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读后感|「百学计划7」

以下文章选自《咕噜咕噜嗯》
 
写在开始
 
2022年7月19日01:25开始提笔写《奇特的一生》的读后感,作为百学计划的7/100,但此刻百学计划前6篇还没有写出来,只是确定了主题,且主题应该在7以前。
 
当想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想要通过文字传递这本书所带来的一切的时候,就会变的有压力,因为此刻大脑其实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用负责任”的文字,以前写东西都是随性而写,写自己的舒坦,可是挂上了「百学计划」几个字以后,就觉得提笔都变的难了,好在是一个脸皮有一定厚度的人,好在乐意接受此时此刻的一切,之所以学嘛,自是因为需要成长,所以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只当是坚持的这个态度可以带来点什么就够了,那「态度」便是这个「百学计划」的属于我的核心吧。
 
虽是第7篇,但其实是开始,就这样定下基调,期待自己的认真对待,坚持下去的态度,对自己对身边的朋友对看文字的人有一点点用处。因为100篇用心走过的路,时间看得见。
 
一本值得看的关于榜样关于时间记录的书
 
《奇特的一生》是〔俄〕格拉宁关于柳比歇夫关于时间统计的著作。
 
这本书是在「挑战记录时间100天」这个活动的中期偏上开始的,是一本不薄的书,所以发起的时候以『微习惯』的形式展开,这样避免了很多读不下去的压力,大家一起读如果没坚持下去会觉得不好意思,带着这样的刺激,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时间战线拉的很长,也只是读了一遍,所以当想要去说点什么的时候就会觉得似乎什么也不记得了。
 
『关于柳比歇夫,关于柳比歇夫做的事情』
 
有时候会因为一个人去好奇他做的事情,有时候会因为一件事情好奇那个人,通常情况下我是前者,但这本书,的确是因为记录时间,是因为时间统计这件事情,开始遇见这个人,好奇这个人。
 
聊柳比歇夫做的事情亦或是想聊柳比歇夫,都让我无比的敬佩。敬佩他早早的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目标,敬佩他可以如此精确的细致的重复的记录着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敬佩他奔着目标坚定的前行,敬佩他保持每日大致固定的工作时长“5小时”,敬佩他保证自己充足的休息时间...
 
当物质生活没有那么匮乏的时候,当学习变成日常的一部分的时候,慢慢的人们追求的就不一样了,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目标、价值、意义、使命等等,幸运的是有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些。无论发现这一切的人是反证还是正推,做出成果的人都会给人带来力量,看似还没有成果的路上坚持的点滴如有人可一直在也会变成非常幸福的事情吧。
 
如果很幸运的找到了那个梦寐以求的目标,就会发现真正的路才开始,因为怎样实现目标就困住了自己,如果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上一层,就会开始好奇,是因为目标不够具象所以没有行动步骤,还是因为目标太梦幻了所以无法有行动步骤,回过头去想一次对话,就突然意识到,去创造体验的价值也在这里,那什么样的体验才能应运而生出那些正确的KR呢?困扰的点也许还是想要什么!所以回到一个似曾反复遇见的听见的话题,你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现在的一切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当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更加羡慕柳比歇夫,早早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个早无关乎于年龄,而是知道了以后他就真的去做了,从知道的那一刻开始行动,就是早。
 
一件看起来很普通的很简单其实又很不平凡很不容易的事情重复做,一个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其实又很大的事情重复做反复做,做到一定程度以后带来的心安是无可替代的,到那个时候也许结局就不是关键点了,而是这一过程每一个当下的满足感。
 
有一段时间苦恼于日复盘、周复盘、月复盘、年复盘,层层递进会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会不会有点让人审美疲劳,但是看到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就突然觉得这其中的价值所在,这些重复的数据不断的累积到最后就是数学的魅力。正是因为这些重复,才看到做每一件事情的时间有多久,真正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什么事情。也许以为很有掌控感,也许知道不知道时间去哪了,当看到不断重复累积的复盘,当看到记录的那些时间那些事情,就会知道,原来一切是这样的,原来我还可以这样,原来...当得到一些答案的时候,似乎也是走向未来更踏实更安心的保证。
 
记录时间的时候,一直期待100天后时间到底看到了什么,幸运的是在还不到50天的时候,知道这件事情还需要去寻找什么。看似打酱油的一天天记录,当知道还要去寻找什么,知道怎样去优化的时候,就看到了未来。幸运的是中期把遇见的这本书读了,幸运的是大家一起读这本书。遇见是美好的,结局也是美好的。
 
当你知道这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默默的在坚持做一些事情,看中的不是金钱,不是结果,就是单纯的在做着,就好比是你人生的导师在无私的传道授业解惑一般给人力量。那个时候无论他在做什么,他都让你想要成为更好的人。
 
感谢柳比歇夫奇特又不奇特的一生做的平凡又不平凡的事情。
 
感恩人生中有好些个人的出现,让我想要成为更好的人方方面面。
 
『关于记录时间』
 
不太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记录时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一直搁置,给自己的借口是因为自己太随性了,不适合做这件事情,但现在来看正是因为随性才更应该去记录时间,因为记录时间这件事情一定会让随性的人更有资本随性。
 
开始这件事情是因为心血来潮,当架在案板上的时候事情就会变的容易很多,毕竟书中也说了,我们做的事情往往不及我们的能力,所以必要的时候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很有用的。
 
不过笃定这件事情值得做其实是因为一次静静带我做的「英雄之旅」的探索。
 
也许又要回到那个问题:你真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吗?
 
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明确的答案才能开始下一步吗?这个问题能在一开始找到答案的几率有多大?这个问题一定是卡在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吗?还是说其实他的点在于为什么要这个?或许是你要的这个能给你带来什么?能给社会带来什么?
 
当看到这个英雄之旅的时候以为人生要天翻地覆的变化了,因为心动因为热血澎湃,就差开干了,结果可想而知,给了开始很大的力量,但坚持下去似乎啊还差点什么,总觉得得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好用的,有意义的,拿到正向反馈了这一切才会变的容易,所以坚持不难,难得是找到正确的属于自己的方法。
 
记录时间一半了,关于学习「记录时间」这件事情,其实真正付出的也就只有《奇特的一生》这一本书了,另外还做了什么事情呢?买了一本关于时间的书,大脑的记忆去回忆了曾经读过的书,用了APP去践行这件事情,去看别人怎么在做这件事...另外的事情之所以称之为另外,是因为付出的太少太少了,这也是某个层面的复盘吧,去认识到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
 
还是很好奇柳比歇夫怎么能够在一开始就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时间块的分类,我到现在都没有很好的给自己一个精确的分类。就想起了刘润老师的一篇文,你以为的...我去找这句话用了十多分钟然而也没找到,如果作为一个疯狂学习的阶段来讲的话,这次寻找确定的事情就是刘润老师的东西值得好好学习。
 
还是在寻找记录时间,统计时间的法子,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记录时间的入门,未来的路还很长,再读的时候也许会进入到另外一个阶段,期待吧,不同的时间阶段会有不同的感受。
 
本来还想说点别的,此时此刻,实在是条件不允许了。来了一个小插曲,我家孩子凌晨三点疯狂找妈妈,我带着我的电脑坐在他的旁边,好的是他不哭了,坏的事儿他不睡了,他一直看着我在这里敲击着键盘,所以我退下了...
 
以7开头的第一篇百学计划到此为止吧。
 
如果你也想记录时间,奇特的一生值得一看,无论你是看人还是看事都值得。
 
认真在做的学习之旅~下次再见!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