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我们永远的坚守——《善的教育》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稻读公社》
 
善良,是我们永远的坚守
 
文|王凯
 
《善的教育》是刘心武先生的两篇儿童文学作品的合集,创作时间横跨了近三十年,虽然主人公不尽相同,但传递的信念是一致的——善良、诚实、自律、有错必改……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向往的追求。阅读时,可以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其中的人情味儿和轻松、快乐的气氛。这是值得聊聊的一部好作品。
 
▲《善的教育》书影
 
本书第一篇《善的教育》,以第一人称“我”曾奇的视角来观察这个世界中的“善良与爱”。作品以“我”和好朋友王铜娃参加的“课外文学小组”为抓手,以“感动自己的人和事”为题目,既以“我们”这些学生的观察角度看社会中的“善行好人”,又引导出自己的家长们也去创作、记录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为之感动的人和事:爸爸笔下的同学大牛,把自己的电影票让给爸爸,靠在工地挖沙子干了三天才又买了一张票;爷爷讲的西瓜贩子“温哥华”,虽然曾经失足犯错,但是依然保有善良真诚的心,靠自己的辛苦劳动养家糊口……作品以“善的教育”为主题,以不同的创作者的不同笔墨书写,为读者展现了“善的教育”在人们心中播下的美好种子。
 
第二篇《我是你的朋友》,是作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儿童文学代表作。我曾在《儿童时代》中读过连载的内容,和第一篇的创作时间有十几年的间隔了。作品依然以小学生的视角来写——“我”袁远近和朋友谭小波、高山菊等住在北京一个胡同的大院里,袁远近在生活中遇见了许多开心的、苦恼的、伤心的事,在点点滴滴之中,主人公在渐渐的成长,城市中也在发生变化……作品写袁远近用柳树枝做“伪装帽”,要当“侦察兵”,这是八十年代男孩子们最喜欢和崇拜的角色,不只是因为当时的“战争片”在电影电视中风行一时,更由于我们祖国的西南方当时还在进行“自卫反击战”。作品写袁远近的贪玩误事:把方伯伯女儿的便条做了纸飞机,让方伯伯摇着轮椅白跑一趟,这让袁远近心生愧疚,又坐公交车去接方伯伯;“我”怕“炒豆儿”在“灭蝇比赛”中超过自己,便怂恿他把苍蝇喂了小金鱼,但是又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向老师勇敢认错……故事的最后,以胡同的“拆迁”准备为话题,写这个胡同的历史和未来,以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作为作品的结尾,让人读来意犹未尽,有一唱三叹的感慨。
 
这两篇小说,秉承了刘心武先生一贯的“京派文学”特点,运用大量口语和“儿化词”,读者在阅读中总可以感受到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这也是儿童文学存在的基石。作者在《写在前面》中指出:“我希望现在的少年儿童,能够从小懂得爱和善,珍爱自己,更珍爱别人;予人以善,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善报”。“(这两个作品)都努力地往孩子心中播种正直、真诚、善良与同情。”儿童文学的创作,如何写好?以上应该是刘先生的观点,我想,在现实中,光明与黑暗、美好与丑恶的战争是从来都没有停止的,我们在“儿童文学”中怎样做文章,传递怎样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给我们的孩子,这是一个万分紧要和急迫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作者的事,更是每位教育者的事!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与各位共勉,让我们把“爱与善”播种进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END-
 
后台回复关键字
 
『社科』『文学』『亲子』
 
即可加入稻读公社微信交流群
 
- THE END -
 
本期责任编辑/孤山客
 
图文编辑/楠柯Sharon
 
技术支持/米众信息
 
投稿方式:后台回复“投稿” 关键字
 
征稿邮箱:cxdaodugshe@163.com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