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叔笙逸耘》
 
好记性如不烂笔头,何况我记性还不好。但是我到底不是一个学生,不是一个文学工作者,烂笔头事业就做得很不敬业,那么困扰在于,某次读到的某句,深入你心,大脑存储一下,没用笔记下来。当你某一天发现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曾经有人说过,可你找不到原句,那一刻真的挺抓挠的。
 
 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我表达不出来呢?
 
先说说刚看完的一本自传体小说《荒原狼》,原是想写点什么,类似于读后感吧。写之前,去豆瓣看看别人的书评,看着看着,我就想到以前在某处读到的一句话,然后默默退出。
 
 《荒原狼》这本书的内涵,你读懂了吗?我只能说,有一点点吧,这一点读懂的部分,我原是想写出来的,但是看完别人的书评,汗颜的不敢写了。
 
 也就是在昨天,刷头条,一位妈妈发贴说:我不想让我女儿看《红楼梦》了,里面那么多男男女女的爱情,我担心影响到孩子学习(大体意思)……再看评论吧,一片嘲讽。
 
 据说,演员马思纯演《第一炉香》之前看张爱玲的这篇小说,读完后在网上发了几十字的读后感,被网友们群嘲,说她根本没看懂小说之精髓,说解读的牛头不对马嘴……
 
 网友们啊,一个一个的,犀利无比,不好惹。
 
 一千个人看《红楼梦》会有一千个不同。鲁迅先生说过: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大师宽容,但是,大师们一般不在网络上溜达,所以,我们要有一丝丝警醒,你发出去的言论,你以为不起眼,可一旦被谁哄抬起,搞不好就是要命的事,又不是没发生过,一个人刀子嘴没关系,一千个人的刀子嘴齐齐向一个人女人扔刀子,弱女子没有金钟罩铁布衫,导致悲剧发生。那些人,良心不痛吗?如果没有良心,有点豆腐心也好啊。
 
 不谈心了,我信他人都讲良心的,我也信,特殊时期,猪油蒙心吧。
 
 我是要写《荒原狼》的,扯远了。
 
说说我没有用烂笔头记下的那句话的意思吧:你的学识不够你读更深层次的东西就不要去读,那个差距,不是读几本经典就可以填满的,重要的是,你读起来也很吃力。就是这个意思。
 
 看几篇别人写《荒》读后感,感觉比小说更难懂,更让人打瞌睡,带着深度的困意退出界面,写一篇《荒原狼》的读后感这个念头也随之退出,但不妨碍我写一点与此有关的感慨,我的感慨有几点:我的枕边人是一位有着三分之一荒原狼特质的人;是高等教育没有达到极限,很好地抑制狼性在其身体里孕育;所谓狼性,一步天才一步疯子的转场,多发于高知群体;知识,学到一定程度是谋生,达到某个高度,是看透事物本质;想做个幸福的人,有个简单的大脑,普通的学识,就可以。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思想永不过时——例如:
 
“好了,整件事的主题明确清晰:这是战争……是每一个因空间窄小而感到窒息的人,每一个觉得生活索然无味的人,他们在用这样激烈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厌恶,力求全面破坏虚假文明的世界。在每一双眼睛里,我都看到他们毫不掩饰的杀机和破坏欲……”
 
 “我还当过兵,在前线打过仗。对我来说职责就是权威人士和上级长官一次又一次命令我去做的事情,而且绝对不是好事儿。”
 
今日菜,土豆炖排骨
 
闺蜜家的月季。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