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囚鸟》

以下文章选自《树枝彼端》
 
既渴望逃离,又踟蹰不前。关于黑色幽默,带有讽刺的意味。
 
作者将他经历过的时代背景,都融入在文字里,带有深刻的,有一些新的内容,两者进行结合。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很高:“这是一本伟大而正经的小说”,“像是时代的精神食粮”。
 
那个时代的黑暗,在生活里,在军队服役,在二战后的过渡,白宫的丑闻内幕,这些组成混乱的社会。在政治方面的解读,没有很深的积累,很难理解背后纵横的利益关系,平民百姓的温饱挣扎,高层的呼风呼雨决策。
 
两次世界大战中,各方的竞争,陷入苦难的同时,又促进了一些方面的发展。在技术上,密码学和军事装备上,飞机也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出现发挥重要的作用,更有著名的诺曼底登陆。
 
地中海和太平洋对岸的文化了解不多,所以在阅读本书时,没有多少共鸣,这或许是西方的写作方式和人文环境产生的间隔感。购入本书因为“囚鸟”的吸引,以为是关于在困境中逃脱的故事,但是又相差很远。困在笼子里的鸟,逐渐会因为惯性而放弃对天空的向往,又不是唯一,也有一直冲击头破血流的现象 。
 
幽默的本质是转移严肃和安静的气氛,带来欢乐,黑色幽默,在这基础上面增加一些无奈和神秘的元素。围在口中的囚,是一个不太好的词语,带有悲伤和困难感。自猿人来的演变和情感的逐步演进,生活的思考和追求更加多,一些不受控制的因素,产生情绪上的厌倦和恐慌。这里想到“触底”这个词语,在困难中,需要蓄力,做有力量的反抗。是两个结果的分界点,一面光明一面黑暗,触底的反弹,还是崩溃,都有可能。
 
宁静的心境,思索故事的延伸,才能有好的领悟,不时的某天,再重读这本作品,应该会有更多的感悟积累。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