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后感诞生的全过程

以下文章选自《佛系读书6》
 
2022年4月20日,我吃完晚饭打开刘润直播间,发现今天直播的不是润总,而是两个不认识的人,稍微一了解,才知道主播是二希,这一场是开封菜的新尝试,邀请了拉勾网CEO许单单()。
 
二希的笑容和声音都是我喜欢的,打消了我两三次想要关掉直播的冲动。直播播着播着,二希开始带货,下面弹出买书链接。我本身没钱,也不是冲动就消费的人,奈何二希带货时嘎嘎的笑太致命,然后,第二次弹出链接我就买了。当时就想着,大不了两天不吃肉呗。说不定还能实现体重115的终极目标。
 
我当时其实很迷茫。我通勤时间1个小时,晚上8点我已经吃完晚饭,这对我来说是很不正常的。在上个月,也就是3月底,我已经提了辞职,当时已经接近半个月每天准时五点半下班,突然从每天最少加班一个小时到每天没事做,加班都不舒服,我心中慌的一匹。
 
隔壁学校的师妹在评价我的工作的时候,说:“我接触过你们学校的人,思维和做事方法,都不是你这个水平!”“我真的觉得你的思维有问题!”言下之意,我有辱我的学校。我当时是十分愤怒的。愤怒之后,反观自身:我2007年进入大学,从大学到现在,15年有余,确实没有什么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成绩。我现在还能找到工作,很大原因,都是因为我读的大学还可以。我一直还在吃中学的那点老本!我年龄已经不小,家庭事业一样没成。未来怎么走?是不是坚持数据分析行业?工作怎么选择?通过什么方法来走出困境?大脑一团浆糊。
 
为了宣泄心中的负面情绪,每天晚上忍不住还要打几把王者荣耀。有的时候各种指责队友,甚至开语音骂人,导致被举报,一两天禁言。
 
许单单老师(我心中的老师)是拉勾网CEO,虽然,我不认为拉勾网是最厉害的,也不认为买一本书就能有很大收获,但是,处在我换工作的当口,任何可能有帮助的,我都是要尝试的。这才是我买书的真实动机。
 
为了工作,我其实问过一些朋友,还请隔壁公司的HR帮忙出谋划策。再经历师妹的当面否定,我那段时间给自己定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去改变,不给自己设限的去接受改变的可能。
 
我每天听开封菜。新书《临界点》到了之后,我也看了。一边看,一边写写画画,想了不少问题,但是,工作和未来相关的,一个都没想清楚。泪目!然而,“训练浓度”这个概念让我很震撼,直觉告诉我,这个概念和《华为基本法》里面“生长点”这个概念一样重要和杰出。
 
原文摘抄:
 
训练浓度衡量的是你在工作中获得的训练是不是充分的、核心的、有密度的、能够让能力高效提升的,也就是看这份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选项,在相同时间里给你提供的训练浓度和强度有多少。
 
根据“训练浓度”这个概念,选择训练浓度大的工作,根据这一条原则,我5月初就开始了新的工作。
 
根据这一个概念,我开始增加生活的训练浓度。我开始在听开封菜的时候做笔记。看了润总工具的力量之后,我又给自己做了一个白板,来安排和帮助自己提高训练浓度。
 
某一天,我在家里群里说,要每个月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带家里小朋友们读书。我准备从手边看的《临界点》开始。
 
注:用贴纸对作者人生事迹的素材进行分类。
 
我第一遍,对书再次精读。我准备写,找不到切入点,我准备整理素材,了解作者。恰好,书里面讲了很多作者自己的人生。我把作者人生相关的素材都找出来,根据不同时段进行分类,理顺了作者的人生状况。总共有1万8千多字,包括学校、北大BBS、深圳北大校友分会、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与微博大V、3W咖啡、拉勾网。
 
我花了一两天时间,写了一篇文章,试图说清楚许单单指数级增长人生的方法,然而,发出来之后,我自己读都觉得没有说清楚。
 
过了一个星期,我又写了一篇,但是,我自己去读都不能一遍读完,发给别人修改,都不好意思。重写或是修改,都感觉很难突破,陷入了疲惫瓶颈。
 
所以这篇文章,就放在那里()。
 
有一天,朋友给我推荐了《零秒思考》这本书。这本书真是脑洞大开,我重新激情满满,两天就读完了,然后每天想到什么就写下来。
 
过了几天,一天早上,对人生这个话题突然有了很多感悟,半个小时,我写了一两千字。对人生状态有了个整体认知。就像《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的划分,人生首先分为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临界点》最重要的,其实是站在个人的角度,针对商业市场的职场人士,基于作者个人人生的演绎,结合拉勾网多年的职场服务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得来的经验。
 
所以,《临界点》局限于作者的人生经历,也局限于商业化的求职市场,也局限于个人的视角。我生出了放弃这个主题继续写的念头。
 
然而,即使是再局限的话题,也是可以写的。到了6月底,我终于再次开始修改之前的文章,花了两天修改了一遍。然后,发给朋友,朋友改了一些,给了建议。建议挺好的,我觉得给了我新思路,于是,我发了不少人,希望看一下提点修改建议,但是,基本没人回我。
 
外甥女高中毕业填完志愿,正好有时间,我发给她让她提意见。两个小时之后,她回复我了。我把她的回复放在下面,不少有点刺耳。恰好到了下班时间,我就完全根据她的建议改了一遍。顿时,感觉看起来舒服多了。这一稿,基本就是终稿了。
 
前两天,我又觉得不断升级的社交其实不是《临界点》最有价值的点。这本书除了“训练浓度”这个概念,最有价值应该是它的那些章节标题。这些标题,是作者许单单和拉勾网通过多年人力资源服务得到的对个人发展最有用的评价和描述体系。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