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诗刊》读后感丨马骥文

以下文章选自《诗刊社》
 
点击上方“诗刊社”可以订阅哦
 
文丨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马骥文
 
2020年终于过去,但对于全球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冠疫情却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信很多人都对2021这个新年的到来会有一番不同以往的感受和体会。尽管疫情的阴影还在人类头顶盘旋,但还好,我们还有诗歌相伴。新年元月,2021年第一期《诗刊》上、下两册如期呈现在我们眼前,以其一如既往的眼界和水准为汉语世界带来精彩纷呈的诗之盛宴。
 
上半月刊“视点”栏目中,杨克以其诗歌创作和诗论,具体触及并试图解答“新工业时代的诗歌维度”这样一个当前诗歌领域的重要而急迫的问题。在对当代经验的思考和书写中,他提供出一个重要的诗学路径,对今后相关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都具有启发性。在新工业时代,我们也同时面对着“三农”的现代化和“脱贫”等问题。“新时代”栏目中,芦苇岸的驻村诗系列写作十分重要地将农村的现实在诗中呈现出来。我们希望中国的农村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也希望“多少脱贫后的村民后代/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眼里的光/像薜荔果鲜亮在秋雨里”(《在列宁小学》)。“方阵”栏目中,叶延滨将生命的体悟与对诗歌的理解结合起来,因而提醒人们“所有的,故事或者事故/都是生命之诗”(《又一次醒来》);李元胜的蝴蝶观察意在辨正人们在“污泥”与“鲜花”之间存在的惯有认识偏见,并将这种思考触及对人与人之间隔绝和陌生关系的批评中。这种批评在当前尤其显得必要和珍贵。
 
李成的《风筝》是“气象”栏目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首诗,“风筝”意象在诗歌中其实并不算新颖,写起来容易流入俗套,但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为“线”赋予新的内涵,“它是爱、信念、文明/也是往昔、肉身、旗帜……”(《风筝》)。此期“每月诗星”为诗人江离,他的组诗《星图》题旨宏远辽阔,其中每首诗都呈现出独特风采。江离的诗擅于从生活日常的细节而延伸至对抽象或总体性命题的思考,并且更为可贵的是他对“现代性”自身的诸多缺陷也持有警醒和反思的意识,这种意识在《星图》一诗中有明确体现。“诗学广场”栏目为“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小辑”,共包括何向阳等人的六篇诗论,分别就“世界格局与本文写作”、“传统资源与新时代”、“抗疫诗歌”、“自由诗”、“作为‘同时代人’的杜甫”和“抗疫诗词”等问题展开探讨。这些探讨不仅关切现实问题,同时也积极深化对传统诗学问题的思考。在“国际诗坛”栏目中,著名的德语翻译家芮虎先生将德国当代著名诗人勒内·昆策(Reiner Kunze)的诗译介到中国。这是我第一次读这位德语诗人的诗,他的诗句普遍精短而准确,在词语的跳跃中克制地表现着这个世界。他的一句颇具“元诗”色彩的诗令人难忘,“诗歌//是诗人的盲人杖//诗人用它探触/前面看不见的事物”(《诗学——给厄吉尔》)。
 
 下半月刊以“发现”栏目为开始,谢夷珊的组诗《槟榔屿》,将本期诗歌的书写疆域跨域到东南亚。从勿老湾到马六甲,从布城到苏门答腊,在跨文化和跨区域的诗写中,这组诗为我们呈现出尽管与中国距离很近却缺乏深入理解的东南亚的风景、事物和人民,让人神往。此期“双子星座”栏目推出了青年诗人周玲和王江平的诗和随笔。周玲的诗比较注重对生活中闪光点的捕捉和描述,以此作为诗意的立足点,因为诗人“眼眶里装着相同的热爱、谦卑与温顺”(《毛孩子》),而诗歌对于诗人来说是“故土的重逢,宿命的回归”(《诗歌,宿命的回归》);王江平善于在诗中对生活和生命展开平静乃至于冷峻的思考,他的诗往往带有追问意识,尽管诗所写的内容有限,但诗之外的语言却是绵延不绝的,因此他的诗就成为“在现实中学会走神”(《现实与想象的纠葛》)的语言结晶。
 
由青年实力诗人最新力作汇合而成的“银河”栏目此期共刊发十六位青年诗人的诗。其中每一位诗人都各具特色,这里仅就其中部分诗作加以评论。借由此栏目可以管窥当前中国青年诗人的创作实况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诗歌生态。郁颜的诗句“面对生活,常无言以对/而命运,总是不可言说”(《省己书》)十分直接地道出当代人生活的某种无奈和无力的感受。不过花盛在组诗《在高原》却提供出另一种生活状态,显示出生命可以具有的倔强和强悍,“高原风大,我们的一生/都在执拗地与风搏斗,与风赛跑/与风抗衡……”(《我们的一生》)。与前述两位诗人不同的是,王辰龙在《重返工人村》一诗中透过现实与回忆构成的时空倒转传达出一位游子对“工人村”深沉而复杂的爱,因为“工人村”无论多么破败和荒芜,它仍然是那个唯一可以取暖的“家”,在等待着游子回去。黄挺松的《洗砖记》将靠清理和回收被拆除建筑的旧转为生的工人作为书写对象,在此过程中,那些距离我们很近同时又很远的工人形象在诗中得到了再现和关照。唐以洪的《母亲节》处理的是亲情问题,在戏剧性的场景描述中诗人十分动情地写出了一位出门在外的游子对母亲的爱。这些诗作均显示出当代青年诗人诗歌创作的广度和深度。
 
“校园”栏目刊发的都是校园诗歌新秀的诗作,也是我一直以来较为关注的栏目之一。《诗刊》始终关注和助推诗歌新人的成长,这在此期“校园”中就有明显体现。栏目中不仅包括“90后”和“00后”诗人,而且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两位正在上小学的出生于2010年的“10后”诗人,足见《诗刊》发现和助推诗歌新人的魄力之大。尽管此栏目中的诗歌也存在各种问题,但它们所显示出的汉语新诗生长的新向度和新力量却是值得人们期待的。
 
 总体来看,《诗刊》上、下半月刊所刊载的作品构成当前汉语诗歌总体状况的一个缩影。在心灵与现实的互化和对照中,诗歌装置仍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对新旧问题的直面和思考中,诗的体式和内容不仅在持续更变和拓展,同时由诗歌所塑造的新人也在逐渐成长。如何将诗歌作为问题内化在我们每个人的肉身和灵魂之中,如何在新的时势中创造出新的诗歌和心灵,仍然是诗人们值得继续“尝试”的工作。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