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5《认知觉醒》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书因小站》
 
一、由一个朋友的一句话谈起
 
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我说我在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就是“觉”的能力。他说:“不要为了觉而去觉,只要用心生活,随时可以觉。”这个回复,我入心了,所以在读到《认知觉醒》第128页这段“世界有些事情很奇怪,你直接追求反而得不到。你若全身心思考、体会事物本身,自然就能专注了;你若专注于一件事情,真正的美就出现了。所谓‘大美不如自然’,破除任务心态的方法正是如此——集中心力做眼前的事就好。”
 
我的感悟:专注,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越专注,越幸运!
 
二、越标榜什么,越缺失什么
 
实话说,我之前挺能晒朋友圈的。晒老公孩子我自己、晒各种获奖证书、晒我学生多喜欢我、晒我读过的书、晒我所谓的人生感悟等等吧。后来我发现,当我真心感到很幸福的时候,反而没有晒的欲望了,因为真正的幸福是用“心”体会到的,不是通过别人所谓的夸赞来展示的。
 
之前之所以标榜,可能正是因为太缺失了,偶尔有一次就很开心,恨不得昭告天下所以才晒出来。而且发个朋友圈或写篇文章之类的,我总关注几个人给我点赞几个人评论等等,我现在是真心不关注了,我心里想发点儿啥我就发点啥,想写点啥我就写点啥。至于别人关不关注、看不看、骂不骂我、喜不喜欢都与我无关。我不是光嘴上说不关注,而是发自内心的不想内耗,所以真心感觉我长大了!
 
有了这样的感受,当读到《认知觉醒》的125页这一段,有了更多的感悟:该页讲到了人们“打卡”活动的底层逻辑(个人语言):不打卡的时候,运动、阅读等等是出于“成长心态”,然而一旦开始打卡晒朋友圈,“任务心态”已经悄悄来临。因为久而久之,人们关心的是让打卡记录保持完整,而不是让学习过程保持完整,其实对于真正的学习来说,偶尔中断的愧疚心态,可能更有利于前行!
 
打卡心态的特征是:没学完,打个卡假装一下;学完了,立即停止,因为展示完了。所以单纯抱着这一任务去学习,很少会有强烈的主动性,毕竟在任务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关注的是完成情况,对任务本身没有更大的热情。
 
感悟:当然,不乏有自律的人,坚持完了打个卡记录一下鼓励自己也无可厚非,那是锦上添花,前提是有了“锦”才能填上“花”!
 
三、怎样才能把读的书转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知觉醒》的106页讲到了有效阅读的三个层次:知道信息点、关联信息点、行动和改变。
 
即:学到新知识,然后将新知识和原有的旧知识相联系,再用习得的技能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可以多问自己几句“这个方法活技能还能用到哪些地方?”比如昨天一个群友把我分享的“熔断读书法”直接用到了群里,另一个群友由“熔断读书法”迅速迁移到“熔断做事法”,就是很自然且有效的迁移,也是沟通交流的力量!但迁移也只是第一步,真正困难的是做到,如何做到?我正在每天坚持写的“每日反思+感恩”就是在争取做到,因为作者的一句话打动到我了——如果非要培养一种持久的能力和习惯,那就坚持每日复盘反思吧!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