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的医案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邹明亨经方医学创新讲座》
这篇文章,我真的不想写,但为了坚持医学的真理,又不能不写。因为这几天看了几篇都是我广东这边的老中医写的医案,都是治一些疑难杂症病,而他们治疗的最后结果,都没有说明显的痊愈,都是说效果比较好,要么就说,用了100多剂,病人能达到怎样怎样了。总的,最后都是很勉强的结果。
一看药方,都是“治病的药,不是治证的药”,且寒凉药为主。这样的思路,这样的用药,能有个勉强的结果,也算不错了。特别是一想到,其中有两三个,不久将是我的进修导师,心就有点“寒”了,唉!!!这回真郁闷了!(但为了开心健康,还是要笑,哈哈哈……)
特别是我看他们几个人的医案药方,居然没有一个人用到麻附桂姜辛的,连治癌症的方中也没有,果真是纯温病派出身的。难怪学经方出来的,能做到一剂知二剂已,而他们却三诊四诊,给患者开出高达100多剂的药,最后也没有一句底气足的痊愈。难怪流传说,校府出来的中医生,治不了病。
癌症肿瘤他能治好一例半例,绝对是“中彩”,我相信他没有第二例。
如果不是为了拿个文凭学位,还真不愿…
唉!算了,休息吧!说多是泪。
不过也好,和教授名老中医们对比后,我发觉到自己的价值了。哈哈哈……应该开心……
这篇文章,我真的不想写,但为了坚持医学的真理,又不能不写。因为这几天看了几篇都是我广东这边的老中医写的医案,都是治一些疑难杂症病,而他们治疗的最后结果,都没有说明显的痊愈,都是说效果比较好,要么就说,用了100多剂,病人能达到怎样怎样了。总的,最后都是很勉强的结果。
一看药方,都是“治病的药,不是治证的药”,且寒凉药为主。这样的思路,这样的用药,能有个勉强的结果,也算不错了。特别是一想到,其中有两三个,不久将是我的进修导师,心就有点“寒”了,唉!!!这回真郁闷了!(但为了开心健康,还是要笑,哈哈哈……)
特别是我看他们几个人的医案药方,居然没有一个人用到麻附桂姜辛的,连治癌症的方中也没有,果真是纯温病派出身的。难怪学经方出来的,能做到一剂知二剂已,而他们却三诊四诊,给患者开出高达100多剂的药,最后也没有一句底气足的痊愈。难怪流传说,校府出来的中医生,治不了病。
癌症肿瘤他能治好一例半例,绝对是“中彩”,我相信他没有第二例。
如果不是为了拿个文凭学位,还真不愿…
唉!算了,休息吧!说多是泪。
不过也好,和教授名老中医们对比后,我发觉到自己的价值了。哈哈哈……应该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