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混沌一眼》
 
总是有那么几本书,让我读后不知道该用什么情绪面对。因为我对它们传达的观点并不是完全地赞同或者反对,但在短时间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赞同或者反对其中说法,以至于它们让我深入思考,或者说,饱受折磨。但是我还是很感激遇到这么一两本书,因为它们竟然引发了我的不完全赞同,竟然让我反思它的逻辑,而不是像其他书一样,把我的头脑当成是作者想法的跑马场,只需要我跟着作者一起赞扬、讽刺、怜悯、悲哀,就行了。加缪的《局外人》,以及我今天要说的这本德国尼采写的《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就是这样两本让我饱受折磨的书。
 
  首先,在我的理解和概括整理之后,我认为这本书主要包括了以下这些内容。作者认为真正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少数的天才。基于这个观点,他认为他当时的教育存在两种错误倾向:教育在外延上的扩大——教育对象和教学种类增加,教育在内涵上的缩小——教育的功能窄化,窄化倾向又被细分为教育沦为学术分工的工厂和教育沦为国家利益的工具。这两种错误倾向在面向大众的媒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外,他还认为当时的大学中没有实现真正的教育,因为大学学生普遍缺乏哲学、艺术以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熏陶。他也批判了当时的教育机构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只为培养平庸之人服务,阻挠天才的培育。当然,他也提出了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办法,从严格的语言训练开始进行人文教育。
 
  其实,抛开作者文学性的谈话场景设置不谈,我认为全书大部分论述非常严密,条理清晰,偶尔也会带一些诙谐的调侃,但更多的是对教育现状无比担忧的真情流露。但我现在必须进行一些适当的反驳,而且我可以利用在书中我学到的逻辑论证方法来说明我的观点。我认为作者说的核心观点有失偏颇,不适合也不符合现实,它论述的只是一种表象、一种结果。真正的教育不是为培养少数的天才服务的,而是为使所有人发现自我并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服务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大量的天才在未能接受适当的教育这种情况下,却依旧能有杰出成就,就认为不需要对天才进行任何教育,同样地,那么,既然占少数的天才并不是一开始就显现的,而是在教育机构容纳很多无法确定是否能成为天才的平凡人来接受教育之后,才慢慢地从中凸显,我们就更不应该否定教育对于一般人发挥的价值,或者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这样:天才在接受合适的教育之后有可能更好地发挥其才能,那么一般人在接受合适的教育之后也有可能演变为天才或者变成更好的人,因此教育明显是为所有接受教育的人所服务的,不单是为了少数的天才。
 
  在当今这个时代,这样的“天才论”的观点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大多数中国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时。在当时,尼采考虑到,如果这个“真正的教育让大多数人成为培养天才的支撑物”的秘密被外人所知,就会导致大家不愿接受教育,或者人人带着一种自已很可能就是那类天才的妄想痴迷于教育。很明显,后者是更加流行的,很少人会衷心地希望自己或者后代只是成为平凡的人。这种观念的积极作用是受教育的人数会增加,但是消极作用是倘若接受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是只强调竞争的教育,那么人的创造力将难以得到开发,真正的人文主义教育难以实现,找到天才的目标也将会成为泡影。
 
除此之外,这样的教育目的还隐含了将人进行等级区分的观念,因为它格外强调人的先天才能。它与古代中西方的一些教育家直接将人按天性资质分级,或者按社会阶层分级的做法,并没有本质差别。这一点在这里不详细展开,但很明确,随着时代进步,这种观念在逐渐淡化。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关于作者提到的第二种错误的教育倾向,即教育功能的窄化,教育逐渐沦为了学术分工的工厂和国家利益的工具。其实,关于前者,学术分工这一点,早在中国唐代思想家韩愈就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种学术分化的现象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我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知识与经验必定是越来越多,但是人的寿命有限,接触到的世界规律有限,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如果要求全人类的知识能够一代又一代完整地保留下来的话,让一个人全面地学习各类知识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分工很有必要,我认为这是一种人类智慧的体现。尤其是在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这本《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也提到,当今世界其中一大矛盾就是知识的急剧膨胀和人类吸收知识能力的极为有限。不过,我也能体会到,尼采批判的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极端化现象,将人终其一生完全局限在一个狭窄领域之内作研究,比如说查证词源而无视文本内容的古典语文学家等人。再说到教育沦为国家利益这个问题,我没有看到尼采明确说“国家”是指哪个阶级或者团体的代称,还是指一种集体的虚无。不过,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为当集体的利益代表着我们自身的相关利益之时,让教育为国家利益服务,也就是为我们自己服务,但是服务该以什么方式展开、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应该由我们决定。要真正实现这一点,我们应当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提高自己的学识,加深对制度的理解,只是指责和不满,无法使之改变。
 
  还有,尼采关于大学教育的说法也有让人反思的价值。他提倡大学教育中要进行哲学、艺术以及古典文艺的学习,这是真正的教育,并且他认为任何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我认为确实要进行一些关于哲学、艺术以及古典文艺的学习,但它们和所谓生计教育并不违背,因为前者是寻找关于自然人的意义(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地方),后者是培养成为社会人的能力(人最终要与社会相连结)。即使到如今,也不得不说,这种轻视自我发现但重视生计培训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于大学之中,人在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的自然人之前,就已经在成为社会人的道路上摸索了,那么由此形成的社会连结很有可能会不稳定。我暂且不提看似较为高深的哲学、艺术这些方面,就以每个社会公民应当了解掌握的法律、医学知识来说,我们的大学生都是非常缺乏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反映的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哲学教授对当时教育现状产生的批判和随之而来的无力感。其实这种类似的情绪贯穿于整个教育历史,随之而来的反思和改进活动也不断在进行。教育就如同是明亮耀眼的北极星,给予教育者光明的希望,也告诫教育者它是遥远而难以抵达的。但是,只要北极星还是闪烁着,追随它的人还是会络绎不绝,任何真正的教育者,都不会因为路途艰险而放弃上路。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