清华校友策划翼装飞行世界杯巴东分站赛,自己上阵持“秘境巴东”的旗子直播从300米高空跳伞,宣传巴东的奇山异水。这些举动给我个人带来一些争议,被媒体称为“网红官员”。相比实实在在的宣传效果,我个人的那点毁誉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人民群众是喜欢的。后来每逢假期,神农溪、巴人河等各主要景区爆满,所有停车场完全塞满之后,公路上还停了几里路。很多干部加班加点搞服务,大家乐此不疲。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6年5月茶店子村有个农民新开的农家乐,曾一天接待了300多名游客,收现金12500元,他们家除盐和味精之外,全是自家产的,纯收入应该在60%以上,他们家忙到很晚收工的时候,这个农民数着数着钱就哭了,幸福地哭了,因为他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想到会有今天。
⑨我在巴东的这些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巴东执政的后期,全县的民风相比最初出现了几乎180度的逆转。“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深入人心,信访量断崖式下降。我走之前,巴东共举行了17次不同偏远乡村的信息赶集,每次我都一定到现场,每次都有上千名村民参加,最多的一次现场达5000人。现场极偶尔也有老百姓向我反映情况的,但更多的是老百姓争着和我握手,围着我照相,无论老少,大家都叫我“甲哥”。几乎每一次都有好多老百姓把他们的孩子塞到我怀中,让我抱着他们的孩子照一张相,说是好鼓励孩子将来好好念书。有意思的是,民风变了以后,当年在某些干部眼里的刁民好像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我们的朋友。
⑩我在巴东的5年多时间,对巴东干部的最大影响是扭转了全县基本的政治生态。我到巴东之初就在大会上对着台下的干部,也通过直播的镜头对着全县的干部说我不会受大家的钱,我甚至在我的宿舍外安装了摄像头,告诉大家在非工作时间我不会在家里接待干部。可是很明显大家不相信县委书记会真的不收钱。当年底春节前仍有一些干部试图给我送钱,而且还是我认为能力很强的综合素质不错的干部。这是尤其让我难过的地方,就是大家已经不相信了,就像不相信猫儿不会偷腥一样不相信县委书记真的不收钱。
⑪关于我在巴东和腐败分子作斗争的事,这些年老百姓以各种版本在流传,这大约说明了民心所向,反腐是老百姓认为绝对正确的事。回想起来,这场豁出去的战斗最胶着的时候,我在2015年3月2日县纪委全会上的那篇讲话是分水岭,这是我正面跟腐败分子团伙亮剑的标志。
⑫这场战斗,我和巴东50万名老百姓一起,获得了完胜。按规定副科级以上干部双规或者直接抓捕都需要县委书记亲自签字,一些社会影响大的商人要动的话也需要县委书记签字,那段时间前前后后我亲自签字双规或抓捕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多达87人,接牵连出5名县领导,还牵出了2名州领导。由于县领导由州纪委直接查办,州领导由省纪委直接査办,有很多案情是结案后才将跟基层相关的部分反馈下来,由基层处理相关后续事宜。我最恼火的是原县长刘冰和原县委副书记薛昌斗被抓获以后,交代出来现在还在巴东重要岗位上的给他们送过钱的领导干部多达81人。这些人按要求都必须处分,但是由于牵扯面太宽,我也要区分一下情况,这些人当初到底是被迫还是主动送钱,毕竟工作还是要有人干,我也不可能一夜之间统统撤掉这些人。最后的处理办法是处分了一部分人,对情节相对轻微的人通过诫勉谈话的方式批评教育。
⑬2015年6月25日,我在省委中心组学习时就“严以修身”做主题发言,在东湖梅岭礼堂,全体省四大家领导参加,所有的厅长在后面列席旁听。说实话那天非常紧张,紧张倒不是因为在全体省领导面前发言,而是和我的人生偶像吴天祥老师一起发言。听吴天祥老师讲的时候,我忍不住热泪盈,再一次受到震撼和教育。我在发言中汇报了四点体会: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我感觉活得才有力量;做一个干净的人,我感觉活得很轻松;做一个有爱的人,我感觉活得很幸福;做一个心存敬畏的人,我感觉活得才踏实。最后,我谈到一个县委书记,就是党在一个地方的形象代言人,头顶三尺有党性,县委书记是干部群众精神的灯塔,行动的坐标,道德的尺度。
⑭那段时间,我时常去巴东县城背后的大面山顶,长江最大的急转弯就在大面山脚下的巫峡口。从山顶俯瞰,滚滚长江从天边奔涌而来,遇到大面山的阻挡向右急转弯九十度进入西壤口,然后在不远处的官渡口转入开阔平静的江面。站在长江三峡的巫峡顶,我想起了唐德刚讲的“历史的三峡”。历史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实隐喻了我们的人生,一个追求理想的灵魂就像奔向大海的河流,路途注定是艰难曲折的,但是只要向着大海的方向不变,最终会绕过那无数的漩涡和暗礁,奔向一马平川东流入海。在巫峡云巅的山顶,我悟到了自己应该怎么做。要解决看似复杂难解的题,不能停留在问题产生的层面来求解,因为如果在这个层面有解的话问题就不会产生了,我必须提升维度来思考和谋划。把人生长河看远,把个人名利看淡,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⑮我最终的选择是在任期届满后辞去公职,然后以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上书中央,反映基层一些行政文化的弊端,而且写出我的思考和建议。这项工作必须是纯粹的、无所顾忌的,半遮半掩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只有在我彻底辞去公职的情况下,才能证明我做这件事的纯粹,也才能实现这件事的纯粹。做出这个决定时,爱人跟我提到了谭嗣同,我觉得我比他幸运得多,他选择牺牲生命来证明和实现一件事情,而我并不需要牺牲肉体的生命,只需要牺牲世人眼中的政治生命而已。而这种“牺牲”,对我来说并不存在。我从下湾村出发,人生起点低在尘埃,从来没有想过要当多大的官。整个从政生涯,每一个岗位我都只是当成一份必须做好的工作而已,也得到了服务过的老百姓的认可,我可以没有遗憾地转场。……如果说人生好比爬山,上半场这座山,我已经到达了山顶,已经没有遗憾。假如命运给我机会让我把过去的岁月重过一遍的话,我确信不能做得更好。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这场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而且胜利了。人生下半场,我可以轻装上阵去爬另一座山了。
⑯和巴东最后的离别是温暖的。网上巴东老百姓的留言铺天盖地,我珍藏了不少,后来投身公益后每每遇到挫折备感疲倦的时候都会找一些出来看一看,这于我有充电的功能。走的前一天我分别和新任县委书记单艳平和新任县长郭玲单独长谈,嘱托每项我认为重要的工作。艳平说跟在你这样一个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之后做县委书记,我是有压力的,但是我会把压力変作动力。请你放心,你定下的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永远不会变。郭玲是女性,所以比较感性,眼里一会儿就有了泪光。她说我不知道您将来去哪里,去干什么,但是请您记住一句话,无论在哪里,您一定要好好的。您只有过得好,オ会让我们这么多崇敬您的人看到这个社会的光明和希望。我笑着说不要说得这么伤感,我一定会好好的。
2016年12月1日晚上,我一个人在宿舍收拾好在巴东五年零两个月的行李,然后沿着山城的百步梯走到县委大楼我的办公室,把母亲的遗像从办公室书柜正中间取回。到巴东的第一天我把母亲安放到这里,在母亲干净美丽的目光中,我度过了丰富踏实的五年。离开前的最后一天,是时候再把母亲抱走了。回宿舍的途中我反抱着遗像,让母亲的面容紧紧地贴着我的胸口,又想起了母亲最后说的那句“甲儿,带妈回家”,眼里不禁有了泪水,但是心中充满了力量。第二天早上6点,我和司机两人在黑蒙蒙的天色中上路回家,路上越走越亮堂。早上9点,我通过好朋友一诺的公号在朋友发出《再见,我的巴东》向50万名巴东老百姓道谢并道别。
第七章:
①联爱工程的逻辑是,我们的国家太大了,贫困人口太多了,疾病种类太复杂了,所以我希望选一个“小国家”——一个400万人左右人口的贫困地区地级市做试点,以一个社会痛点难点疾病——儿童白血病为试点病种,通过对这款试验田里所有儿童白血病的兜底治疗来做一次公益社会实验,在数据和实证的基础上为国家探索因病致贫的规律性解决方法。
②和侯总的交往中,最难忘的是2018年4月17日,中兴通讯被美国作为中美贸易战的桥头堡重击,举国震惊。侯总在退休数年之后以76岁的高龄连夜出征,他拉着行李箱在机场的背影被人拍到发在网上,我看到之后泪眼模糊。...我原以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们的会议肯定会被推迟,但是,中兴公益基金会第一时间给我反馈的意见是会议照旧进行。那天的会议结束后,侯总邀请我到他家做会儿客。车子行驶在大海边,车上除了司机只有我和侯总两人。侯总与我父亲同岁,海边金色的夕阳下,他的面容温柔慈祥。侯总跟我说:任何通往光明前景的道路都不是笔直的。你做的这些探索是有意义的。不要急,厘清头绪,一步步走扎实,每天进步一点点,每月进步一点点,坚持下去就好。两年多过去了,每当想起侯总面临大事时的静气,还有他对我这个晚辈的谆谆教导,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力量。
③大病救助这一块,算是从联爱工程起步了。贫苦地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关怀这一块怎么做,我一直在打磨中。一次和好朋友李从文在深圳郊外爬山途中,谈起各自的成长经历,发现我们的过往是如此的相似。我出生成长于湖北省兴山县一个穷困的小山村,从文出生成长于湖北省通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30多年前的我们,共同经历过在绵延的大山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或放着羊群,或担着猪草,或抱着书本,想象着山外世界的样子。现在从文是一家全国业内知名的上市公司文科园林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我算是深圳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组织负责人,同时是深圳400多家公益基金会的行业组织深圳基金会发展促进会的执行会长。从文和我都是幸运的,我们通过刻苦读书考上大学,一步步穿越人生的山丘走到大海边。我们共同决定为和昨天的我们一样的今天广大山村里的孩子做些什么。
但是,具体怎么做才算是为山村的孩子们授渔呢?我一直觉得,改变贫困的根本渠道在于教育,在于教育给那些贫困孩子带来的希望感。我和从文算得上是寒门贵子,这些年人们不断在发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哀叹。...贫困人口从社会底层往上升的通道越顺畅,社会才越和谐越有活力。我相信,教育是实现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最公平、最有效的通道,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渠道只能在于教育。用社会实验的方式,探索为贫困地区孩子提供向上流动的通道,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就是我作为公益人该授的渔。
④把Attitude简单翻译成态度,并不能表达其真实的含义。Attitude表示的是孩子通过审美教育获得的对于美好事物的体悟能力,通过开阔视野获得的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通过梦想激励获得的对于人生成长的内动力。这些考试不考的能力,也是不好教的能力,往往决定孩子们通过教育这个通道来提升人生成长的效率和持续性。我的成长经历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曾经我童年时的人生目标就是当一个走村串户的木匠,因为山村木匠不愁吃不愁穿,走到哪里都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生活,曾是我见过的最体面的人生。但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课文《山那边是海》,如远处闪耀着的微微的光亮,从此改变了我的梦想。想去山外边的大海看看,就成了一直支撑着我走出大山的梦想。这个梦想对于我人生的意义,就是一直在遥远的地方若隐若现,提醒着我,召唤着我,让我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保持了刻苦努力的状态。在这方面,现在贫困地区的孩子和城市孩子比较起来面临巨大的差距。
⑤抗击疫情后期,恒晖公益基金会牵头发起了“传薪计划”公益项目,为抗疫前线壮烈牺牲的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公益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英雄的未成年子女提供长期的教育关怀服务。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我征求了多位公益同行、专家学者和合作伙伴的意见,反复打磨修改,力求项目能够扎实有效并且长期地帮助到英雄的孩子们。相比于其他几个公益组织抚恤英雄家庭的一次性资金支持,传薪计划的重点在于对薪火宝贝们长期的成长教育陪伴支持。从嗷嗷待哺直到大学毕业的全过程中,我们将为每个孩子提供每年12000元左右的教育经费支持,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至大学毕业;同时我们对每个孩子会有教育成长陪伴关怀:为孩子的身边至亲赋能,连接相关权威专家资源为他们提供心理学、教育学、营养学等知识培训,帮助他们成为孩子们的最佳陪伴者;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配备适合的志愿者朋辈导师,一直陪伴他们到22岁;每年为孩子们举办公益主题夏令营或冬令营;为每一个上了大学的孩子提供暑期公益组织实习;为每个孩子提供一份加强健康保障,一份每年赔付额达400万元的意外和疾病住院保险;为每一个孩子建立一份人生成长档案,记录陪伴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在每一个孩子大学毕业的那年生日,我亲手交给他(她)。我们希望为每个薪火宝贝提供像“家”一样的温暖陪伴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让他们在不完整的家庭中,仍有完整的爱,有足够的力量去积极面对人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材。
⑥曾有一个好朋友跟我说,看到我在一个被邀请参加活动午宴的场合,主桌上没有我的名字,附桌上也没有我的名字,我仍然坚持没走自己搬了一个発子在附桌上挤着坐下的情景,他说他看到这个情景特别难受,说如果你还在继续当书记何至于被人冷落成这样。我当时笑着跟他说可是我已经不是书记了呀,为什么我必须一直享受书记的荣耀尊重呢。我在决定转场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有可能面对的这些落差,事实的发展也大概如我所料,曾有多年很关心支持我的朋友,慢慢就联系不上了,发微信不回复,约见面不再理会。我知道的原因大概是一些人对我辞官不做有些失望,也有的可能觉得我成了一个“高级叫花子”,对我敬而远之。面对这种状况,我也并不难过。就算被当作“高级叫花子”,也不是一件令人羞愧难过的事情,要知道有些极端弱势群体,弱到连乞讨的声音都发不出来,我愿意帮他们发声。虽然平台变了,我还是我,“天空海阔,要做坚强的泡沫”。我感激那些与我同行的人,感谢那些为我鼓掌的路人。而与我渐行渐远的朋友,我也微笑作别,尊重彼此的选择,不道德绑架。人生是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我对我的选择很坦然。“洛阳亲友如相间,片冰心在玉壶。”
⑦脚下虽有万水千山,但行者必至。这些年网上有很多写我的文章,我最有感触的是那篇《山路带我回家》。我喜欢这个题目,我们终需远行,我们终将回家。从精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啊。终其一生,我们都需要找回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有时候背着包走在路上,那种不知道下一个驿站在哪里的苍茫感,让我感觉越过人生的山丘重回青春。记得大学时唱过的那首根据弗罗斯特诗歌改编的《林中小路》,“林中有两条小路都望不到头,我来到岔路口伫立了好久,一个人没法同时路上两条征途,我选择了这一条却说不出理由,也许另一条小路一点也不差,也埋藏在没有脚印的落叶下,那就留给别的人们以后去走吧,我选择的这一条,我要一直走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