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天晓 - 1921》读后感 | 第二期
以下文章选自《辽宁出版纪检微平台》
建党历史的国民读本,主题出版的精品力作
——读《天晓1921》体会
辽海出版社 徐桂秋
按照集团纪委2022年纪检监察干部读书活动要求,我认真阅读了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天晓1921》一书,现将一些阅读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主要围绕从出版工作者的角度看其出版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读者的角度看其艺术创作特色、从编辑的角度看策划及编校工作上的成功之处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阅读体会。
01 从出版工作者的角度看:
《天晓1921》的出版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题出版物,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中以及建党百年之际出文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古人早有深刻认识和明确论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其中的“立言”就是指著书立说。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正是由于古人对著书立说的重视,使得流传至今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古籍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古人还认识到文学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毛诗序》中说的:“经夫妇,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也是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文学教化的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但是文学所具有的体现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教化功能依然存在。《天晓1921》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天晓1921》以报报告文学的形式,实地采访,钩沉史料,全景式描写了13位中共一大会议参加者的思想、精神和活动,以及各自不同的生命历程,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字里行间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孕育过程,以艺术的形式弘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这样一部培根铸魂的版,很好地承担起宣传工作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具有重大出版价值和现实意义。
02 从读者的角度看:
《天晓1921》艺术创作特色
《天晓1921》一书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徐剑精心结撰之作,从读者的角度从艺术欣赏的维度分析,它在结构搭建、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处理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特色。
(一)全书的结构独特而精巧。徐剑的长篇报告文学,往往都有着一个非常独特且精巧的框架结构。比如《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采取“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交错并行的叙述方式,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贯穿在了一起;又如《经幡》,以“灵山”“灵地”及“灵湖”三部分,分别讲述三位主角的历史故事,三个故事相互独立,且又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天晓1921》也有一个非常独特且精巧的框架结构。它以作者为写作进行采访行程的十天为叙述框架,以采访行程为引线,将相关内容按一定的逻辑置于每天之下叙述,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有机结合,从韶山到独秀峰,十天走过百年。这样眉目清晰,组织严密,逻辑严谨,精巧而独特的一个叙事结构,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题材和布局谋篇能力。
(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共建党史的重大历史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这决定了它必定是一部纪实之作,要真实地再现历史,严肃性、严谨性是对它的最基本要求,容不得作者随意发挥进行艺术创作。通读全书,作者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徐剑写作,有个著名的“三不写”原则,即走不到的地方不写,看不见的东西不写,听不到的故事不写。为写这本书,他花费大量时间深入实地采访,亲身考察体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他又广泛搜集、占有大量史料,最终以权威党史资料为依据,结合现场采访,真实地再现了建党历史,既展现了一部分人的丰功伟绩,也不回避一部分人思想分歧、路径抉择等复杂心路历程和背叛党、背叛革命的过程,体现出了历史真实,体现出了严肃性和严谨性。在体现历史真实的同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本书也不缺乏生动形象的艺术创作。比如第六章第四节“莫道英雄不怜情”(P301)叙述毛泽东保存毛岸英遗物时写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位痛失爱子的老人,打开儿子的遗物箱,见物思人,默默地流着泪水,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儿子留下来的衣物,然后又轻轻地叠好,放回箱子里……下次又重新取出,翻看一次,等于又拥抱了一回儿子,悄然进行父子之间的对话,然后再叠好放回原位。这二十六年间,毛泽东究竟翻看了多少回岸英的遗物,捧着衬衣,贴于脸上,感受着儿子的呼吸、体温和心跳……没有人知道。”从历史真实的角度看,这事未必有,即使有,因为是个人比较私密的事,也没有人看见,但从人情出发,尽管“没有人知道”,这情景应该有。这段描写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这是人之常情,既合情,也合理,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就是艺术真实。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艺术创作,使得作品打动人心,催人泪下,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力量和魅力之所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使整部作品不再是枯燥的历史教科书,而是有细节,有情感,有温度,有血有肉之作,通俗易懂,生动好看,可读性强。作者曾说要把它打造成既生动又权威的中共一大的国民读本,我认为作者做到了。
03 从编辑的角度看
《天晓1921》策划和编校工作的成功之处
本书在编辑工作上也有不少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从选题策划方面看,这是一个为庆祝建党百年这个重大时政节点策划的主题出版选题,显示出策划者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抓住机遇策划出这一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为庆祝建党百年这个重大时政节点策划选题,国家、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及出版集团早有要求和提示,很多编辑都在为之努力,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可能仅限于想一想而已,坐而论道,没有把想法变成选题,把选题变成图书,但万卷做到了,最终实现编辑设想,这不仅显示出他们有较强的策划能力,更有很强的执行力。刚才万卷社介绍了本书出版过程,可知出版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们克服了困难,完成了既定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二)从书稿编辑加工、校对等方面看,显示出编辑较强的编辑处理功力。本书内容涉及中共党史重大事件,内容敏感,按规定需要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我们都知道,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通常耗时很久,但本书能快速通过重大选题备案审核,编辑一定在书稿编辑审核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且富有成效。2020年集团在北京开重点选题专家论证会时,会上专家对这个选题具体敏感问题的处理表示了担忧。我未见到原稿,不知原稿本来面目,但目前呈现出来的图书,已很好地处理了包括专家担心的敏感问题。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呈现给我们的图书,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质量均好,编辑、校对工作功不可没,值得我们学习。
-END-
作者:辽海出版社纪委书记、副总编辑,徐桂秋
编辑:全硕
建党历史的国民读本,主题出版的精品力作
——读《天晓1921》体会
辽海出版社 徐桂秋
按照集团纪委2022年纪检监察干部读书活动要求,我认真阅读了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天晓1921》一书,现将一些阅读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主要围绕从出版工作者的角度看其出版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读者的角度看其艺术创作特色、从编辑的角度看策划及编校工作上的成功之处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阅读体会。
01 从出版工作者的角度看:
《天晓1921》的出版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题出版物,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中以及建党百年之际出文学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古人早有深刻认识和明确论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其中的“立言”就是指著书立说。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正是由于古人对著书立说的重视,使得流传至今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古籍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古人还认识到文学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毛诗序》中说的:“经夫妇, 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也是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文学教化的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但是文学所具有的体现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教化功能依然存在。《天晓1921》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这一重大历史题材,《天晓1921》以报报告文学的形式,实地采访,钩沉史料,全景式描写了13位中共一大会议参加者的思想、精神和活动,以及各自不同的生命历程,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字里行间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孕育过程,以艺术的形式弘扬了伟大的建党精神,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这样一部培根铸魂的版,很好地承担起宣传工作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具有重大出版价值和现实意义。
02 从读者的角度看:
《天晓1921》艺术创作特色
《天晓1921》一书是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徐剑精心结撰之作,从读者的角度从艺术欣赏的维度分析,它在结构搭建、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处理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特色。
(一)全书的结构独特而精巧。徐剑的长篇报告文学,往往都有着一个非常独特且精巧的框架结构。比如《中国青藏铁路全景实录》,采取“上行列车”与“下行列车”交错并行的叙述方式,把历史和现实有机地贯穿在了一起;又如《经幡》,以“灵山”“灵地”及“灵湖”三部分,分别讲述三位主角的历史故事,三个故事相互独立,且又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天晓1921》也有一个非常独特且精巧的框架结构。它以作者为写作进行采访行程的十天为叙述框架,以采访行程为引线,将相关内容按一定的逻辑置于每天之下叙述,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有机结合,从韶山到独秀峰,十天走过百年。这样眉目清晰,组织严密,逻辑严谨,精巧而独特的一个叙事结构,显示了作者高超的驾驭题材和布局谋篇能力。
(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共建党史的重大历史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这决定了它必定是一部纪实之作,要真实地再现历史,严肃性、严谨性是对它的最基本要求,容不得作者随意发挥进行艺术创作。通读全书,作者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徐剑写作,有个著名的“三不写”原则,即走不到的地方不写,看不见的东西不写,听不到的故事不写。为写这本书,他花费大量时间深入实地采访,亲身考察体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同时,他又广泛搜集、占有大量史料,最终以权威党史资料为依据,结合现场采访,真实地再现了建党历史,既展现了一部分人的丰功伟绩,也不回避一部分人思想分歧、路径抉择等复杂心路历程和背叛党、背叛革命的过程,体现出了历史真实,体现出了严肃性和严谨性。在体现历史真实的同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本书也不缺乏生动形象的艺术创作。比如第六章第四节“莫道英雄不怜情”(P301)叙述毛泽东保存毛岸英遗物时写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位痛失爱子的老人,打开儿子的遗物箱,见物思人,默默地流着泪水,一遍又一遍的翻看着儿子留下来的衣物,然后又轻轻地叠好,放回箱子里……下次又重新取出,翻看一次,等于又拥抱了一回儿子,悄然进行父子之间的对话,然后再叠好放回原位。这二十六年间,毛泽东究竟翻看了多少回岸英的遗物,捧着衬衣,贴于脸上,感受着儿子的呼吸、体温和心跳……没有人知道。”从历史真实的角度看,这事未必有,即使有,因为是个人比较私密的事,也没有人看见,但从人情出发,尽管“没有人知道”,这情景应该有。这段描写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怆,这是人之常情,既合情,也合理,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就是艺术真实。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艺术创作,使得作品打动人心,催人泪下,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力量和魅力之所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使整部作品不再是枯燥的历史教科书,而是有细节,有情感,有温度,有血有肉之作,通俗易懂,生动好看,可读性强。作者曾说要把它打造成既生动又权威的中共一大的国民读本,我认为作者做到了。
03 从编辑的角度看
《天晓1921》策划和编校工作的成功之处
本书在编辑工作上也有不少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从选题策划方面看,这是一个为庆祝建党百年这个重大时政节点策划的主题出版选题,显示出策划者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抓住机遇策划出这一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这还不是最主要的。为庆祝建党百年这个重大时政节点策划选题,国家、省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及出版集团早有要求和提示,很多编辑都在为之努力,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可能仅限于想一想而已,坐而论道,没有把想法变成选题,把选题变成图书,但万卷做到了,最终实现编辑设想,这不仅显示出他们有较强的策划能力,更有很强的执行力。刚才万卷社介绍了本书出版过程,可知出版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们克服了困难,完成了既定目标,值得我们学习。
(二)从书稿编辑加工、校对等方面看,显示出编辑较强的编辑处理功力。本书内容涉及中共党史重大事件,内容敏感,按规定需要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我们都知道,履行重大选题备案程序通常耗时很久,但本书能快速通过重大选题备案审核,编辑一定在书稿编辑审核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且富有成效。2020年集团在北京开重点选题专家论证会时,会上专家对这个选题具体敏感问题的处理表示了担忧。我未见到原稿,不知原稿本来面目,但目前呈现出来的图书,已很好地处理了包括专家担心的敏感问题。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呈现给我们的图书,内容、编校、装帧设计、印刷质量均好,编辑、校对工作功不可没,值得我们学习。
-END-
作者:辽海出版社纪委书记、副总编辑,徐桂秋
编辑: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