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旧事——《红楼梦》读后感(五)\\ 柳成荫

以下文章选自《北国风光文艺号》
 
红楼旧事——
 
《红楼梦》读后感(五)
 
 柳成荫
 
曹雪芹先生由豪门贵族子弟跌入社会底层,饱经世态炎凉,遍尝酸甜苦辣,从而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其人生哲学,值得后人思考。
 
现在,摘出三组人物(或叫三组人生姿态),虽为冰山一角,但足以见其一斑,冒昧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倪二与卜世仁
 
我们从一件事说起,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贾府族人贾芸家境贫寒,尚求上进。端午节前,意图在荣国府揽点工程,补贴家用,寻思弄点香料贿赂内管家风姐。贾芸满怀希望找到开药铺的母舅卜世仁,恳请赊他些冰片、麝香,不承想被卜世仁数落了一番,巧舌如簧地拒绝了。事有凑巧,贾芸归途中撞上了人称“泼皮”的紧邻倪二。倪二听说他的遭遇后,二话没说,慷慨解囊,借与他十五两三钱银子,贾芸才得从王熙凤手里揽到了大观园里的绿化工程,小日子才有了转机。这件事不大,但考出了两种人生态度。卜世仁理的是世俗之财,他的人生哲学是“天下人不能负我”,哪怕他是亲外甥;倪二理的是街坊高情,他的人生哲学是“钱财是身外之物”,哪怕舍与穷途人。正所谓“势利不以亲疏分,人间终归贵疏狂”。
 
二,刘姥姥与贾雨村
 
开篇第一回,贾雨村穷困潦倒,流落姑苏,饱读诗书无法施展。幸得甄士隐真金白银从中资助,一朝踏上仕途之路,飞黄腾达,甄家对他恩同再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节,贾雨村为了依附豪门,舍弃昔日故人之情,枉断官司,将恩人之女英莲推入火坑。贾雨村同样受过贾家恩惠,贾家发达时,认宗连谊,几近阿谀;贾家败落时,同样忘恩负义,向其踩上几脚。
 
再来说说刘姥姥,刘姥姥是一个老于世故,精于算计的村野老妇人。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刘姥姥就与贾府结下了不解之缘。刘姥姥说话幽默风趣,善揣人意,深得贾母、凤姐一干人喜欢,贾家也曾给过她微不足道的接济。刘姥姥感恩戴德,在贾家大厦将倾时,挺身营救了凤姐的女儿巧姐,巧姐才躲过了一劫。也算是积德存福,一报一还。
 
刘姥姥与贾雨村两相比较,正所谓“经纶满腹苟且生,粗缯大布恩义重”。
 
三,包勇与赖大父子
 
  包勇是贾家世交甄家的家仆,身怀绝技,为人耿直。甄家老爷革职后,包勇投靠贾府,在贾府并不招人待见。一百十一回“狗彘奴欺天招伙盗”,贾家内忧外患之际,家贼伙同海盗深夜入府抢劫财物,包勇一马当先,舍生搏斗,赶跑了强盗。真可谓“忠心护主,义薄云天”。赖大是贾家多年的管家,深得贾家信任、器重。贾家的好处不知擅越了多少,赖大的公子赖尚荣依托主子竟做到了知县大人,受恩盖莫能大。一百一十八回,贾政送灵南行,盘费不敷,写书到赖尚荣任所借银,赖家敁敠贾家势败,唯恐躲闪不及,借机辞老辞官,采取了明哲保身。真所谓“路遥始知马力足,日久才见人心健”。
 
三组人物,世俗眼中,前者远没有后者风光体面,但论所作所为,后者只能望前者项背。应了一句“讲究人不讲究,不讲究人讲究”。
 
现实当中,两种人生哲学各有人信仰,一种是,“天下人不能负我”,一种是,“我不能负天下人”。有的人大智若愚,有的人大愚若智,芸芸众生,实难分辩。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得起考验的人生哲学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因为它如同美酒一样,历久醇厚,芳香四溢。不光会积德自身,还会增益后人。
 
红楼经典,传唱不息。
 
真善大美,薪火人间。
 
作者:柳成荫(笔名)山西省原平市同川镇下西岗村。
 
链接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