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赋北私塾》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作为一名父亲,在儿子的生活中既担当着“朋友、亲人”的角色,同时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这更多地体现在文中的侃侃而谈与谆谆告诫上。当儿子情绪低落时,他宽慰儿子;对于儿子的矛盾,他又剖析并激励。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启迪。
01
最理想的父子关系莫过于此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从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厚的亲情。傅雷夫妇平实的语言道出的是一片浓浓亲情,读后让人感动不已。“你的信我们看得多宝贵,我们虽然分离了,可是心永远在一起,这是你给我们的唯一的安慰。”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的眼中,孩子胜过一切。“只有你的一切真能使我们的心开放,想到你我就觉得幸福了,没什么抱怨的了。”儿女是那么容易让父母满足和幸福。“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辛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接在一起。”“只要常常写信来,只要看见你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满足了”“十七天不接来信,有点着急,不知身体怎么样?”纵观全书,类似这样充满期待、焦虑与关切的话语俯拾皆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忧虑、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更让我折服的是,傅雷夫妇对子女的爱不是固执己见的,而是互相尊重的。“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他们与儿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并没有要求儿子必须如何去做,而是以朋友的口吻向儿子提起,让儿子容易接受。“年纪大的人总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的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习也是互相的。傅聪学习父亲的为人处事,傅雷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父子成了朋友、知己,我想最理想的父子关系管莫过于此!
让我受益最大的是傅雷夫妇在孩子思想出现波动,生活中面临重大选择时候对孩子的谆谆教导,既不失父母的尊严,又能让孩子得到解脱,真的妙极了,特摘录几段共享:
当得知孩子在国外内心苦闷又不敢在家心中诉说时,他说“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克里斯朵夫不是经历过多少回这样的情形吗?”在外留学的傅聪一直把克里斯朵夫视为自己的榜样,甚至以克里斯朵夫自居,傅雷特意举克里斯朵夫的例子,正是为了激励儿子理性地面对挫折,学会坚强,汲取教训,实现理想的人生。
当儿子为技巧而烦恼的时候,父亲这样劝他“我劝你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烦恼,主要是常常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发掘自己的毛病,寻找毛病的根源,然后想法对症下药,或者向别的师友讨教。烦恼只有打扰你的学习,反而把你的技巧拉下来。……而主要的还在于内心的修养,性情的修养:我始终认为手的紧张和整个身心有关系,不能机械地把‘手’孤立起来。”针对傅聪的烦恼,父亲提出了多提升内在修养的看法。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下,傅聪在弹琴技艺突飞猛进的同时内在修养也在不断提升。
当儿子准备从波兰转往苏联留学时,父亲帮他分析了在波兰的学习环境很好,告诉他在波兰跟着杰老师能在七个月内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实属难得。并且说“从波兰转往苏联,极方便;再要从苏联转波兰,就不容易了!”他只是帮孩子分析情况,告知孩子利弊,真正的主动权还在儿子那里。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父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引以为戒,又搬出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教育孩子。而当他们成家后,他又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当夫妻闹矛盾时,又劝儿子“生活不是阳春白雪”而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体验家庭生活的烦琐与乐趣。
当儿子写给他们的一封长信丢失了,他们为此心神不宁了二十多天,他想让儿子把那封长信再写一遍,他这样对儿子说“我们为了丢失那封信,二十多天的精神痛苦,不能不算是付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可不可以要求你也付些代价呢?只要你每天花一小时的功夫,连续三四天,补写一封长信给我们,事情就给补救了。而且你离开比赛时间久一些,也许你一切的观感倒反客观一些。”就这样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就这样得到了圆满解决。
“说到骄傲,我细细分析之下,觉得你对人不够圆通固然是一个原因,人家见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个原因;而你有时说话太直更是一个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见恩德,听了她弹琴,你说她简直不知所云。这说话方式当然有问题。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吗?有一夜快十点多了,你还要练琴,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像你这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妈妈要你加衣,要你吃肉,你也常用这一类口吻。你惯了,不觉得;但恩德究不是亲姐妹,便是亲姐妹,有时也吃不消。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与你共勉之……”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直接拿来教育我的孩子是极好的,因为我的孩子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和傅聪一模一样。
杰出的音乐天赋,父亲竭尽心力的栽培,少年成名,可以说傅聪和莫扎特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莫扎特的父亲一心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天才,却忽视了对他的情感教育,使莫扎特形成了冲动、傲慢、不切实际的个性,最终导致了父子关系的恶化。而傅雷夫妇在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下面几句话可见一斑:
一个人唯有不求报酬地施与,才会得到最大的意想不到的报酬;
住在华沙必须问明房东的休息时间,切勿深夜练琴的事,望随时记住;
人越有名,不骄傲别人也会有骄傲之感:这也是常情;故我们自己更要谦和有礼;
若回国前有余款,可留在使馆,或者根本送给使馆,不要太看重个人利益,宁可节约些留给国家;
把个人看得渺小一点,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心;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无论如何细小微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一个人爬得越高,越要在生活的各方面兢兢业业;
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孩子,一个人空有爱同胞的热情是没用的,必须用事实来使别人受到我的实质的帮助,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实践。
《傅雷家书》一书自问世以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不仅对青年人,广大的父母亲更是受益良多,从中学到了很多教子之道。我想,这正是这本书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吧!
02
傅雷:把儿子当成讨论艺术和音乐的对手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在儿子离开他远赴异国求学的十多年间,用上百封书信诠释了对儿子的舔犊之爱,凝结了父爱深情。他就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
傅雷及夫人在1954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被编印成册,名为《傅雷家书》。这部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是傅雷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先做人、后成“家”以及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楼适夷称为“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美德传承读物”。
傅雷是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
“回想30年前你初出世的一刹那,在医院的产妇科外听见你妈妈呻吟,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然的感觉,仿佛从那时起才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艰苦与伟大,同时感到自己在人生中又迈了一大步。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不自觉的,但你母亲生你的时节,我对自己的长成却是清清楚楚意识到的,至今忘不了。”1964年3月1日,距离傅聪满30岁还差9天。一想到他将为人父,傅雷感慨万千。
傅雷本想让儿子学画,但他对丹青没有兴趣。“傅聪3岁至4岁之间,站在小凳上,头刚好伸到和我的书桌一样高的时候,就爱听古典音乐。只要收音机或唱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是声乐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一乐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闹或是打瞌睡。我看了心里想,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能有一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受用不尽。我是存了这种心,才在他7岁半,进小学四年级的秋天,让他开始学钢琴的。”
“爸爸打得我真痛啊。”1979年,傅聪从英国首次回国,与父母好友钱锺书夫妇追忆往事时说。儿时练琴,他边弹奏边偷看《水浒》。父亲在三楼从琴声察觉出异样,下楼一声暴吼,“像李逵大喝一样,吓得人魂飞魄散。”5岁时,他在客厅写字,父亲在吃花生。不知何事父亲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击中他的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父亲说儿子是一面镜子。我倒觉得父亲是我的镜子。”90年代,傅聪对“傅译”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金圣华如此感叹。1954年初,他赴京准备留学波兰。父亲在信里忏悔:“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
在儿子离开自己以后,傅雷回想这些年对儿子的严厉,竟然有些自责和内疚之感,他在信中写道:“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不过,父爱拳拳。傅雷仍是爱儿子的,正如他写给儿子的不是普普通通的家书,而是引导儿子走上正确人生之路的箴言,是爱的教育的生动教材。傅雷曾在信中把这些家书的作用归结为四种:“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还有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在对儿子的教育中,傅雷始终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对待挫折和困苦,傅雷教育儿子要提高修养,拿得起,放得下,以自己的人格高境来求得人生的完满:“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对待工作,傅雷启发儿子,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在对待学问和艺术问题上,傅雷以自己切身体验告诫儿子,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傅雷家书》中,对于儿子,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傅雷无不关怀备至。字里行间,仿佛是朋友之间在倾心交谈,浓郁的亲情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人深刻的开导,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期望。
完
图 文
编 辑
来 源
琼南
斯年
部分材料来源于网络
微信号 | fubeisishu
琼南老师| j1570733718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作为一名父亲,在儿子的生活中既担当着“朋友、亲人”的角色,同时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这更多地体现在文中的侃侃而谈与谆谆告诫上。当儿子情绪低落时,他宽慰儿子;对于儿子的矛盾,他又剖析并激励。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启迪。
01
最理想的父子关系莫过于此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孩子培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
从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厚的亲情。傅雷夫妇平实的语言道出的是一片浓浓亲情,读后让人感动不已。“你的信我们看得多宝贵,我们虽然分离了,可是心永远在一起,这是你给我们的唯一的安慰。”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父母的眼中,孩子胜过一切。“只有你的一切真能使我们的心开放,想到你我就觉得幸福了,没什么抱怨的了。”儿女是那么容易让父母满足和幸福。“我们做父母的人,为了儿女,不怕艰难,不辞辛苦,只要为你们好,能够有助于你们的,我们总尽量的给;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接在一起。”“只要常常写信来,只要看见你写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已满足了”“十七天不接来信,有点着急,不知身体怎么样?”纵观全书,类似这样充满期待、焦虑与关切的话语俯拾皆是,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忧虑、关切之情跃然纸上。
更让我折服的是,傅雷夫妇对子女的爱不是固执己见的,而是互相尊重的。“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他们与儿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并没有要求儿子必须如何去做,而是以朋友的口吻向儿子提起,让儿子容易接受。“年纪大的人总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的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学习也是互相的。傅聪学习父亲的为人处事,傅雷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父子成了朋友、知己,我想最理想的父子关系管莫过于此!
让我受益最大的是傅雷夫妇在孩子思想出现波动,生活中面临重大选择时候对孩子的谆谆教导,既不失父母的尊严,又能让孩子得到解脱,真的妙极了,特摘录几段共享:
当得知孩子在国外内心苦闷又不敢在家心中诉说时,他说“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克里斯朵夫不是经历过多少回这样的情形吗?”在外留学的傅聪一直把克里斯朵夫视为自己的榜样,甚至以克里斯朵夫自居,傅雷特意举克里斯朵夫的例子,正是为了激励儿子理性地面对挫折,学会坚强,汲取教训,实现理想的人生。
当儿子为技巧而烦恼的时候,父亲这样劝他“我劝你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烦恼,主要是常常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发掘自己的毛病,寻找毛病的根源,然后想法对症下药,或者向别的师友讨教。烦恼只有打扰你的学习,反而把你的技巧拉下来。……而主要的还在于内心的修养,性情的修养:我始终认为手的紧张和整个身心有关系,不能机械地把‘手’孤立起来。”针对傅聪的烦恼,父亲提出了多提升内在修养的看法。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之下,傅聪在弹琴技艺突飞猛进的同时内在修养也在不断提升。
当儿子准备从波兰转往苏联留学时,父亲帮他分析了在波兰的学习环境很好,告诉他在波兰跟着杰老师能在七个月内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实属难得。并且说“从波兰转往苏联,极方便;再要从苏联转波兰,就不容易了!”他只是帮孩子分析情况,告知孩子利弊,真正的主动权还在儿子那里。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父母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引以为戒,又搬出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教育孩子。而当他们成家后,他又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当夫妻闹矛盾时,又劝儿子“生活不是阳春白雪”而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体验家庭生活的烦琐与乐趣。
当儿子写给他们的一封长信丢失了,他们为此心神不宁了二十多天,他想让儿子把那封长信再写一遍,他这样对儿子说“我们为了丢失那封信,二十多天的精神痛苦,不能不算是付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可不可以要求你也付些代价呢?只要你每天花一小时的功夫,连续三四天,补写一封长信给我们,事情就给补救了。而且你离开比赛时间久一些,也许你一切的观感倒反客观一些。”就这样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就这样得到了圆满解决。
“说到骄傲,我细细分析之下,觉得你对人不够圆通固然是一个原因,人家见了你有自卑感也是一个原因;而你有时说话太直更是一个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见恩德,听了她弹琴,你说她简直不知所云。这说话方式当然有问题。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吗?有一夜快十点多了,你还要练琴,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像你这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妈妈要你加衣,要你吃肉,你也常用这一类口吻。你惯了,不觉得;但恩德究不是亲姐妹,便是亲姐妹,有时也吃不消。这些毛病,我自己也常犯,但愿与你共勉之……”
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直接拿来教育我的孩子是极好的,因为我的孩子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和傅聪一模一样。
杰出的音乐天赋,父亲竭尽心力的栽培,少年成名,可以说傅聪和莫扎特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莫扎特的父亲一心把儿子培养成音乐天才,却忽视了对他的情感教育,使莫扎特形成了冲动、傲慢、不切实际的个性,最终导致了父子关系的恶化。而傅雷夫妇在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的同时,也培养孩子的丰富的情感,高尚的道德。下面几句话可见一斑:
一个人唯有不求报酬地施与,才会得到最大的意想不到的报酬;
住在华沙必须问明房东的休息时间,切勿深夜练琴的事,望随时记住;
人越有名,不骄傲别人也会有骄傲之感:这也是常情;故我们自己更要谦和有礼;
若回国前有余款,可留在使馆,或者根本送给使馆,不要太看重个人利益,宁可节约些留给国家;
把个人看得渺小一点,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工作反而顺心;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无论如何细小微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和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一个人爬得越高,越要在生活的各方面兢兢业业;
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孩子,一个人空有爱同胞的热情是没用的,必须用事实来使别人受到我的实质的帮助,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实践。
《傅雷家书》一书自问世以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不仅对青年人,广大的父母亲更是受益良多,从中学到了很多教子之道。我想,这正是这本书得以长期流传的原因吧!
02
傅雷:把儿子当成讨论艺术和音乐的对手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在儿子离开他远赴异国求学的十多年间,用上百封书信诠释了对儿子的舔犊之爱,凝结了父爱深情。他就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
傅雷及夫人在1954至1966年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被编印成册,名为《傅雷家书》。这部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是傅雷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先做人、后成“家”以及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原副社长楼适夷称为“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美德传承读物”。
傅雷是一位非常严厉的父亲。
“回想30年前你初出世的一刹那,在医院的产妇科外听见你妈妈呻吟,有一种说不出的肃然的感觉,仿佛从那时起才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艰苦与伟大,同时感到自己在人生中又迈了一大步。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不自觉的,但你母亲生你的时节,我对自己的长成却是清清楚楚意识到的,至今忘不了。”1964年3月1日,距离傅聪满30岁还差9天。一想到他将为人父,傅雷感慨万千。
傅雷本想让儿子学画,但他对丹青没有兴趣。“傅聪3岁至4岁之间,站在小凳上,头刚好伸到和我的书桌一样高的时候,就爱听古典音乐。只要收音机或唱机上放送西洋乐曲,不论是声乐是器乐,也不论是哪一乐派的作品,他都安安静静地听着,时间久了也不会吵闹或是打瞌睡。我看了心里想,不管他将来学哪一科,能有一艺术园地耕种,他一辈子受用不尽。我是存了这种心,才在他7岁半,进小学四年级的秋天,让他开始学钢琴的。”
“爸爸打得我真痛啊。”1979年,傅聪从英国首次回国,与父母好友钱锺书夫妇追忆往事时说。儿时练琴,他边弹奏边偷看《水浒》。父亲在三楼从琴声察觉出异样,下楼一声暴吼,“像李逵大喝一样,吓得人魂飞魄散。”5岁时,他在客厅写字,父亲在吃花生。不知何事父亲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击中他的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父亲说儿子是一面镜子。我倒觉得父亲是我的镜子。”90年代,傅聪对“傅译”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金圣华如此感叹。1954年初,他赴京准备留学波兰。父亲在信里忏悔:“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
在儿子离开自己以后,傅雷回想这些年对儿子的严厉,竟然有些自责和内疚之感,他在信中写道:“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不过,父爱拳拳。傅雷仍是爱儿子的,正如他写给儿子的不是普普通通的家书,而是引导儿子走上正确人生之路的箴言,是爱的教育的生动教材。傅雷曾在信中把这些家书的作用归结为四种:“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还有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在对儿子的教育中,傅雷始终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对待挫折和困苦,傅雷教育儿子要提高修养,拿得起,放得下,以自己的人格高境来求得人生的完满:“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对待工作,傅雷启发儿子,要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在对待学问和艺术问题上,傅雷以自己切身体验告诫儿子,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傅雷家书》中,对于儿子,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傅雷无不关怀备至。字里行间,仿佛是朋友之间在倾心交谈,浓郁的亲情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人深刻的开导,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期望。
完
图 文
编 辑
来 源
琼南
斯年
部分材料来源于网络
微信号 | fubeisishu
琼南老师| j157073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