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优秀读后感精选10篇
以下文章选自《王补平》
↑点击上方“王补平”免费订阅
王补平
49
01
《骆驼祥子》读后感
读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一书,我不但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也为故事的主人公祥子感到惋惜。
故事是围绕旧中国二十年代末北平一个叫祥子的人力车夫展开的,祥子原本忠厚、诚实,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奋斗,一定可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在城里起早贪黑干了三年,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他高兴得几乎要哭了。但不幸却降临了。
有一次他去西直门外送客时,被官兵连车带人抢了去,自己趁着官兵转移带着几匹骆驼逃了出来。洋车丢了,但他却丝毫没有放弃希望,决定一切从头开始,可无数个日日夜夜积攒下来的几十块血汗钱不料又被孙侦探抢劫了去,这时他开始怀疑这个社会,两次打击使他意志开始动摇,于是他开始抽烟、喝酒。接下来,他的妻子虎妞因难产而死,小福子因生活所迫上吊而死,这两次的打击彻底地摧毁了他当初的坚强意志。
祥子在旧社会旧势力的压迫下渐渐变成了行尸走肉,四次打击过后的他已经不对生活抱有任何希望!读到这里,我为祥子感到难过,他原本是一个憨厚朴实、吃苦耐劳、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人。但天不遂人愿,旧中国旧社会的压迫改变了他的一生。
也许这就是现实,现实与梦想总是充满矛盾,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只有意志坚定不移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同样的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堕落。祥子属于后者,对于他,我感到惋惜、悲痛,也有无奈。他没有最终战胜当时黑暗势力的摧残,没有最终保持自己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所以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虽然他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但他一开始那种坚强、上进、乐观的精神还是感动了我,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也给我敲醒了警钟,让我从中汲取了教训。
阅读祥子的悲剧,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追求一个目标并取得胜利,那就要不懈!不懈地奋斗,不懈地努力,不断地从每一次的失败中坚强起来、振作起来,这样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我生活在一个和平、友爱,但也无时无刻不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不去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奋力地拼搏,不通过一次次地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同样也会遭受同祥子一样的命运!
朋友们,学会面对现实吧,现实不是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辛酸与悲怆,有太多的挫折和失败,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化你会败得比祥子更惨!祥子失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事先料到当时世道的不公,他简单地认为追求理想、通过努力就可以使自己过上好日子,但他忽视了现实的残酷。在阅读他的故事时,开始我只是恨,恨那个残酷社会的黑暗,但是仔细地思考过后,我认为祥子如果再坚强些,如果他每次都能从失败中站立起来,他就不会走向堕落!
看来,生活需要有理想还需要面对现实,实现理想需要奋斗,奋斗要持之以恒!
02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大海——神秘莫测,奇伟壮观。
《海底两万里》——美景奇观,包罗万象。
1886年在海上出现的一个“庞然大物”,人们对此议论纷纷。阿罗纳克斯教授与他那位精明强干、聪明好学的仆人孔塞伊决定随“亚伯拉罕.林肯”号一同捕捉这个“庞然大物”。
在船上,他们结识了捕鲸大王内德.兰德。在捕捉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三人不小心掉到了那个“庞然物”——“鹦鹉螺”号上,在这里,他们结识了博学多才的艇长尼摩,他的身份是个谜,他十分痛恨陆地人,原因无从知晓。
尼摩艇长一行人饱览海底变化无穷的奇异景观,认识了形形色色的海底生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与鲨鱼展开搏斗,在红海里追捕濒于绝种的儒艮,在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狩猎,参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礼……“鹦鹉螺”号载着它的乘客参观这美丽的海底世界,最终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流中,艇长尼摩与“鹦鹉螺”号上的员工离奇失踪,生死未卜,阿罗纳克斯与他的两位同伴获救,历时十个月的海底探险落下了帷幕。
海底世界是那么美丽壮观,如果没有尼摩艇长敢于冒险,善于探险,我们将永远不会知道海底世界是多么瑰丽多姿。但在这部书中尼摩艇长就是谜一样的存在,他憎恨陆地人,发誓永不登陆地,他真的就坚守誓言,没有再登上过陆地,是什么经历让他有如此深仇宿怨,无以复来呢?我妄加揣测:定是陆地人的不友善,甚至肆意妄为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他们。
我又想到,今年春节,本该欢乐祥和的中国被按下了“暂停键”,病毒袭扰了世界众多国家。几万人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政府、警察、社区等工作人员每天通宵达旦、严防死守,为我们守住小区的病毒防线。面对疫情局面,我们不该反思吗?只有敬畏自然之母,与万物生灵为友,才能彰显时代之进步,让那些以食用野生动物为荣的猎奇者们,遭到唾弃,付出代价,永远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相信医疗、科技的进步必将快速带来福音,科学家们一定能攻坚克难!武汉的樱花马上就要开了,到时,定是祥云满城、芬芳自来!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一部梦想照进现实的作品,它警示人们热爱自然,正如现在的我们,有信心拥抱胜利,创造更璀璨的华夏未来!
03
《傅雷家书》读后感
两地书,父子情
作者:255班柳钥
随着八十年代的初版面世,《傅雷家书》已经成为流行的经典,不光是在当时,至今,这本书都成为必读的名著,而且这本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发挥了启迪作用,既深且远,被誉为“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被称为“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通俗易懂,总共摘编了傅雷先生与两个儿子从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本书的作者——傅雷先生。
傅雷先生从事翻译工作,他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艺术哲学》等等。除了这个职业,他还是著名教育家,美术评论家。而且,更高贵的不是他的职业,而是他所具有的性格和品质: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化大革命”初受到迫害,遭到各种形式的凌辱,傅雷先生都以自己坚强的意志挺过去了。而且,正是傅雷先生的这些高尚品质,使他的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出人头地,不仅多才多艺,还具有像傅雷先生一样爱国爱民、治学严谨、诚信笃行的高尚品格。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折服罢了。”这是傅雷先生对我们人格上的鼓励,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人格的高贵。就比如他对于“八股文”的观点:使人思想懒惰,感觉麻痹,遇事不认真负责。傅雷先生不仅对文学有很深的造诣,还在于艺术和人生,傅雷先生曾经说过:“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对人格的写照再次毫无遮掩的流露出来。
在生活中,傅雷先生也是一个“狼爸”,傅聪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还不听傅雷先生的警告,于是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样的父爱是以严厉衬托出来的,这是父爱的不同于常于的表现形式,可见父爱深沉而又伟大。
一本《傅雷家书》,表现的并不只是傅雷先生对他两个儿子的教诲,还在于反映广大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式:成绩不是第一位,人格应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人品,才能让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提升,才能使一个人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才会懂得什么是感恩以及怎样去感恩,像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一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会发现原来世界上到处都留下了爱的足迹。
总相信傅雷先生的“家富富不过三代”,常学习傅雷先生爱国爱民、诚信笃行的高尚品质,永希望傅雷先生的一席话能带给我们别样的人生!向傅雷先生致敬!
0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明白,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是一种积累。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毅力,它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而会更坚强地去面对。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不是被母亲责骂,就是受神父冤打。但他凭着毅力,仍然坚持生活,并立志要从军。保尔?柯察金长大后,终于实现了他的志向——当一名军人。从军期间,受到了老一辈的栽培和教育。自身又长期实践,他凭着毅力,在劳动、战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终于锻炼成具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他把整个生命和所有精力毫无保留的地奉献给世界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努力使世界和平!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如果保尔?柯察金没有凭着毅力,他怎么可能炼成一个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呢?
读了这本书,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是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拿这本书的主人公来说吧,他一生的命运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什么让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沙场,奋勇杀敌,在沙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仍然大难不死,为什么呢?还是因为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着,有休假的机会仍然工作着,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会发觉,我们也是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着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时的喜悦呢?在我们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远是不可能的——从古自今,有哪一个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没有,他们都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千古佳话。我们不要以为当一名作家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只有这坚强的毅力才能够克服这困难和挫折。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的时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司马迁编《史记》历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
毅力也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对考验能断然初之,又有利于持之以恒。为什么说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为,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坚强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内心有了极大的震撼,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知道了我应该做什么!
05
《儒林外史》读后感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情绪,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能够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能够废寝忘食地读书,能够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lz13)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到达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正因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一样,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麟角了。
几百年后的这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06
《简爱》读后感
“简爱”、“简爱”,反复念叨着这两个字,当初的我尚且不知这个名字是根据女主角的名字直译成中文而来,以为这是书的灵魂,只见它但笑不语,盈盈一笑中,无限风情倾泻而出,令人情难自禁地轻轻抚上,随即被勾入书中的世界……
在暴雨的怒吼声中,我第一次见到了她,是的,只有我见得到她,她看不到我,我静静地站在她的身后,那个小小的她。看着她在暴雨中无助地独立,看着她在舅母家后受那愚蠢的表兄妹的欺凌,看着她被舅母横加指责后在黑暗的小屋中抽泣悲号,我心疼却无能为力,因为我不属于那个世界,那个由夏洛蒂创造出来的世界……
我以为她会被打垮,会在如此不平的环境中如同尚未绽开便被折下的花蕊般默默地凋零,但是,感谢上苍,即使她一无所有,她仍有她的自尊倔强保护武装着她,当她的表兄殴打她时,她勇于回击;当舅母嚷着叫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高喊“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当她被囚禁在空房中时,想到自己所受到的虐待,从内心发出了“不公正”的呐喊。
之后被送到孤儿院了,在阴暗恶劣的孤儿院环境里,她仍就不甘屈辱和不向命运妥协……应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绝。她对好友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要从她手里把它夺过来,并且当面折断它。”
时光荏苒,当初的小女孩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她静静地伫立在阳光,淡淡一笑,就像太阳花般坚强。在在乎的师长离开后,她豁达地挥一挥手,转身将背影留给了这个她呆了8年的地方,关心的人已经不在,还有什么好留念的呢?
我始终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看着她充满期望的投出成为家庭教师的自荐信,眼角是掩不去的自信风华,看着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看着她与学生: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的互动交流,看着……
一个阴天,男主角:经常在外旅行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出现了。在他最尴尬无助的时候,飘过的她听从善良的内心呼叫,朝他伸出了纤纤细手,在两手交握的刹那,命运的红线将彼此绑定……
07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当读起这本书时,我总是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融入那精彩的情节。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唐僧一心向佛,十分善良,连一只小蚂蚁都不肯杀死;孙悟空正义勇敢,本领高超,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怕;猪八戒的贪吃贪睡和沙僧老实本分,十分善良。
沙僧在故事中并不起眼,但是他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从放弃妖怪身份开始,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后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本分事,平常心,自在人”。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个让故事充满着快乐气氛的人物。它憨厚温和,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但是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有了它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活灵活现。
说起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能七十二变,有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金箍棒,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师傅,“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它大闹天宫,闯龙宫,降服小白龙、激战黄风怪、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智取紫金铃、盘丝洞救师、擒拿玉兔精……面对师傅的误解和紧箍咒,仍旧保护师傅,坚持正义,经过八十一难,最终功德圆满。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作敢为的精神让我刻骨铭心。
“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本人物鲜明、栩栩如生的《西游记》里,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我爱不释手,只要拿起来看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08
《老人与海》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老人与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他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有一次,他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我很佩服老人迎难而上的精神。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是啊!当我们碰到厄运和不幸时,与其埋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态度与厄运抗争。
老人不也是这样的吗?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老人也说过一声令我最难忘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当你碰到困难时,你一定不要被挫折压倒啊!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败,但我们假如能够从失败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发现成功的曙光,把失败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那才是从失败中获取的收获。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一生遭到无数次失败和打击。然而,他英勇卓绝。他从1832年失业后,经过了13次竞选,然而有12次的竞选是失败的。在最后一次,也就是1860年的时候,林肯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终于成功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我们碰到挫折时,应该要勇敢面对,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有了这种奋不顾身、不怕困难的勇气,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正如歌德所说的:“你若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
09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寒假里,我去图书馆借了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完后,我受益匪浅,打心眼里佩服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一个名叫鲁滨逊的人,和同伴们一起被冲到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岛屿,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而且周围也没有其他的岛屿,还常常有野人出没。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整整35年,还认识了一位好野人——星期五。最后,离开了孤岛,回到大陆。
在生活中,我们可比鲁滨逊差多了,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只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行了,什么活也不干。而他呢?在岛上生活了整整35年啊!但是如果换做别人,肯定早就饿死或被野人吃了。而他,不像困难低头,在逆境中创造出了奇迹,真不愧为生活的强者!我真打心眼里佩服他!
记得有一次,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肚子饿了,就想煎一个鸡蛋,可是我笨手笨脚的,那可怜的小鸡蛋就像刚从煤堆里出来的一样,身上长起了一块块“黑斑”,我不免有一些心灰意冷,心想:算了吧,还是等爷爷回来吧。可这时,我想到了鲁滨逊,他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再试一次,一定可以成功的。在反反复复的失败中,我吸取了教训,总结了经验,终于成功了!当我把金灿灿的煎鸡蛋铲出锅时,我真是心花怒放啊!
我们要向鲁滨逊学习,自强不息,不像困难低头。记住:有志者事竟成!
10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各具特色的人物更是家喻户晓。而我,最欣赏毛主席称赞“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的“办事之人”——诸葛亮。
现在,我们常以“藏龙卧虎”比喻未被发现的有才能的人。而魏晋时期早年躬耕陇亩的诸葛亮,正是如此一位“卧龙”。
司马徽向刘备举荐“卧龙先生”诸葛孔明,刘备一而再寻而不遇。这“卧龙”且不是条随意屈身而事他人之龙。一访路遇崔州平,再访又遇广元公威及诸葛均黄承彦,且皆误认作孔明。朋友、家弟至岳父且皆如此风度,可想而知其人如何地贤德!果不其然,三访之下刘备等人终见得这“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的卧龙岗中之卧龙。诸葛亮,乃一“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之人。一轴画挂于中堂,便足他侃侃而谈。“三分天下,后取中原”一席话更为一鸣惊人。而当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之时,诸葛亮却没有轻易动容。谦虚道是:“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亲眼见到刘备心意甚诚时,才愿为效劳。可见诸葛亮之理智与心为苍生。再当刘备拜献金帛,他“固辞不受”,不为钱财动容。而最终接受的是刘备心意。又见其心身正直。临出山之时,他对家弟诸葛均所说最后一句话,既叮嘱“勿荒田亩”又道“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这位胸怀大志之贤者,在展开他大业的起点,竟是已决定不忘初心,不忘本,决定在功成名就之时不求回报;只救济苍生,再隐归为农。又是何其无私忘己!
再道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再以二乔激吴结盟。此后也仍保持防人之心,明察秋毫,明锐发现了前来拜访的周瑜的杀心,在看到关云长的保护后才放了心。论战策之时,他更是与周瑜不约而同写出了火攻的妙计。当赤壁之战战中,周瑜气急吐血体虚之时,诸葛亮更是知晓周瑜担忧于无法得到火攻需要的东南风向,登上七星坛“作法”借来了东南风。这也促成了赤壁之战最后的顺利。只是“作法”怕是虚,而测算天象为实。这又体现了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诸葛亮对于天象测试之精确。而他敢于准确报出风起风落时间,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之自信,这必是真才能之人了。借至东南风后,诸葛亮又毫不耽搁地悄然乘船离开。当周瑜派出丁奉、徐盛二将前去追拿之时,他已与赵云共船。这短暂的时间内,诸葛亮竟已是能看透周瑜气度之小,明白对方眼中不会容下自己,早叫赵子龙相接而离,远离了危险。再见其谨慎。赤壁之战战后,曹操一行人逃至华容,旦见大小两条道路。大路静寂而小路烟火。曹操且算到烟火不过障眼之术,企图让自己误认为小路埋伏军队而大路安全,于是率军走进小路。当他骄傲地大笑诸葛亮乃“无用之辈”时,却是已掉进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陷阱——他当面遇上了刘备大将——关云长。可见诸葛亮谋略之深,他的智慧毋庸置疑。再是华容路窄后,当云长空手而归之时,诸葛亮却在听得云长所道“无能,因此被他走脱”后料到实为“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再次可见其何是“无用之辈”,实实在在是“神机妙算”之贤啊!但他却又道“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又见其公私分明。
最后一谈诸葛之死。那是公元234年,诸葛亮再结盟吴国北伐曹魏。却不想以失败告终。司马懿料到诸葛亮是难逃疾病,却没料到诸葛亮死后仍成功计算于他——这便是著名的“金蝉脱壳”。诸葛亮死前嘱咐军中将士不可透露他死去的信息,并仍将他的尸体包裹完好置于马车之中。当司马懿浩浩荡荡领兵追来之时,蜀军将士却是迎面杀敌,吓得魏军大惊,误以为诸葛亮未死,逃窜撤离。百姓知后是津津乐道:“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而这位魏军大将军在看到了诸葛亮布的蜀军阵营后也不得不赞叹道:“诸葛孔明乃天下奇才也!”
尽管我们与诸葛亮相隔千载春秋,却仍能学习他的智慧、谦虚、谨慎、忠心……自此,从《隆中对》至《出师表》,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虽然蜀国终于没能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他也没及“即当归隐”之日。三国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之盛名,实在不负流芳千古!
转自:丽语晨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点击上方“王补平”免费订阅
王补平
49
01
《骆驼祥子》读后感
读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一书,我不但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也为故事的主人公祥子感到惋惜。
故事是围绕旧中国二十年代末北平一个叫祥子的人力车夫展开的,祥子原本忠厚、诚实,并且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奋斗,一定可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正是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他在城里起早贪黑干了三年,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他高兴得几乎要哭了。但不幸却降临了。
有一次他去西直门外送客时,被官兵连车带人抢了去,自己趁着官兵转移带着几匹骆驼逃了出来。洋车丢了,但他却丝毫没有放弃希望,决定一切从头开始,可无数个日日夜夜积攒下来的几十块血汗钱不料又被孙侦探抢劫了去,这时他开始怀疑这个社会,两次打击使他意志开始动摇,于是他开始抽烟、喝酒。接下来,他的妻子虎妞因难产而死,小福子因生活所迫上吊而死,这两次的打击彻底地摧毁了他当初的坚强意志。
祥子在旧社会旧势力的压迫下渐渐变成了行尸走肉,四次打击过后的他已经不对生活抱有任何希望!读到这里,我为祥子感到难过,他原本是一个憨厚朴实、吃苦耐劳、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人。但天不遂人愿,旧中国旧社会的压迫改变了他的一生。
也许这就是现实,现实与梦想总是充满矛盾,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只有意志坚定不移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同样的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使一个人走向堕落。祥子属于后者,对于他,我感到惋惜、悲痛,也有无奈。他没有最终战胜当时黑暗势力的摧残,没有最终保持自己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所以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虽然他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但他一开始那种坚强、上进、乐观的精神还是感动了我,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也给我敲醒了警钟,让我从中汲取了教训。
阅读祥子的悲剧,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追求一个目标并取得胜利,那就要不懈!不懈地奋斗,不懈地努力,不断地从每一次的失败中坚强起来、振作起来,这样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我生活在一个和平、友爱,但也无时无刻不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如果不去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奋力地拼搏,不通过一次次地从失败中站立起来,同样也会遭受同祥子一样的命运!
朋友们,学会面对现实吧,现实不是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辛酸与悲怆,有太多的挫折和失败,把自己的生活理想化你会败得比祥子更惨!祥子失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事先料到当时世道的不公,他简单地认为追求理想、通过努力就可以使自己过上好日子,但他忽视了现实的残酷。在阅读他的故事时,开始我只是恨,恨那个残酷社会的黑暗,但是仔细地思考过后,我认为祥子如果再坚强些,如果他每次都能从失败中站立起来,他就不会走向堕落!
看来,生活需要有理想还需要面对现实,实现理想需要奋斗,奋斗要持之以恒!
02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大海——神秘莫测,奇伟壮观。
《海底两万里》——美景奇观,包罗万象。
1886年在海上出现的一个“庞然大物”,人们对此议论纷纷。阿罗纳克斯教授与他那位精明强干、聪明好学的仆人孔塞伊决定随“亚伯拉罕.林肯”号一同捕捉这个“庞然大物”。
在船上,他们结识了捕鲸大王内德.兰德。在捕捉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三人不小心掉到了那个“庞然物”——“鹦鹉螺”号上,在这里,他们结识了博学多才的艇长尼摩,他的身份是个谜,他十分痛恨陆地人,原因无从知晓。
尼摩艇长一行人饱览海底变化无穷的奇异景观,认识了形形色色的海底生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与鲨鱼展开搏斗,在红海里追捕濒于绝种的儒艮,在克雷斯波岛海底森林狩猎,参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礼……“鹦鹉螺”号载着它的乘客参观这美丽的海底世界,最终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流中,艇长尼摩与“鹦鹉螺”号上的员工离奇失踪,生死未卜,阿罗纳克斯与他的两位同伴获救,历时十个月的海底探险落下了帷幕。
海底世界是那么美丽壮观,如果没有尼摩艇长敢于冒险,善于探险,我们将永远不会知道海底世界是多么瑰丽多姿。但在这部书中尼摩艇长就是谜一样的存在,他憎恨陆地人,发誓永不登陆地,他真的就坚守誓言,没有再登上过陆地,是什么经历让他有如此深仇宿怨,无以复来呢?我妄加揣测:定是陆地人的不友善,甚至肆意妄为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他们。
我又想到,今年春节,本该欢乐祥和的中国被按下了“暂停键”,病毒袭扰了世界众多国家。几万人遭受着病痛的折磨,政府、警察、社区等工作人员每天通宵达旦、严防死守,为我们守住小区的病毒防线。面对疫情局面,我们不该反思吗?只有敬畏自然之母,与万物生灵为友,才能彰显时代之进步,让那些以食用野生动物为荣的猎奇者们,遭到唾弃,付出代价,永远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相信医疗、科技的进步必将快速带来福音,科学家们一定能攻坚克难!武汉的樱花马上就要开了,到时,定是祥云满城、芬芳自来!
《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巅峰之作,一部梦想照进现实的作品,它警示人们热爱自然,正如现在的我们,有信心拥抱胜利,创造更璀璨的华夏未来!
03
《傅雷家书》读后感
两地书,父子情
作者:255班柳钥
随着八十年代的初版面世,《傅雷家书》已经成为流行的经典,不光是在当时,至今,这本书都成为必读的名著,而且这本书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发挥了启迪作用,既深且远,被誉为“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被称为“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通俗易懂,总共摘编了傅雷先生与两个儿子从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本书的作者——傅雷先生。
傅雷先生从事翻译工作,他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法国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丹纳的《艺术哲学》等等。除了这个职业,他还是著名教育家,美术评论家。而且,更高贵的不是他的职业,而是他所具有的性格和品质: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化大革命”初受到迫害,遭到各种形式的凌辱,傅雷先生都以自己坚强的意志挺过去了。而且,正是傅雷先生的这些高尚品质,使他的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出人头地,不仅多才多艺,还具有像傅雷先生一样爱国爱民、治学严谨、诚信笃行的高尚品格。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折服罢了。”这是傅雷先生对我们人格上的鼓励,字里行间流露出他人格的高贵。就比如他对于“八股文”的观点:使人思想懒惰,感觉麻痹,遇事不认真负责。傅雷先生不仅对文学有很深的造诣,还在于艺术和人生,傅雷先生曾经说过:“先做人,其次做艺术家,再次做音乐家,最后做钢琴家。”对人格的写照再次毫无遮掩的流露出来。
在生活中,傅雷先生也是一个“狼爸”,傅聪小时候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还不听傅雷先生的警告,于是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样的父爱是以严厉衬托出来的,这是父爱的不同于常于的表现形式,可见父爱深沉而又伟大。
一本《傅雷家书》,表现的并不只是傅雷先生对他两个儿子的教诲,还在于反映广大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式:成绩不是第一位,人格应是最重要的,有了良好的人品,才能让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提升,才能使一个人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才会懂得什么是感恩以及怎样去感恩,像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一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会发现原来世界上到处都留下了爱的足迹。
总相信傅雷先生的“家富富不过三代”,常学习傅雷先生爱国爱民、诚信笃行的高尚品质,永希望傅雷先生的一席话能带给我们别样的人生!向傅雷先生致敬!
0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明白,毅力也是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是一种积累。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毅力,它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的一股力量,有了毅力,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而会更坚强地去面对。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小时候的生活十分艰苦,不是被母亲责骂,就是受神父冤打。但他凭着毅力,仍然坚持生活,并立志要从军。保尔?柯察金长大后,终于实现了他的志向——当一名军人。从军期间,受到了老一辈的栽培和教育。自身又长期实践,他凭着毅力,在劳动、战斗、工作各方面刻苦学习和严格要求自己,终于锻炼成具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他把整个生命和所有精力毫无保留的地奉献给世界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努力使世界和平!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如果保尔?柯察金没有凭着毅力,他怎么可能炼成一个有崇高理想、坚毅的意志和刚强性格的革命战士呢?
读了这本书,我才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是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拿这本书的主人公来说吧,他一生的命运非常坎坷,然而他凭着什么让自己活下去呢?是毅力,是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像他这样,十几岁就立足沙场,奋勇杀敌,在沙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仍然大难不死,为什么呢?还是因为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依然忘我的工作着,有休假的机会仍然工作着,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会发觉,我们也是有毅力的。人的一生很精彩,有着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时的喜悦呢?在我们的人生中,要想一步登天,那永远是不可能的——从古自今,有哪一个名人志士是一步登天的呢?没有,他们都是在挫折中锻炼了自己,使自己成为千古佳话。我们不要以为当一名作家写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因为在写书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只有这坚强的毅力才能够克服这困难和挫折。例如: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的时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30年,司马迁编《史记》历史用了20多年……古今中外,有谁能够一步登天呢?
毅力也需要坚持,在坚持的同时也需要毅然断然的决断,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有毅力的人面对考验能断然初之,又有利于持之以恒。为什么说毅力也是成功之本呢?因为,只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所以坚强的毅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内心有了极大的震撼,作为一名中学生,我知道了我应该做什么!
05
《儒林外史》读后感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情绪,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是《儒林外史》开头的几句。能够说,这也是整本书的灵魂所在。
这些话虽然已是老生常谈,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几个学而优则仕,正是这句话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圆如意,书中自有美娇娘。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能够废寝忘食地读书,能够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中为了功名利禄,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又何止这几个鲁迅先生称封建礼教为吃人的礼教,那么称封建科举制度为害人的制度也不为过了。
读书,其实强调的是一个漫长的求知过程。王国维说得很好,读书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立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奋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才是最后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为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错了。(lz13)在我看来,读书就是人在不断汲取精神食粮的过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吸收,然后再转化为自身的力量。这与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饭,吸收营养,再促进自身生长。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学子们只注重食,即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却忽视了吸收。读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敲开荣华富贵之门的工具。一旦到达目的,这个工具也就毫无价值了。这些人,即使读一辈子书,也不会有半点知识吸收转化成自身力量。这些书,除了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别无他用。
当然,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浑浊我独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没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从小就正因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旧博览群书,更自学成为了画没骨花卉的名笔。此后,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县财主都来索画。但王冕性情不一样,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隐居在会稽山。后人提到王冕时,常常称其为王参军。但王冕何曾做过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为所动,也只有王冕这些儒林中的凤毛麟角了。
几百年后的这天,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时而为当时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时而又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吴敬梓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把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画的入木三分。难怪后人有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叹。
06
《简爱》读后感
“简爱”、“简爱”,反复念叨着这两个字,当初的我尚且不知这个名字是根据女主角的名字直译成中文而来,以为这是书的灵魂,只见它但笑不语,盈盈一笑中,无限风情倾泻而出,令人情难自禁地轻轻抚上,随即被勾入书中的世界……
在暴雨的怒吼声中,我第一次见到了她,是的,只有我见得到她,她看不到我,我静静地站在她的身后,那个小小的她。看着她在暴雨中无助地独立,看着她在舅母家后受那愚蠢的表兄妹的欺凌,看着她被舅母横加指责后在黑暗的小屋中抽泣悲号,我心疼却无能为力,因为我不属于那个世界,那个由夏洛蒂创造出来的世界……
我以为她会被打垮,会在如此不平的环境中如同尚未绽开便被折下的花蕊般默默地凋零,但是,感谢上苍,即使她一无所有,她仍有她的自尊倔强保护武装着她,当她的表兄殴打她时,她勇于回击;当舅母嚷着叫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高喊“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当她被囚禁在空房中时,想到自己所受到的虐待,从内心发出了“不公正”的呐喊。
之后被送到孤儿院了,在阴暗恶劣的孤儿院环境里,她仍就不甘屈辱和不向命运妥协……应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绝。她对好友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要从她手里把它夺过来,并且当面折断它。”
时光荏苒,当初的小女孩已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她静静地伫立在阳光,淡淡一笑,就像太阳花般坚强。在在乎的师长离开后,她豁达地挥一挥手,转身将背影留给了这个她呆了8年的地方,关心的人已经不在,还有什么好留念的呢?
我始终站在她身后看着她,看着她充满期望的投出成为家庭教师的自荐信,眼角是掩不去的自信风华,看着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看着她与学生: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阿黛拉·瓦朗的互动交流,看着……
一个阴天,男主角:经常在外旅行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出现了。在他最尴尬无助的时候,飘过的她听从善良的内心呼叫,朝他伸出了纤纤细手,在两手交握的刹那,命运的红线将彼此绑定……
07
《西游记》读后感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当读起这本书时,我总是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融入那精彩的情节。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唐僧一心向佛,十分善良,连一只小蚂蚁都不肯杀死;孙悟空正义勇敢,本领高超,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怕;猪八戒的贪吃贪睡和沙僧老实本分,十分善良。
沙僧在故事中并不起眼,但是他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从放弃妖怪身份开始,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后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本分事,平常心,自在人”。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是个让故事充满着快乐气氛的人物。它憨厚温和,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但是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有了它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活灵活现。
说起孙悟空,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能七十二变,有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金箍棒,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师傅,“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它大闹天宫,闯龙宫,降服小白龙、激战黄风怪、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智取紫金铃、盘丝洞救师、擒拿玉兔精……面对师傅的误解和紧箍咒,仍旧保护师傅,坚持正义,经过八十一难,最终功德圆满。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作敢为的精神让我刻骨铭心。
“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这本人物鲜明、栩栩如生的《西游记》里,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我爱不释手,只要拿起来看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08
《老人与海》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老人与海》。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他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有一次,他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我很佩服老人迎难而上的精神。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是啊!当我们碰到厄运和不幸时,与其埋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态度与厄运抗争。
老人不也是这样的吗?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老人也说过一声令我最难忘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当你碰到困难时,你一定不要被挫折压倒啊!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败,但我们假如能够从失败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发现成功的曙光,把失败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那才是从失败中获取的收获。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一生遭到无数次失败和打击。然而,他英勇卓绝。他从1832年失业后,经过了13次竞选,然而有12次的竞选是失败的。在最后一次,也就是1860年的时候,林肯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终于成功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我们碰到挫折时,应该要勇敢面对,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有了这种奋不顾身、不怕困难的勇气,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正如歌德所说的:“你若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
09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寒假里,我去图书馆借了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完后,我受益匪浅,打心眼里佩服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一个名叫鲁滨逊的人,和同伴们一起被冲到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岛屿,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而且周围也没有其他的岛屿,还常常有野人出没。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整整35年,还认识了一位好野人——星期五。最后,离开了孤岛,回到大陆。
在生活中,我们可比鲁滨逊差多了,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只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行了,什么活也不干。而他呢?在岛上生活了整整35年啊!但是如果换做别人,肯定早就饿死或被野人吃了。而他,不像困难低头,在逆境中创造出了奇迹,真不愧为生活的强者!我真打心眼里佩服他!
记得有一次,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肚子饿了,就想煎一个鸡蛋,可是我笨手笨脚的,那可怜的小鸡蛋就像刚从煤堆里出来的一样,身上长起了一块块“黑斑”,我不免有一些心灰意冷,心想:算了吧,还是等爷爷回来吧。可这时,我想到了鲁滨逊,他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再试一次,一定可以成功的。在反反复复的失败中,我吸取了教训,总结了经验,终于成功了!当我把金灿灿的煎鸡蛋铲出锅时,我真是心花怒放啊!
我们要向鲁滨逊学习,自强不息,不像困难低头。记住:有志者事竟成!
10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各具特色的人物更是家喻户晓。而我,最欣赏毛主席称赞“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的“办事之人”——诸葛亮。
现在,我们常以“藏龙卧虎”比喻未被发现的有才能的人。而魏晋时期早年躬耕陇亩的诸葛亮,正是如此一位“卧龙”。
司马徽向刘备举荐“卧龙先生”诸葛孔明,刘备一而再寻而不遇。这“卧龙”且不是条随意屈身而事他人之龙。一访路遇崔州平,再访又遇广元公威及诸葛均黄承彦,且皆误认作孔明。朋友、家弟至岳父且皆如此风度,可想而知其人如何地贤德!果不其然,三访之下刘备等人终见得这“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的卧龙岗中之卧龙。诸葛亮,乃一“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之人。一轴画挂于中堂,便足他侃侃而谈。“三分天下,后取中原”一席话更为一鸣惊人。而当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之时,诸葛亮却没有轻易动容。谦虚道是:“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亲眼见到刘备心意甚诚时,才愿为效劳。可见诸葛亮之理智与心为苍生。再当刘备拜献金帛,他“固辞不受”,不为钱财动容。而最终接受的是刘备心意。又见其心身正直。临出山之时,他对家弟诸葛均所说最后一句话,既叮嘱“勿荒田亩”又道“功成之日,即当归隐”。这位胸怀大志之贤者,在展开他大业的起点,竟是已决定不忘初心,不忘本,决定在功成名就之时不求回报;只救济苍生,再隐归为农。又是何其无私忘己!
再道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再以二乔激吴结盟。此后也仍保持防人之心,明察秋毫,明锐发现了前来拜访的周瑜的杀心,在看到关云长的保护后才放了心。论战策之时,他更是与周瑜不约而同写出了火攻的妙计。当赤壁之战战中,周瑜气急吐血体虚之时,诸葛亮更是知晓周瑜担忧于无法得到火攻需要的东南风向,登上七星坛“作法”借来了东南风。这也促成了赤壁之战最后的顺利。只是“作法”怕是虚,而测算天象为实。这又体现了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代诸葛亮对于天象测试之精确。而他敢于准确报出风起风落时间,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之自信,这必是真才能之人了。借至东南风后,诸葛亮又毫不耽搁地悄然乘船离开。当周瑜派出丁奉、徐盛二将前去追拿之时,他已与赵云共船。这短暂的时间内,诸葛亮竟已是能看透周瑜气度之小,明白对方眼中不会容下自己,早叫赵子龙相接而离,远离了危险。再见其谨慎。赤壁之战战后,曹操一行人逃至华容,旦见大小两条道路。大路静寂而小路烟火。曹操且算到烟火不过障眼之术,企图让自己误认为小路埋伏军队而大路安全,于是率军走进小路。当他骄傲地大笑诸葛亮乃“无用之辈”时,却是已掉进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陷阱——他当面遇上了刘备大将——关云长。可见诸葛亮谋略之深,他的智慧毋庸置疑。再是华容路窄后,当云长空手而归之时,诸葛亮却在听得云长所道“无能,因此被他走脱”后料到实为“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再次可见其何是“无用之辈”,实实在在是“神机妙算”之贤啊!但他却又道“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又见其公私分明。
最后一谈诸葛之死。那是公元234年,诸葛亮再结盟吴国北伐曹魏。却不想以失败告终。司马懿料到诸葛亮是难逃疾病,却没料到诸葛亮死后仍成功计算于他——这便是著名的“金蝉脱壳”。诸葛亮死前嘱咐军中将士不可透露他死去的信息,并仍将他的尸体包裹完好置于马车之中。当司马懿浩浩荡荡领兵追来之时,蜀军将士却是迎面杀敌,吓得魏军大惊,误以为诸葛亮未死,逃窜撤离。百姓知后是津津乐道:“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而这位魏军大将军在看到了诸葛亮布的蜀军阵营后也不得不赞叹道:“诸葛孔明乃天下奇才也!”
尽管我们与诸葛亮相隔千载春秋,却仍能学习他的智慧、谦虚、谨慎、忠心……自此,从《隆中对》至《出师表》,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虽然蜀国终于没能完成统一天下之大业,他也没及“即当归隐”之日。三国诸葛孔明神机妙算之盛名,实在不负流芳千古!
转自:丽语晨读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