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中医】读后感(四)
以下文章选自《蒋开欣频道》
声明:所有【无咎学堂】专栏课程的读后感,均来自专栏学习群的学员每日的坚持打卡和学习后的感悟,现整理部分学员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01
分享人:老朱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开欣老师的讲课那么受欢迎,开欣老师说过,这是从心里流出的,现在越来越有所感触。
开欣老师是用心来感触。比如对于人体,老师是用心来感触人体的动态变化,感触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然后描述了一个动态的图画,所以我们听了感觉栩栩如生,生机勃勃,(怎么会是云里雾里?)这是智慧教学法。
又想到现在的医科大学,人们都说没有好的记性,就不要学医。大厚本子:“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医药学”……四年时间得背四年。一个是教智慧,一个是教知识,一个是教人用心观察事物本质,一个是教人用头脑记住名词。
再想起,中国历代的科举制,跟现在的高考,也是用智慧取人,还是用知识取人不同。
再回想老师以前的课程,也都是用心思考过,用心来描述。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好多书,着眼点在名词,在概念,在逻辑……
闭上眼睛,回想《秒》课里的内容,头脑出现的是真气入胎,气血经络形成,五脏六腑形成,在心的引领下,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是个动态变化的画面。
回想《心经》马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回想《金刚经》,马上“凡所有相皆为虚妄……”都是教智慧。
如果是医学院毕业生,一回想,不知道是一大堆什么。昨天看了一位朋友学中医,做了笔记,这个穴,那个穴,一大堆,就知道不是开欣老师的课……
02
分享人:般若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我没遇到开欣老师前就想学医,但是想到中医那么复杂,下辈子吧,愿下辈子出生在中医世家。可是遇到老师后,发现原来中医可以如此简单,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老师说的那句话:“中医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大道至简,真的是这样。
以前听那些所谓的专家讲的中医看似高大上,却总让人都摸不到头脑,我想大概率是因为:他们对中医的理解也不是特别究竟,所以自己都弄不明白,更不要说让学生弄明白,所以医者不能自医,无非是庸医而已!
03
分享人:一念之间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看了师兄们的分享和学习《秒》后受益良多,想到老师说的,天为阳,地为阴,天地这对阴阳关系,又生出阳光,雨露这对阴阳,然后阳光,雨露又孕育万物,才有了我们这个世界,所以一切的存在都是阴阳关系。
04
分享人:浅笑~嫣然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读《秒》第二遍第一节,深有感悟,好像明白了老师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从全身心调理身体,而不是盯着病灶痛点,细枝末节。
大道至简,原来真的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想的太复杂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呼吸,平静的心,都能让我们越来越好。
05
分享人:枫林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分享:《秒懂中医》已听到第10遍了,还是有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但最触动我内心的,是老师在“肺与大肠系统”和“心包与三焦系统”,同时提到的“呼吸”,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原来理解的呼吸就是肺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听了老师的课,恍然大悟,原来呼吸有那么大的功效啊,大道至简,人身有大药啊!
我们的肺从大自然吸收清气,到胸腔与水谷之气汇合,形成“宗气”,这股能量先提供给心,辅助心把血液推向全身,同时这股气下行到胃脘,再到宫胞,会转化成我们肾脏储存的先天之气,补益肾脏。
原来,只要每天放松,平稳而深邃的呼吸,就可以让我们的心,肺,肾都得到补益,真所谓大道至简。学习之后马上实践起来,自己这些年容易焦虑恐惧,呼吸几乎都是在嗓子眼,经常会胸闷气短,尝试用老师说的方法,放松而自由的呼吸,不刻意,只关注它,先平稳再一步步深入,感觉好极了,整个胸腔开阔了很多。
感觉老师的课是大宝藏,需要深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多听一遍,又多一些收获。加油,亲爱的同学们,不负遇见,用心学习,真实受用。
06
分享人:无声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大家好,我是新加入学习《秒》的成员,很高兴来到这个大家庭,读了老师的课程,感悟养身不如养心,五谷杂粮的滋养色身不如管理好情绪,“精、气、神”滋养我们的(灵魂),不管用什么方式(养身,修心),其实都是相通的,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感恩老师的分享!
人其实和宇宙是一体的,人的身体就是(小周天)宇宙是(大周天)把自己弄明白了,也就懂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善护“身、口、意”,做好当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有颗清净心,饮食作息规律,基本就可以了。
07
分享人:无声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打卡《秒》十四节 :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运行的根本。从行为上要讲信用,饮食上不吃垃圾食品和寒凉食品,吃些富含自然能量的五谷,艾灸“中脘穴”。
刚刚开始学习,老师的知识就像醇厚的老酒,需要细细的品味。
08
分享人:静待花开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打卡学习《秒》,从老师的讲解中,让我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了解了多数的病痛都是由心引起,人活在天地间,总是不由得被身边的事物影响,从而影响了情绪,然后就会引起身体健康问题。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好好修一颗坚定的心,正心,正念,正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定的做一个正直,善良,温暖的人。当然这需要过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点一点的改变吧,愿大家都能不枉此生,坦然面对生活!
每次看到大家的分享,都很庆幸遇到这么多优秀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定好好跟你们学习,感恩遇见!
09
分享人:六壬天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打卡“奇经八脉”分享:关于经络,一直很想弄懂,但一直弄不明白。别的医书上都是先讲“十二经脉”,再讲“奇经八脉”,以前感觉“奇经八脉”就像是名字一样,是一些特殊的疑难杂症才会用到。今天终于明白之前是大错特错。
沿着心念意动,化生“先天一炁”,到化生阳所阴血,这条从无形到有形的主线上看,先天一气来入胎,化现成了冲脉,然后冲脉生了百脉,才逐渐形成肉身。所以冲脉是先天与后天、无形与有形转化的关键节点,是我们人体的小宇宙和自然界大宇宙沟通的桥梁,百会这一片,是人后天与宇宙沟通的通道。
女子自二七、男子自二八之数止。冲脉出来的气,化生任脉(生一身阴经)和督脉(生一身阳经)。任脉中气逐渐浊化,化为血(细胞),生成肉身。督脉中将血化气,将能量输送到全身,为肉身提供生命动力。
带脉约束全身经络,形成界限,将人身与自然隔离开来,形成独立的个体。
任、督、带三脉构成一个无形的牢笼,将“心”困住,心在牢笼里经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聚散离合,心从何来?参照第四节中生死轮回图,心(纯阳)--意动、下坠--先天一炁(一阴生)--人胎--阳气/阴血(人体)--枯竭、分离--心(纯阳)。
维脉分阴阳,负责内外联系。阴维脉负责联络维护各阴经归于任脉,阳维脉负责联络维护各阳经归于督脉。跷脉分阴阳,负责左右联系,平衡左右阴阳。
至此通过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左到右的经络架构,构成了六合之身。
【欢迎订阅】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进入学习。
声明:所有【无咎学堂】专栏课程的读后感,均来自专栏学习群的学员每日的坚持打卡和学习后的感悟,现整理部分学员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参考!
01
分享人:老朱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开欣老师的讲课那么受欢迎,开欣老师说过,这是从心里流出的,现在越来越有所感触。
开欣老师是用心来感触。比如对于人体,老师是用心来感触人体的动态变化,感触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然后描述了一个动态的图画,所以我们听了感觉栩栩如生,生机勃勃,(怎么会是云里雾里?)这是智慧教学法。
又想到现在的医科大学,人们都说没有好的记性,就不要学医。大厚本子:“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医药学”……四年时间得背四年。一个是教智慧,一个是教知识,一个是教人用心观察事物本质,一个是教人用头脑记住名词。
再想起,中国历代的科举制,跟现在的高考,也是用智慧取人,还是用知识取人不同。
再回想老师以前的课程,也都是用心思考过,用心来描述。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好多书,着眼点在名词,在概念,在逻辑……
闭上眼睛,回想《秒》课里的内容,头脑出现的是真气入胎,气血经络形成,五脏六腑形成,在心的引领下,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是个动态变化的画面。
回想《心经》马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回想《金刚经》,马上“凡所有相皆为虚妄……”都是教智慧。
如果是医学院毕业生,一回想,不知道是一大堆什么。昨天看了一位朋友学中医,做了笔记,这个穴,那个穴,一大堆,就知道不是开欣老师的课……
02
分享人:般若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我没遇到开欣老师前就想学医,但是想到中医那么复杂,下辈子吧,愿下辈子出生在中医世家。可是遇到老师后,发现原来中医可以如此简单,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老师说的那句话:“中医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大道至简,真的是这样。
以前听那些所谓的专家讲的中医看似高大上,却总让人都摸不到头脑,我想大概率是因为:他们对中医的理解也不是特别究竟,所以自己都弄不明白,更不要说让学生弄明白,所以医者不能自医,无非是庸医而已!
03
分享人:一念之间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看了师兄们的分享和学习《秒》后受益良多,想到老师说的,天为阳,地为阴,天地这对阴阳关系,又生出阳光,雨露这对阴阳,然后阳光,雨露又孕育万物,才有了我们这个世界,所以一切的存在都是阴阳关系。
04
分享人:浅笑~嫣然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读《秒》第二遍第一节,深有感悟,好像明白了老师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从全身心调理身体,而不是盯着病灶痛点,细枝末节。
大道至简,原来真的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想的太复杂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呼吸,平静的心,都能让我们越来越好。
05
分享人:枫林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分享:《秒懂中医》已听到第10遍了,还是有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但最触动我内心的,是老师在“肺与大肠系统”和“心包与三焦系统”,同时提到的“呼吸”,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原来理解的呼吸就是肺部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听了老师的课,恍然大悟,原来呼吸有那么大的功效啊,大道至简,人身有大药啊!
我们的肺从大自然吸收清气,到胸腔与水谷之气汇合,形成“宗气”,这股能量先提供给心,辅助心把血液推向全身,同时这股气下行到胃脘,再到宫胞,会转化成我们肾脏储存的先天之气,补益肾脏。
原来,只要每天放松,平稳而深邃的呼吸,就可以让我们的心,肺,肾都得到补益,真所谓大道至简。学习之后马上实践起来,自己这些年容易焦虑恐惧,呼吸几乎都是在嗓子眼,经常会胸闷气短,尝试用老师说的方法,放松而自由的呼吸,不刻意,只关注它,先平稳再一步步深入,感觉好极了,整个胸腔开阔了很多。
感觉老师的课是大宝藏,需要深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多听一遍,又多一些收获。加油,亲爱的同学们,不负遇见,用心学习,真实受用。
06
分享人:无声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大家好,我是新加入学习《秒》的成员,很高兴来到这个大家庭,读了老师的课程,感悟养身不如养心,五谷杂粮的滋养色身不如管理好情绪,“精、气、神”滋养我们的(灵魂),不管用什么方式(养身,修心),其实都是相通的,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感恩老师的分享!
人其实和宇宙是一体的,人的身体就是(小周天)宇宙是(大周天)把自己弄明白了,也就懂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善护“身、口、意”,做好当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有颗清净心,饮食作息规律,基本就可以了。
07
分享人:无声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打卡《秒》十四节 :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运行的根本。从行为上要讲信用,饮食上不吃垃圾食品和寒凉食品,吃些富含自然能量的五谷,艾灸“中脘穴”。
刚刚开始学习,老师的知识就像醇厚的老酒,需要细细的品味。
08
分享人:静待花开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打卡学习《秒》,从老师的讲解中,让我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了解了多数的病痛都是由心引起,人活在天地间,总是不由得被身边的事物影响,从而影响了情绪,然后就会引起身体健康问题。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好好修一颗坚定的心,正心,正念,正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定的做一个正直,善良,温暖的人。当然这需要过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点一点的改变吧,愿大家都能不枉此生,坦然面对生活!
每次看到大家的分享,都很庆幸遇到这么多优秀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定好好跟你们学习,感恩遇见!
09
分享人:六壬天
分享时间:2021年8月15日
打卡“奇经八脉”分享:关于经络,一直很想弄懂,但一直弄不明白。别的医书上都是先讲“十二经脉”,再讲“奇经八脉”,以前感觉“奇经八脉”就像是名字一样,是一些特殊的疑难杂症才会用到。今天终于明白之前是大错特错。
沿着心念意动,化生“先天一炁”,到化生阳所阴血,这条从无形到有形的主线上看,先天一气来入胎,化现成了冲脉,然后冲脉生了百脉,才逐渐形成肉身。所以冲脉是先天与后天、无形与有形转化的关键节点,是我们人体的小宇宙和自然界大宇宙沟通的桥梁,百会这一片,是人后天与宇宙沟通的通道。
女子自二七、男子自二八之数止。冲脉出来的气,化生任脉(生一身阴经)和督脉(生一身阳经)。任脉中气逐渐浊化,化为血(细胞),生成肉身。督脉中将血化气,将能量输送到全身,为肉身提供生命动力。
带脉约束全身经络,形成界限,将人身与自然隔离开来,形成独立的个体。
任、督、带三脉构成一个无形的牢笼,将“心”困住,心在牢笼里经历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聚散离合,心从何来?参照第四节中生死轮回图,心(纯阳)--意动、下坠--先天一炁(一阴生)--人胎--阳气/阴血(人体)--枯竭、分离--心(纯阳)。
维脉分阴阳,负责内外联系。阴维脉负责联络维护各阴经归于任脉,阳维脉负责联络维护各阳经归于督脉。跷脉分阴阳,负责左右联系,平衡左右阴阳。
至此通过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左到右的经络架构,构成了六合之身。
【欢迎订阅】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进入学习。