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读后感悟

以下文章选自《股海石林》
 
点上方蓝字关注
 
认知觉醒
 
今天读完了周岭先生的《认知觉醒》,有一个观点十分打动我,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如果不发生改变,那么读再多的书也是无效的阅读,读书哪怕有一点触动了你,然后针对这一点,制定计划,让改变发生就可以了……
 
古语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读书这件事中,道理同样适用,书读万卷,不如改变一点。为了表明自己的改变,我个人计划从输出开始,每读完一本书,就将书本中自己感悟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大家也可以一同学习成长,我也可以从大家的反馈中使自己改进,写出更好的文章……
 
在认知觉醒中,有几个概念让我感触颇深,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人类有三重脑:
 
本能脑,存在时间最长,所有动物都具有的,最强大,却是最笨重的地方,利用的好,可以具有无限潜能,利用的不好则万事都做不好。
 
情绪脑:哺乳动物才具有的,主观情绪的,相对强大,人的喜怒哀乐都是通过大脑的该部分来控制。
 
理智脑: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存在时间最短,智慧最高,却是最弱小的部分。
 
感悟:人本能脑存在时间最早,但是他具有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的特性,所以我们身上具有很多的我们不喜欢的特征都是这个脑子控制的,不喜欢运动、不喜欢学习、不喜欢思考、因为本能脑的作用是减少能量的消耗,保证个人能够最长久的生存。
 
情绪脑是主要控制情绪的,在成年之后才会发育成熟,这可以解释为什么18岁之后犯法才被列入刑法,因为18岁之前,情绪脑未发育完全,过多的依靠本能脑在生存,想一想我们自己的18岁之前,小时候想要什么就哭闹、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初中之后打架不注意分寸,自己喜欢的女孩被别人看一眼,都要找机会报复一下,打群架的时候不顾后果,只考虑当前爽了,考虑不到未来的事情……
 
这种种行为,都是因为我们情绪脑未发育完全,我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表达,只是依赖于本能脑的趋利避害本性在行动,想要更多的食物就哭闹,不想上学就哭闹,欺负别人也不会心存愧疚,打架斗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这就是动物的本能,分配食物的权利,择偶的权利,以及群居的安全感……
 
理智脑,最弱小,却最具智慧的一部分,每秒处理的信息超过超级计算机,但是由于太弱小,运用不好会被本能脑和情绪脑带着走,人与人的区别也来自于理智脑的区别。
 
认知觉醒就是教我们如何处理理智脑、本能脑、情绪脑之间的关系,
 
理智脑相当于极其弱小的董事长,由于太弱小了,必须依靠本能脑和情绪脑才能打江山,本能脑是老油条,具有很丰富的阅历,但是不知道干活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总是偷奸耍滑,好逸恶劳,情绪脑,是经理,跟本能脑关系不错,但是情绪脑只喜欢做愉快的事情,比如刷抖音、看美女 、看帅哥、购物……理智脑具有很高的智慧,却被本能脑跟情绪脑裹挟了,他们说刷抖音就刷抖音,说购物就购物,说偷懒就偷懒,理智脑对他们无能为力。
 
但是理智脑具有无限的智慧,他可以通过设计环节,提升认知的能力来教育引导本能脑和情绪脑,比如他可以告诉本能脑和理智脑,学习是很重要的,娱乐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学习可以让我们未来更好,拥有更优质的生活,我们先学习20分钟,之后娱乐一会……然后通过站在更高的位置以设计引导的方式让本能脑跟情绪脑最大限度的听取自己这位董事长的意见,逐渐改变,以至于最后本能脑和情绪脑觉得听从理智脑,自己才能更好一样。这个就类似于我们在生活中都存在着这么一些长者,刚开始很讨厌这位长者,因为他总是说教我们,最后我们发现按照他的方法,我们越来越成功,以至于我们最后特别愿意聆听这位长者的甚至崇拜他。
 
我的生活中就有一位这样的长者,他是我的师傅,刚开始我跟他在工作中是对立派的,我当时想的就是我要站队,因为在企业中不站队死的是最惨的,站队其实是不分好坏的,尤其是在企业中,两位大佬能进入站队这样的情形,那么表示他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能力,就算自己这对战败了,跟着领导换一家公司依然可以,所以不站队的最后反而是最惨的,胜方独享成果,败方另谋高就,只有中立方需要忍受胜方的怒火,因为他当时没有选择胜方,胜方会觉得他们毫无眼光,所以我以前在企业中最不怕站队,因为能被选上其实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与实力……
 
但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让我跟着我对立阵营的领导,这一下把我搞蒙了,我虽然喜欢站队,但是我不喜欢左右摇摆,我选择了谁就是谁的阵营,不管胜负,这一性格在我以后的交易中也格外明显,买入就买入了,因为买入时已想好,何必摇摆……
 
但是在这次之后我第一次动摇了,对立阵营的领导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他逼着我读书,逼着我睡觉,逼着我考证,逼着我……
 
每周必须读一本书,每天晚上10点30必须睡觉,让他知道我晚上没睡(朋友圈点赞,转发信息,陪客户喝酒等),发现一次,罚款1000,每周必须犯一个错误,不犯错误罚款1000,犯错误奖励200……
 
刚开始好痛苦,甚至觉得他是有意的,尤其是犯错误,是不是让我故意出丑,后来他直接把这些规定给董事长汇报,包括犯错误有奖励这一条……
 
那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我读完了40本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言谈举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自信了很多,状态好了很多,从那以后我就把他当我师傅一样看待,每逢教师节都要送上祝福,逢年过节都要问候一下,因为从那以后,我发生了变化……
 
他就像我的 理智脑一样,利用自己的方法,帮我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蜕变……
 
看到这三重脑的时候,我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他。
 
第二个概念:认知规律
 
我们其实都拥有这三个认知区域,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
 
只有在舒适区跟拉伸区边缘徘徊,才能将自己舒适区扩大,将拉伸区变成自己的舒适区,逐渐扩大自己的舒适区,扩大自己的认知。这也是最高效的提升自己的方法,文中也举了很多例子,我个人也十分认同。
 
舒适区与拉伸区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你的最不舒服的舒适区,比如你平时运动主要以散步为主,走2000米以内都觉可以,当超过2000米,自己就觉有点不舒服了,那么就每次走2000米,争取让2000米成为绝对舒适圈,让2100米变成你走路开始不舒服的距离,慢慢的,我们就可以完成3000米、5000米成为舒适距离的成就。
 
只有在自己的舒适区最边界徘徊才能逐渐扩大自己的舒适区,提升自己。
 
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不直接走到困难区,比如走路2000米,其实也努努力我走个5000米也是没问题 的,这其实就是理智脑的一种好高骛远,一次5000米,当然没问题,但是你要是每次都走,那么你的情绪脑和本能脑就不高兴了,制定这个决策的理智脑董事长可能就要被批评了,然后就放弃了。因为理智脑太弱小了,虽然他能制定很好的目标,但是具体执行还得依赖本能脑和情绪脑,董事长只能偶然的采用意志力来控制局面,不可能一直消耗意志力来督促本能脑和情绪脑做事情,必须依靠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才行。
 
另一种极端就是只处于舒适区,其实人很容易欺骗自己,买一堆书就觉得自己拥有了书中的知识,快速阅读几本书,就觉得自己应该有所改变,其实阅读只是基本的入门,改变是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反馈的,所以舒适区是很舒服,但是过几年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就好比你5年前能走2000米,现在也只能走2000米,5年前你的工作能力和现在比起来可能只是熟练度的增加而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所以在舒适区最边缘提升自己的认知,才是最有效率的,才是最快的 ,不要过度消耗意志力去强制命令你的本能脑和情绪脑,他们会起义的,他们反抗的时候,理智脑将一无是处……
 
第三个概念:元认知
 
这一概念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大概的 意思就是说,你要站在未来、更高的高度、深度对自己进行审阅,假象自己身边有另外的一个小人,每天在监督自己,提醒自己使用理智脑去思考,去做事情,而不是凭着本能和情绪去做事情,因为理智脑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智慧,如果每次你的行动是由理智脑做的决策并且执行,那么一定会越来越好。
 
这一理念有点类似于复盘,理性的复盘,只不过这时候作者把人的大脑分开了,让我们自己有意识的使用理智脑脑,而不是只有在被动的时候才使用,被动使用是说,你遇到困难,遇到麻烦,遇到情绪脑和本能脑解决不了事情的时候再去找理智脑,平时把理智脑忽略了,让他自生自灭,只要主动使用理智脑,就开启了元认知,那么你的思维就带上了翅膀,会比别人走的更快……
 
另外读了本书我计划采取的行动有4个:
 
(1)先按照作者的建议这种格式的笔记本来规划自己的每天行为,尝试一段时间,看是否需要改建,这种模式就是将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而不是让自己处于选择当中,模糊是最消耗能量的事情,如果事情已经确定,那么我们直接去做就行了,而思考要做什么事情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且本能脑和情绪脑会优先选择最不消耗能量的事情去做,最终会导致我们只做了最简单且不重要的 事情,最重要的事情都没有做。
 
(2)每天冥想
 
我自己本身也有冥想的习惯,但是冥想频率还是不够,以后要坚持冥想,也不必强求每天必须冥想多久,每天只要盘腿坐下来就好,这一行动采取的是《微习惯》中的策略,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策略。
 
(3)坚持反思
 
反思不必要是很大的事情,更可能是更细微的事情,从更细微的事情才能得到更敏锐的改变,反思主要针对能够使内心触动的事情,然后更深入的思考他,他就是人生经历之后,上天给你的提示,最好能够针对内心触动提出改变建议并且行动。
 
(4)读完一本书都要写读书感悟,改变,哪怕一点点,都比读书万卷而毫无行动强上100倍。
 
以上就是我阅读这本书的感悟,希望对大家有用,谢谢您的时间与聆听……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别忘了我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股海石林
 
在海洋中思考
 
17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