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读后感的写法,你掌握了吗?

以下文章选自《蚌埠市小记者团》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亲爱的小记者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书中的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深刻?阅读后要有所思有所感,读后感的写法,你们掌握了吗?在这里,本公众号小编高玥邀请了蚌埠市名班主任、蚌山小学老师张俊,对读后感的写法进行指导。
 
因为有了书籍,那些遥远的畅想与思考才得以化为具象,穿越无数的时空,最终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高玥: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其中征集读后感是最常见的活动内容之一。掌握了读后感的写法,不仅可以锻炼阅读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张俊:是的,阅读后要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很多老师都会在假期布置孩子读完至少一整本书,然后针对这本书写读后感。推荐的书目大多和教材相联系。比如学到《草原》和《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两篇课文,就会推荐其作者老舍和林海音的其他作品让孩子阅读;再比如学到关于神话故事的课文,也会推荐孩子阅读一些中外神话故事。
 
高玥:读后感要写出从阅读中悟出的感受,有议论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要想写好不容易。
 
张俊: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概括为四个字:引、议、联、结,也就是说完整的读后感要分为四个部分。“引”和“结”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最重要也是最难写的是中间的“议”和“联”。
 
“引”即引述材料,简述、概括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高玥:我们小记者邮箱接到过很多读后感的作文,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大段大段叙述书的内容,有的甚至直接复制粘贴。
 
张俊:如果这部分引述太多,会造成头重脚轻,偏离重点。读后感的开头除了引述材料,还可以直接亮明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称为“观点句”,这样把观点写在篇首的形式就是开门见山的方法。
 
接下来就是“议”,即发表感受。注意选择角度,要有新意,理解文章并紧扣原文中心。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很多孩子都作为必读书目看过。这本书可以从法布尔热爱大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值得学习这一点来发表感受;也可以从大自然的神奇来发表感受。
 
议论的点可以是整本书,也可以是书里的某个情节、某个人物,或者某个段落、某句话。
 
“议”和“联”流畅自然,“联”即联系实际。针对自己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要合情合理,不要写成检讨书,或者胡编乱造。最好选择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最后“结”即总结全文。常见的读后感结尾包括:
 
1、 “_______”。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我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2、回味再三,《  》不仅让我懂得了_______的道理,而且使我对_______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其间,让人生_______。
 
3、读完《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不仅让我懂得了的道理,而且使我对_______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其间,争取_______。
 
“蚌埠市小记者团”出品
 
编辑  高玥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