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学习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培训总结有感(附不合格账号信息)

以下文章选自《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群》
 
有点提心吊胆。
 
第一次,不,算上几年前也发布了现场实践活动通知,今年是第二次,决定试着把创客类的现场活动做起来。原本要在琼海做线下的专题培训,可是疫情袭来,没有办法,只能临时改为线上。白白做了好些线下培训的准备工作;不过试着用腾讯会议做线上的几百人培训,也算是get了一些新技能了。
 
第一天,腾讯很给力,临时给升级为虚拟会议室,能容纳500人,基本上满足了对于人数的需求。后面两天,就被限制在300以内,死死的,把一些有心参与的老师给堵在门外了。还好,就是辛苦录屏后要把视频处理一下再传到公众号。
 
作为一个好学生,我当然也听完了所有22位线上讲课老师的内容;当然也和其他好学生一样,有点云里雾里:毕竟,这么多的项目、器材、规则等等,可不是最短半个小时可以完全理解的。
 
线上工作还算顺利。当然也有瑕疵:刚开始的几分钟,第一次做会议室主持人,也稍有手忙脚乱的时候。
 
重点来了。
 
截止公布提交总结的时间,一共收到230份老师们的总结;后又延迟了一周,问卷星、邮箱、微信,合计收到307份总结。除去重复提交的,有效份数为297份。
 
有点难为我自己了。
 
怎么办呢?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呗!一篇一篇学习吧——
 
1.大部分老师还是用心的。有的老师写出了自己这些年开展学生竞赛、教学的经历;有的老师指出了培训存在的可以改进的地方;有的老师从自己所处环境出发,提出来开展工作的思路......
 
2.少部分老师,则是发挥了信息技术的“特长”,敷衍了事。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少数老师来说,培训的目的,就是拿到学分;如果不是有学分,可能复制粘贴的事情都不屑于做的。
 
看在我眼睛都快要看瞎了的份上,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吐吐苦水,分享一下老师们的常用“技巧”:
 
一是豪放型:不管三七二十一,随便从网上复制粘贴一份完整的文字。比如,有老师直接复制了一份课程标准;还有直接复制了一份东莞石碣镇的信息化培训总结(别问我怎么知道是石碣镇的);
 
二是谨慎型:这类作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剪刀手”,将几份网络总结东拼西凑到一起。特点就是信息量特别大;
 
三是技术型:说起来已经算是有点用心了。开头、结尾写一点跟培训有关的东西,中间大段的,就是豪放型+谨慎型的结合;
 
四是流水型:大体上,把我们发的培训通知复制一下,把日程再复制一下,就能凑够800字了。
 
......
 
好了,苦水吐吐就舒服好多了。考虑到我受到的“伤害”,忍不住要把以上几种类型总结的相关信息公布一下:能隐去的信息都尽可能隐去了。我做不到把每一个应付的总结都挑出来,但是以下被我挑出来的,应该都是有依据的。
 
右下点“在看”,左下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长按或扫描本二维码,关注本订阅号
 
征稿:诚邀省内外信息技术领域教育工作者不吝赐稿,我们将及时发布,万分感谢!邮箱:332310953@qq.com
 
内容:(不限于)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科论文
 
微课视频
 
教育故事
 
......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