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读后感。
以下文章选自《言辞抖震》
最近看了《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很多观点自认为是科学且有依据的。
我想性格中有一部分是印记决定的,即基因序列-天生的。但大部分是由印随决定的,即后天环境影响。
比如有的父母以为孩子小时候是不记事的,所以肆无忌惮当着孩子面去吵架、冲突。事实上年纪越小对感情氛围越敏感。在这个段时间中,大脑的发育是一生中速度最快的,几个月大的孩童便可以看懂表情并且给予反馈,虽然意识上还不能够进行解读,但是大脑和神经已经开始记忆并处理,即潜意识的塑造。假设一个孩子的母亲很暴躁,这个孩子的大脑便会将女性的特征和威胁、愤怒、恐惧等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最抽象且根深蒂固的直觉,逐步具象化成为个人的世界观。
有些孩子上课喜欢走神,老师总是喜欢一概而论为多动症、差生等等。但是大量的创伤案例的研究表明,这种孩子多数都是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总是挑他们毛病,总是容易有冲突。因此他的神经就不停地寻找威胁信号。这种敏感在学名上称为适应不良。而因此再加上差生这种形容词,对于这个孩子而言,本身就是雪上加霜的不公平。反之“好学生”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态度的稳定,对养育充满热情,便将孩子的应激反应系统塑造的很强韧,体现在性格上便是从容和坚强。张爱玲曾说过: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我想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是要有溯源思想的,而不是扣帽子,又美其名曰由性质上区分每一类人。比如爱走神就去分析爱走神这件事,而不是说这个人差,这件事本身和人品无关。而在对待自己时,更要有这种清醒,在生活中对自己不满意,有想改变的时候,应当多回顾自己经历了什么,而不是责备自己生而愚蠢。最近由于安倍晋三事件总是看到一些关于劣根性、生而可耻等名词的言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孩子的缺点上总是冠以孩子父母的成分来解释孩子的优缺点。这显然是将问题模糊化,对于这种处事方式是应当有心理学防范的。
这本书中将很多问题从神经学层面阐述了解决方法。由这个层面而言,让我坚信是我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造就了今天的我,这不是上天的雕刻,不是命运的捉弄,也不是基于人性的定义。曾经的我经济不独立,年少无知,气血方刚又偏执,很多路不能选,不敢选但又在乱选。人生看起来纠结而一败涂地,但是没有关系,这一生的意识,大脑,乃至每一根神经都会陪我至死。我想每个人都应当用清醒、勇气以及以后的路将受创的神经重组,进而获得想要的人生。每个年龄层都会面临诋毁、质疑甚至是谩骂,但这些都不能定义个人,只有自己才能雕刻自己。
我以为挫败感是年轻人的显著特征,不必太执着。事情总会变得明晰,生活总会逐步稳定。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生活总是通过排除在日渐成形,而能做的就是丢弃不喜欢的事物,抛弃不能驱使个人向前的事物,即正向选择。
我知道这样也不一定全对,不能把自己全盘交托出去,有所保留才能有所创造。然而当时当境总是不知限度的。如果我把一切都揽于怀中,就算姿势不够优雅我想也没关系。
周洁茹在《岛上蔷薇》中说过: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是你的命。
人活着可能就是这样的,也只会这样,求仁便得仁,从不复杂。也许一生只会为同一个想要的结果奔走追求。难的只是看明白自己的心,横贯一生,总是要找到一种平衡关系。忠贞的人永远会得到忠贞,勇敢的人,最后也是用勇敢结束。我想这与我之前说过的“如果个人一直觉得被遗弃,那么就会吸引遗弃自己的人。”是相通的。
说到这里,再胡言乱语两句。
道法自然,自然即无为,自然的反义词即人为。实际上人为的事物越多,离道的本源就越远、越复杂,所以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是知识信息的叠加,它变得越复杂,离道就越远。“为道日损”讲的是向道走是一步步做减法。
我们在现实的人生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向外求向外看,将关注点和力量都放在别人身上,实际它离我们内在简单的能量关系是越来越远的。无为和人为只是呈现了我们和内在连接的难度、差异而已,至于它是不是矛盾的,我想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件事。
最近看了《你经历了什么》这本书。很多观点自认为是科学且有依据的。
我想性格中有一部分是印记决定的,即基因序列-天生的。但大部分是由印随决定的,即后天环境影响。
比如有的父母以为孩子小时候是不记事的,所以肆无忌惮当着孩子面去吵架、冲突。事实上年纪越小对感情氛围越敏感。在这个段时间中,大脑的发育是一生中速度最快的,几个月大的孩童便可以看懂表情并且给予反馈,虽然意识上还不能够进行解读,但是大脑和神经已经开始记忆并处理,即潜意识的塑造。假设一个孩子的母亲很暴躁,这个孩子的大脑便会将女性的特征和威胁、愤怒、恐惧等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最抽象且根深蒂固的直觉,逐步具象化成为个人的世界观。
有些孩子上课喜欢走神,老师总是喜欢一概而论为多动症、差生等等。但是大量的创伤案例的研究表明,这种孩子多数都是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总是挑他们毛病,总是容易有冲突。因此他的神经就不停地寻找威胁信号。这种敏感在学名上称为适应不良。而因此再加上差生这种形容词,对于这个孩子而言,本身就是雪上加霜的不公平。反之“好学生”是由于父母对孩子态度的稳定,对养育充满热情,便将孩子的应激反应系统塑造的很强韧,体现在性格上便是从容和坚强。张爱玲曾说过: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我想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是要有溯源思想的,而不是扣帽子,又美其名曰由性质上区分每一类人。比如爱走神就去分析爱走神这件事,而不是说这个人差,这件事本身和人品无关。而在对待自己时,更要有这种清醒,在生活中对自己不满意,有想改变的时候,应当多回顾自己经历了什么,而不是责备自己生而愚蠢。最近由于安倍晋三事件总是看到一些关于劣根性、生而可耻等名词的言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孩子的缺点上总是冠以孩子父母的成分来解释孩子的优缺点。这显然是将问题模糊化,对于这种处事方式是应当有心理学防范的。
这本书中将很多问题从神经学层面阐述了解决方法。由这个层面而言,让我坚信是我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造就了今天的我,这不是上天的雕刻,不是命运的捉弄,也不是基于人性的定义。曾经的我经济不独立,年少无知,气血方刚又偏执,很多路不能选,不敢选但又在乱选。人生看起来纠结而一败涂地,但是没有关系,这一生的意识,大脑,乃至每一根神经都会陪我至死。我想每个人都应当用清醒、勇气以及以后的路将受创的神经重组,进而获得想要的人生。每个年龄层都会面临诋毁、质疑甚至是谩骂,但这些都不能定义个人,只有自己才能雕刻自己。
我以为挫败感是年轻人的显著特征,不必太执着。事情总会变得明晰,生活总会逐步稳定。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生活总是通过排除在日渐成形,而能做的就是丢弃不喜欢的事物,抛弃不能驱使个人向前的事物,即正向选择。
我知道这样也不一定全对,不能把自己全盘交托出去,有所保留才能有所创造。然而当时当境总是不知限度的。如果我把一切都揽于怀中,就算姿势不够优雅我想也没关系。
周洁茹在《岛上蔷薇》中说过: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是你的命。
人活着可能就是这样的,也只会这样,求仁便得仁,从不复杂。也许一生只会为同一个想要的结果奔走追求。难的只是看明白自己的心,横贯一生,总是要找到一种平衡关系。忠贞的人永远会得到忠贞,勇敢的人,最后也是用勇敢结束。我想这与我之前说过的“如果个人一直觉得被遗弃,那么就会吸引遗弃自己的人。”是相通的。
说到这里,再胡言乱语两句。
道法自然,自然即无为,自然的反义词即人为。实际上人为的事物越多,离道的本源就越远、越复杂,所以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是知识信息的叠加,它变得越复杂,离道就越远。“为道日损”讲的是向道走是一步步做减法。
我们在现实的人生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向外求向外看,将关注点和力量都放在别人身上,实际它离我们内在简单的能量关系是越来越远的。无为和人为只是呈现了我们和内在连接的难度、差异而已,至于它是不是矛盾的,我想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