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无处不在——《活出精彩》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大众体育圈》
 
精彩无处不在——《活出精彩》读后感
 
《活出精彩》是一本关于NBA体育记者的自传的书,主要是作者赛格和其儿子小赛格著作的。英文名叫:LIVING OUT LOUD。
 
虽然我是学习了多年英语,专科本科专业还是英文,但我对living out还是不知何意。惭愧也。也许是因为学习不够努力,浅尝而止;也许因为学习资料老套,学习方向及方法不对。这里就不探讨了。
 
还是从与该书结缘说起吧。
 
带着点偶然,带着点必然吧。
 
体育与我有着不解之缘的。我很小就痴迷体育,至今还是个体育迷。这样虽然有点泛泛而谈,主要表达我是个体育人。“体育新闻报道”曾让我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增长了我的知识,丰富了我的情感。虽由于方方面面,主观客观等等的原因,我职业没有走到体育新闻报道这条路上去,但我对体育,体育报道,体育文字的爱总难说再见。
 
我微信里关注的公众号很多是体育自媒体的,有杨毅侃球,苏群,段冉,王猛,猫三大排档等。我自己也自不量力开了个人体育公众号(大众体育圈)。近期,在体育媒体的徜徉中,网上发现了《活出精彩》这本书,就淘了下来。
 
来开卷有益。这样一本用积极的文字书写的人生,书写的人生感悟,人生态度,能够激励我,鞭策我。
 
也契合体育的精神:积极,自信,永不放弃。体育新闻报道,是对体育人和事的记录,发现和表达体育精神和内在逻辑。
 
本书作者是美国的一个著名的报道NBA的体育记者。
 
虽然记录的是国外的人和事,但知识是没有国界的,道理也是没有国界的。犹如很多欧美人从我们中国的老子,孔子等先贤们那里汲取思想。
 
拿到书后,发现有我国著名体育媒体人杨毅和于嘉倾情推荐,还有前NBA著名球星巴克利的作序,有些意外惊喜。书的制作很精细,编辑排版都很好。这也是我买书看的原因,不像在手机和电脑上看文字累眼,还有淡淡的书香味。
 
开始,一口气读了该书的第一部分:我的人生种种。(另外还有两部分。)
 
读完这部分后,我没有继续读。有种冲动,想写点东西。开始在纸上写了点,感觉有很多东西想表达,想将书中好的东西传递出去,虽然能力有限,但赛格说:“我的基因里根本不存在害怕失败的成分”。
 
特别希望通过我的拙笨的文字,能传递出一些正能量,给他人带来一丝收获。
 
在这本书中,我也勾画了一些句子,确实说得非常有道理,直击我的心房。
 
关于对本文的读后感,想从两个方面来写。
 
一个是,文字的感性的初步理解。一个是,关于体育的一点思考。
 
人生种种主要解读传记的主人公的人生态度,信条和理念,也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的来历源自何处?与他的先天基因,他的成长环境,他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我是谁?”有生物学中的遗传基因因素,有成长必不可少的家庭,也有学校和社会教育的潜移默化。
 
书的第一部分就是从这些方面娓娓道来,构思和结构出彩。其中不乏积极向上,也有他曾经的污点:在年少时候就伙同他人做假钞。
 
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赛格的从小偶像是小熊队的黑人运动员:厄尼.班克斯。小时候,他的愿望不只是要像厄尼班克斯成为全能明星,还想和他一样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的男人。从少年时代起,他就立志以他心目中的这位英雄为榜样,把每一天都当作天赐的礼物。(p12)。
 
“咱们来打两场吧”是第一部分第一章的标题,也是赛格的偶像座右铭。看似简单和不明就里,其实有着非凡意义。他的偶像“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将每一份工作及每一天都视为新的机遇,这在他的笑容,他爽朗的笑声,他的积极拼抢,他的愿望中统统表露无遗。”(p11)
 
为何“我”胆大包天”?(第一部分第二个标题)。也许是遗传吧,来自“我的大家庭”(第一部分第三个标题)。赛格的母亲父亲不仅遗传给他了生物基因,还有性格方面的遗传。他母亲“对于自己的处境,她既不消沉也不伤心。”他母亲的后半生“备受疼痛折磨,始终坚韧不拔、顽强不屈,坚信糟糕的日子总会过去。”(p23)于是赛格的成长环境是:从不抱怨,从不解释,只有行动。(p24)
 
题外话,对她母亲的吸烟,缩胸等手术我是不赞同的,和我的文化传统甚至是冲突的,但她的人生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父母的爱是不同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赛格父亲和他分享他的人生经历经验(赛格父亲是记者)。父亲要求他和他姐姐注重驾驭文字的能力。并为他的写作能力自豪,认为写作是一门需要磨炼的技能。
 
赛格父亲最引以为傲的是一篇赛格有关爱国主义(美国的爱国主义)的文章走向了全国。这篇文章构思,文字表达都很不错,值得语文老师们借鉴拿给学生当作范文的。(文章在书的25,26和27页)。题外话,哪个国家都有爱国民族情节,看谁用心表达,看谁驾驭文字水平高。表达高级,文字能力强就会是好文章,值得父母,老师和国人骄傲!
 
兄弟姐妹们来自大家庭里,影响也是很大的。
 
关于大家庭,赛格总结道:回首往事,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给我的成长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就像拼图一样,汇聚在一起,拼凑成了一个完整的我。胆大包天是上帝赐予我的礼物;乐观态度则是来自厄尼班克斯的馈赠;好奇心与活力源自于我的母亲;职业道德与满腔雄心则承自我的父亲。我就是这样一个人。(p33)
 
对体育不熟悉的话,是不太明白“一分钟训练”这个小章节的,这也是书的第一部分中第四个标题主旨。这里和现代体育,欧美体育息息相关。
 
体育成绩来自训练。赛格的高中篮球教练对他们的训练是残酷的。是“自杀式训练”。
 
为什么?
 
赛格解释:原因之一是,篮球比赛,其乐无穷,而我向来喜欢竞争;另一个原因是,成为巴达维亚高中篮球队的队员。。。(p37)
 
是赛格天生如此,还是体育带给他的特性:65岁的我和15岁的我没什么两样。(有中国传统的名句'三岁知老'的意思。)同样的气魄,同样的干劲,同样的癫狂,同样的决断。也许是兼而有之吧。和体育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来自哪?我是谁?弄明白后。就是我将怎么做?(我的理解)
 
赛格用“我的小家庭”这样个标题主旨来作为“我的人生种种”这个部分赛格自己表达的最后一小节。在我的小家庭中,他的爱有着遗传继承的东西,也有着他独有的。对其长女和老师的冲突(老师坚持不让他送孩子,他坚持送。结果闹到校长那,他还得到老师的道歉:“你是一位很棒的父亲,也是我们的一笔财富。”p42)
 
体育是赛格传承,教育和联系孩子的纽带。他的孩子都和体育结缘,也让他为之自豪高兴。这里,赛格真情流露出了他的爱情观,亲情观。他的爱情很特别,表达的也很特别。不过好像对我影响不大。有兴趣的,可以自己读一读,感悟一下。我的感悟不多。
 
写一小节我最多的感悟,就是体育带给了他爱小家,教育子女并取得成绩的工具。
 
赛格说,不要只听他讲,还请出了他的儿子来。他儿子的《成长岁月》小文作为第一部分“我的人生种种”和“我的小家庭”的结尾。
 
从这篇儿子小文里,能看出体育对他成长的作用。
 
儿子小赛格开门见山表达:体育运动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之后更是说道:体育运动保留了一扇通向往昔的窗户,挑战我的记忆力。体育运动的不可预见性教会我如何质疑,去发表,反馈以及预告周围的世界。
 
我们家人永远都在追逐乐趣,体育运动只是碰巧成了我们的最爱。
 
对于从事体育报道的父亲,小赛格说:亲眼看见他忙前忙后的情形让我懂了,珍惜每一刻多么重要。。。我的职业道德、坚决果断以及积极性都源自我的父亲。。。。(p57-61)
 
以上是就文字谈文字,作为读书感第一部分。
 
下面,就美国人赛格写的《活出精彩》这本书来我想谈点个人的对体育的思考与看法。我想在书本的文字之外,主人公赛格的人生背景,时代背景和环境背景的浅层次的解读和理解,同时结合自己现状谈谈给我的启发。
 
“垮掉的一代?”
 
赛格出生于1951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人,是被有些美国人定义为“垮掉的一代”那个时期的人。
 
不过,从书中,我几乎看不到赛格“垮掉”的痕迹。他积极奋进,个性张扬,自信满满,训练刻苦,工作敬业,当然也是胆大包天。也许是家庭背景以及体育带给他的吧?也许垮掉只是一种相对表达,也可能是对“垮掉的一代”误解。
 
实际上,每一代都有精英,赛格无疑是他的时代里面成长起来的精英。江山代有人才出。关于“垮掉一代”这个概念我知之甚少,也不是我想表达的重点。
 
时代精英之路
 
赛格是精英,当然他天生不是精英,虽然他具有精英的天赋和环境,还需要他自己一步一步努力达成的。
 
体育,特别是职业体育强调:天赋是第一因素,后天的持之以恒打磨又是必不可少。
 
我们在读名人传记时候,或者名人轶事时候,会有意或无意的拿自己和其相比,然后会让我们感到万念俱灰,觉得自己啥也不是。
 
例如,我曾经梦想从事体育报道工作,曾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学生。赛格这样名体育记者的传记,读来确实很好。然后又去对比:为什么他可以,我不可以?于是钻牛角尖,觉得自己不努力,无天赋,胆小懦弱,不能抓住机会。
 
然后再为泼洒地上的牛奶去哭泣。
 
理性思考,是的,有这些方面原因。但读书不是添堵,眼光需要更远。
 
仔细想想,还有许多值得琢磨。
 
赛格从小接触体育,全方位参与体育,后来又成为美国著名高中篮球队成员。接受相当于职业体育训练和进行竞争激烈的比赛。对体育的理解当然很高,肯定不是闭门造车而来的。加之他本身“能说会道”和“胆大包天”,其从事体育报道这样的职业当然也是水到渠成的。
 
30岁之前,我不知道何为职业体育,对新闻,对体育,对体育报道也是一知半解,这样去读体育新闻专业,梦想做体育记者,无异空中建楼阁。因此,做事做人,需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不可凭空想象,误己还误事。
 
这可能就是后来在书里所说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需要切合实际,脚踏实地。如今,经历了一些事情后,结合书想到这些,可能絮叨了。还是想表达出来,希望我的孩子和我的晚辈能看到,人生需要激情,需要爱好,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我们的爱好,我们的积累,我们的沉淀会帮助我们。
 
赛格至少是美国的富人,也是精英,家里有高尔夫球场(他儿子文字有提及)。他的生活一直和体育,现代体育紧密联系。我是个为几两碎银奔波的人。当然,能走体育文字这条路,但肯定不一样!
 
这里,我们读者可能又会有一个误区:美国体育教育优越,美国环境好,所以成就赛格这样体育记者精英。
 
实际上,精英是稀缺的。
 
美国有“赛格”,当然是少数。
 
中国的“赛格”也是有的。
 
比如我们体育新闻专业大多都知道的有张之,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和张卫平等等。他们是我们中国做体育报道的精英,他们能成为精英,也与他们的“人生种种”有关,需要他们的先天条件,需要家庭社会环境和他们后天的努力。
 
他们的人生也是一部部精彩的传记。他们的人生阅历也是一本本内容丰富的书。
 
我由这本美国体育记者的传记中能窥见一点美国体育教育的一些信息。我还是想说点不成熟的一些理解:中美体育差异。(有点大)
 
中美体育差异,其实也是中西方体育差异。从教育上来讲,中国的体育教育,特别是现代体育教育是借鉴了很多西方的,特别是西方最发达的美国体育教育,运动形式亦是如此。我们得承认他们在现代体育运动方面是走在我们中国前面的。
 
但是,我们现代中国体育教育和运动也并不是照抄照搬的,有着自我的文化地域和民族特色。有的已经是“弟子不必不如师”,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运动。篮球方面,美国国家队可以称作梦之队,而乒乓球和跳水队,中国的可以叫做梦之队。
 
是的。中国民间体育“气氛”好像不高,和美国比似乎有差距。
 
赛格,从小就有不同的体育比赛观看和参与其中。
 
美国,很多体育赛事是民间组织的,或者说不是政府主导的体育活动比赛,市场化好。
 
中国,个人认为是政府国家主导。人们,特别像我们这样从农村来的,没有体育社区概念,没有组织体育意识,或者说缺少主动性。
 
我希望我们国家对体育活动更积极主动和多样化,其中体育文字者也能在其中找到空间,实现价值。
 
当下中国,特别是在城市中,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和体育组织也越来越多。我生活的合肥郊区北城就有不少民间的篮球队和足球队。
 
读者我希望能有犹如赛格成长的环境氛围,培养出更多符合中国价值观的体育精英。
 
当然,人的遭遇本不同,体育让我们有豪情在心中。
 
赛格告诉我,我们要活在当下,积极,乐观,自信,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每一天。
 
在生活工作中尽最大力,利用自我的闪光点,发挥自我优势。
 
我这样个本着唐吉诃德式的一腔热血,对体育孜孜不倦,也碰壁不断,但对体育的爱初心不变。
 
 

相关读后感推荐:

学习百年党史 感悟真理力量 | 崇川公安民警学党史、谈感悟

《说给儿童的伟人历史:玄奘》读书感悟_《说给儿童的伟人历史:玄奘》读书感悟500字-800字

《新中国英模人物的家风故事》读后感500字_《新中国英模人物的家风故事》读后感

《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成长篇:加油,你不可以输给自己》读后感500字_《胡小闹日记升级经典版·成长篇:加油,你不可以输给自己》读后感

《每个教师都可以使用的178个教学工具》读后感500字_《每个教师都可以使用的178个教学工具》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哪个瞬间你突然觉得读书真有用?

《自我疗愈正念书》读书随感

《世界杯》观后感400字_《世界杯》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