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共享】“恩师相伴,共抗疫情”活动读后感分享——2018级历史学(师范)专业胡楠南

以下文章选自《歷院团委》
 
读《文明的冲突》有感
 
胡楠南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是由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塞谬尔·亨廷顿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本政治读本。这本书从文明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国际社会关系,摆脱了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为根源的国家间冲突的传统看法。这本书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书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一种在简单与复杂之间的分析世界的范式,即“八种文明分析范式”。基于此种理论,作者讨论了各种文明间的此消彼长、发展态势等。
 
文明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八种文明”的内涵更是相差甚远。文明的冲突成为决定国际社会关系的根源是有着必然性的,但也正是由于其可细化来谈论的角度太多了,这种看法又好像是苍白无力的泛泛而谈。因此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许多辅助证明核心观点的理论,使得“文明冲突论”变得强有力。而这些衍生的理论本身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对于我们看待各种问题能提供全新的视角。
 
在书中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中,文明成为了一个实体的概念。文化相近的国家相互吸引就像是血缘关系天然地将个人联结在家庭、宗族中一样,这种现象是自然而然的,不以利益关系、意识形态等因素为转移的独特现象。书中把具有某种文明的核心国家看作是家庭里一个年长的成员,为其他亲属(文明相同或文明相近的国家)提供支持和制定纪律。这种看法与国际上的各种联盟出现的结果是相符的。
 
作者写这本书的创造性在于他看到了在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并不是如同预料那般是西方文明的全面胜利。作者认为,西方文明并不是普世文明,不必去追求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去接受这样一种价值观。西方文明的强大力量恰恰在于其独特性,在于它与其他文明有着差异的内涵。
 
其实,对于中华文明也是如此。现今,我国的经济已经获得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谋求的是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因此,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文明力量,产生文化向心力的重要战略。中华文明的理念与西方文明不同,我们不想使自己的文明在世界上称霸,只是谋求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来获得自己的发展。有意思的是,这却与亨廷顿提出的西方文明的未来发展目标有很大相似之处。
 
由于作者在书中对未来国际社会的发展情况做出的预测大部分都在现今成为事实,因此这本书得到了许多赞誉。但我们也能看出作者对除西方文明外的其他几种文明的认识并不深刻,所以书中的部分观点还是失之偏颇的。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少有的佳作,可以使我们对国际关系的一些既定看法产生怀疑,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对于这样的好书我们应该反复阅读,不断汲取其中的养分。
 
文字:胡楠南
 
编辑:王子怡
 
审核:宋洋老师 丛林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