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 | 《悲惨世界》读后感 之一

以下文章选自《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
 
独立/善良/智慧/美丽
 
假期里,学校要求同学们共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同学们认真阅读并写了阅读心得。我们将在公众号、校报《五浦文汇》和校刊《鐸声》上陆续发表。
 
当前,同学们正在居家上课,希望同学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次线上学习的机会。上课、读书、娱乐、体锻、享受亲情,换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天赐的机会。多少年后回忆起这段时光,还是很有意思的。
 
在这里我们也同家长们说几句话:请你们多陪伴孩子,陪伴不是监管。不要只关注上课、作业,更要与他们一起谈心,一起看书,一起看电影,一起讨论,一起写读书心得。更要抽时间进行艺术活动,体能训练。充分体验读书之乐,享受亲情之娱!这是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呵!
 
线上授课,比在线下授课要求更高,更辛苦,对老师们的要求更高,愿老师们花更多的精力,更认真地备好课,更有创意地上好课,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反馈。尤其要在“精炼”“简明”“生动”“以少胜多”上下功夫。控制好作业量,给同学们充分的空间。让同学们能顺利地愉快地度过这段非常时期。
 

 

 

 

 
读后感
 
文学之山
 
 冯子谦 初一6班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著名作品,它以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腻文笔,创造了这样一个悲惨的社会来呈现给读者们:
 
一个被救赎的中年苦役犯,四对年少轻狂的情侣,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一户丧尽天良的诈骗犯,一位德高望重的市长,一位极端嫉恶的警探,一对四处流亡的爷孙女和一位落魄贫穷的男爵,这些都是《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雨果将这些似乎毫无瓜葛,井水不犯河水的人物的人生像串珠一般错落有序的排起,串出一个“惊世骇俗”的悲惨世界。
 
而这串珠子,散发着两种光:上帝的救赎之光与社会的狡诈之光。
 
全书贯穿着一个元素:上帝。即使不信神的人,也能感受到冥冥之中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在引领着一切:从最开始的米里哀主教的救赎,到最后沙威警探的觉悟与迷茫,上帝都在他们背后推波助澜——上帝创造了悲惨,但在无形中指引人们。
 
而社会的狡诈,往往会先占据上风。书中有这么一段话:一八一五年十月,他刑满释放。他是一七九六年入狱的,只为打碎一块玻璃,拿了一个面包。算下来,只因一块玻璃,一个面包,冉·阿让被关了整整十九年。入狱前,他有一个姐姐和她的七个孩子;出狱后,他就只配做一个苦役犯,一张黄色护照抹去了他的过去,像最后一根稻草压死了这只被社会抛弃在沙漠中的骆驼。
 
还有一例:全书中最让人深痛恶绝的一户人家,就是德纳第一家了。他们“用两个孩子当诱饵”,捕捉了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女。母亲芳汀被用来压榨,直到压榨成一个妓女;只有五岁的小女儿珂赛特做了女仆,美若天仙的她被生活的不甘磨得丑陋,只有一双眼睛来哭诉自己的不公。更有甚者,当芳汀为了女儿剪去她引以为傲的金发,来换一套羊毛裙寄给珂赛特时,十恶不赦的德纳第一家把羊毛裙给了他们的大女儿,让珂赛特继续在冰天雪地里衣不蔽体。为了给珂赛特治所谓的“猩红热”,芳汀拔掉了自己的两个门牙换来两个金路易。这些元素无一不引起了读者对悲惨世界的义愤填膺。
 
从文笔上来讲,就是雨果那无微不至的心理描写。雨果善于把人物的心理解剖得淋漓尽致,且“一发不可收拾”,宛如作者的灵感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隔着时光与纸张都能感受到作者那呼之欲出的强烈情感。这是他刻画人物的最有力的一把武器。通常,雨果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会占到全篇的一半左右,既不繁琐,又有助于刻画人物。最经典的片段之二就是冉·阿让在受到主教救赎后,背道而驰地抢了小瑞尔卫40苏钱,在街道上大喊“我是个无赖!”与沙威放走阿让后的价值崩溃。尤其是后一片段,几乎全由朴素无华的心理描写构成,但不繁琐无味,让人感觉看完了他的一生,且意犹未尽。
 
读《悲惨世界》最大的乐趣,无非是在于发现一个又一个伏笔与线索之间的关联。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实则环环相扣,紧密相接。谁能想到,一个落魄的苦役犯,能成为万人敬仰的市长;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虽然被命运分开,但最后都流浪到了同一个善人的手中?这本书中有着无数的谜题,随着结局的临近水落石出,这就是《悲惨世界》之所以出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悲惨世界》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后的动荡时期。那黑暗的岁月与我们仿佛是遥不可及。但就在这繁花似锦,大好河山的中国大地上,悲惨顷刻间远道而来,像一堵望不着边的墙,没有尽头,堵住了我们的去路。不久前,“丰县八孩锁链女”的事件刚刚被报导出来,我无法想象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还存在着这样的悲惨。即使是人来人往的大城市,拐卖妇女的事情也能在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明目张胆地发生。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为什么要让那些荒唐的事发生呢?那些拐卖妇女的人只要有一秒钟来忏悔,哪怕只是回忆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应该为自己的罪恶而感到钻心剜骨吗?但更让我气愤的是,在网上还有人无厘头的辱骂当地的读书少年无所作为,“都干什么去了”。这个时代,无非不就是两场战争之间的动荡时代罢了。《悲惨世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人们常说“冰山一角”。《悲惨世界》的价值,像一座雄伟的冰山,我所领悟的只是冰山一角。它的成功,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巨山,历代作家都在登山之路上磕磕绊绊,且战且退。而我的目标,就是花费一年一岁的时间来走上一步,两步,三步……即使我永远不会登顶,但我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这就很好。
 
【点评】
 
对读物的情节叙述简明扼要,说明小作者读得很仔细。最后的议论联系今日发生的事,尤其精彩。文笔的畅达,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让即使没有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也会引起共鸣。
 
冉阿让与沙威
 
一生的追逐
 
  单乐天 初一5班
 
花很长时间读完了这本书,除了政治战争难以理解的描写外,每个人物都给我一种悲惨与美满的感触。其中令我永生难忘的是主角冉阿让,一个在逃犯与狱警沙威之间明里暗里的搏斗与躲藏。
 
在我看来,冉阿让本身就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人物。他不断越狱又不断因受良心的谴责而自首。他爱珂赛特,希望她幸福终生,但当她的爱情降临时,却又产生想要掐灭爱情火种的嫉妒心理。他每一次艰难的抉择都令我猜疑他究竟是善还是恶?
 
他无疑是个极悲惨的人,因偷面包入狱,在狱中待了19年。出来后从善,当了市长。我总是难以忘记马德兰市长(冉阿让)在沙威面前钻进车底,拯救老人而顶起车顶;在法官面前镇定自若,承认自己便是苦役犯冉阿让;得到处置沙威机会时,又仁慈地放走抓捕自己一生的敌人。
 
沙威,一个同样出生于低贱贫困,父亲是苦役犯的人物。他对当时的法律绝对的服从,坚信法律不会出错,能够使人民安全、幸福。他是当时苛刻冷酷的法律精神的缩影。他用生命去信仰法律,这种信仰使他时而公正威严如天神,时而又阴险刻薄似虎狼。他终究是善是恶,同样令人难以琢磨。因为他只是用他纯真的天性笃信他认为对的事情,但恰巧他笃信的事情在当时需要剧烈地变革。
 
沙威如同猎人般将冉阿让这个猎物不断驱赶,并追逐了一生,但也正是这样追逐使冉阿让不断向善的山峰攀岩。在街垒中,猎物最终俘获了猎人。冉阿让用慈善彻底击溃了沙威对法律秉持一生的信念,使他幡然醒悟,世间还有比法律更崇高的事物。
 
他的最后一跃即代表仁慈征服了黑暗,也意味着当时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崩塌。当一个制度的忠实追随者都难以正常活下去时,这个制度迟早会被打破的。所谓善良感化邪恶,光明击溃黑暗。沙威死前放走冉阿让,并帮助他送马吕斯回祖父家,着实让我感到了这个真理的存在。同时,令我对沙威这个角色爱恨交织。
 
沙威的精神值得人们尊敬,但他所做的事情则惹人厌恶。所以,他或许是一个心性纯洁而信奉黑暗的人。
 
“爱护他人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救赎自我就是从救赎他人开始的。”相信冉阿让与沙威的互相救赎会永远难忘于人们心中。
 
【点评】
 
这位同学文笔的老辣让我吃惊,几乎已经超出了一个初中生的水平。在短短八百字的书评里,把两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的内心分析得那么深刻,实属不易!这是用心在读书!
 
《悲惨世界》读后感
 
  徐茸冰 初一5班
 
阅读完雨果的悲惨世界,扑面而来的只是来自全书的沉重,对于那时代的底层人民,与他们一起在书中经历苦难后,才能体会到他们的不易,他们的悲惨。
 
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我一开始就被米里哀打动了,他可以称为我十分崇敬的对象,他的善良是常人无法做到的。
 
这位主教的善良,我认为是渗透进他的骨子里的,属于一个圣人的善良。米里哀主教将自己的薪俸分配给各种的津贴、补助、救济。15000法郎的薪俸最后只剩下1000法郎,可就算他自己得到一份津贴,更是一分钱没花,将3000法郎全部分配出去。对他来说,所有的钱早已入不敷出了,就好像旱地上的水一样,他无所回报的投尽了钱,却永远没有余款。这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境界,米里哀主教可以说是进入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可能对他来说,思想、人民才是他唯一的食粮,只关注内心世界,钱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身外之物。现在许多人都沉浸在眼前世界的纸醉金迷当中,被金钱和名利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不会读书,不会思考,现在处于这个周围遍布诱惑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掌好自己的舵,认准自己的方向,不停止学习,轻视一切无用的东西。我也知道达到像米里哀主教一般的阅历以及思想高度是不容易的。但是我认为这十分有为之努力的必要,减少自己的欲望,投身到真正有用的事情上。
 
除此之外,他也是十分的勇敢,但是这种勇敢和那种英勇就义,冲锋在前是不一样的,与其说是勇敢,不如说是一种修炼之后,内心的平静一种定力。米里哀主教成天到晚将大门敞开着,为什么?因为他不怕,他不怕有人进来盗窃,并且,他认为自己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感化那人的。后面说到他也不轻易动怒,因此一看上去就十分平易近人,温和。像这样内心强大的力量同样是不容易的,别人的内心可能生气时会波涛汹涌。米里哀主教的内心则一直如平静的湖面一般。苏东坡也练定力,结果佛印骂他两句,他自己还是过去找人家说理。这种内心的静,不光是善良、无畏,更是要有包容。我十分崇拜这种包容,可能小到别人开玩笑,你一笑而过,大到原谅杀人凶手,我认为这是非常伟大的。
 
用一个词概括,米里哀主教。我会用善良这个词。在阅读这部分时,我觉得书中的米里哀主教与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先生十分相似。在他们身上,我都感受到了善良带给别人的力量,米里哀主教用善良感化了冉阿让,让这份力量一直传递下去。李大钊先生以善良为为基础,号召农民开展革命运动,我意识到了善良的重要性,善良如同不断传承的火炬一般,会带给更多人力量。
 
【点评】
 
小作者的角度选得好。他没有评论小说的主人公,而是集中谈使之感动的一个只在小说中一闪而过的人物米里哀主教。其实这位“次要人物”恰恰是小说的灵魂。评论还联系了中国古人“苏东坡”,把东西方的优秀文化联系起来,寥寥几句,更是精彩的一笔。文章最后提到李大钊,似乎有些生硬。
 
破晓
 
  王云冉 初二3班
 
这是个悲惨绝望的世界。
 
冉阿让,老实的修树枝工人。为了使姐姐的孩子免于饥饿,偷了一块面包,从而被投入监狱长达十九年,资本阶级的法律将厄运强加在他身上。
 
出狱时,老实人成为了社会边缘者,无人敢于请他进房子坐一坐,无人敢于聘请他做工作,所有人都对他恶语相向,狗都对他狂吠,甚至连监狱看守者都赶他出来。
 
瘦弱的月亮,死灰的矮丘。一瞬间世界都失了颜色,昏昏沉沉地像波纹一样越来越淡,变得遥远。
 
后来的很多年中,冉阿让一直试图弥补自己小小的过失,可一旦人们知晓了他的过去就不再接受其好意,好像他还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直至凄惨死去。
 
芳汀,天真纯洁的少女。抱着自食其力勤劳节俭的决心生活,可包工压低她的工资,债主剥削,少女将头发和牙齿出卖以后依然走投无路,只能作为娼妓。
 
这位尚年轻的母亲发了一夜烧,将死的人听到了女儿珂赛特的歌声,似乎明天的日子将好起来,明亮起来。
 
这只是幻象。不见破晓微露。
 
此时此刻,八岁的珂赛特在德那第的客店就像一个佣人,骨瘦如柴的小姑娘面对不讲理的老板娘、毒如蛇蝎的老板,饥饿和寒冷像铁钳一样将她撕裂,孩子冷了心,无人施舍她一个爱别人的机会。
 
一条名为“资本阶级”的颓败线将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人们轰轰烈烈地庆祝资本阶级的英雄,可另一部分,社会底层的人们却只能在长期空虚的黑夜里苟延残喘。他们在压迫下不得不违反规则,这只是为了活着,可吃喝不愁的人居高临下无法理解,甚至将他们当成社会的毒瘤。多悲惨的世界——法律毫无人道地处罚、社会的排斥、人心的冷漠和猜忌……
 
但在对于资本社会无人道的压迫的指控之下,雨果又告诉人们,不完全是这样。
 
珂赛特的一生或一直如此悲惨,直到一个人的到来,这人穿得破破烂烂,出手却十分阔绰,他给她买下了连望都不敢望一眼的洋娃娃。至此昏天暗地的生活色调陡然转变,天渐渐亮了,孩子不时看身旁的人一眼,仿佛自己在上帝身边。
 
与母亲芳汀的不幸形成对比,珂赛特有十分幸福的一生。
 
那个老人是冉阿让。
 
苦役犯冉阿让本该继续堕落直到彻底成为一个自弃的,堕落的,迷茫的,与众人一样冷漠的社会底层的人,被资产阶级压迫得永远不能够喘息。
 
可人们看到的多是值得尊重的市长马德兰,拥有劳动人命高尚品格的人,他善良、质朴、富有同情心与自我牺牲精神。这使他成为被压迫人民的代表,他与社会底层的不幸和悲惨共同呼吸。
 
因为多年前那个凄清的晚上,冉阿让在试图找到住处却多次碰壁后,看似粗鲁、实则小心翼翼地敲开了最后一扇门——主教的门,门开了,那其中有柔软的床,有明亮的烛火,主教并未因为他的黄色执照对他冷眼相待,甚至尊重地称他为“先生”。
 
皎洁的月光下,主教平静的面庞甚至称得上神圣,来自于善的罪恶感与对社会的恨意不断交织,他做出了会令自己后悔一生的事,他偷了两个银烛台。主教发现后,却对警察说这是送给他的——
 
使他成为一个诚实的人的赎金,自上帝处赎回他的灵魂使他从黑暗和自暴自弃中脱离。
 
这是罪恶的吧?可当滚烫的泪水从指缝流下,纯粹的信仰和善良终于融化了冷却的心,使其重新跳动。
 
主教无意的善举连锁反应一样地使无数人得到了救赎。
 
人心善与恶的力量多强大。
 
主教,苦役犯,妓女。三个人的命运本该毫不相干,可在阶级的边界外,人性的光芒将他们关联在一起。故沿着命运一路跌跌撞撞,芳汀短暂的一生艰苦异常,可她灰色的嘴唇曾微微一笑,那双眸子也略有喜色,死者的面庞在破晓中明亮得出奇。
 
而那个冉阿让死去的夜晚没有星光,可黑暗中有两盏烛火,就不能算是黯淡漆黑。
 
这一切,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发生。
 
光芒微弱,但这已经足够,正因如此,他们从未放弃用善良、博爱、宽恕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
 
遗憾的是,虽然无数个如冉阿让一样的人找到了人性的破晓,可至死都未等到自由民主的光芒划破黑暗。
 
他们所期待的破晓,虽来之缓缓,但确实升起了。
 
冉阿让出狱时正是滑铁卢的古战场,此后一八三零年的革命、一八三二年的人民起义都说明,社会底层人民在资产阶级带来的漫长的黑夜中从未放弃抗争。
 
马白夫老爹攀登至街垒最高处护住了革命的血红旗帜,巴黎流浪儿童至牺牲仍然唱着幽默的小曲。许许多多疲惫不堪、遍体鳞伤的人们在战火纷飞的街垒中,彻底凝为一个伟大的整体和象征,他们事关祖国存亡便上前线,事关自由便筑起街垒。革命的旋涡中,即使弹尽粮绝,政府残酷镇压,死伤惨重,也从未退缩,直至牺牲却永不朽腐。他们将社会自无产且无人道的和平,召唤为多产且革新的战乱,用鲜血和生命引领人们直至于最终的胜利,建立起一个自由人道的社会——那里没有断头台,没有灾荒和剥削,没有杀戮和战争。
 
所以此刻暗淡些算得了什么呢,破晓到来,所有人都能够走向芳汀未能见到的黎明了。悲惨的世界终于被光明照耀,从前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能开出小花。
 
这个世界悲惨却如此值得留恋,黑暗淡去,善与希望,魂灵与生命,簇拥着悲怆缓缓升起一个不死的黎明破晓。
 
【点评】
 
从芳汀、珂赛特和市长马德兰的角度切入,把这个悲惨世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而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令人同情,令人顿生敬意!读后感就是应该这样夹叙夹议。小作者的文笔很不错!
 
命运的救赎
 
人性的温度
 
  王可昕 初二2班
 
好书犹如一盏明灯,而读完《悲惨世界》一书后,又如同邂逅寒冬里的几缕暖阳……
 
《悲惨世界》由法国维克多·雨果创作,历时三十余年才呕心完成。闻名世界的著作被译者誉为“文学界一部屈指可数的压卷之作”、“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可见这本书对世界文坛的深刻影响与价值。
 
《悲惨世界》的篇幅浩大,卷帙众多,故事曲折离奇———以主角冉阿让为了养活姐姐的七个孩子而偷面包被判苦刑五年展开。19年后冉阿让出狱却又一次偷走了教父的银器,但是教父却用悲悯和善意救赎了这个迷茫卑微的灵魂。冉阿让再次回到了光明的世界,用八年的奋斗,历经众多劫难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市长,救助一位单亲母亲芳汀。当他得知一位名叫尚马蒂厄的平民替自己受审时,一番激烈的思想争斗过后,他选择了自首;当得知芳汀不治身亡的消息后,身陷囹圄的他出逃了,他再次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并领养了那位单亲母亲的孩子———珂赛特。于是他倾尽一生守护这个天使一般的女孩,他们一路辗转逃难,期间经历了战争贫苦和逃亡,直到珂赛特与马吕斯相爱,直到她获得光明和幸福!
 
整部著作处处贯穿震撼人心的命运“变化”———冉阿让从入狱时战战兢兢、痛哭流涕到出狱时担忧冷漠、神色黯然,再到被感化时恍然大悟、葛然回首;芳汀从天真烂漫、憧憬美好到卖身养女、饱受凌辱再到绝望愤恨、坠入深渊;珂赛特从孤苦伶仃、饥寒交加到命运垂怜、获得守护再到遇到爱情、收获幸福……命运“变化”的交响曲推动着书中情节的发展,激烈的情感交织也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看到一个个变化中的人物,也就读到了一次次的苦难和救赎。有时候我在思考这何尝不是雨果的苦难和救赎呢?强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道德说教既是他的伟大,或许也是这一伟人的局限。只不过有的时候是自我救赎,而有的时候是他人的救赎吧。
 
整部著作处处洋溢感动人心的人性“温度”———故事的最后作者在冉阿让的墓碑上“写”道“生来死去,是人生自然的规律;昼来夜去,也同样是这种道理。”这句话几乎让我落泪。命运一次次与冉阿让开起了玩笑,可是冉阿让依然选择努力爱着,就有奇迹。冉阿让的身上仿佛集结了所有的善良和爱,人性的力量笼罩希望,善良的力量洗涤灵魂。每个阴暗的角落,每个沉郁的灵魂都需要光明,多维度的世界里渴望温暖!从书中的每一个人的灵魂里,我都能够看到“善良”之光,就连沙威警长都在被冉阿让放走后幡然醒悟,陷入自省。善良是一束光亮,只不过有的时候如荧烛,而有的时候如火炬。
 
“世间悲惨无数,中间必有火苗长存。最黑的夜也会结束,太阳终将升起。”苦难并不会将一个人完全摧残,恩典与救赎却能让人重新变成圣徒;善良和人性却能让人重新变成天使。那仰望光明的头颅,其实从不曾低下。而那圣洁的心灵史诗,将永远被世人吟诵和歌唱!
 
【点评】
 
“生来死去,是人生自然的规律;昼来夜去,也同样是这种道理。”小作者为冉阿让墓碑上的那句碑文而落泪。那是读出了小说的精髓!甚至雨果的苦难和救赎。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陶冶性灵!本文的文笔如诗如画!
 
- END -
 
排版 | 刘涛
 
校稿 | 周娟
 
配图来源于网络
 
扫一扫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读后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