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 《悲惨世界》读后感 之二

以下文章选自《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
 
独立/善良/智慧/美丽
 
写读后感或者称为读书笔记,是练习写作的最好的方法。因为它把读与写结合在一起。读的时候要思考,会主动地读,写的时候要思考,会再去翻看。如此学思写紧密结合,语文能力便会迅速提升!可以说这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
 
下面几篇文章,各有特色,,洋洋洒洒,有温度,有思想,有文采。希望同学们在空余时读一读。有兴趣的话,写个读后的读后。文后的点评不过是编者的一孔之见,聊作参考。
 

 

 

 

 
读后感
 
悲惨世界 并不悲惨
 
 冯子轩 初二1班
 
“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冉阿让为了自己的姐姐和她的孩子们,去偷了一块面包,便进了监狱。他曾多次越狱,但又屡次被捕——最终他被贴上了“苦役犯”的标签。心怀恶意、与社会脱节的他,遇到了主教。他偷了主教的银器,却被主教宽恕。他在冰冷的世界中感受到温暖的善意。这善意来自于主教的仁爱。这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使他有了伟大的人格,改变了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例如商马第事件,如果他不去自首的话,他将继续任市长一职,过着不愁吃穿的生活;如果他去自首,那么他将失去他在狱外打拼来的一切,回到狱中过痛不欲生的生活。他肯定是不想再会狱中做苦役犯的,从他烧掉过去的衣物这一举动可以看得出来。但是主教告诉他要做一个善人、一个诚实的人,于是“是留在天堂做魔鬼,还是回到地狱做天使”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在冉阿让的心中,“善”占了上风。为了自己的良心不受到谴责,他选择去自首。
 
在书的开头讲到,芳汀是个美丽、不失童贞的姑娘。但是她因未婚先育,被社会排挤在外。但是为了珂赛特,她不惜出卖自己金黄的头发和洁白的门牙。这些行为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体现了雨果对于母爱的歌颂。看起来残酷的方式,实际上是一位母亲对于孩子深切的关怀和真挚的爱。
 
珂赛特与冉阿让的契合度令我惊叹。珂赛特用童真照亮冉阿让未来的生活,冉阿让则用善良照亮了珂赛特的未来。他们相互依偎、相互救赎。本不相识的两人竟有了父女间爱的体现。他们拥有彼此,生命才得以完整。
 
冉阿让的一生起起伏伏,都是在填平他内心的创伤造成的“恶“。在上述事例中,他仿佛是传递善意的使者;他虽然是活在悲惨世界的人,但为了保持善良而做出了各种努力。所以我认为冉阿让的人生是较为圆满的。同时表明了,仁爱和宽恕可以改变他人,从而改变社会。因为有冉阿让这样象征着善意的人存在在书中的社会,所以世界并不悲惨。
 
【点评】
 
标题设置了悬念,明明是“悲惨世界”,为什么“不悲惨”呢?读完全文才明白,作者要说的是什么:只要内心充满了善,那么世界就会好起来!
 
在短短的文章里概述了长篇小说的基本框架和内容,殊为不易!
 
世界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汪明臻 初二5班
 
“人生困苦历尽,还未泯灭希望;哪怕长夜漆黑,也将升起太阳。”
 
——题记 
 
17岁的冉阿让,不忍心看着姐姐的孩子活活饿死,从街上偷了一块面包。因为这一块面包,他面临了五年的牢狱之灾。
 
五年的青春,竟不抵一块面包的价值。
 
在监狱里,他担心姐姐和她的孩子,为了能回去照顾穷困潦倒的她们,冉阿让几次试图越狱,却让刑期增加到了19年之长。
 
19年,少年熬成中年。
 
暗无天日的苦役生活,使这个可怜的人受尽磨难。
 
当他被释放出狱的时候,身上却还是拷着那个摘也摘不掉的罪名。在那个以阶级论地位的年代,他苦役犯的身份,让人们对他避之不及。他敲开了无数扇门,都是鄙夷和拒绝。
 
逼不得已,他躺在印刷厂门口睡觉,一个路过的老太太好心问他在干什么,他粗暴无礼地回答:“老太婆,我在睡觉。”
 
这个世界对他不温柔,所以他也对之冷漠。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老太太和其他人不一样,她给冉阿让出了主意,让他去试试敲神父家的门。“再敲开一扇门,最后一次,碰一碰运气!”
 
米里哀是迪涅城的主教,即使是在那个乱世里,他依然以慈悲之心对待周围一切的人和事。他把冉阿让请回了家,他没有因为苦役犯的身份嫌弃冉阿让,而是对这个不幸的人充满了同情和关爱。他给冉阿让端上热乎乎的饭菜,亲切地安排主卧旁的卧室安置他。
 
冉阿让既感动于自己的被善待,又怀疑主教的真实用意,直到禁不住内心的诱惑,看到席上闪闪发光的银器。这个困窘至极的苦刑犯,忍不住把它放入自己的口袋,随后逃之夭夭。
 
长期生活在黑暗里的人,是不容易睁眼看世间的光明的。
 
冉阿让偷了米里哀主教的东西逃跑了,很快就被警察抓住了。他以为,主教一定会把他送进大牢。
 
然而,慈祥的米里哀却矢口否认,甚至对他说:“您为什么不说,这是我送给您的呢?”还把一对银烛台也加以赠送。
 
警察走后,主教郑重对冉阿让说了一句足以震撼他灵魂的话:
 
“我的兄弟,您不再属于恶的一方,而属于善的一方。”
 
冉阿让得救了,连他的灵魂一起得救。
 
法律和规矩可以约束一个人的行为,爱却能拯救一个人的灵魂。
 
被爱拯救的冉阿让,开始爱别人。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完成对芳汀的承诺,四处寻找她的遗孤柯赛特,并将她视如己出,抚养成人。
 
他改名换姓,洗心革面,成就了一番事业。获得大量财富以后,他不遗余力地救济孤寡、造福社会。他的善行帮助了很多人,因为深受当地人爱戴,被推举为市长。他关心市民疾苦,牵挂底层民众,就像一道光,温暖地照进贫苦人的生活。
 
甚至那个最积极逮捕他的刑警要被枪杀,冉阿让不顾生命危险救下了他。
 
冉阿让因为一块面包,坐了将近二十年牢。
 
这样的人生,确实是够悲惨的,也是够荒谬的。
 
他怨恨或者抱怨,甚至就算冉阿让在米里哀主教的宽容后依旧冥顽不灵,似乎也无可厚非,但冉阿让选择了最难的一种,也是选择了最温暖的一种。
 
比起恨,爱无疑更让人感动。
 
《悲剧世界》作为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曾被喻为是“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雨果以全方位的目光和思考,写就了一个真实的“悲惨世界”。但它真正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对那个时代不幸的记录,更在于它对人性光辉的呈现。
 
雨果写过:“要在逆境中,把俯视墓穴的悲痛,转换为仰望星空的情感。”
 
身处乱世,人如蝼蚁,只能于挣扎中求生存。
 
可总有一些人,坚守住了内心的信念,迎难而上,将苦难踩在脚下,秉持着“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坚信着“此后如没有炬火,我便是这黑夜中唯一的光”,让这个悲惨的世界拥有了那一缕缕生生不息的温暖与希望。
 
【点评】
 
前面部分复述书的故事情节,多了一点。但也显示了小作者的概括与叙述的能力。
 
后面部分的分析却是相当精彩的!
 
人啊!多一点爱,少一点恨吧!
 
书外人与书中人的
 
心灵交流
 
  江俊晔 初二6班
 
小说写的对象是人,塑造的也是人,如果一部小说,只是为影射,无论影射什么,都是失败的。我认为,小说的成功不在于反映了什么社会、政治问题,而是塑造人物。所谓塑造人物,即让书外人与书中人有心灵交流,为其而或悲或喜。直到我读完这部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已和书中的人有过这种交流。
 
金庸曾在自序中说,自己很希望读者对书中的人物感到喜爱或厌憎,我想《悲惨世界》的读者也大概会在德纳第被马吕斯揭穿时感到好笑;芳汀被骗拔牙换钱时感到气愤。这便是说,书里的人是与我们看来不再是几行文字,而是活生生、仿佛身边存在过的了。他们是一个个完整的个体,有自己的复杂和故事,而不是僵硬的木偶,这不仅值得感受和体验,也值得学习和尊敬。
 
《悲惨世界》有人物塑造、作者情感、文学艺术的价值。适才已谈了第一个,下面便说说二、三。
 
《悲惨世界》书中有鲜明的同情下层人民色彩。而对于政府、法律机器的讥刺亦是作者所强调的。然它的价值并非直接攻击饥饿、贫穷,攻击法国制度本身,而是向问题本身,即人类创下文明而将自己关回野兽笼子的黑暗发出思考。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同情”,也是“博爱精神”。芳汀的悲,德纳第狡诈,主教的善,冉阿让的传奇,并不止存于法国。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同情,也是整体的思考。
 
另外,《悲惨世界》这部作品本身亦具文学水平。比如书中多有“不要把卡片遗失了这句成语的出处”等巧处,以及浓厚的法国文化味儿。可感受出,这位作家颇有文化底蕴。此外,从描写的角度看,雨果是极细致的。惨状如滑铁卢,细微如街道布局,半世纪的画卷,就这样逐笔的地清晰绘出了。的是宏伟壮丽的。不过,一些地方转折地仍会令初读者手忙脚乱——前几页正说方汀,后一卷却长篇幅讲述毫不相关的滑铁卢,一下极难适应。
 
《悲惨世界》不是为单一方向而写的,而是集雨果的所有情、思。宏大著作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冉阿让携带珂赛特逃跑时对街道的描写“定能唤起曾在这里居住过的人的极精确的回忆”其实有雨果自己对旧居的回忆;珂赛特和马吕斯初会一节雨果的讨论其实有作者对爱情的看法……都传出雨果的,心灵上的,声音。
 
【点评】
 
本文的重于评述而略于叙述,这是长处。评述有三点:
 
1、小说要塑造人,而不要影射;
 
2、文章描写的细致。批评小说突然插叙大段的“无关”的事情。
 
3、感受到作者在写自己。
 
如果仅仅是随手记下自己的阅读时的点滴感想,那是可以的,但如果要写成一篇文章,那就不合要求了。应该集中一点。
 
此外,作者大段的“傍枝”,是有道理的,他在介绍那个时代的背景。比如俄罗斯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里大段的议论插叙更多更长,这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风格,要理解,不要轻易地批评。
 
不过话要说回来,能大胆地发表独立思考的结果,是应该肯定的。
 
在悲惨的境遇中
 
寻求希望
 
  周思辰 初二6班
 
《悲惨世界》如同一个黑洞,从最最不起眼的一个点切入,进入其中却发现在这个点背后蕴藏的是包罗万象的宏伟世界和极其耀眼的精神光芒。小说之中既有狠毒肮脏的恶贼,也有道德完美的圣人:既有纯粹无瑕的爱情,也有充满悲壮的战争: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有严肃考据的历史。其中各色人物演绎着各种命运,也各自迸发着或肮脏或纯洁的色彩斑斓的精神光芒,并把所有展现出的精神推演到极致。伟大或低劣,生存或死亡,这些在本书中都有所涉及但绝不是真正的主题。
 
《悲惨世界》名为悲惨,实则是在悲惨的境遇中寻求希望,最终获得光明的过程。无论是社会或人心都是如此。
 
有人说伟大的著作应该平凡而真实,但《悲惨世界》恰恰相反,书中充满了浪漫的思想和传奇的经历,人物也非真实社会中可见之人,而是把每一种推向极致的情感赋予一个肉身的形象。马吕斯代表着灼烈的爱情:吉诺曼代表着深彻的亲情。德纳第是魔鬼的化身:主教则是天使的降临。沙威身上显尽法律的威严:安灼拉则为自由进步而战。除了对精神世界的极度挖掘,小说中也同样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芳汀,爱潘妮,马白夫,小伽弗洛什和他的弟弟们,都是被黑暗的时代所付与悲惨命运的可怜人。严苛的法律、四流的罪犯以及上层的奢靡,作者毫不留情的将自己国家的种种暗伤揭露在阳光之下。不过即使如此,小说中仍无处不体现作者对这个伟大而不完美的民族的敬爱之情。从恢宏磅礴的滑铁卢战役,到阴暗涓细的下水道,作者无不以独到的角度全面阐释真实的历史和时政的善弊。在论述里也多次提到过中国,这让我不禁感叹,在整个欧洲都跟着历史车轮日益前进的时候,中国却还沉浸在盛世的浮梦之中。也许当时的中国就是缺少作者这样能洞悉天道发展,顺应自然趋势的人吧。
 
当然作者还是更注重于体现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在作者看来,最激烈动荡的历史变革和一个苦役犯的内心风暴同样值得歌颂。这个苦役犯就是冉阿让。冉阿让是所有矛盾的交集点,是正邪互相拼杀的战场。他在每一次鲜血淋漓的思考中重新站起,在逐渐加难的考验中步步升华,以至最终近于神圣。他不似主教从内到外尽散发着圣洁的光芒,在他心中始终存在善恶的两个自我,在善恶地生死搏斗中读者会感到一股正义的暖流在胸膛鼓动,随之流遍全身,涤荡心灵的每个角落。这种描写真正体现了文学真正的内涵与高尚。冉阿让这个形象也从最初令人同情,渐渐变得值得敬佩,直到最后使人崇拜。一个从地狱走出的天神,原比一直高高在上的上帝更值得人信仰。
 
那么是什么使冉阿让的良心始终能击败私欲呢?简单来说只是一个字:情。冉阿让一生有三次为情所救,逃脱了彻底跌入地狱的悬崖。第一次是主教的恩情,正如主教自己所说,他用两只烛台从上帝那里赎买了冉阿让的灵魂。正是这次神圣的交易,让那颗满是仇恨的心灵照进一律亮光。
 
主教是小说中两个完人之一,另一个是德纳第,您先别忙着吐槽,俗话说: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坏事。而德纳第做了一辈子坏事,最后还得了善终。这样完美的坏人怎能不让人赞叹?德纳第这个角色其实并不真实,他是社会中所有黑暗势力的具象体现。他与冉阿让做对一生,而最后因坏心而使冉阿让获得清白,也算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善事”。我至今还是不明白在容得雷特小屋冉阿让拿着烙铁为什么不逃走,而是束手就擒。希望有人能帮我解答。
 
冉阿让第二次得到救赎是因为对芳汀的同情:芳汀是黑暗社会下最苦难的底层女性的具象体现,当她卖掉头发、拔掉门牙在绝望当中说出“他妈的,都卖了吧。“这种坟墓般的阴惨气息是让人无比心痛地。芳汀是《悲惨世界》中最悲催也最使人同情的角色。也正因为冉阿让对她的同情与愧疚才有信念再次越狱,引出后面的全部故事。
 
冉阿让第三次的自我超越是由于对珂赛特的情感,这种情感很难在前面加一个词去定义。他对她既女儿那样疼爱、也像对母亲那样依恋、也像夫妻间互相扶住、甚至像对物品那样想永远占为己有。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冉阿让惊慌而单调的生命中形成了支撑他精神的支柱,而让珂赛特幸福快乐则是他活下去的信仰。可是珂赛特爱上了马吕斯,冉阿让必须在精神的支柱和活下去的信仰之间做出抉择。在一场猛烈无比的精神挣扎之后,信仰战胜了嫉妒,父爱战胜了私欲。他把马吕斯从死亡绝地艰难救出,自己却主动接受屈辱,承担抽走支柱和失去信仰的夕阳残辉。
 
马吕斯也算小说中主角之一,他是呈现极致爱情的一个载体。他为了心爱的珂赛特可以决绝外公、忘记父亲、无视朋友、抛弃信仰以至生命。在他身上有时能看到最璀璨的光点,有时却又能感到比德纳第更加使人讨厌的东西。他与珂赛特的绝美一吻,不知催下多少人幸福甜蜜的眼泪。而他为珂赛特去排挤驱赶冉阿让的时候,又不知惹来多少厌恶憎恨的目光。还好、作者是仁慈的。他让德纳第在最后时刻用诬陷的证据证明了冉阿让的神圣和他的错误,使得他能在最后之前有机会忏悔道歉。但那已不重要了,当冉阿让在珂赛特和马吕斯的挽留声中与世长辞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洁无瑕的灵魂奔向微笑着迎接他的主教。
 
写到这里似乎已该结尾,但有一个人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冉阿让悲惨而壮丽一生。这个人就是沙威。沙威是当时严苛冷酷的法律精神的缩影。他用生命去信仰当时的法律,这种信仰使他有时公正威严如天神:有时又阴险刻薄似走狗。沙威是好人还是坏人很难说清楚,他用自己纯真的天性笃信着认为对的事物,然而他笃信的事物在当时却需要剧烈地变革。沙威的精神值得人们尊敬,但他所做的事情则惹人厌恶。应该说沙威是一个心性纯洁而信奉黑暗的人。
 
沙威和冉阿让之间既是天生的死敌,到最后又成为特殊的朋友。沙威如同猎人一般将冉阿让这个猎物不断驱赶追逐了一生,但也正是这种逼迫使冉阿让不停探索挣扎,一步步向上攀登。在街垒中,猎物最终俘获了猎人。冉阿让用仁慈彻底击溃了沙威一生秉持的信念,让沙威醒悟这世间还有必法律更崇高的事物。但这一醒悟无疑是沙威无法承受的,他在桥边的痛苦思考看似是因为忠义难两全,实则是三观尽毁之后灵魂无处寄托的精神碎裂。而最后地一跃,即代表仁慈征服了严酷,也意味着当时的法律在人心中的崩塌。
 
《悲惨世界》中无论是展现壮烈的历史或探究人类的心灵,总是起于苦难而通向光明。这种光明是民族的闪耀,更是人性的绽放。这种光明势必会在涤尽泥沙的岁月汪洋中永存使人坚强的力量。
 
【点评】
 
洋洋洒洒,层层推进,多角度,多侧面,阐明了自己读后的真实感受,是一篇很好的读书心得。显示出这位小作者的功力。值得同学们读一读。
 
文章中向读者请教一个问题:“我至今还是不明白在容得雷特小屋冉阿让拿着烙铁为什么不逃走,而是束手就擒。希望有人能帮我解答。”哪位同学能够帮助解答?
 
汇聚着
 
“自由,平等,博爱”的
 
人文清泉
 
  薄云开 初二1班
 
这个寒假,我又重温了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经典作品《悲惨世界》,感触良深。
 
这本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的初期,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而作者雨果是在革命发生后不久出生的,他对于动荡不安的法国社会有很深刻的了解与认识。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三大理想就是雨果的文学理想。本书中他用大量笔墨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巴黎,所有的人物都有善良和可悲两重身份,繁荣泡沫映射下许多小人物悲惨波折的命运,就如小伽弗洛什,嗜书如命的马白夫伯伯需要买书维生……这些巴黎底层人民在水深火热中觉醒,集合起来在街垒中为共和国的理想而战。
 
冉阿让也是如此,欺骗,盗窃,越狱,伪装,无一不是犯罪行为,但这些仅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拯救芳汀他给德纳第家支付一笔巨额赔偿并在途中承认自己苦役犯的身份,被抓入了监狱。为了能够在天堂中见到敬爱的米利埃主教和救赎自己,冉阿让这个形象也从最初令人同情,渐渐变得值得敬佩,直到最后使人崇拜。
 
冉阿让矛盾惊险的一生是充满艰难抉择和救赎的。首次是身为市长的冉阿让同情饱受骨肉分离之苦的芳汀,拒绝逮捕这个伤心透顶的母亲并孤身一人在势利小人的阻挠,淳朴农民的帮助下赎珂赛特。另一次是冉阿让为了避免被误捕的老人受罪和自己良心的谴责毅然担下罪名,自愿被抓。
 
还有一次是冉阿让为了女儿与马吕斯的爱情,拼死将女儿的心上人救回外祖父家中。
 
作为冉阿让一生之敌,一开始我是十分厌恶沙威的,因为他如同猎犬一般只知按照上级命令将冉阿让捉拿归案,不过问他为何犯罪,判罚是否过重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认为他只是一个法律捍卫者,却不是一个好的执法者。不过雨果同样给予这位警官救赎的机会,沙威牢牢地攥住了它,在凝视它时进行了极端的救赎,结束自己心理备受煎熬的一生,与芳汀,冉阿让,德纳第一起在天堂忏悔流泪,接受主教的洗礼。
 
《悲惨世界》中所有的人物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是伟大无私的,也是遭人唾弃的,不过每个人都准备或进行着自己的救赎。正是对于每一个人物感情细腻不可捉摸,同时又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描写令这本长篇小说的魅力历久弥新,成为汇聚着“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清泉。
 
【点评】
 
说《悲惨世界》中的”人物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但是说他们”是伟大无私的,也是遭人唾弃的。“似乎没有根据。
 
不过,在谈自己的”沙威“的认识过程时,却是令人信服,很真诚的。
 
- END -
 
排版 | 刘涛
 
校稿 | 周娟
 
配图来源于网络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读后感推荐:

《迟到大王》读后感_《迟到大王》读后感500字-800字

《玩出来的学习力:给孩子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认知篇)》读书有感800字_《玩出来的学习力:给孩子的逻辑思维游戏书(认知篇)》读书有感

《侦探小白菜-逃离火星风暴》读后感_《侦探小白菜-逃离火星风暴》读后感500字-800字

读书感悟丨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渡江侦察记》读后感100字_《渡江侦察记》读后感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留住故事系列:尼摩船长的故事》读后感500字_《留住故事系列:尼摩船长的故事》读后感

《颠覆华尔街的金融奇才: 从行动支付、加密货币到区块链, 一群金融怪杰如何引爆商业与社会的重大革命》读后感5100字

《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500字_《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