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3:《齐俊杰看财经》读后感,及我的投资理念

以下文章选自《半分咖啡糖》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起始,世界就迎来了21世纪20年代的魔幻三年,当然反馈在投资领域,这也是资本市场大起大落的三年。
 
疫情导致的大放水,原油负油价,以及后疫情时代的经济滞涨,俄乌战争,中国“三座大山”而推进的医疗集采,教育股团灭,房地产打压到转暖。
 
利好政策,利空政策交织叠加,有时甚至反转太快让人猝不及防。疫情尚未结束,近来却又迎来英国首相辞职,日本前首相安倍离世。
 
经济的转冷让社会矛盾在这个多事之秋集中爆发。
 
政治注定会影响经济,进而也影响到资本的选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突发的黑天鹅也为未来世界的走向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但是,每一个超级大国在超越前霸主的黎明前,却都注定会有世界格局的短期混乱,先打破原有的世界秩序,才能再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短期纵有动荡,长期的大势却并不会改变。
 
为何最终选定了投资,进行深耕研究
 
之所以选择投资领域作为重点研究方向,是因为我认为资本市场是未来时代的必然选择。
 
中国过去的20年,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其机理在于,房地产行业利用贷款,提前把人们未来几十年的现金流锁定并预支,把未来的钱拿来并用作当下的经济建设。
 
但是国内居民的杠杆目前已经加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房价不能再涨,再涨生育率就会进一步降低;房价也不能再跌,如果大跌就会引爆系统性金融危机。
 
那么,未来的中国拿什么来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源泉呢?那应该就是提高资金的效率和资金的利润率吧。
 
提高资金的效率,务必要有一个高效直接的融资环境,这也即发展股市的重大意义。
 
提高资金的利润率,务必要发展高科技,拿到最顶层的专利和标准定价权,这样中国才能进行产业升级,拿到利润最高的那部分,而不只是制造业强国。
 
而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反过来也会孕育催化高科技企业的诞生。
 
因此,当中国的GDP有朝一日超越美国后,必定会带来资本市场的繁荣和昌盛,这是发展所需。
 
种种迹象表明,一个慢牛的股市,是国家所希望的,而只有慢牛的市场,才能让大多数中国人能够放心的把资金从楼市转移到股市,如同美国一样。
 
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估计股市里的优质股权早已经涨成北京的房产了。
 
然而,在投资领域却往往只有先相信,才能看见。因为,投资领域,预测的是未来,股价往往会提前于实体很久就有所反应。
 
国家当然也为一个健康繁荣的A股做了很多政策的改革,全面注册制,就是一次新的努力尝试。
 
而历史上针对股市每一次的大力度改革,都势必带来股市的后续繁荣,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牛市才能有力推动政策的推行,熊市无法有效推动政策。
 
试想,如果大多数人未来还是一投资就亏钱,那么,你还愿意相信股市吗?那么,国家当下推行的全面注册制的意义,是否还存在呢?
 
跟着国家的导向走,犯错的概率最小。A股的问题虽然众多,并非一朝夕之日能够改变,但投资市场终将会成熟。
 
房地产的牛市和改革已经持续了20年,或许资本市场改革的历时,也要10~20年之久。
 
《齐俊杰看财经》这本书
 
时间有若白驹过隙,转眼间,研习投资已两载又余。
 
在当下的认知,个人认为,投资中最困难的事,有三点:
 
一. 是在浩如烟海的书籍,林林总总的投资流派中,首先找到正确学习的方法,并确定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流派,以及值得深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二. 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投资体系,对风险的控制,投资的节奏把握。这些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需要在实践中真金白银的亏损,才能换来无价的教训反馈。
 
三. 是要磨练出一个钝化的心态,虽然关注市场但却不喜不悲,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住情绪的相对稳定,并练就成超强的抗打击能力。这一项是最难的,因为是直接对抗人性。
 
可以说,历经鬼门关,每一步,都不甚容易。
 
林林总总,关注过200多个财经自媒体,信息繁杂且主理人水平参差不一,又花了自己两年多的时间去分辨。
 
大浪淘沙。
 
本书《齐俊杰看财经》的作者——老齐,就是我比较认可的投资人之一
 
我的投资目标大概可以归结于:“大本金,中低风险,适度年化收益(10%+)”,我认为这个收益率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在投资理念上,逐渐趋向于以下两点:
 
一. 认可“价值投资”流派:选择在便宜的时候入场,这是决定最终收益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 选择“利润增速稳定”的行业和公司:企业利润的持续稳定成长性,这才是长期收益的最终根本来源。
 
只投资能够看得懂的行业和公司。只做投资领域中的“简单题”,放弃难题。
 
比较认同的一句话是,长期来看,资本市场的获利必然会与自身的认识相符。若没有知识量输入,那么凭运气赚来的钱,最终一定会凭实力亏回去。
 
因此,“尽你所能,阅读一切”【“唐朝”老师如是说】
 
对老齐的最初印象,来自于《齐俊杰的粉丝群》和《齐俊杰的读书圈》,这是两个社群。
 
《齐俊杰的读书圈》,每周讲解一本财经类书籍,至今已经讲了230多本书。我曾经看过书单,认为是很有价值的。这些当然也是自己未来的努力目标。
 
《齐俊杰的粉丝群》,则是每天进行一次当天的股市行情复盘,总结当下股市的经验与指导意见。
 
《齐俊杰看财经》一书,是老齐的投资策略的概括总结,我觉得颇有价值。
 
《齐俊杰看财经》
 
《齐俊杰看财经》读后感
 
先下结论,这是一本好书。
 
但是读起来并不算太容易,需要反复精读。
 
本书并没有太难懂的点,但内容较为庞杂,相当于是投资领域的一个基本框架。
 
书中从小白阶段开始,首先介绍正确的理财投资认知;随后介绍现金、债券、股票等资产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然后讲述了投资心态的建立,市场的规律及各类投资流派。最后一章节,也是本书的精华,给出了常用的投资策略、估值策略、大类资产配置、经济周期、及择时指标的参考建议。
 
有了投资领域的知识树主干框架,就能够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剩下的,就是需要补充各个小分支的枝叶,我认为《齐俊杰的粉丝群》中的书籍,就是一个可以参考的“书库”。
 
以下记录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1. 什么是财务自由:当资产的存量,自身产生的现金流就能够覆盖日常的支出时。
 
2. 金钱的效率:任何的工作都是以时间换金钱,而任何“成功的”投资都是以金钱换时间。财务自由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金钱自由,而是时间及选择自由。
 
3. 保险的作用:时间换来的金钱不能还给医院。因此,保险相当于给人生加了一份保障,如果有意外来临,至少能够从容一些。
 
4. 资产和负债:资产是未来可能为你带来现金流的东西,负债是未来可能消耗你现金流的东西。简单来讲,房子属于资产,车子属于负债。
 
5. 为何要合理消费:我们工作所得,是为了攒下单的金鹅,而无谓的开支,无异于杀鹅取卵。
 
6. 买入的时点的重要性:投资的最终受益率,在你买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最终决定了,因此,买的便宜非常重要。
 
7. 做波段不可取:频繁的低买高卖做波段,会让你赢得短期收益,却会让你丧失长期收益。
 
8. 现金流是关键:持续不断的现金流低位补仓,即使你买在最高点,也能让你降低成本直至盈利,因此,稳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9.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大多数高手都是长跑健将,而不是百米冠军。“牛市能跟上,熊市跌的少”,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策略。
 
10.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大热必死,人越多的地方,越危险。当所有人都看好,基金发行量突增的时候,牛市也就要见顶了。
 
11. 风险控制:这是专业投资者和业余投资者的分水岭,控制最大回撤的幅度,能够让自己心态更平和的长期持有。
 
12. 投资就是投国运:长期收益的基础,在于对中国经济的长期信心,国强,则投资强。
 
13. 少动少看:只有市场极度乐观时,卖出;只有市场极度悲观时,买入;剩下的所有时间,呆坐不动。把功夫都花在买入前的研究上,一旦买入,就视为沉没成本。
 
14. 市场的有效性和无效性:极端状态时,市场是无效的,此时应该用技术分析手段投资;市场不处于极端状态时,市场是有效的,此时应该用既定好的投资策略投资。
 
15. 左侧右侧:投资应以左侧买入为主,右侧买入为辅的方式。因为左侧会拉低成本,一旦上涨就赚钱;右侧会拉高成本,一旦下跌就赔钱。
 
16. 合理收益率止盈:当短期的收益过高(1年20%以上)时,要考虑止盈了,因为高年化是不可持续的。
 
17. 利率降低是大趋势:随着长期利率的降低,债券将逐渐失去吸引力,未来大类资产的轮动,应该主要在股权和现金之间。
 
18. 如何判断股市/债市周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股债性价比模型都可以判断买入时点。股债一般情况下是牛熊市相反的。但是滞涨时期除外,滞胀时期股债商三杀,现金最安全。
 
19. 成交量有何用:反映市场情绪和分歧,市场见顶时,往往成交量最大,市场分歧大;市场见底时,成交量最低大概会缩量到前期高点的1/3左右,市场分歧小,利空不跌,跌无可跌。
 
20. 组合中的合适基金数量:相关性低的基金,能够降低风险,但是超过10只后,就相当于买指数了,因此只有3~6只基金的组合才是比较合适的。
 
21. 仓位决定心态:绝对金额,以及投入了多少比例,会极大地影响持股心态。抛开仓位去谈收益率,没有任何意义,仓位决定成败,仓位决定一切。
 
22. 投资不是预测,而是应对:我们无法预测未来股价的走势,但是需要有应对最坏情况的计划,即使极端情况发生时,也不会死,并且严格机械执行计划,不能掺杂任何一点个人情感。
 
23. 我们能赚哪种钱:估值波动(均值回归),公司成长(高ROE)。
 
24. 指数基金适合定投:每月一定投,按照12/24个月进行长线买入,资金可分成十几份/几十份。
 
25. 主动基金适合3次建仓:主动基金由于会主动控制回撤,恢复快,窗口短,不适合用定投。最好三次就建仓完毕。
 
26. 警惕低PE陷阱:估值低不代表会涨,估值高不代表会高。不同行业间,不能用PE来直接对比,但是能够用PEG来直接对比。
 
27. 投资的主要收益来源:资产配置决定了91.5%的收益来源,产品选择决定了4.5%的收益来源。因此,主要的收益来自于经济周期下的资产配置和切换。
 
28. 大类资产分散配置的核心:资产要低相关性,不光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篮子放在同一个车上也不行。因此,股权/债券/现金类资产分散,国内/国外资产分散。
 
29. 技术分析的科学依据:850日均线代表3.5年的库存小周期,交易量天量地量代表市场情绪和分歧,技术分析可以作为买点卖点的辅助判断,是有科学依据的。但是不能喧宾夺主,基于高ROE的价值分析才是长期持有的根本判断标准。
 
30. 万物皆周期,低估永不败:没有“这次不一样”,因为“每次都一样”。无论是20年的房地产周期,10年一次的经济危机,还是3.5年一次的库存周期。历史总是不断的循环往复,资产也总是在低估和高估之间波动,均值回归,无一例外。
 
总体来讲,《齐俊杰看财经》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当然,老齐的两个社群也非常有价值。这本书更加适合作为一本全面入门,建立投资体系树的阅读书籍,推荐初学者作为参考。
 
 

相关读后感推荐:

《会走路的小树》读后感_《会走路的小树》读后感500字-800字

《酷虫学校:金环胡蜂之死》读书感想_《酷虫学校:金环胡蜂之死》读书感想500字-800字

《西伯利亚明珠:贝加尔湖科考纪实》读后感500字_《西伯利亚明珠:贝加尔湖科考纪实》读后感

如何做好读书笔记?输出才是最好的读书方式

《鱼钥匙的秘密》读后感_《鱼钥匙的秘密》读后感500字-800字

《宫崎骏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读后感500字_《宫崎骏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读后感

《留住故事系列:唐璜的故事》读书心得_《留住故事系列:唐璜的故事》读书心得500字-800字

《冒险小恐龙恐龙海盗来了》读后感_《冒险小恐龙恐龙海盗来了》读后感500字-800字

《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南方卷)》读后感500字_《山河万朵:中国人文地脉(南方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