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斶说齐王》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李风杰的学习交流群》
 
《颜斶说齐王》为《古文观止》选自《战国策•齐策》,以前看过,疫情期间被封宅家,再看颇有感触。
 
原文: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
 
开篇点题,齐宣王见颜斶,一个“见”字,前后是本文的两个主角,把齐宣王放在了前面,可见是齐宣王要见颜斶,而不是颜斶要见齐宣王,从这个我们可以看出,是齐宣王主动召见颜斶的,而不是颜斶上赶着要拜见齐宣王,主动和被动就为下面的对话埋下了伏笔,有可能齐宣王听说颜斶是个大隐士,有学问,想为我所用,为自己效命,也有可能是想笼络文人士子之心,装装样子,并不是真的想用他,所以才派人把颜斶找来,见见他,考考他,大概也有面试的意思吧,这个见面的场所,有可能是齐宣王的一个一般的宫殿,齐宣王居中而坐,左右还有一班侍臣,但估计不是正式的接见大臣或外国使臣的大殿,齐王也不会为了见颜斶而提前三天斋戒,而后沐浴更衣啥的,秦王见蔺相如刚开始也是在后宫,左右有一班嫔妃,在蔺相如再三逼迫下才斋戒沐浴而后到正式的大殿接见他,可见古代君主召见别人时对场所还是很在意的,此处齐宣王显然并没有把老颜当回事,也就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文中也没提,想来一定不是什么正式的场所,否则以古人的严谨和对礼仪的重视,一定要加以记录的。然而即使在配殿齐宣王仍旧高高在上,双方一见面,就有了一个矛盾和冲突,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首句“颜斶齐王各命前”,可以看出,封建时代官民之间的矛盾和是水火不容的,只不过绝大多数老百姓不敢与官斗罢了,“谁前”成了双方争议且互不让步的焦点,齐宣王说“颜斶,近前来!”心里可能在想,听别人说你颜斶是个大隐士,你能有什么本事呢?我倒要看看。让齐宣王没想到的是,颜斶针锋相对,也学着齐宣王的口气说:“王前!”想看看我,你就近前来。贵为齐王,哪里见过这个,当然会“宣王不悦”啦,宣王虽然不悦但没说什么,倒是“左右”沉不住气了。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左右的人为讨齐宣王的欢心,纷纷责备起颜斶来,几乎是异口同声:王是君主,你颜斶是臣子,怎么能和君主说一样的话呢,你这也太不像话啦!左右的话,作者并没有详细描述左右说话时的语气和当时的脸色,想来是不是有好脸色的,语气大概也是呵斥的,都想在宣王面前表现表现,从最后的设问句大约可以看出来,“可乎?”,像话吗你?太不像话啦!一定不会是和声细语,估计仅是声音难以表现出来左右的心声,要在齐宣王面前表现,让齐王看到自己,最好再配上持续的动作,“左右”大概应该会伸出食指,凌空对着不肯“前”的老颜虚点至少三下,此动作应该和申饬同时进行,“王,人君也;”说此话时语气应该低声下气和声细语,对着宣王拱手哈腰面带敬畏。“斶,人臣也…”脸一转向老颜,应该语气一转,马上换了一付面孔,前面我说伸出食指,在这里不妨纠正一下,现代人怒怼别人的时候才伸出食指,指着对方说:你小子给我等着…,或者是:听说是你小子…古人应该是食指和中指同时伸出,指着对方虚点几下,兴许这样显得说话者比较绅士风度一些,到了近现代,绅士风度的人不多了,究其原因,大概是西方人从咱们老祖宗那里把中指继承了去,骂人的时候多伸出中指,就给咱们国人留下了食指,然而有些素质底下的国人学西人骂人时伸中指这是不算数的,只能说现代人反不如古人绅士呀!
 
面对左右的呵斥,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颜斶此对令人拍案,不愧为大隐士,临危不乱,面无惧色,想来说话时语气应是舒缓平和,不吭不卑。假使齐宣王真能礼贤下士,此时降阶相迎,不失为贤明的君主,但齐宣王没有,接下来反而“忿然作色”,注意,从前面的“不悦”到“忿然作色”,在第一回合“谁前”的较量上,宣王已经从道义上输了,起码在气势上输了,身为君主,不能礼贤下士,尊重士人,没有不透风的墙,“左右”们难免会有意或无意地把当时的情形张扬出去,天下的大批隐士文人早晚会知道的呀!
 
接下来,第二回合开始。宣王忍不住了。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开始质问,“我尊贵还是你们这些士人尊贵呢?”齐宣王很是可爱,要换成后世的秦始皇或曹操之流,这还用问?大不敬,直接拖出去砍头,或者奸诈的,心里不悦,但也不说,完事之后抓你个一招之错再想方设法杀了你,这才显得君王的霸气和不可侵犯,这种问题还有工夫和你讨论?面对忿然作色勃然大怒的齐宣王,颜斶同样临危不乱,毫不畏惧,“士者贵,王者不贵。”回答很是干脆。听到颜斶如此回答,此时的宣王,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是在大殿上居中席地而坐,大约是左手按住佩剑,右手手扶桌案,身体微微前倾,这几个动作应该是有个过程的,随着忿然作色的面部表情,一点一点展现出来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羽杀人前总是微合凤目,眼睛稍微眯缝一点,张飞杀人前总是豹眼圆睁,齐宣王的眼睛现在是什么样子估计也要和他的眼型有关,咱都没见过齐宣王,不知道会是怎么样一种情形,想来一定也是面露凶光的吧!
 
面对颜斶斩钉截铁语气坚决的否定的回答,齐宣王虽然很生气,但还不至于像后来的帝王一样,动不动就杀人,这不符合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但他还不死心,可爱的一面又流露了出来,“有说乎?”这一问就符合当时的政治文化生态环境了!你说士贵王不贵,有啥根据有啥说法没有呀,宣王在问这句的时候,估计刚才紧握佩剑的左手应该会稍微放松一点,右手虽然还是扶着桌案,但大约身体不再处于前倾的状态了吧,毕竟一直忿然作色想来也是很累人的,况且古人都是盘腿席地而坐,桌案也低,时间久了,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再来个半身不遂面瘫啥的,气大伤身,划不来的。有人说宣王不该是左手按佩剑,那个时候剑都是背在背后的,比如荆轲刺秦王时,“王负剑”,秦王的剑就是背在背后的,殊不知,秦国的剑比别的国的剑都长,挂在腰间不方便,所有才背着,我们姑且假设齐宣王同志的剑是挂在腰间的吧。
 
宣王“有说乎”问完,文章中没说颜斶有没有思考一会儿,王曰完了就是斶曰,中间没有交代其他。在封建时代,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有专门负责记录君主日常言行的官员,所记载的叫起居注,以警示后人,铭记得失,传说最早的起居注是汉武帝时开始的,到清朝时已经日趋完善,并受到高度重视,不知道在春秋战国时代是否有专门的官员负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两国的国君或大使级别的人会见时肯定是有专人负责记录的,比如蔺相如在赵王与秦王渑池会见时,就专门让吏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但齐宣王见颜斶,不是啥大的政治事件,是否有专人记录不得而知,但是文章能记入《战国策》,如果不是当时有专人记录,就是后来有人迅速地把当时的对话整理了出来,否则时间一长,记录的文字就不会这么精彩了,我们假设当时有专人负责记录,而当时的文字是繁体字,书写用的又是竹简之类,笔也不是钢笔圆珠笔啥的,记录肯定慢,没有个电脑速记啥的,一个人说完,不能马上写完,另外一个人可能马上要说,跟上速度不容易,说的话肯定要求是记录完整,至于其他的人的表情举止,肯定是顾不上记录,应该也没有强制要求,字也是能省略就省略,记个段落大意就不错了(非常符合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所以所记的几乎都是对话,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对当事人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举手投足、时间停顿等只能靠想象。所以齐王问完,我们假定颜斶是不假思索,马上就有了应对之语,似乎只有这样才符合颜斶大隐士有才学的人设。
 
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垄,就是墓地。两个令不知道那个颁布在前那个在后。颜斶先说关于柳下季的令,柳下季就是柳下惠。我第一次听说柳下惠,是从一个成语故事中,坐怀不乱,百度一下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最早出现在《荀子》,流传下来有两个版本,为了节省大家再次去百度的麻烦和时间(这应该是个病句),我在这里有必要把这两个版本给大家描述出来。版本一,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柳下惠在城门旁边睡觉,遇到一个前来投宿的女子,老柳同志出于好心,怕这个女子冻死,就抱着此女子取暖,又解开外衣裹紧该女子,两个人就这么坐着过了一夜,因为老柳同志没有对该女子做什么非礼的行为,所以人们纷纷夸赞他坐怀不乱。我们不知道老柳为什么有家不回非要到城门旁睡觉,难不成行程码黄码也不让进城回家?《荀子》也没有描述当事女子的外貌,至于他们两人抱团取暖一夜啥事也没发生是谁说出来的(难道当时有人一直在监视着他们?)我们不得而知,既然《荀子》说了,我们姑且也许应该相信荀子,因为毕竟荀子也是咱邯郸老乡。另一个版本说老柳外出拜访朋友时碰上大雨,只好跑到一个古庙中避雨,他一走进古庙就发现一个未着寸缕的姑娘,他连忙走出寺庙,站在外面的一颗槐树下躲雨(应该是坐在),才有了坐怀(槐)不乱的典故。两种说法都给读者留下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大家可以自由发挥,我就不多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柳老的认识有些不够全面,其实柳老不仅仅只是个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更是春秋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不然也不会让秦王如此敬重,活了100岁呢,具体事迹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学习学习。
 
总之,当时颜斶就把柳老搬了出来,按照秦王的命令,即使他的墓地周围五十步范围内也不允许砍柴,谁砍柴秦王就砍他的头,够狠的吧,而颜斶说的秦王另一个命令却是一个古今都有的通缉令,“有能的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不知春秋时期房价几何,千镒金能购置多少平米,万户侯也倒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柳老墓地周围有没有人因砍柴而被砍头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悬赏齐王头应该是个噱头,就好像老蒋30万大洋悬赏陈毅贺龙的头一样,做做样子。我们索性没事也思考一下两个令的颁布时间,肯定是不是同时颁布的,也不可能是一个令,否则也不会分开写,颜斶说“昔者秦攻齐”,这个“昔”,就相当于我们给孩子讲故事,通常的开头是“从前有座山……”,没有具体的时间,也无从考究,我查了一下百度,也不知道是那一代秦王,还要烦劳历史老师或精通历史的语数外物化生等老师给出答案或提示,虽然没啥用,就当纯粹是满足一下好奇心吧,柳下季生卒年是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齐宣王约公元前350年~301年,两人差着370年呢。然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这两个令都是真的,要到柳垄砍柴就砍头,肯定是有点想笼络人心的意思,类似于千金购马骨的意思,看我对死的齐地的文化名人都如此看重,更不要说活着的隐士大贤了,虽然有点作秀,但当时的名人贤士还真吃这一套,没准那个大贤还真的较真,看你秦王是否来真的,是否在柳垄周围派兵驻守,以证明你秦王不是耍弄人,放空炮,笑我们齐地无人。而这个悬赏通缉令,可能就真的是一纸空文,当年尼克松访华时天真地问毛主席,为啥我诚心诚意地来了,你们大街上还有“打到美帝国主义”的大字标语,毛主席幽默又哲学地说:你们不是也常说消灭中国共产党吗,都是放空炮嘛。言下之意,彼此彼此,何必认真呢?
 
跑题有点远,但是据说讲课经常好跑题的老师,最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可能别的记不住,但你跑题时讲的东西他们可能记很多年!言归正传。总之齐王听了这两个令,一个真砍头,一个放空炮,虽然有点偷换概念,不具备等价可比性,但还真把齐宣王给唬住了,是啊,动动人家坟头周围的一颗草啥的就砍头,这肯定没人敢做,但是重赏之下,没准真有人敢偷偷要了你齐王的头,人家秦王根本没打算要你的头,换句话说,和你开个玩笑,就没拿你当回事,发个悬赏通缉令,吓唬你一下,娱乐一下而已,何必认真呢?不必认真的仅仅娱乐一下的活着的齐王的头,动动人家坟上草就真砍头,孰贵孰不贵是否一目了然呢?
 
行文至此,有必要插一句,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齐策》中,还有一大段“左右”与颜斶的对话,到清末吴楚材、吴调候编纂《古文观止》时不知为啥给删掉了,兴许是当时的秀才文人们要背的太多记不住,大考时烧脑,反正也不影响原文意思的表达,那一段姑且称为他们的第三回合交锋,以“左右”的失败而告终。感兴趣的读者不妨百度出来品读一下。
 
简而言之,三个回合下来,均以颜斶胜利而告终,按照事不过三的古训,宣王表示服气啦,我说不过你。“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话开始往回收,不容易呀!前面是威逼,接下来开始利诱,“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且”在这里用的好,“而且”,表示递进,强调下面的内容,希望引起对方的高度重视,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你要跟了我,包你吃香的喝辣的,香车宝马,美女如云,穿绸裹缎,衣食无忧。听上去确实诱惑力非常大,哪成想,“颜斶辞去”,毫不犹豫,颜斶先生下面说的话令后世几千年的文人骚客志士仁人山中大隐们引为经典,“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把士比喻成玉,追求自然天成,追求形体和精神上的完整统一,表达了不愿为世俗名利所污染的志趣,然而颜先生话还没说完,“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让我回到山野田园吧,吃饭完一点,比吃肉强,不用着急赶路,信步缓行,抵得上乘车,不用考虑犯罪啥的(估计老颜内心想说的不是犯罪,而是不得罪人,毕竟伴君如伴虎),颜老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一定是空洞地注视着远方,目不斜视。“清净”一词,而非清静,重点似乎在“净”上,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的是环境和内心的“静”,而我觉得还是“净”字好,内心干干净净,与世无争,无忧无虑,“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落尘埃!”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落尘埃!”都是玄妙的佛家思想,讲究的也是“净”。
 
末了,颜斶先生终于“再拜而辞去”,留下齐宣王及左右一干人等干瞪眼。齐宣王也算是很仗义,前面说了,要换成后来的狠一点的帝王,不为我所用,岂能放你走,总要想方设法置你于死地而后快,但可爱的齐宣王没有,从这一点来说,他就很有容人之量,最起码没有拦住刁难老颜同志,还是很令人敬佩的。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终身不辱。”全文结束。
 
“晚食当肉”、“安步当车”、“返璞归真”这些词语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成语,也是老年人养生的至理名言,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晚上吃饭晚一点,吃的早睡觉时就又饿了,吃还是不吃又是个难题,少坐车,多散步,别得罪权贵,保持清净的生活和纯正的节操,大概只有这样可以使自己得到快乐吧!
 
补记:写完上面这些让贻笑大方的文字之后,我又看了一下题目,《古文观止》上的题目是《颜斶说齐王》,而《战国策齐策》上用的是《齐宣王见颜斶》,后者比较符合古文的一般传统,即用文章的第一句作为题目,比如《论语》中的每篇都是第一句作为本篇的题目,而且《颜斶说齐王》的这个“说”字,在古文中多是游说劝说的意思,如《触龙说赵太后》,游说者是有一定的目的的,在本篇中颜斶游说齐王什么呢?显然没有哪个意思,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与不对,还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